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孫策很高興

字數:3811   加入書籤

A+A-


    “換作是我,再有十天,孫策也休想破城!”
    高順挺了挺胸膛,手中的長槍微微揚起,那是他身為名將的底氣與自信。
    劉賢看了高順一眼,眼中滿是讚賞:“這天下隻有一個高順,幸好,在我們這一邊!”
    喚過一名親隨,劉賢叮囑了幾句,那親隨答應一聲,馬上快步離開了。
    破城後,很快城裏便響起了歡呼聲,那歡呼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顯然孫策的大軍正在盡情慶賀。
    劉賢隨便在地上坐了下來,拿起一塊胡餅,就啃了起來,邊啃邊打趣道:“接下來,他們在城裏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我們就隻能啃幹餅喝涼水了。”
    嘴上這麽說,但劉賢依舊吃的津津有味,他相信,很快就輪到他們進城吃肉喝酒了,且讓孫策先高興一時。
    城裏的歡呼聲,一直持續到深夜,才漸漸變弱,劉賢一行人繼續潛伏在城外,一邊觀望,一邊耐心等待。
    他們就像暗夜中的獵豹,靜靜地潛伏著,等待著最佳的出手時機。
    一旦時機成熟,便會如閃電般撲向獵物,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
    劉勳親率大軍浩浩蕩蕩地奔赴上繚,滿心期待著能有個大豐收。
    然而,當他的隊伍抵達上繚後,真相令他暴跳如雷。原來,上繚的宗帥們早早的便得到了風聲,都逃走了,提前躲進了山裏,劉勳徹底撲了個空。
    無奈之下,劉勳隻得原路返回,結果剛到長江口,孫賁、孫輔就擋住了他的去路。
    長江流經楚地的這一段,古人稱之為楚江。劉勳被孫家兩兄弟一頓胖揍,隻好沿著楚江,一路向西,來到了廬江郡的尋陽。
    他在這裏登陸上岸,準備從陸路返回皖城。
    可命運總愛捉弄人,當劉勳一行人來到置馬亭的地方,就遇到了狼狽逃出來的劉曄。
    劉曄哭喪著臉,見到劉勳後,他又是歎氣,又是跺腳,聲音顫抖地說道:“主公,皖城已經丟了,我們回不去了!”
    “什麽?”
    劉勳隻覺得腦袋“嗡”的一聲,如同被一道晴天霹靂擊中,登時眼前一黑,差點倒在了地上。
    他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嘴唇顫抖著,“這…這…這…”,支吾了半天,卻愣是不知該說什麽好。
    心中縱有萬般怒火,又能如何?難道要責怪劉曄沒有守住城池嗎?
    明明是自己執意要帶上幾乎全部的兵力去攻打上繚,才導致皖城空虛,給了孫策可乘之機,他又有什麽底氣去責怪別人呢?
    劉勳又是懊惱,又是自責,猛的握緊雙拳,破口大罵道:“孫策小兒背信棄義,我必殺之!”
    罵歸罵,但他卻奈何不了孫策,環視四周,看著身旁那一個個低頭沮喪的部下,劉勳眼中也滿是迷茫與無助。
    “現在可如何是好?”
    眾人皆低頭不語,劉曄伸手朝西邊指了指,“主公,為今之計,隻能繼續西進,進入江夏,向黃祖、劉表求援。”
    劉勳無奈點頭道:“也隻好如此了。”
    劉勳帶著殘兵敗將,一路輾轉,來到了流沂。此地便是後世的湖北省黃石市,這裏有聞名遐邇的西塞山。
    張誌和筆下曾描繪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劉勳在西塞山倚仗地勢,紮下營寨,一方麵,他要穩住陣腳,抵擋孫策的追兵,另一方麵,馬上派人向身後的黃祖、劉表告急求援,期盼著能得到他們的回應,助自己脫離困境。
    而另一邊,孫策在順利拿下皖城後,滿心歡喜,誌得意滿。他本想要任命自己人擔任廬江太守,然而,周瑜卻阻止了他。
    “伯符,攻城容易,收心卻不易啊!我們應該啟用當地有名望的人來作太守。”
    孫策采納了意見,最終選中了劉勳的舊部,又是當地望族的李術擔任廬江太守。
    有了李術出麵,許多棘手的事情果然變得方便多了。當地的一些世家豪族勢力,看在李術的麵子上,也漸漸收起了抵觸之心,開始配合孫策的治理。
    另外,孫策還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遷移一些百姓去三郡。
    對於這件事,周瑜並沒有加以阻止,隻是特意提醒,行事切莫太過粗暴。
    畢竟,在這亂世之中,爭霸天下,地盤固然重要,人口同樣是關鍵所在。
    三郡(會稽郡、吳郡、丹陽郡)作為孫策的根基之地,相對比較穩固。
    將廬江的部分百姓遷移過去,既能充實三郡的人口,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廬江可能存在的反抗力量,可謂是一舉兩得。
    然而,遷移人口,無論采取何種相對溫和的方式,終究難以避免地觸動了當地百姓的敏感神經。
    要知道,這些百姓大多世代生活在這裏,生於斯,長於斯,他們熟悉這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條溪流,對他們而言,廬江就是他們的根。
    為了確保遷移進程的順利,江東兵還是不得已采取了一些強硬手段。
    一時間,皖城內外,氣氛愈發緊張壓抑,城中的世家大族,平日裏養尊處優,此刻卻也如同驚弓之鳥,變的忐忑不安。
    強如他們,在這亂世之中,命運也猶如無根浮萍,全係於強者一念之間。而孫策,在他們眼中,無疑是一頭凶猛的猛虎。
    對此,孫策卻全然不在意,他本就是一個性格豪邁、崇尚武力的人。
    在孫策的世界裏,強者為尊,順者昌,逆者亡!
    這一日,陽光明媚,可皖城的空氣中依舊彌漫著緊張的氣息。孫策卻滿心興奮,大步流星地趕來見周瑜。
    周瑜正在認真統計城中的糧草,孫策幾步就來到了周瑜的麵前,臉上掛著按捺不住的笑意。
    “公瑾,你可曾聽聞?這城中有一喬公,名叫喬玄,乃是名門望族,家世顯赫。他家有兩位千金,皆是美豔無雙,有傾國傾城之姿!如此佳人,怎可錯過?”
    “不如你我今日一同前往,看看是否傳言非虛。若果真是美人,你我兄弟二人不妨一人選一位佳人成就美事,豈不快哉!說不定還能傳為一段佳話,哈哈哈!”
    注解1:具體喬公叫什麽名字,說法不一,大家不必糾結,為了閱讀方便,本書還是用喬玄吧。正史中喬玄做過漢朝的太尉,死於184年,《三國誌》稱呼為“橋公”,演義中稱呼為“喬國老”。
    注解2:孫策遷移廬江的百姓,《三國誌》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