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任命狀

字數:3989   加入書籤

A+A-




    他不禁有些吃驚,心中開始重新審視眼前的這個年輕人。

    周圍的村民們看到這一幕,紛紛議論起來。

    他們不認識字,隻有村裏的老秀才識字。

    裏正派人請來村裏的老秀才,令其給大家讀道“

    《任命狀》

    大元帥南靖,鑒於張鄴將軍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英勇善戰,特此任命其為第四兵團的兵團長,負責指揮該兵團的所有軍事行動。

    張鄴將軍自今日起,正式擔任第四兵團的兵團長一職,望盡忠職守,不負重托。

    大元帥南靖(印)

    日期大嵇一十三年酉月十三”

    他們沒想到平日裏默默無聞的張鄴,敗家子張鄴,竟然有著如此驚人的一麵。

    “將軍啊!老張頭家的三娃兒是個將軍啊!”

    老張頭更是激動不已,眼中閃爍著淚花,喃喃自語道“我兒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望。”

    張鄴也不識得這世的文字,一來老張頭家窮給他請不起私塾,二來他也認為,文字這東西,將來自己肯定會把它與前世的文字對上號的。

    以至於,目前為止,他是第一次知道這委任書的具體內容,感情南家大小姐當初是以她哥哥南靖的名義給他與左亮玉書寫下這承諾的。

    有點陰險,萬一那天南家不認賬,那南靖不認賬,他二人不是被坑慘了。

    不,是那兵油子左亮玉可能被坑慘。

    裏正聽完書信,臉色變得十分複雜。

    他意識到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這個張鄴確實不是逃兵,而是一個有功之臣。

    他心中有些懊悔自己的衝動,但又想維護自己的威嚴。

    於是,他清了清嗓子,說道“哼,原來你竟是個有功之人。此次純屬誤會,本裏正會向上級稟明。不過,話說回來,你都當將軍了,怎麽自己如此簡陋地回來?”

    一般來說,有官身的人出行,都會有儀仗隊隨行,銅鑼開道。

    那場麵絕不像張鄴這樣,一個人背著一個行囊,一匹騾子,獨自而歸。

    常言道,衣錦還鄉,怎得這張鄴如此簡單。

    張鄴微微一笑,神情透著無奈與淡然,緩緩說道“裏正大人有所不知,我雖有幸立下戰功,但我心思全在病重的父親身上。

    我深知父親年事已高,且一直盼著我歸來,我實在不忍讓他失望。再者,如今這世道混亂,官場黑暗,我實在無心戀棧。

    所以我主動放棄了就職,隻想回來孝敬父親,盡自己的一份心意。”

    話說得很場麵,為了孝敬父親,也是有這一因素的。主要也是為了理想的愜意生活,為了他的賺錢偉業。

    當將軍、當官,在前世的曆史中,能有幾個善終的。

    當個富家翁才是最正確的事情。當然,張鄴自然不敢這麽說。

    老張頭聽到兒子的話,眼眶再次濕潤,內心雖然歡喜,但他仍然有點生氣,拿著藤條就要抽張鄴,聲音喝罵地說“你這個三娃,傻不拉幾的,放著好好的將軍不當,回來作甚?”

    張鄴驚叫連連,騰挪躲閃。

    雖然被周圍的鄉親攔著,老張頭依然怒氣道“好不容易祖墳冒青煙了,你個傻子,不給老子珍惜。還主動請辭,老子沒病,那用你來伺候”。

    裏正汗顏,這還真是個敗家子兒。

    馬革裹屍,拚來的將軍,說不當就不當了。這不是腦門缺根弦兒,還能是啥?

    周圍的村民們也紛紛幫著勸老張頭想開點,一位老大娘感慨地說“這孩子真是孝順啊,難得有一片赤子之心。”

    這話一說,老張頭又來氣了,追著張鄴,又是要打。

    他邊追邊罵“你這逆子,怎能如此沒有上進心?為父辛苦養你一場,就是希望你能出人頭地,你卻隻想窩在這個小山村裏,簡直是氣煞為父!”

    裏正趕緊喝停大家,示意眾人靜一下,然後對張鄴說“既然你有此孝心,本裏正也不便阻攔。你放心,我會將此事如實上報,相信你的功績不會被埋沒。

    鄉裏也是缺人,說不得也能給你謀個一官半職。以後若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

    裏正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讓張鄴也頗感意外。

    張鄴感激地抱拳行禮“多謝裏正大人理解,小子不敢奢求一官半職,能在家侍奉父親就足矣。日後若有能為村裏效力之處,裏正大人盡來吩咐,我定當義不容辭。”

    老張頭又聽到三娃兒要侍奉他,不思進取,抓著藤條的手攥地更緊。他氣得須發皆張,嘴裏嘟囔著“這孩子,怎麽就這麽糊塗呢!”

    裏正卻不以為意,繼續說道“在鄉裏謀個差事,不影響你孝敬老張頭。你有這麽強的能力,就應該為國家、為鄉親們做點事。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啊。”

    此時的裏正一心想著拉攏張鄴,為自己在鄉裏的勢力增添助力,同時也不想放過這個能在上級麵前露臉的機會。

    周圍的村民們看到這一幕,也開始議論紛紛。

    有的讚同裏正的說法,覺得張鄴應該出去闖蕩;有的則理解張鄴的孝心,認為陪伴父親也很重要。

    整個場麵陷入了一片喧鬧之中。

    鄉裏人就是這樣,總會七嘴八舌的。

    此後,張鄴便留在村裏,老張頭也接受了三娃的“自甘墮落”。

    但三娃兒的《任命狀》,卻被老張頭找了個匠人,花了錢給裱了起來。

    說這是他老張家的榮光,也算是出過一位將軍了。

    那《任命狀》被掛在堂屋的顯眼位置,偶爾有陽光灑下,泛著淡淡的金光,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張鄴這個敗家子,村民的背後都稱呼他為“傻子野”。

    覺得這孩子傻乎乎的,放棄了大好前程,隻想著留在村子裏。

    不過,村民們也都算是樸實善良的人,雖然背後議論,但當麵還是和和氣氣的。

    甚至有好事的小夥子,還找張鄴打聽荊莫之戰的故事。

    那張鄴怎會放過這種可以“顯擺”的機會,一陣吹噓,什麽一馬當先,在敵陣中如入無人之境,殺得敵人片甲不留。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