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溫柔鄉【4K】
字數:9286 加入書籤
雖然心中早已做好了準備,但真當女兒出嫁時管嶽還是有些難受。
可他到底還是克製住了,在輕聲叮囑了幾句後便目送女兒走上馬車。
霎時間鍾磬奏響,絲竹齊鳴。
隊伍中的樂師演奏的那叫一個賣力,周遭圍觀的百姓亦是發出陣陣喝彩。
隨後便見迎親隊伍高舉彩旗,在連綿不斷的鼓樂聲中向魏宅行去。
見此情形,不遠處看熱鬧的縣丞黃雄頓時麵露羨慕之色。
“這管氏好大的手筆啊!”
聞聽此言,一旁的庫嗇夫計鴻亦不由點了點頭。
要知道光他們能看見的陪嫁,就有數十名婢女,數百名僮仆,以及一箱箱絲帛財貨,如果再加上那些看不見的產業,恐怕就更恐怖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管嶽知道魏哲看重海船,便索性又送了數十名造船工匠作為陪嫁媵臣。此外還有大量位於東萊郡的田畝、店肆,都是可以長久經營的產業。
當然,嫁妝的所有權還是在管妍手中的。
她願意給魏哲用沒關係,但這些產業的主人卻隻能是她。
畢竟陪嫁的本意,就是給出嫁的女兒一份底氣。
甚至就連那個造船工匠也都是管妍的籌碼,日後倘若做出了什麽成績,都要算在管妍的頭上。
實際上殷商時期,伊尹最開始就是有莘氏的陪嫁媵臣。成湯發現了伊尹才能之後大加重用,有莘氏也因此風生水起。還有百裏奚,也曾作為秦穆公夫人穆姬的陪嫁媵臣進入秦國。
故此在婚禮方麵,大漢還是秉承三代之風的。
隻不過以往唯有諸侯才會講究這些,但如今富商巨賈也可效仿之。
譬如春秋時諸侯的婚禮有“一聘九女”的說法。
即除了正妻之外,其餘八名女子均為媵妾,也就是會有八名新娘的同姓姊妹陪嫁。甚至姑姑與侄女同嫁一人,姐姐與妹妹共侍一夫都是常事兒。
但魏哲畢竟不是諸侯,管氏也不是士族。
所以管妍雖然有四名媵妾陪嫁,但也隻是管母為他精心挑選的女婢罷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此豐厚的嫁妝,已然不比一般士族嫁女的聲勢差了。
當然這也不奇怪。畢竟本朝富商巨賈受禮法的束縛更小,因此嫁妝往往更加豐厚。
念及此處,一心隻想撈錢的黃雄忍不住感慨道:“沒想到娶妻竟然是個極賺錢的買賣,早知道我就多娶幾次妻了!”
聞聽此言,計鴻看了一眼他那矮胖的身軀,出於禮貌終究還是沒說什麽。
……
“懿歟樂事,慶此良辰。
締二姓之好,綿百世之宗。
結青絲為字,合巹酒而書。
謹以白首之約,書向鴻箋,
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
黃昏時分,魏哲終於將新娘接回了魏宅。
不過與後世不同,當下的婚禮並沒有拜堂的風俗。
新婦拜見舅姑、祖先,一般也都是在成婚次日拜見。
故此在禮生管寧說完讚辭之後,新婦便被送入新房之中。
至於魏哲則留下來答謝前來觀禮的賓客。
比如管寧管幼安,魏哲對他可是久仰大名了。在看見邴原與華歆時更是眼前一亮。
如果說管寧是無拘無束的隱士,那這兩位就是不折不扣的能臣了。
最關鍵的是這三位都是標準的寒門出身。
高唐華氏、朱虛邴氏都是自兩人之後,方才顯達世間。
對了,所謂“管寧割席”的典故,其實是後世文人虛構的謠言罷了。
這個典故最初的由來,是南朝劉義慶組織文人編寫的《世說新語》。
但《世說新語》又是什麽呢?一本虛構的筆記小說!
