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久違的三國

字數:4488   加入書籤

A+A-




    “宋叔,想來你應該也知道太祖皇帝對後代的命名規則吧。”
    宋應星微微頷首,顯然對於此事有所了解。
    談及老朱對於後代的命名方式,張泊便感到一陣坑爹。
    老朱不僅是規定了後代中名字第二字的字輩,而且還對於名字最後一字以五行的規則加以限製。
    例如老朱的兒子名字中都帶木,朱標,朱樉,朱棣等。
    孫子就統一為火,朱允炆,朱允熥,朱高熾。
    曾孫子就為土,朱瞻基,朱文奎。
    因為五行之中,木生火,火生土。
    這一切本沒有什麽。
    但是根據老朱的養豬之法,導致經過上百年的發展,使得大明宗室人數上升到了一個很可怕的地步,與之相對應的,其名需要的常用字已經不夠了。
    畢竟姓不可動,第二字也不可動,隻剩下第三個字,還隻能動一半。
    即使漢字眾多,麵臨著如此多的宗室人口,也有些捉襟見肘。
    於是大明宗室們們開啟了一條全新的賽道。
    造字。
    什麽朱公錫,朱慎鐳,朱同鉻,朱成鈷,朱在鈉等一係列大明宗室的名字就都被造了出來。
    而要讓這些名字和元素周期表聯係起來,離不開一人。
    化學家徐壽。
    “宋叔,讓大明宗室的姓名與元素周期表聯係在一起的,是大明後世朝代中一個名為徐壽的化學家。
    因為這元素周期表是國外首先創造的,為了將之順利的翻譯回國,因此徐壽打算找一些與外文發音相似,並且帶有一定偏旁部首的單個漢字來表達一個元素。
    他選擇了“钅”這一偏旁部首來表達金屬,使人一眼就能看出其是金屬還是非金屬。
    但是要滿足上麵兩點,談何容易。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明代諸王的名字,覺得諸王的名字很符合他的要求,於是元素周期表也就從那時起與大明宗室有了密不可分的關係。”
    原來如此。
    這便是大明宗室與這元素周期表的淵源嗎?
    隨後,宋應星重新將目光投回了桌上的元素周期表中。
    “店家,根據我的理解,是不是帶有“钅”字的元素,都是金屬。”
    “沒錯。”
    “那帶有“氣”字的元素,是不是都是氣。”
    “是。”
    “為何元素周期表中帶有“氣”字的元素有如此之多,難道它們都是氣,不是隻有陰陽二氣嗎?”
    陰陽二氣,這未免太玄乎了吧
    “這樣吧,宋叔,你隻需要做一個實驗,即可證明其他元素周期表中的氣體確有其事。”
    宋應星當即露出感興趣的神情。
    “哦,需要我怎麽做?”
    “就拿第一位的氫氣來說,準備些鐵屑與醋,然後將鐵屑放在醋中,密封保存一段時間,這樣就會產生氫氣,無色無味,可以點燃。”
    “店家,你是說,將鐵屑放在醋中,就能得到可以元素周期表中的氫氣。”
    “沒錯。”
    “這麽簡單?”
    “就這麽簡單。”
    毫無疑問,張泊的一番話,令的宋應星的心中升起一絲躍躍欲試之感,他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回去好好實驗一番,或者,在這裏也能試。
    不過,他還有一個問題要問詢眼前的店家。
    “店家,你剛才說大明之後的一個國家,那不知大明還能存續多久。”
    看著宋應星一臉擔憂的神色,張泊也是無奈地歎了一口氣。
    眼前的宋應星,雖然最終也不過五品官,但是他算得上鐵杆大明人,有著常人所不能擁有的氣節。
    晚年拒絕出仕,並且給子孫定下規矩,不準子孫去參加科舉與做官。
    “宋叔,大明還有九年。”
    “九年!”
    聽到大明還剩九年之時,宋應星的麵龐難掩失落。
    他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大明,還有九年就要亡了?
    這……
    看著情緒不高的宋應星,最終張泊嘴巴微張,還是沒有將老朱的消息告知對方。
    現在八字還沒一撇呢,萬一老朱不救,那毫無疑問,在看到希望後,又再度失望對人的打擊更大。
    就在場上一時陷入沉默之際,門外走進了幾人。
    “店家,真是許久未見啊,快點將好酒好菜端上來,俺這次要喝個痛快。”
    聽到來人洪亮的嗓音,張泊便知道來者是誰了。
    他的目光看向院門方向,果然是熟悉的東漢四人組。
    “玄德公,孔明先生,雲長,翼德,你們怎麽來了。”
    “店家好。”
    張泊的招呼聲使得宋應星抬起頭來。
    玄德,孔明,雲長,翼德,莫不是《三國誌通俗演義》,難道有戲班來了?
    宋應星轉過身子,看向來人。
    即使張泊沒有為他介紹,但是如此有辨識度的幾人,宋應星還是第一時間認了出來。
    “店家,這莫不是戲班?”
    宋應星壓低聲音,在張泊的身邊輕聲說道。
    “宋叔,忘了與你說了,其實我這後世,不僅通向崇禎八年,還通向建安十二年。”
    嗯?
    宋應星眼睛瞪得渾圓,一副不可思議的神情
    劉備一行人也注意到了與張泊說著話的宋應星。
    “軍師,看那人的年紀較之我還要大上一些,不知是哪朝哪代人。”
    “主公,觀其衣著,不似秦漢時期的產物,想來應該是來自於我們之後的時期,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傳說中的明朝。”
    在君臣二人說著悄悄話時,張泊也是領著宋應星站在了他們的麵前。
    “玄德公,孔明先生,雲長,翼德,我來為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宋應星,字長庚,來自一千多年後的明朝。”
    明朝!
    對於這個詞,劉備與諸葛亮可還是不陌生。
    頓時,場上眾人就陷入了極為客氣的作揖環節。
    “宋叔,想來玄德公等人也不需要我介紹了,你應該都認識。”
    確實如此。
    宋應星的目光掃過東漢四人組,眼眸中的震驚是無論如何也藏不住的。
    看對方的衣著動作神態,似乎真是東漢末年之人。
    一刻鍾後,眾人環坐在屋內,桌上擺著幾碟下酒菜,還有著一隻小火鍋在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
    “玄德公,孔明先生,不知此行前來,所謂何事。”
    “店家,我等來此,是為了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