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玉帶詔來了

字數:3893   加入書籤

A+A-


    又過了些日子,董承再次見到了馬武,這一次,一見麵,董承就忍不住問道:“你究竟是何人?”
    “看來國舅已經親自得到了證實,證明我沒有在騙你。”
    “快說,究竟是誰派你來的?”董承不耐煩的追問道。
    “國舅盡管放心,我對你沒有惡意,要不然,也不會將那事直言相告了,不過,還請你務必先要回答我一個問題。”
    董承是武夫出身,性格一向直來直去,見他說了這麽多,董承心裏明顯有些不耐煩。
    “你到底想說什麽?”
    馬武按照劉賢的指示,問道:“請國舅回答我,那兩人你如何處置了?”
    “我已經把他們關了起來。”
    “國舅如此做法,實在讓人失望啊。”馬武搖了搖頭,一陣歎息。
    “你究竟是什麽人?我如何處置他們,與你何幹,豈容你多言。”
    董承把眼一瞪,沉著臉說道:“你再不從實招來,信不信我現在就把你抓起來。”
    馬武歎息道:“我家主人本想和你一同營救天子和漢室,想不到兩個背叛你的人,你竟然還留在身邊,如此疏忽懈怠,實在不足與謀大事,告辭!”
    馬武說完,轉身就走,董承頓時愣了,急忙喊道:“慢著!”
    馬武卻沒有停留,很快就走遠了。
    董承待在原地,愣了好久,喃喃的說道:“他背後究竟是何人?”
    他剛才清清楚楚的聽到了,“要救天子和漢室”,照這麽說,顯然也算是自己人。
    被一個樵夫,當麵嘲笑“不足與謀大事”,這讓董承很尷尬,心裏很不是滋味。
    其實,劉賢已經猜到了,董承不舍得除掉秦慶童,更不舍得除掉蘭英,所以才會讓馬武有此一問。
    得知董承隻是把人關了起來,馬武也便謹記劉賢的吩咐,沒有過多的透露。
    董承暫時按下好奇心,一路來到了皇宮,今日天子突然召見他,董承自己心裏也感到納悶。
    天色放晴,外麵風和日麗,劉協所在的大殿,卻隻有幾盞宮燈在風中搖曳,投下斑駁的光影。
    劉協坐在那裏,神色凝重,目光中透出一絲焦慮與不安。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直到董承來了後,劉協的眼睛才明顯亮了一下。
    兩人聊了很多,劉協一再感歎漢室的不幸,還提到過往的不少忠義之士,最後還賜了董承一件錦袍和一副玉帶。
    最後,劉協眼含深情的望著董承,叮囑道:“卿可回去細細查看,勿負朕一番心意。”
    董承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他總覺得今日天子與往日不同,似乎心事重重,言語中有所暗示。
    隨後,董承行禮告退,緩步走出殿門。
    哪知剛走到宮門處,突然見到一行人迎麵走來,走在前麵的正是曹操,董承心中頓時一驚。
    曹操的出現讓董承措手不及,他連忙上前行禮。
    “見過曹公!”
    曹操此番出兵河內,他提前讓曹純和史喚兩人領兵攔截眭固,兩人順利完成了任務,截殺了眭固。
    曹操隨後趕到河內,收降了張揚的部下薛洪和繆尚,加封他們為列候,還活捉了魏仲,讓他做了河內太守。
    提到魏仲,他和曹操也算是老相識了,之前呂布攻打兗州,魏仲背叛了曹操,曹操甚至一度發誓,要把魏仲抓住殺掉。
    但曹操不僅大度的原諒了他,還加以重用。
    許都作為曹操的大本營,他自然非常重視,河內剛剛平定,曹操便迅速返回了。
    盯著董承打量良久,曹操眼中閃過一絲狐疑。
    目光落在董承手中的錦袍和玉帶上,沉聲問道:“國舅手中所持何物?”
    “此乃陛下所賜錦袍和玉帶,臣正要帶回府中。”
    曹操伸手說道:“可否借我一觀?”
    董承無奈,隻得將玉帶和錦袍遞給曹操。曹操接過錦袍,仔細端詳了一番,又伸手摸了摸玉帶,似乎在尋找什麽,他的目光銳利如刀,不時的看向董承,仿佛要把他看穿。
    董承心中忐忑,卻不敢表露出來,隻能強作鎮定。曹操檢查了許久,並沒有發現什麽。
    於是他便把錦袍披在了自己的身上,玉帶也係在了自己腰間,突然笑道:“不知國舅可否割愛,轉贈與我?”
    董承聞言,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曹公若是喜歡,臣另做一件錦袍和玉帶相贈便是。”
    曹操眯著眼睛盯著董承,語氣漸漸加重,“國舅不願割愛,莫非這其中有謀乎?”
    董承被曹操的話嚇了一跳,幸好他不知道裏麵藏了什麽,索性以退為進,“此乃陛下所賜,臣豈敢隨意轉贈,若曹公執意想要,留下便是,何必說其中有謀呢?”
    曹操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疑慮,但見董承神色如常,便打消了疑慮。
    他笑了笑,將玉帶和錦袍脫下來還給了董承,“適才相戲爾,既是天子所贈,我豈能相奪?”
    董承暗暗鬆了一口氣,向曹操行禮告退,等離開皇宮,董承的心中依舊忐忑不安。
    回到自己家中,董承反複思量後,拿著玉帶和錦袍又仔細檢查了很久,依舊一無所獲。
    本想放棄,可腦海中卻不停的閃出天子臨別時對他的叮囑。
    “卿回去可細細查看,莫要辜負朕一番心意!”
    有了這番回念,董承不敢放棄,便耐著性子,重新尋找。
    董承在撥弄油燈的時候,不小心把玉帶燒了一個口子,終於在玉帶的夾層中找到了天子的血詔。
    帛書上麵滿是血跡,而且血跡還沒有幹,顯然是天子劃破自己的手指,剛寫不久。
    董承心驚肉跳,連忙展開細看。
    :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殊,君臣為重。
    今曹賊弄權,欺壓君父,結連黨伍,敗壞朝綱,敕賞封罰,不由朕主。
    朕夙夜憂思,恐天下將危。卿乃國之大臣,朕之至戚,當念高帝創業之艱難,糾合忠義兩全之烈士,殄滅奸黨,複安社稷,祖宗幸甚!破指灑血,書詔付卿,再四慎之,勿負朕意。
    看完這封血詔,董承壓抑不住內心的悲痛,潸然淚下,最後,心痛的跪在了地上嚎哭起來。
    哭罷多時,董承猛然一驚,馬武說的那句話再次出現在他的腦海中,“你行事如此疏忽懈怠,不足與謀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