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聖獸貔貅,紂絕陰的來曆?
字數:12864 加入書籤
司農院。
田晟站在方恒身旁,神色恭敬,聽著方恒的耳提麵命。
“從今往後,孤還要監察誅神大陣的修複。”
“精力有限,在司農院的時間,定然會減少。”
“司農院諸多事宜,你多擔待點。”
“若有問題,第一時間通知孤。”
田晟聞言,心中狂喜,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
他最喜歡聽的,就是頂頭上司對他說,多擔待點。
這是要重用他啊。
“殿下,你放心,保證把司農院管理得,井井有條。”
田晟他當即挺直腰板,信誓旦旦地說道。
方恒將司農院接下來的工作,交代給田晟和簡柄陽。
好在第一批聖皇稻,已經完成培育。
司農院之後的工作,蕭規曹隨便可。
安排妥當後,方恒離去,前往文淵閣。
文淵閣,大乾中樞,三相辦公之地,也是整個朝廷的權力中心。
這座巍峨的閣樓,矗立於皇宮東南。
黑瓦朱牆,簷角高挑,如一隻展翅的巨鷹俯瞰著整個京城。
閣前八級漢白玉台階,每一級都雕刻著祥雲紋飾。
僅次於,象征著“九五之尊”的九級漢白玉台階。
門前的侍衛身著玄色鎧甲,手持長戟,散發著深冷的光澤。
方恒拾級而上,一路暢通無阻地來到文淵閣中。
議政堂內,正廳中央,擺放著一張巨大的紫檀木案幾。
案上堆滿了奏折和文書,每一份都蓋著朱紅色的官印。
一位紫袍老者,正在熟練地處理奏章。
這位紫袍老者,便是大乾右相。
其餘官吏,在議政堂內,來回穿梭。
若是細看,能夠看到右相便是所有人的中心。
其餘官吏,就像是圍繞著太陽的行星一般。
可見右相權威之重。
左相離京後,元初帝沒有任命新的左相,隻是讓右相暫代左相一職。
一人統領七部,右相可謂是權勢滔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以至於議政堂,成了右相的一言堂。
任何決議,隻要右相認可了,就能完成擬票,上奏元初帝。
至於武相,往日在政務意見上,被左右二相壓製。
除了軍事事務外,存在感非常稀薄。
左相離京後,武相一開始還有雄心壯誌,以為沒了左相的壓製,他有機會和右相掰一掰手腕。
隻是,文官的陰險,還是超出了他這個大老粗的預計。
他與右相一旦觀念不合,左相的徒子徒孫,寧可幫著右相這個政敵,也要一致對外,壓製他的聲音。
這讓武相氣得夠嗆。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右相在議政堂中,就一言九鼎了。
眼見右相一言九鼎,武相頓時沒了與其爭鋒的念頭。
索性擺爛,長期告病在家。
武相這樣頂尖的武道強者,怎麽可能會生病?
議政堂上上下下的官吏,懂得都懂。
右相明白元初帝的用意。
這些日子以來,悄無聲息地打壓太子的勢力。
那些原本投靠太子的官員,若有罪責,則被送入大牢。
若無罪責,也會被右相邊緣化,打發到清水衙門中。
短短月餘,朝廷官員之中,就換了不少新麵孔。
聽到方恒的腳步聲,右相抬頭,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之色。
他放下手中的奏章,站起身來,一副要向方恒行禮的模樣。
“老臣拜見九殿下。”
“右相使不得。”
“右相勞苦功高,你這一拜,可就折煞了小王。”
方恒連忙上前一步,攙扶著右相。
臉上,一副關切右相的模樣。
實則,心中不停地腹誹右相。
右相這老狐狸。
太會演戲了!
