第二百七十六章 凝練道器

字數:2802   加入書籤

A+A-




    待銘天將書籍中散出的內容,仔細研讀之後。
    也明白了心生道器共有三種凝煉之法,難度和所需付出的代價各有不同,威力也相差甚大。
    第一種,尋找宇宙間堅硬的物質,一般在越大的恒星的中心位置或是黑洞上或者核心處,便能誕生一些極為堅硬的物質,取其精華,以其強大的道力磨煉,融入道晶以宇宙間道力溫養,以此方法曾煉製出過高等道器。
    缺點,此法所凝道器容易誕生器靈,即便是煉製者如若未能得之認可,強行使用,威力將大打折扣,更甚者還有可能反噬其主,並且器靈孕有靈智,相當於成為了一條生命,遇到危險時,也有可能為了保全自身,舍棄使用者於不顧。
    第二種,以堅硬的物質為基礎,大量收集單一種生靈的生命精華為養料,如人族的智慧源泉,或強大種族的軀體,如龍族精血龍骨,鳳族的神羽等等,以自身道力為燃料,將其統統焚化融練入道器之中,此法曾煉製出絕世神兵聖道神兵,主宰一方宇宙。
    缺點,煉製歲月極為漫長,並且需要不間斷的生靈付出生命精華為養料進行融煉,且數量沒有上限,煉製難度極大,並且所煉道器誕生凶靈的機率極高,若是成品之時,自身威力還在煉製者之上,容易噬其主,並且此法極為殘暴,有傷天和,器成之日,煉製者或有可能遭受法則道力舍棄,烙印神識,成為該養料生靈一族的死敵。
    第三種,以道者自身為爐,道心成料,精血為引,神識化魂,不斷自斬道心和精血壯大其器,威力可伴隨道者自身境界的不斷成長,與道者人器合一,無分彼此,此法所孕育的道器是有可能超越聖道神兵,史稱:帝器。
    缺點,煉製此器所需道者自身所付出的條件極為苛刻,欲達則不達,一旦把握不好尺度,無數道者在道器煉製之時,傷及道心本源,至此道心傷損,畢生道境再無進步的可能,道者三思而行,切莫斷了後路,後悔莫及。
    銘天仔細思索之後,這才明白,原來強大的道器竟如此難得,原來是這般緣故,一時間不禁有些進退兩難,但是最後,還是決定要選擇第三種,畢竟前兩種感覺難度太大,需要操作的東西和機緣都太大了,搞不好窮及一生都沒能找到適合的材料。
    而第三種,即便是凝煉出一柄普通的道器,那比起使用道力臨時所凝的道器也要加上不少,特別是自己的道心與眾不同,定能煉製出極為厲害的道器。
    說幹就幹,銘天開始整理思緒,將第三種凝煉之法熟記於心,安排好準備的工作,並開始一次次的嚐試,神識內斂,道身為爐,直接就在道心的前方開始運作。
    片刻後,銘天直接就噴出了一口鮮血,一切操作失誤,破碎的道器之體在體內炸開,給自身帶來的傷害險些讓銘天昏了過去,好家夥,這還沒自己想的那般簡單啊。
    但是,僅是這破碎的道器破碎的威力都這般厲害,想必自己所凝煉的道器也絕非凡品才對,想到這,銘天立即開始恢複,等恢複之後再結合上一次失敗的經驗,好好凝練。
    每一次的失敗都讓銘天吐出一口鮮血,所帶來的創傷可想而知,好在以如今的銘天的實力,這等傷勢,通過靈力的吸納都可以快速的修複,並不會對其產生多大的傷害。
    直接兩天後,銘天的第五次嚐試,有了之前的種種教訓,這次靈感極佳,把各個環節都做到恰到好處,當,道心前方一團金灰色的光團中,一柄長劍堅立於此,劍體通體金黃,上方還環練著淡淡的灰色迷霧。
    銘天當即迫不及待就將其釋出而出,劍長一米三八,當銘天手抓住劍柄的一刻,頓時感到因為煉製這柄道器時所斬落的道心和衰落的實力,一下便有發重回巔峰的感覺。
    那突如其來的震憾,使得氣浪外泄,連同銘天建造的石屋立即炸開,好在銘天反應及時,神識快速發力,將炸開的石碎通通收回,再度凝回和之前一般的石屋。
    銘天仔細的觀摩了一會後,這才心滿意足的將其收回體內,接下來也就是每一段時間,在不傷及道心本源的情況下,來溫養它即可,相信未來的有朝一日,它定能成為一件絕世利器。
    而名字銘天也早就想好了,就叫“華夏。”
    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後,銘天也就開始悟道以及在神識之下不斷演化莊老的那招次星之輪,越演化越驚歎於,莊老簡直是個天才,這麽複雜和道力的控製疊加,居然能產生出如此強大的束縛力,連空間內的法則道力都能禁錮住。
    接下來的日子,銘天便一直悟道演化,而銘芯也會時不時跑到石屋陪伴一下自己的父親,有時也會帶一些美食和父親一塊分享,談談這些年的奇聞趣事,銘天也有意引導銘芯修行,並且以道境層次的神識道力不斷提煉銘芯,使得這些日子以來,銘芯的進步可以說是一日千裏。
    半年時間,就已經達到虛明期初期,這提升速度比以前都要快了十倍不止,若不是銘天希望基礎要打得牢實一點,這半年時間,銘芯都快要達到破立期了。
    另一個方麵,有了銘天融星之後,地球也算是正式的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有了修士的加入,日常百姓所居住的高樓大廈,人類的家園幾乎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迅速重建。
    畢竟,各國之間,也都開始大力推崇培養修士,以便培養出更多可以守護地球的力量,以作為科技類的武器,已經成為了一個曆史,就像熱武器出現後,冷兵器的堅硬和鋒利程度就成了笑話一般。
    科技隻成了可以改善人類生活環境的力量,而守護地球的安危,所有的國家,都已經謹記華夏的指示,大力培養修士。
    人類親切稱呼這一時代為:“華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