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風口浪尖!Demo上線!

字數:10273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在大量的資金注入與細致無比的企劃雙管齊下後。
    《無限》也開始投入了緊鑼密鼓的研發之中。
    這還是頭號玩家公司首次破億規模的大作研發。
    據刻晉所了解,藍星上研發經費破億的遊戲並不少。
    其中也不乏一些畫質比肩前世3a級的作品。
    但他們都有一個主流的特征。
    為氪金服務。
    無論是抽卡,亦或是扭蛋,挖寶箱。
    各種方式最終引出來的內容仍舊是重氪。
    刻晉曾經思索過這個世界裏,遊戲的深層發展模式。
    在文學與影視方麵都擁有不錯發展土壤的情況下。
    為何遊戲這一塊卻遲遲上不去。
    就算你設計師沒有靈感。
    但買個劇本回來自己研發,難道是一件很為難的事情麽?
    不過經過這前後一年的藍星o深度體驗後。
    刻晉也算是讀懂了一些。
    首先,沒有過先例。
    地球上的遊戲文化發展都是環環相扣的。
    oba也好,dota也罷。
    最早時期都是從sg(策略/戰略遊戲)演化而來的。
    而後,從sg之中又演化出了一個大型的分類rts(即時策略遊戲,代表作:紅警)
    又經過多次演化,最終才催生出dota與oba這兩個別具一格的代名詞。
    而藍星上的發展就好像是,從蒸汽時代一口氣直接進入現代文明。
    跳過了內燃機與計算機時代,自然也就無法想象內燃機與計算器到底是什麽。
    也因此,在國內外所有遊戲廠商的眼裏。
    高投入的遊戲研發,可以做。
    但必須要伴隨著高回報。
    買劇本回來自己改編的嚐試,在這20年的發展內是出現過的,並且不在少數。
    但倘若沒有與之相匹配的遊戲性作為輔佐,基本上都是虧的血本無歸。
    也就隻剩下了中龐大的世界觀+豐富的人設+抽卡這麽一套兜底的路子可以走。
    這也是藍星遊戲畸變發展20年的內核原因。
    且不說那些大廠了。
    就連自家員工。
    在拿到《無限》的企劃書之初,也都滿臉帶著遲疑。
    認為純線性的fps+敘事幾乎很難做到盈利。
    說句不好聽的,這不就是劇情類遊戲+一點射擊元素麽。
    不設置相應的槍械抽卡體係基本上是虧爆的啊……
    隻不過當認真看完《無限》企劃書之後,所有員工都改觀了。
    除了研發進度有條不紊的前進之外。
    刻晉還一口氣請了三位國內知名動捕演員。
    3d遊戲這一塊,想要人物模型不僵化,動捕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隻不過其他遊戲的動捕,通常隻會配一小段動作。
    攻擊,行走,技能,直立等一係列簡單的動作。
    畢竟展現給玩家看的,也就簡單這麽幾組動作。
    因此,三位動捕妹妹剛來公司的時候,還以為也大差不差。
    結果當拿到伊麗莎白的劇本之後,一個兩個全看愣住了。
    “全程動捕……?”
    “我隻用負責臉部動捕嗎?”
    “我是專門負責整體形態的動捕?”
    三人各司其職,卻隻為了一名女角色的動作?
    聞所未聞!
    沒見過哪家遊戲公司有這種奇怪的要求!
    畢竟,一名專業的動捕演員能駕馭的風格有很多,且形態與神態都十分傳神,甚至還要為了自己適配的角色,長年如一日的保持特定的身材。
    對身體的柔軟程度,以及舞蹈或武術等高難動作也要求具備專業性。
    因此培育一名優秀的動捕,成本價是非常貴的。
    同樣她們的薪資價格也十分昂貴。
    常規的動捕在1k~10k/天區間浮動,視工作量而定。
    像是前來頭號玩家公司報道的這三位比較知名的動捕妹妹,薪資起碼是10k~20k/一天的級別。
    工作量基本上也是在一天2~3個抽卡角色的全套動作。
    而眼下手中拿到的伊麗莎白的劇本,想要全部配出來。
    至少是一到兩個月以上的工作量……
    也就是說,光隻是動作與神態設計這一塊,頭號玩家公司就要付出至少小幾百萬的成本……
    哈人!
    第(1/3)頁
    第(2/3)頁
    要知道,很多大廠配完旗下所有角色的動捕,可能也就小一百萬都不到。
    拿這麽多錢隻為了砸一個女角色,這是否……
    不過,隨著慢慢深入伊麗莎白這個角色,並且逐漸了解她背後的劇情後。
    三名動捕妹妹都不由自主的喜歡上了這個角色。
    “可以說,這個女角色的塑造,是我所配過的所有女角色裏麵,最成功的一個!”