右相今日一拜,他若是真的受了。
滿朝文官,定然心中不滿。
哪怕不敢明麵上對自己不滿,也會在暗中指指點點。
因此,這一拜,方恒絕對不能受。
果不其然,方恒一攙扶,右相便起身了,沒有絲毫的猶豫。
右相深知,他能在宦海為官幾十年,成為宦海不倒翁,自然有他的為官之道。
謙卑恭敬。
謹遵為臣子本分。
別說是方恒這般已經成年的皇子,便是還在牙牙學語的皇子,右相也是表現恭敬。
這不是表現給皇子們看的。
這是表現給元初帝的看的。
即便他現在權勢之大,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也萬萬不能有倨傲之色,露出僭越之相。
站得越高,方知天意難測。
方恒與右相兩人坐下之後,開始談論誅神大陣的修複工作。
“父皇命我監察誅神大陣的修複,然……小王我不通陣法,還需要右相大人你,多多擔待。”
“九殿下客氣了。”
“誅神大陣修複的諸多事宜,還需要殿下你支持,通力合作。”
兩人寒暄一番後,見到對方態度並不惡劣,不由鬆了一口氣。
來文淵閣之前。
方恒擔心右相是二皇子的人,會處處防備自己,乃至是排擠。
現在看來,右相還有一顆公允之心。
方恒不知道,右相心中,也微微舒了口氣。
他生怕來個草包宗室子弟,本事沒有,盡給他拖後腿。
好在,九殿下雖然不通陣法,但有自知之明,沒有指手畫腳。
右相端起白瓷青花茶盞,喝了一口靈茶後,緩緩說道。
“誅神大陣,乃是當年太祖親自布置,光是布陣用的材料,就消耗了朝廷三年的國庫。”
“整個誅神大陣,極為複雜,五大陣眼,每一陣眼由三百六十個陣法組成,環環相扣。”
“每一道陣法中,又由十二萬九千六百道禁製組成,暗合一元之數。”
“若無陣圖,即便是陣法大宗師看了,也如同看天書一般。”
“那誅神大陣的陣圖在何處?”方恒問道。
“在聖獸肚中。”
右相微微頷首。
他口中的聖獸,乃是大乾的護國聖獸——貔貅。
這頭貔貅,乃洪荒神獸之後。
貔貅一族,早在上古時期,就已經絕跡了。
如今守護大乾的貔貅,也不知道是太祖從哪裏騙來的?
這萬年來,守護大乾,兢兢業業。
貔貅,和西幻小說中的巨龍類似,都有收藏寶物的習性,為帝王守護財寶。
以及……貔貅以寶物的寶氣為修煉資糧。
憑借大乾萬年底蘊和珍寶,一身實力,深不可測。
而且,貔貅一族,還擅長虛空遁術。
它想走,便是數位十二境強者聯手,也休想攔住它。
正因為如此,大乾曆代天子,對於貔貅守護寶物,非常放心。
大乾最為重要的寶物,基本藏在貔貅的肚子裏。
例如誅神大陣的圖紙,太過重要。
完整的圖紙,整個大乾隻有一份孤本,便藏於貔貅肚中。
“誅神大陣陣圖,事關重大,還請九皇子與本官一同前往,將其取出。”
“右相之言,老成持重。”
方恒微微頷首,沉聲說道。
取誅神大陣陣圖這種重要的事情,的確需要兩人一起行動。
不然,萬一出現差池,那就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玉京南山,依山傍水,風景秀美。
南山,也是唯一一座,位於玉京城內的群山。
之所以能在玉京城內,因為這裏乃是聖獸貔貅的居所。
因此,玉京城的百姓,也稱之為聖獸山、貔貅山,或者壓根就用寶山來指代。
右相、方恒以及十幾名文淵閣官吏,前往南山。
一路上,右相似乎想起了什麽,向方恒問道。
“殿下可知這兩日誅神司中的大事?”
方恒微微一愣,隨後立馬反應過來。
右相口中的大事,想來就是商紅葉在誅神司查內奸的事情。
甚至,方恒還能從右相的語氣中,聽到隱晦的幸災樂禍。
誅神司查內奸,最開心的,絕對不是紂絕陰,而是滿朝文武。
誅神司這柄天子利刃,監察百官。
若是自己陷入麻煩,滿朝文武就有理由,勸誡天子,解散誅神司了。
再不濟,也要將誅神司監察百官的職權拿掉。
“右相指的可是誅神司內奸一事?”