可以說這就是一群文人湊在一起,記錄的各種道聽途說的段子。
以為談資尚可,但卻不足為信。
畢竟管寧縱然是隱士君子,可華歆卻不是利欲熏心之徒。
而先代荀彧為尚書令,後代鍾繇為太尉,足以說明華歆的能力。
不過眼下不是說話的時候,魏哲在邀請三人多留幾日後便離開了。
……
與此同時,婚房內的管妍則有些坐立難安。
她既有些惶恐,又有些期待,但更多的還是有些羞澀。
尤其是一想起母親昨晚給她看的嫁妝畫,就忍不住麵紅耳赤。
當然,說的好聽是“嫁妝畫”,可實際就是個春宮圖。
甚至最初的“春宮圖”用意就是為了教導妻子如何與丈夫行夫妻之事。
故此早期的“春宮圖”大多都是從世家大族之中流出。
畢竟有些知識家人不普及,以後估計就要被別人普及了。
在這方麵大族吃過的虧多,傳承的經驗也多,所以沒什麽好害羞的。
可對於管妍這種小白兔來說就有些招架不住了。
雖然在看嫁妝畫的時候,她忍不住偷瞄了一眼又一眼,可終究是個菜鳥。
一想到待會就要和一個男人具體操作實踐,管妍就滿臉通紅。
而魏哲一進來,所見到的便是管妍那豔若桃李的模樣。
魏哲沒想盛裝打扮的她居然如此驚豔,心中頓時那叫一個美。
然而魏哲是爽了,可管妍卻有些受不了魏哲那炙熱的眼神。
她當即羞澀又緊張的輕聲道:“夫君,該行沃盥禮了呢。”
所謂沃盥禮,便是新人清潔雙手,以示莊重相待。
見她如此緊張,魏哲便故意閑聊道:“那果下馬還喜歡嗎?”
見管妍輕輕點頭,魏哲當即輕鬆一笑道:“既然喜歡,過幾日咱們再去選幾匹可好?到時候我陪你去踏青。”
少女情懷總是詩,被魏哲這麽一說管妍的心情果然放鬆許多,甚至都有些期待婚後生活了。
於是在魏哲的三言兩語之間,小白兔很快便眉眼彎似月牙一般開心起來。
不過在同牢而食,合巹飲酒,解纓結發之後,終究還是來到了關鍵時刻。
“多飲幾杯吧!”看著管妍那緊張的模樣,魏哲當即輕聲安慰道:“多飲幾杯……待會兒就不痛了。”
見他這麽一說,管妍這憨憨竟然真信了,當即又喝了兩杯。
然後……然後臉蛋就泛起一片紅暈,眼神也變得迷糊起來。
迷糊到婢女為兩人寬衣,魏哲將她抱上床都沒有察覺。
然而有件事兒她到底還是察覺到了。
不知過了多久,婚房床榻上。
隻見管妍窩在魏哲的懷中,委屈的嘟囔道:
“夫君,你騙人,明明就很痛。”
說罷小丫頭還哼唧著用小腦袋頂了魏哲幾下,看得魏哲那叫一個好笑。
於是他當即湊到管妍的耳邊輕聲低語了幾句。
也不知道魏哲說了什麽,反正管妍立刻就變得麵紅耳赤起來。
不過猶豫了許久,她還是有些好奇的嚐試起來。
而隨著戰事再起,床榻外的女婢不由越發臉紅起來。
……
白居易有言:
**苦短日高起,
從此君王不早朝。
次日一早,魏哲算是知道唐玄宗之苦了。
正當魏哲想要再回味一番暖玉溫香之時,懷中的小娘子卻不依了。
剛嫁入魏家第一天,她可不想給舅姑留下懶惰的印象。
於是在管妍的柔聲懇求下,魏哲隻好早早起床。
而當兩人來到正堂之後,魏宣與劉氏已然坐在堂上等候了。
見此情形,管妍頓時乖巧的跟著魏哲上前行禮,如今也沒有斟茶的環節。
劉氏顯然對管妍這個新婦十分滿意,待行禮畢便拉著她在一旁說話。
魏宣倒是沒有什麽可說的,囑咐魏哲好好過日子之後,便放兩人離開了。
不過事情還沒完,沒過一會兒鍾扈等魏氏家臣也過來拜見。
畢竟管妍是名正言順的主母,總得讓他們認認人的。
至於太史慈與戲誌才則屬於通家之好,倒是不用那麽正式。
不過忙忙碌碌一圈走下來,還是讓管妍累的不輕。
魏哲見狀便索性讓婢女扶她先回房歇息,自己則前往縣寺處理公務。
溫柔鄉雖好,可魏哲終究還是沒有忘記自家的根基是什麽。
“這幾日各處屯田可曾安好?”前往縣寺的路上,隻見魏哲與戲誌才閑聊道:“近來城中多有閑人,誌才你多費費心,千萬別出什麽亂子。”
聞聽此言,戲誌才當即笑嗬嗬道:“分內事爾,明公勿慮也!”