    “我也是,我簡直愛死了這個角色!”
    “刻總,如果可以的話,遊戲發售當天我們也能免費幫您做一點小小的宣傳,我們微博粉絲雖然比不上您公司的體量,但也還算是有一些的。”直到一個半月交差後,三名動捕妹妹都露出了有些不舍的神情。
    “那真是太好了,有勞幾位。”刻晉也回以微笑。
    這段時間她們的努力付出,刻晉也看在眼裏。
    有時候自己現場圍觀時,明明呈現出的效果已經讓自己都滿意了,她們卻還是覺得不夠完美,主動要求再配幾次。
    “有機會的話,我們以後再合作。”
    與三位妹妹分別握手暫別。
    其實他倒是很想幹脆就把這三位妹妹簽下來算了。
    以後的遊戲,有的是需要用到她們的地方。
    不過考慮到近期捉襟見肘的資金儲備。
    養一批動捕的開支可不是鬧著玩的。
    還是等以後公司有閑錢了,再做考慮吧。
    而時間一晃,很快來到了十一月。
    遊戲開發進度已經完成了70%
    開發的過程比刻晉想象中的更順利一些。
    按照這個趨勢,十一月底應該就能完成收尾工程。
    而慶典評選截止至十二月底,並且在來年的花燈節宣布評選結果。
    還有足足一個月的時間供遊戲宣發上架。
    時間算是較為充裕了。
    並且,這段期間內。
    刻晉讓苟徹樺安排了一下,讓他這兩天從遊戲本體中抽取一小段實機展示deo。
    當成是遊戲臨上架前的預熱宣發。
    今次不同以往,《無限》是可以敞開了賺錢的作品,宣發力度自然是越大越好。
    隻不過公司實在沒有額外的閑錢去大幅度宣傳。
    於是,先拿deo試玩版讓玩家們嚐嚐鮮,用實際的遊戲質量說話,比什麽花裏胡哨的宣傳片都要有效。
    “刻總,選deo倒是好說,就是……再過兩天官方可能就會頒布此次的年度入選名單了,到時候可能會有一波不小的節奏,要不咱們先避避?等一周後發deo,拉一波熱度之後再等一周上架遊戲本體?”
    苟徹樺給的建議還是比較實在的。
    頭號玩家在國內的遊戲圈內,已經算是打下了一定的名氣。
    可在路人眼裏的地位,就跟忽然紅極一時的網紅歌曲一樣。
    你放一段旋律出來,我知道我聽過。
    但你讓我說這歌手是誰,那我還真說不上來。
    此前出圈的《絕地》,讓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在圈外都爆火過一段時間,不少炸雞店的標語連個版權費都沒給就偷偷換上了。
    可是伱要是衝人炸雞店老板那裏問他們知不知道刻晉。
    他隻會跟你說‘不按克賣也不按斤賣,30塊錢一隻炸雞,還送一瓶可樂’
    這就是圈內圈外的代溝。
    你頭號玩家在遊戲圈是什麽風評,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帶著你的作品來參加藝術節了。
    那你就得做好負重前行的準備。
    不過,刻晉卻擺擺手說無妨。
    節奏大?
    那不是更好嗎?
    正所謂黑紅也是紅,黑龍也是龍。
    發!
    給我狠狠的發!
    不但要迎著節奏。
    還要在節奏最大的時候發!
    你這節奏小了我都得咳嗽。
    於是乎,兩天後。
    九大藝術文化協會也在官博上公布了此次參選年度最佳評選的各大藝術作品。
    大部分都是已經既定下來的作品。
    年初就發了,大半年的時間沉澱下來之後,在圈子內的評價還不錯,於是送選。
    名單公布的當天,微博有關於#九大藝術#的話題度瞬間就拉起來了。
    無數網友們也開始紛紛討論。
    “啊啊啊!我家哥哥的《天晴轉雨》這首歌都上了音樂藝術的提名了?姐妹們這不把票給投爆?”
    “《天晴轉雨》是個什麽樂色,純純營銷起來的口水歌,我的評價是不如我家王陽源主演的電影《青春歌舞團》一根!我當時穿婚紗去看的電影首映,啊啊啊他們真的好帥!”
    “王陽源是個什麽小醜啊?刷出來的票房也在叫,真是晦氣。”
    “嗬嗬,我覺得今年最有希望的還是asa姐姐的街舞秀好吧,性感而不失清純,姐姐眼神殺我!”
    刻晉一眼掃過純度爆炸的微博網友發言。
    第(2/3)頁
    第(3/3)頁
    頓時無語。
    我特麽還以為你們年度藝術評選真是神仙打架呢。
    合著全都是背後老頭在發力啊?
