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覺醒年代 第二十九章恐怖冰涼,風雪寒霜(一)
字數:3369 加入書籤
雪花又飄飄蕩蕩的灑了下來,天上日光,被烏雲遮得死死的。數十萬南犯草原韃子和五萬六年前還是大周禁軍的混合人馬,他們再也不用保存實力,在通往富饒江南花花世界第一道防線的襄陽城外展開。
後麵元軍大營,綿延出去數十裏。
刁鬥森嚴,一如當日草原大軍壓迫在燕京雄關之前。
空蕩蕩營盤豎立著,隻留下兩萬多放牧、擠奶、製作奶酪的草原老人婦孺後勤,還有就是供貴人們享用的四五千長相標致的漢家女郎,他們穿著單薄的衣衫圍在火堆旁伸出那一雙雙凍裂的手,火堆在營地四下呼啦啦地燃動著,更顯得方圓幾十裏的營盤空蕩,火苗一會兒長一會兒短,隻是在風中搖曳不休。
大雪已經將天地間一切的醜惡遮蓋的嚴嚴實實,滿眼望去,天地間一片雪白,它們試圖掩蓋住這肮髒和醜陋的人世間。
察罕貼努爾站在整個戰場的最高處,能將後方星星點點的營火看得清清楚楚。這些篝火每一點的閃動,似乎都帶著不詳。
作為漢人最懂得戰爭的家族,已經和草原勇士對抗了三百年,韓家的傳承者,應該不會選擇這及其愚蠢的交戰方法,放著堅城不守,卻選擇列陣與野外和三倍於他們的對手硬撼,總是讓他難以理解,但還是真真切切發生在自己的眼前。
察罕貼努爾搖了搖巨大的頭顱,試圖驅散心中的那一絲不安。
而在對麵,軍隊還是這支軍隊,可誰都能感覺出,軍心士氣,已經和韓像升執掌的那支大周邊軍截然不同。
當日在燕京城外列陣觀軍,在草原各族勇士之前韓像升部總能耀武揚威,那似乎已經是大周帝國的最後榮光了。
那個在燕京殉國的名將之後,如今已是天下之雄,他單槍匹馬列於陣前,是那樣的囂張跋扈,不可一世。
這時周軍開始變陣,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三方老弱次第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他們沒有盔甲,好在他們每人手中都握著大周的製式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不一而足,這時候大周龐大的工業體係就顯現出來。
他們雖然是襄陽城中臨時拚湊起來的老弱,或逃難進城的難民。或原先生活在襄樊城內的販夫走卒,但在決戰之前還是每人領到了一件自己趁手的殺人利器。
在隊伍的中間前排,一個書生打扮二十多歲男子,手裏握著一支長矛,周圍的人全都如此,他左邊是一個十一二左右的孩童,還沒有他肩膀高,右邊是一個頭發胡須全白的六七十歲老人。
“我還記得我爹的樣子。”書生說道,“當年的汴梁,好地方啊,我爹是開封府的通判,六品官,為了為一個商家打抱不平,得罪了開封府尹李大人,最終死在流放的路上,我的兄長是個書呆子,在開封城破的時候,奮起反擊,拿起家裏的菜刀砍傷了正在侮辱嫂子的韃子,被韃子兵剁碎了,腦袋掛在城牆上,有人把他的腦袋送回來……我沒有看到。”
“區區……六多年的時間,他們的樣子,我記得清清楚楚的,汴梁的樣子我也記得很清楚。
後來我和嫂子就被抓到了長城外給韃子放牧,兄長的遺腹子,眼下也還是個小蘿卜頭,他在草原長大的,被韃子剁了一根手指頭。”
“就六年的時間……我那時候的還是少年,是整天在城裏走雞逗狗的,但現在的孩子,要被剁了手指頭,話都說不全,他在女真人那邊長大的,他連話,都不敢說啊……”
“後來聽說我識字,被韃子押送到洛陽,給韃子小孩做先生,可惜那些韃子小孩不是讀書的料,嫂子和小侄子留在了草原。”
“也許是我教得很差,有人頂替了我的位置,我就被韃子送來前線壓用糧草,在周口的時候夜裏被搶糧的流民衝散了,不知怎麽就成了流民中的一員。”
“後來糊裏糊塗就跟著流民進了這襄陽城。”
沒人打斷他,聽著他講過往的經曆,最少能分散注意力,減少一部分恐懼。
旁邊的小孩握著長槍,疑惑道:“你一個人?為什麽還要出城,韓大人不是說,隻要一戶出一個人出城決戰,餘下的家人就會被送往江南,我們大家信得過韓大人,韓大人毎代都有家人死在邊關的戰場上,我們老百姓隻信任韓大人,我家除了我就剩奶奶和兩個年幼的弟妹,我出城是給他們掙得活命的機會,你又是為什麽?”
“我?我從小錦衣玉食,過不了這個不是人過的苦日子,誰道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渤海新開府,中原盡點兵。我想我那小侄子在北方苦寒之地,每日饑寒交迫,是長不大的,能有機會和韓大人做一次袍澤的機會,為什麽我要放棄?”
在孩童的另一邊,滿臉凶相的四十來歲的男子手裏提著一把殺豬刀,他上陣前放棄了軍士發給他的長槍,還是這把跟著他二十多年的老夥計趁手。
他左右看了看,對一男裝打扮,細皮嫩肉之人和孩童說道;“等會衝殺的時候,你兩盡管刺,韃子近不了你們身前,我的殺豬刀不是吃素的。我說大妹子,你就不應該女扮男裝出來,還不如讓我把你那久病的男人架出來裝樣。你說你死了,你那癆病的男人就是到了江南,能養活你那還在繈褓裏的孩子嗎?”
……
時間回到昨天,韓淮安語調淩厲,眼神如電,隻是狠狠地看著麾下幾名將領。這些日子強自按捺裝出來的示弱和頹靡,早就一掃而空。
每個將領心中都跟過了火一樣,根根毛發差點都直豎起來,一個個站得筆直,迎著韓淮安這個天下之雄的目光:“俺們從來都未曾怕過這些韃子!隻要國公給俺一個機會!”
韓淮安語聲有如金石之交,仰首向天:“但凡英雄,隻會感謝他生於亂世,而不是悠遊之秋!隻有戰必勝,攻必取,打垮他的敵人。才能在這亂世生存下來!如此時代,最後隻能剩下一個天下之雄,我韓某人,就想做這樣一個人!擊垮元軍則活,不勝則死,男兒大丈夫,這樣倒也痛快,何必如此婆婆媽媽的?決戰之期,就在明日!”
所有人都是肅然,隻是靜靜聽著韓淮安的心聲。在這一刻,他瘦長的身影,似乎充塞了漢水兩岸,還將身後的整個江南全部籠罩!
“北門主力,我就托付於夏貴兄弟,某將帶領三萬多老弱打頭陣,某將百姓送上陣前送死,某陪著他們,等洪水下來之後你們正兵就快速退入城中,某帥老弱拖住他們,有三十萬韃子陪葬,某到了地下,也無愧漢家的列祖列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