隨即不等魏哲開口,便見戲誌才主動提到:“管懷安已經到辰韓了,按照約定再過幾日商隊便要出發了,明公可還有什麽安排?”
由於管休是沿海而行,所以這一路上約定的交易時間也不相同。
雖然都以半年為期,但越往後的部落交易的時間就越晚。
故此從這個月開始,魏氏的船隊差不多每月都要出海一次,直到海岸冰封無法登陸為止。
在這種情況下,魏哲與管休、元駿兩人的聯係也就變得方便多了,如今基本上一個月聯係一次。
也正式因為這一點,戲誌才才能大概知道管休的進度。
而聽戲誌才這麽一說,魏哲當即心中一動道:“既然辰韓乃是先秦亡人與鳥夷雜居而成,你覺得有沒有可能令此輩由夷入夏,再度為我所用?”
話說辰韓始有六國,後稍分為十二國,也就是國內有十二個部落,分別是已柢國、不斯國、勤耆國、難彌離彌凍國、冉奚國、辰樂奴國、軍彌國、如湛國、戶路國、州鮮國、斯羅國、優由國。
其中的斯羅國,便如同“伯濟國”一般,乃是後世新羅的前身。
雖然辰韓的規模遠不如馬韓,但亦有數萬戶,十餘萬口人丁。
如果這些人能為他所用,那麽魏哲覆滅三韓就要輕鬆多了。
然而戲誌才思量片刻之後卻眉頭微皺的搖頭道:“難矣!”
不等魏哲開口,戲誌才便主動解釋道:“據管懷安所言,曆年來入韓的秦人都淪為奴隸,後多有叛逃之事發生。由此可見,辰韓權貴依舊是韓人為主,並不以華夏苗裔自居。”
見他這麽一說,魏哲頓時遺憾的搖了搖頭,也死心了。
畢竟辰韓都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了,那麽由夷歸夏自然無從說起了。
“唉~我本欲留此輩一線生機,既然他們自己不珍惜……也罷!那就一視同仁吧!”
說罷魏哲便不再將此事放在心上,率眾騎沿著官道飛馳而去。
……
與此同時,管寧、華歆、邴原則在城外閑逛。
“十二營軍屯,四十六鎮民屯~~~嘖嘖,後生可畏呀!”
饒是管寧高潔隱逸,也忍不住為魏哲的手筆而感慨不已。
華歆聞言亦是深以為然。
雖不知魏哲具體是如何屯田,但眼下的效果卻足以說明一切。
十二營軍屯守禦邊塞,幾可視為邊軍。
四十六鎮民屯安居在內,男耕女織,儼然有序。
一路行來,所見之人幾無饑色,人人皆樂遵魏哲之令。
若不是知道這群人是流民,華歆甚至都要懷疑他們是不是帶方本土人了。
而這才是最讓他們佩服的。
僅僅一年多時間,在令帶方縣大治之餘,還能讓數萬流民安定下來,這份手段他們自問是沒有的。
邴原更是忍不住驚歎道:“此人治亂之功,實為我平生僅見。”
“不錯!”華歆甚至斷言道:“翌日朝堂三公,必有此人之位。”
這可以說是最頂級的誇讚了。
畢竟三公已經是人臣的極點,即便是封侯拜將者也未必能居三公之位。
然而見兩位好友對魏哲看好,反倒是讓管寧有些詫異了。
三人都是聰明人,魏哲當日邀請幾人多留幾日,他們自然猜到目的。
想必也如以往的地方長吏一般,無非就是想要征辟他們。
於是管寧當即忍不住問道:“你們……這是願意留下來了?”
相貌平平的邴原聞言也沒有隱瞞,毫不猶豫的點頭道:“願附驥尾!”
或許再等下去他能獲得更高的入仕起點,但邴原卻不在乎。
相比於這些,他覺得跟在魏哲身邊做些實事反而更有意思。
華歆聞言也不奇怪,但他卻沒有如邴原一般選擇留下。
“再看看吧!”隻見華歆眉頭微皺的謹慎道:“不必急於一時。”
聞聽此言,邴原也沒覺得奇怪,華歆就是這種三思而行的人。
三人性格迥異,卻能成為至交好友,就是因為彼此互不幹涉。
相比之下,兩人更好奇管寧是否會改變隱居不仕的決定。
畢竟魏哲可是他們管氏的女婿,管寧或許能改變主意也不一定。
然而管寧聞言卻灑然一笑道:“子非我,安知我之樂也!”
此言一出,三人當即相視一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