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這一刻太子感動不已,還是六弟好

字數:3726   加入書籤

A+A-




    當看到自己的血和兒子的血無法相融的時候,太子覺得天塌了,地陷了,敵人已經攻破東宮了。
    人生絕望和悲苦,就在這轉瞬間。
    但就在這時,淩寧的一番話,就像曙光衝破黑暗,帶給了他希望。
    “三哥,我還真有個法子,能證明滴血認親不可靠。”
    隻見淩寧笑眯眯地對燕王說道,語氣充滿了自信。
    這一刻的太子有想哭的衝動,他連忙問向淩寧:“六弟,六弟,你說的是真的嗎?滴血認親不可靠?”
    “是的太子,我認為滴血認親不可靠。”淩寧點頭道,再次給了太子一個定心丸。
    太子的眼角突然濕潤了,他想哭,想抱著淩寧痛哭,因為淩寧這個回答,很可能保住他的儲君之位。
    而一旁的燕王則嗬斥道:“寧王!你要想清楚再說!不要胡鬧!父皇還看著呢,你若是說了卻做不到,那就是欺君之罪,即便你是皇子,也無法逃過懲治。”
    太子頓時急了,淩寧是他現在的救命稻草,必須牢牢抓住,所以太子立即說道:“燕王,你是在威脅寧王嗎?寧王既然說能證明,那必然是有辦法的,你是不是在心虛?”
    “心虛?太子真會開玩笑,臣弟有什麽好心虛的!”燕王冷聲回道。
    太子立即向魏皇請旨:“父皇,寧王既然有辦法證明滴血認親不可靠,還請父皇讓寧王說出來,還兒臣清白。若是滴血認親不可靠,那用不可靠的方法來測試,豈不是冤枉了兒臣?還請父皇明鑒。”
    魏皇點了點頭,讚同太子的請求,於是問向淩寧:“寧王,你的辦法是什麽?”
    淩寧便道:“還請父皇下旨,讓人再準備三套滴血認親的工具。”
    魏皇點了點頭,張賢立即派人去取,很快,工具都拿了過來。
    淩寧拿起銀針,突然看向了張賢,笑眯眯說道:“張總管,借你一滴血來用一用。”
    張賢一愣,下意識瞥向魏皇,看到魏皇麵無表情後,於是走了過去,伸出了手。
    淩寧立即抓住張賢的手,紮破了他的手指,往玉碗中滴了一滴血,然後又走到太子身邊,抓起了太子的手,再次紮破他的手指,往玉碗裏滴了一滴血。
    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驚愕不已。
    讓宦官張賢和太子滴血認親?
    “寧王,你在作甚!成何體統!”燕王怒道。
    就連太子都狐疑地看向淩寧,心中懷疑寧王是不是在搞自己,竟然開始懷疑自己堂堂太子的身份了。
    淩寧則笑道:“燕王,稍安勿躁,你很快就會知道我要做什麽!諸位,來看看碗裏的情況吧。”
    燕王立即上前,瞥向了玉碗裏的情況,下一刻,燕王的雙眼瞪得很大。
    看到燕王的表情,太子立即也看向玉碗,隻見自己的血液竟然和張賢的血液相融了。
    這一刻的太子嘴唇一白,難道自己不是陛下的孩子,父親是一個宦官?
    事到如今了,太子竟然還相信滴血認親,不得不說,古人被騙了太深。
    張賢也看到了相融的血液,嚇得他立即跪了下來,惶恐道:“陛下,奴婢十五歲就淨身,至今已經四十五年,奴婢不是男人,怎麽會和太子殿下的血液相融呢,這這…”
    此話一出,殿內眾臣一片嘩然,紛紛看向玉碗,這才發現血液真的相融了。
    魏皇的表情始終平靜,他揮了一下手,讓內侍將玉碗拿了過來,看到碗裏相融的鮮血,他說道:“太子和張賢絕無血緣關係,但是現在血液相融了,由此可見,滴血認親並不準確。”
    淩寧立即回道:“父皇說得沒錯,滴血認親並不準確,存在太多的變數。為了增加說服力,兒臣建議再多驗幾次。”
    “好!”魏皇同意道。
    淩寧立即看向了太子,太子連忙抬手了手指,縱使被紮千百次,他都心甘情願。
    於是乎,淩寧再次紮破太子的手指,往兩個新的玉碗裏各滴了一滴血,然後環顧四周後,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於是走出養心殿,指著外麵兩個十七八歲的小太監,將他們叫了進來,然後紮破他們的血,再次和太子進行滴血認親。
    很快,有了結果。
    隻見一個玉碗裏的血液相融,另一個血液未融。
    看到這個結果,太子的腰杆立即挺直了,這一刻的他終於明白,滴血認親就他娘是假的,不可信,自己是清白的。
    燕王也看到了結果,麵容陰沉,用陰冷的目光盯著淩寧,淩寧完全相信,此刻的燕王恨不得殺了自己,因為自己破壞了他的好事。
    他距離儲君之位是那麽的近,已經近在咫尺,很快就能垂手可得,但是卻被淩寧一腳踹回了現實。
    淩寧則將結果呈給了魏皇,然後笑著說道:“父皇請看,這兩名宦官年紀都比太子要小,一個不融,一個相融。不融的還好說,和太子毫無關係。但是相融的豈不是說他是太子殿下的子嗣?由此可見,滴血認親本來就不靠譜,用不靠譜的方法自然也無法證明皇孫非太子親子。”
    這一刻的太子熱淚盈眶,連忙看向魏皇,說道:“父皇,還請為兒臣做主啊。”
    魏皇點了點頭,然後看向燕王和一眾大臣,說道:“燕王,諸位愛卿,爾等也看到了,滴血認親並不嚴謹,有血緣關係的不融,沒有血緣關係的亦可相融。”
    看到魏皇一錘定音,燕王縱使心中無奈,也知道今日的殺招失敗了。
    不過,燕王可不是退縮的人,他立即說道:“父皇,既然滴血認親不嚴謹,那該如何證明皇孫乃太子所出,如何堵住議論紛紛的流言蜚語?”
    是啊,滴血認親的目的是什麽?是為了止住流言蜚語,是為了平息百姓的議論。
    既然滴血認親沒有用,那該如何是好?
    問題又重新回到了最初的問題。
    魏皇便問:“諸位愛卿,可有何良策?”
    官員們低頭不語。
    這時候,太子看向了淩寧,又把希望寄托在了淩寧身上,於是問道:“六弟,你可有辦法?”
    這一次,淩寧果斷搖頭。
    開玩笑,就是他給燕王府送的書信,把趙金蓮和方頌文的奸情以及苟且的方式詳細寫出,其目的就是給燕王送一把刀,送來對付太子。
    淩寧不希望太子被廢,但是卻希望太子和燕王相互用刀插對方啊,這樣兩人相互掣肘,淩寧才能悶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