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鴻溝議和
字數:3431 加入書籤
十二月,在戚無憂的精心照料下,漢王劉邦的身體有所好轉,傷口已漸漸愈合。但與楚軍的和談一直不順利,這讓劉邦很是焦慮,得盡快把老太公和呂雉等人接回軍營。
這天上午,劉邦和謀士們一起在軍帳議事。
劉邦坐在主位上,皺著眉,哀歎一聲:“上次我派陸賈去項羽那兒遊說,讓他放過我的家眷,項羽不允。項羽遲遲不同意和談,這可如何是好?得把老太公和夫人接回來,要不然我也放不開手腳與項羽決一死戰。”
張良抬手摸了下顎下的胡須,道:“漢王,上次派陸賈去楚軍議和,遭到拒絕,那會兒還沒發生濰水之戰,項羽那麽高傲的人,自然不同意和談。現在,形勢逆轉,情況已經大相徑庭了,這個時候再派使者去楚軍議和,曉以利弊,依我看,項羽十有**會同意了。”
“臣同意子房兄的意見,現在再派使者去,勝算更大。”陳平附和一聲。
劉邦讚同地點點頭,道:“卻是如此,你們覺得派誰去呢?陸賈就算了吧,換個人。”
“漢王,派侯公去吧,侯公口才了得,相信會說服項羽的。”張良提議道。
“好,那就派侯公去,還是按照原定的和談內容,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歸漢,以東歸楚。如果項羽同意,就讓他釋放老太公他們。”
“諾,我去安排。”張良應道。
楚軍&bp;項羽軍帳
楚霸王項羽坐在主位上,其他武將立在一側。漢軍使者侯公走進軍帳,衝著項羽雙手抱拳,一行禮。
“在下侯公,是漢王的使者,見過項王。”
“我記得上次劉邦派的使者不是你?”
“回漢王,正是,上次和談不順利,所以今天漢王就派我來麵見項王。”
項羽一挑眉,平靜道:“那你到說說,你來想談些什麽?”
侯公定了定神,道:“在下快人快語,還望項王莫怪。”
“請講。”
“當前天下形勢大變,對項王很不利。”
項羽的眸中閃過一絲銳利,仍平靜道:“怎麽講?”
“自從韓信大將軍平定北方諸國,三分之二國土盡歸漢王,尤其是濰水之戰楚軍20萬精銳部隊全部被殲,項王損兵折將嚴重,實力已大不如前。如今楚軍腹背受敵,糧草也已殆盡。可以說是形勢危急。”
項羽眉頭一皺,不作聲,漢軍使者說的是實情,他不承認也不行。
侯公頓了頓,繼續道:“以楚軍目前形勢,如果要脫困,就隻有一條路,那便是與漢軍議和,這也是漢王的意思。”
項羽並不意外,他心裏其實也有了議和的打算,隻是遲遲下不了決心,議和就等於向劉邦那個老匹夫低頭,他咽不下這口氣。但不低頭,大軍困在這兒,遲早因為糧草短缺而發生嘩變。
侯公瞥了眼項羽,看出其動心了,繼續道:“漢王一直致力於與項王和談,於漢軍於楚軍都有利。漢王顧念與項王昔日結義之情,提出願意與項王化幹戈為玉帛。以鴻溝為界,天下一分為二,鴻溝以西歸漢,以東歸楚。從此我們兩國和平共處,友好往來,刀兵止息,讓百姓休養生息。當然,一旦和談成功,還請項王放回漢王家眷,以示誠意!”
天下一分為二?項羽徹底動心了,但又不好當下應承下來。
“這是劉邦的意思?”
“正是,漢王是誠心誠意想與項王議和的,還望項王三思,顧念三軍將士,楚軍此次出征,時間過於漫長,相信楚軍士兵們都想念家鄉了。一旦和談成功,項王便可領著士兵返回故土。”
提到家鄉,項羽更加心動了。
“你的意思我清楚了,你下去吧,我得跟眾將軍商量一下。”
“諾,在下告退。”
待侯公退出軍帳,項羽看向身旁的將軍們,道:“劉邦要和談,你們的意見呢?”
將軍們麵麵相覷,季布道:“項王,我認為應該和談。”
“我也同意和談。”鍾離昧道。
項羽瞥了眼兩位將軍,無奈地歎息一聲:“剛才那個漢軍使者說的很對,當前形勢對我軍很不利,和談是唯一脫困的辦法,但我真的不甘心。那個劉邦老兒就是龜縮不出,我真想痛痛快快地跟他打上一仗。”
“項王,咱們跟劉邦之間遲早有一場惡戰,當下還是先和談,日後再圖反攻也不遲。形勢瞬息萬變,現在我軍腹背受敵,還是應該趕緊撤回彭城。未來形勢也許會發生變化。”
項羽看向鍾離昧,道:“鍾離昧,你似乎話裏有話,未來會有什麽變化?”
“漢軍難道就團結一心,眾誌成城嗎?不,我看未必。”
項羽一挑眉,若有所思。
“韓信平定了北方,在軍中威望甚高,他難道就沒有擁兵自立的打算?就算他沒有,劉邦難道對他也不起疑嗎?再有,彭越、英布二人就是牆頭草,隨風倒,劉邦也不可能信任他們。所以,漢軍看似強大,實則並非堅不可摧,說不定有一天就會分崩離析。咱們可以等待時機,等到漢軍禍起蕭牆時,咱們再西進,到那時必定勢如破竹。”
項羽眸子一亮,點頭應道:“說的是,前陣子我派了使者去齊國,勸說韓信獨立自治,遭到回絕,但是韓信難道真的沒動心嗎?哼,也未必!”
“不錯,就算韓信真的忠貞不二,劉邦也必然會對他起疑,畢竟韓信手握大權,誰能不忌憚呢!”鍾離昧道。
季布雙手抱拳,道:“項王,鍾離昧所言極是,當下我們應該與漢軍議和,這是緩兵之計。”
項羽歎了口氣,點頭應道:“也罷,那就暫且遂了劉邦的意,與漢軍議和,放了劉邦的家眷。”
“諾。”(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