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館長疑惑

字數:4362   加入書籤

A+A-




    “店家,既然大明寶鈔對於你來說已經不值錢了,那此書等我返回大明,拿到錢財再來取。”
    “太子殿下,盡管拿去便是,等到下次前來時,再付錢也不遲。”
    張泊大手一揮,對著朱標一臉壕氣地說道。
    朱標雖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盯著《太祖高皇帝實錄》看了半晌,最終還是同意了張泊的提議
    有如此一本預知未來的書擺在眼前,不盡快一看,實屬遺憾。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知曉洪武十五年之後會發生什麽了。
    “如此,那就多謝店家了,不過,現在寶鈔不值錢,不知店家對於錢財是否有要求,比如是需要白銀,還是需要黃金。”
    張泊一點猶豫都沒有,直接了當地回答道。
    “太子殿下,帶些金子即可。”
    現在的金價可是五百多,至於銀價,則是隻有六塊左右。
    傻子都知道怎麽選。
    朱標微微頷首,將《太祖高皇帝實錄》拿在手中。
    與此同時,他的目光也是注意到了明實錄中貌似還有著幾本書籍。
    “店家,這幾本是?”
    “這裏是明實錄的另外幾本,分別是永樂朱棣以及之後三輩的實錄。”
    !
    朱標的臉上頓時有些不淡定了。
    “店家,你是說,老四之後大明僅僅傳了三代。”
    他有些接受不能。
    在他看來,即使大明比不了大唐,最起碼也要比宋朝強吧。
    南北宋各還有九個皇帝呢。
    難道大明隻傳了六代皇帝?
    張泊聽到朱標的疑問,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朱標想岔了。
    他也想買十三本明實錄啊,問題是沒錢。
    徹子的打款還沒到賬呢。
    “太子殿下無須擔心,這裏隻是一小部分實錄,除了這裏的五本實錄外,還有八本實錄,至於大明,一共有16位皇帝。”
    朱標這才神色稍緩。
    相較於大唐的21位皇帝略顯不足,但是朱標也能接受。
    不過,朱標又發現了一個華點。
    “店家,為何16位皇帝僅僅有13本實錄,就算末代皇帝沒有實錄,也應該是15本才是。”
    “太子殿下,除了大明末代皇帝沒有實錄外,其中朱允炆與永樂帝朱棣乃是一個實錄,還有兩位皇帝也是共享一個實錄。”
    張泊並沒有把話講透,因為那兩個共享實錄的皇帝是明堡宗朱祁鎮和明代宗朱祁鈺。
    他怕說出來把朱標氣出高血壓。
    所幸朱標也沒有過多的糾結,目光灼灼地盯著那一摞明實錄。
    “店家,不知可否將之一並賣與我。”
    “這自然沒問題。”
    見朱標有些費力地抱著一大摞書,極為不便。
    張泊回到屋子內,拿出一個雙肩包給朱標。
    朱標將將裝著書籍的雙肩包抗在肩頭,左右觀望一番,甚是滿意。
    “店家,此包裹不錯,不知可否……。”
    “賣,都可以賣。”
    。。。。。。
    臨台市博物館。
    館長周瑞海帶著一隻白色塑膠手套,正在將幾枚五銖錢小心翼翼地安置到館內一個新設立的展台上。
    在他身後的不遠處,兩位研究員看著這一幕,在小聲議論著。
    “老王,聽說你上次休假,去那什麽青興村去玩,似乎是發現了一枚疑似漢代的玉璧。”
    “老張,不是我跟你吹,那玉璧太像漢代的玉佩了,除了沒有沁色和包漿外,而且,那玉璧的品質,嘖嘖,現在都很少看到了,光說那枚玉璧本身的價值,最起碼五位數。”
    “真有你說的這麽神?”
    “你不信就算了,我之前不是將此事告知周館長嗎,周館長回來後和我說了,即使在他看來,那玉佩也是上上之選,可惜,不是文物,如果是文物,恐怕我們臨台市博物館就多了一件鎮館之寶,不過也沒關係,周館長還帶回了幾十枚的五銖錢。”
    “啊,周館長的五銖錢是從那帶回來的?”
    “是啊,那五銖錢怎麽樣,真不真。”
    “真是真,細節什麽的也都符合漢末五銖錢的特點,但是很可惜,沒有銅鏽。”
    “是吧,館長也這麽說,所以啊,這些銅錢隻用來展覽之用,讓參觀的人能夠看到漢末銅錢的具體細節。”
    就在兩名研究員交談之際,周海瑞的口袋中,傳來了一聲手機提示音。
    將手套脫下,從口袋中掏出手機,周海瑞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頭像。
    “怎麽,老秦,你這老家夥哪來的閑情雅致找我。”
    與此同時,在臨台市的市中心,一間不起眼別墅的書房中。
    一位與周海瑞年紀相仿的老者正在看著手機上周海瑞給他的回複。
    他的身後,則是滿滿的一牆壁的古錢幣。
    “哎呦,老周,你這不是見外了嘛,這麽長時間不見,怪想你的。”
    周瑞海一臉沒好氣地繼續敲擊。
    “少來,有事快說。”
    “我這不是看到你朋友圈裏發的那些五銖錢了嗎,我想問你從哪裏弄來的,能不能勻幾枚給我。”
    周瑞海的臉上浮現出浮現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的這位好友看樣子是玩了一輩子鷹,卻被鷹啄瞎了眼睛。
    怎麽連假貨都看不出來。
    “怎麽,難道你沒看出來,那五銖錢是假的嗎。”
    “假的?”
    手機對麵的老者此刻瞪大了雙眼,操作手機,仔細查看起周瑞海發在朋友圈的五銖錢。
    “老東西,不勻就不勻,幹嘛騙我是假的。”
    周瑞海這也是來了脾氣。
    “你看看,這五銖錢上是不是沒有銅鏽。”
    “我當然知道沒有銅鏽,如果有銅鏽我還不找你呢,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收藏,其中最好的一枚僅僅是有一點銅鏽,但是你這可是一點銅鏽都沒有。”
    “那你就沒有想過這五銖錢是假的嗎。”
    “什麽假的,你還能騙的了我,要說其他方麵你還能唬得了我,但是錢幣方麵,我可是專家,從銅錢的外廓內廓,到銅錢上字體的形狀與筆畫彎曲幅度以及粗細,我都研究過,確認是五銖錢。”
    周瑞海此刻有點懵,這是什麽情況?
    “老周,我記得你們博物館有檢測機器吧,用檢測機器檢測一下銅錢成分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