    真就純純全是資本唄……
    反倒是幾個小眾類別的藝術,如雕刻,戲劇。
    評選出來的作品還頗有些藝術風格。
    刻晉去看了看。
    雖然也多少有點商業化的趨勢。
    比如說今年戲劇/戲曲分區的《梨花三弄》,本來老生唱的好好的,嗓音清亮高昂,亦能下沉轉為柔情婉轉風格。
    結果唱著唱著中間忽然冒出了一段rap,好懸沒把刻晉頭皮給秀飛,嗓子眼裏的可樂差點沒咽下去。
    但拋開這段耐人尋味的rap,整體表現還算差強人意吧。
    看來,藍星的娛樂至死的現象已經遠超同時代地球了。
    雖然幾大藝術早年也有著各自的優秀作品,有些甚至直接就同步了地球平行時空的作品,也有些作品並沒有出現。
    刻晉猜測,或許是受到了遊戲行業畸變發展的隱形衝擊。
    畢竟那麽多作品中,肯定還是有不少與遊戲不相幹的作品,但創作者卻是從某個遊戲中得到的靈感,然後等他這部作品風格問世後,又引發了一些後人的效仿與改良,一環扣著一環。
    但藍星上整體大環境的遊戲類別都不複存在的話,會消失一部分其他領域的作品,倒也能說得過去。
    當然,對刻晉而言,統子哥綁定給他的主要業務還是遊戲。
    其他行業的文抄,就算某些佳作沒有,他也無法複刻出來。
    此時,網上有關於九大藝術的話題,評論仍舊精彩紛呈。
    一些遊戲圈的玩家在看到今年的遊戲藝術評選後,頓時都來了興趣。
    “我湊?今年上的居然是我刻寶??”
    “羨慕今年,居然能上刻寶/害羞/害羞”
    “捏媽,我還尋思著文化慶典越辦越差,藝術性一年不如一年,都不想看了,你早說頭號玩家也來參賽,我不就來了嗎!”
    “感覺那些老登評委還是有點眼力見的嗷。”
    “嗯?刻寶這今年入選的作品怎麽是待定啊?”
    “臥槽!光顧著激動了,你這麽一說還真是!”
    “嘶!!這是不是意味著,頭號玩家又有新作要出了?”
    “快快快!急急急!”
    “這下刻寶不得狠狠爆殺那些娘炮小鮮肉啊?沒想到我們遊戲藝術也有翻身的一天嗷!”
    “刻寶衝衝衝!給我狠狠的橄欖這幫圈錢的逼崽子!”
    不等遊戲圈的玩家小群體熱鬧多久。
    微博小仙女聞著味就來了。
    “啊?你遊什麽藝術?”
    “我記性不太好,你遊第幾藝術來著?”
    “遊戲藝術年年墊底,怎麽還有臉出來叫的啊。”
    “一群氪金母豬說我們哥哥圈錢是吧?你們要不聽聽看你們自己在說什麽。”
    “剛才去看了一下,遊戲行業今年就一個參賽的,還是個待定,這是被我家哥哥嚇的不敢發作品了嗎,嘻嘻~”
    “我就說一個數據,我家哥哥《天晴轉雨》全年抖音熱搜次數5.71億次,霸榜長達三個月。”
    “希望你們這群臭打遊戲死肥宅的能認清現實,別一天到晚幻想著蹭這個熱度蹭那個熱度,好好在你們的小圈子裏玩就行了哈,乖。”
    由於資本推手,加之明星效應的力量。
    實際上不隻是音樂圈,包括影視圈與其他藝術行業,現在也都在慢慢朝著造神之路靠攏。
    論影響力也好,論大眾審美也好,論圈錢能力也罷。
    一群打遊戲的一時半會還真找不到合適的話反駁。
    況且這還是人家粉絲聚集地的主戰場。
    吵了一會之後,都紛紛無奈選擇了傳統藝能,裝聾作啞。
    小仙女們凱旋而歸,也並未將這件小小的插曲太當一回事。
    遊戲圈是個什麽鳥不拉屎的圈子。
    它敢發作品出來參賽,那就拿它開刀給哥哥補補血!就當炒熱度了!
    結果,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
    頭號玩家還真在這風口浪尖上發作品了。
    不但發了作品,甚至還直接買了熱搜!
    3、#頭號玩家最新敘事類fps新作《生化奇兵:無限》,deo試玩上線!#
    前腳剛發作品,後腳就衝上了熱搜前三名,這肯定是買了,洗都沒得洗。
    買熱搜倒不是什麽稀罕事,恰流量嘛,不寒磣。
    可問題是,你遊一家a級體量的小公司,在「年度」這麽大的話題衝擊之下,不知道避避風頭等個幾天。
    現在買熱搜?
    這是真不怕被罵爛啊……
    這迷惑的操作把各路網友全都看傻了。
    好家夥,大家不要帶節奏了,這家遊戲公司自己會帶是吧?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