“正事!殿下怎麽看?”
“誅神司中,是否真的有紂絕陰的人?”
右相鄭重其事地問道。
方恒能夠勘破紂絕陰的陰謀,發現紂絕陰偷襲梅園,是為了遮掩他暗中破壞誅神大陣。
這份在破案上的才能,已經得到右相認可。
因此,才有了現在這一問。
方恒摸了摸下巴,沉吟一下,緩緩說道。
“我覺得,這多半又是紂絕陰的障眼法。”
“此話怎講?”右相聲音一沉,接著問道。
“從紂絕陰的行動來看,此獠心思縝密,絕對不會輕易將自己的目的,暴露出來。”
“在誅神司天牢之中,殺人滅口,無論辦案人是誰,隻要不傻,都會查一查內奸。”
“因此,我才篤定,安陽郡主這次行動,多半是無功而返。”
右相聽到方恒對商紅葉的稱呼,眉頭一挑,用一種戲謔調侃的口吻說著。
“殿下,你該換稱呼了。”
“咳咳——”
“這不是還沒完婚嗎?”
方恒清了清喉嚨,心中暗暗腹誹。
右相都一大把年紀了,還這麽八卦。
緊接著,方恒說道。
“紂絕陰的目的,多半還是想要攪亂視野,渾水摸魚。”
“殿下,你覺得紂絕陰的魚,又是什麽?”
“這……”
方恒臉上猶豫一二,有點中氣不足地說著。
“或許,也為了拖慢誅神大陣的修複。”
“當然,這也隻是我的猜測。”
拖慢誅神大陣的修複?
這有何用?
若是誅神大陣被侵蝕這件事情,沒有暴露,那麽紂絕陰所作所為,還算有意義。
隻是現在,朝廷已經發現了誅神大陣中的問題。
一旦全力開始修複,紂絕陰又能如何?
麵對朝廷的滾滾大勢,便是拜神道六脈聯起手來,也擋不住,更何況他紂絕陰一人。
對於方恒的猜測,右相不置可否。
說話間,兩人來到南山。
南山之上,雲霧繚繞,好似仙境。
山間古木參天,蒼翠挺拔,重巒疊嶂,遮天蔽日。
清風吹拂,發出低沉的沙沙聲。
登上南山,方恒終於見到了大乾的守護聖獸——貔貅。
身形如虎豹,首尾似龍狀。
其色亦金亦玉,頭生一角並後仰。
其肩長有一對羽翼卻不可伸展。
光看相貌,極為神駿。
在眾人登上南山的瞬間,貔貅就感知到眾人的到來,微微睜開雙眼,開口說道。
貔貅的聲音,好似洪鍾,低沉得讓眾人耳膜發顫。
“右相,你這次來,要什麽東西?”
“還勞煩聖獸,將誅神大陣的圖紙取出來。”
“誅神大陣?”
“嘿嘿,終於出問題了?”
“我早就告訴方啟,別搞什麽勞什子的誅神大陣。”
“沒用!”
“封印這麽多神性,遲早會引來神孽的覬覦。”
“現在出問題了吧。”
貔貅當著眾人的麵,一個勁地吐槽。
像極了互聯網上的鍵盤俠,一副早聽我說的,哪會有今日的樣子。
方恒聽了貔貅的話,臉色古怪。
它口中的方啟,乃是太祖的名諱。
普天之下,恐怕也隻有眼前的貔貅,才敢這麽稱呼太祖。
右相眼皮微微垂落,也不是第一次和貔貅打交道,早就見怪不怪了。
他輕聲對方恒說道:“殿下,聖獸就是這種性格,你勿要多怪。”
“右相放心,孤曉得。”
貔貅當著眾人的麵,對著太祖一陣輸出,就差祖安問候了。
等了片刻,貔貅似乎罵過癮了,剛才巨嘴一張,吐出一大堆玉簡,在地上堆得如同小山頭一般。
“這些是誅神大陣的陣圖,你們拿著。”
“這東西,自從三千年前,進了我肚子裏,就再也沒有被取出來過。”
“費了我好一番腦子,才想起放在哪兒了。”
“告訴方定這小子,記得給我加餐。”
方定,元初帝的名諱。
直呼元初帝名諱,這是大逆不道,掉腦袋的大罪。
隻是貔貅……
唉!
