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上章的一些爭議

字數:1640   加入書籤

A+A-


    大家的評論都看了,下午研究了半天發現確實有問題。
    但不是華雄不應該死,而是我這段劇情處理的簡略了。
    如果花上四千字來描述魏軍在黃河邊上被伏,華雄戰死的詳細過程,想必更有說服力一點。
    穿越類曆史小說,本就是作者用文字說服讀者的過程。
    所以,這裏真沒有故意壓主角,一場能決定河北歸屬的大戰,不可能隻有敵方傷亡慘重,另一方卻隻擦破點皮。
    袁紹以及他麾下的軍隊不是黃巾軍那種流民兵,袁軍的戰鬥力甚至可以在漢末排到前三。
    袁紹隻是遇上了兵法造詣在曆史都排得上號的曹操,所以才會有了這個下場。
    《三國演義》汙蔑太過了,個人覺得袁紹還是很有能力的,你可以說他壞,屁股都坐在士族這邊,但不能說他菜。
    張郃也是同理,普通的將領和大將之才的區別,基本上就是生死差距。華雄是勇將,但張郃也是有勇有謀。
    曆史張郃要不是遇到了司馬懿這個老狐狸,恐怕也不會就這麽稀裏糊塗的被坑死了。
    看到有書友吐槽好幾年了還沒有弄死袁紹,占領一個冀州都磨磨唧唧的,(⊙o⊙…額,其實我已經盡量加快節奏了。
    因為在我的大綱裏麵,袁紹一死基本上就要進入小說後半段了,魏哲提前數年就占據了河北四州,優勢太大,很難再像前期那樣鬥智鬥勇了,靠硬實力就可以直接橫推天下。
    魏軍斷檔式的強大,曹操和劉備又遠比同時期弱,這要是還打上七八年才是真的壓主角。
    魏哲是中平元年穿越,到書中初平四年正好十年。
    用十年時間從無到有建立帝王之基,已經不算慢了吧?
    如果把董卓上洛當做漢末亂世的開端,那麽從亂世開啟到一統天下,魏哲估計也就花了不到十年。
    在漢末這種社會環境下,一個連寒門都不是的邊郡青年能在二十年內一統天下,登上天子的寶座,這已經很快了。
    畢竟從名望到根基再到軍隊實力,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發展的。也就是魏哲不姓劉,否則能省下至少一半時間。
    另外有些書友覺得更新太慢了,這點我承認,也覺得很抱歉,但沒辦法,我真是頭一回寫曆史小說,實在沒經驗。光是開頭都磨了三個月,怎麽收尾就更沒經驗了。
    為了這本書能有始有終,我隻能盡量慢慢來,如果可以我也不想讓小說爛尾。
    要不這樣,我先做到不太監、不爛尾,然後等到下本再做到“更新給力”這點?
    哈,其實說這麽多廢話主要因為今天又要鴿了。
    寫了兩版都推翻了,正頭疼怎麽才能讓袁紹體麵。
    畢竟,他不體麵,我也沒辦法體麵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