算了!
全當沒聽到!
方恒等人,帶著陣圖玉簡,匆匆返回文淵閣。
貔貅看著方恒離去的背影,鼻子嗅了嗅,嘴裏喃喃低語。
“身上寶物不少啊!”
“有前朝的氣息,還有白蓮一脈的氣息。”
“嗚嗚——這九皇子,身價可比太子豐厚多了。”
……
文淵閣。
眾人回到文淵閣後,便立刻開始查閱玉簡。
玉簡眾多,眾人分頭,各自負責一部分。
好在玉簡之中,除了陣圖之外,還有注釋。
不像某些無良的程序員,寫了屎山代碼還不寫注釋,別說其他人了,就連自己都看不懂。
隻是,看到玉簡中的注釋,方恒眉頭微皺。
“右相,我記得誅神大陣,是太祖親自設計的。”
“玉簡中的陣圖和注釋,也是太祖手書吧。”
右相聽到方恒的話,微微頷首。
“正是如此”
“不知殿下有何發現?難道這些玉簡有問題?”
“當然有問題!”
“問題大了去了!”
方恒沉聲說道,擲地有聲。
話音剛落,整個文淵閣中,瞬間安靜下來,落針可聞。
“不知哪裏有問題?”右相心中咯噔一聲,開口問道。
“玉簡中的注釋,並非太祖字跡啊!”
眾人聞之,瞬間色變。
仔細一看,還真不是太祖字跡。
太祖留下不少墨寶,在場之人,自然也認得太祖字跡。
隻是剛剛忙著參看陣圖,渾然沒有發現,字跡對不上。
“廷章,怎麽回事?”
右相抬頭,目光看向一位中年文士。
這位中年文士,便是新一任的陣法院郎中——周廷章。
周廷章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說道。
“右相大人,九殿下,你們有所不知。”
“誅神大陣原版陣圖的玉簡,在三千年前,已經丟失。”
“如今的玉簡,乃是後人複刻的版本,並非太祖原本。”
“丟失了?為何原本會丟失?”
右相眉頭一皺,帶著嗬斥的口吻。
周廷章露出滿臉的無奈,以及一絲莫名的委屈。
壓低了聲音,在兩人身旁,用隱晦的口吻說著。
“三千年前,厲帝太子離開玉京之時,帶走了誅神大陣的原本。”
厲帝!
這兩個字,就像是刺蝟一般。
方恒和右相聽到之後,差點跳了起來。
厲帝,這在朝廷之中,可是絕對禁忌的兩個字眼。
三千年前,厲帝昏聵,以至民不聊生,天下大亂。
眼看大乾江山,即將傾覆。
當時還是宗室親王的宣帝陛下,起兵清君側。
從江南一路打到玉京,撥亂反正。
大軍入城之前,厲帝自知大勢已去,在青雲台上,自焚身亡。
厲帝太子,也在當晚,莫名消失,從此再無蹤跡。
因為三千年前,大乾帝係發生過轉移,因此厲帝二字,成了朝廷最大的禁忌。
至於當時起兵的宣帝,也就是方恒的直係老祖宗。
登基之後,勵精圖治,中興大乾,廟號中宗。
除此之外。
對於厲帝後人的追殺,到現在還沒有結束。
至於具體情況,無人知曉。
別說右相了,就連誅神司,也完全不知情。
追殺厲帝後人的事宜,全都由黑冰台一手操辦。
“右相,誅神大陣極為複雜,即便是陣法大宗師,也無法輕易破陣。”
“想要暗中破壞誅神大陣,還不讓人發現,這等手段,絕非用陣法之道高明能形容。”
“除非是,紂絕陰手中,有完整的陣圖。”
“但聖獸所言,這些陣圖,自從三千年存放在它肚中後,便再無人取出。”
說到這裏。
一個驚駭的猜想,在眾人腦海中躍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