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拉攏孫堅,劉備會盟
字數:9345 加入書籤
軍前哨騎來報,“主公,前方有一人自稱驃騎將軍未央,求見主公!”
“驃騎將軍!”
孫堅連忙招呼親將,前去迎接。
大軍前方,未央與黃忠站在一個小土坡上看著浩浩蕩蕩的大軍。
未央心中腹誹:“看這大軍人數,恐有二百萬之眾。”
“江東因孫權的派呂蒙襲取江陵,後世人多不喜歡東吳這個政權,即便如此,依舊有這麽多玩家投靠孫堅。”
“聯軍諸侯,除了曹操外,沒有一路諸侯有這麽多人。”
“曹家和孫家的人數都這麽多,那劉備呢?應該也不會少到哪裏去!”
沒多久,孫堅在哨騎的帶領下,和幾名將領疾馳而出。
“真是驃騎將軍!”
隔著老遠,孫堅看見小土坡上的未央,麵色欣喜。
一路上他還在想著,不知以他之前隨未央平定黃巾賊的關係,能否求未央幫忙。
不曾想,未央直接來了。
孫堅快馬來到未央麵前,翻身下馬拱手道:“孫堅見過驃騎將軍。”
後麵幾將緊隨而至,翻身下馬齊聲一喝,“見過驃騎將軍!”
未央亦翻身下馬,輕笑道:“文台,做的好大事啊。”
孫堅麵色一僵,“將軍此話何意?”
未央直言道:“荊州刺史王叡被你殺了,可是真的?”
瞬間,眾人臉上的笑容戛然而止。
幾名戰將的手,不自覺的攥緊了手裏的武器。
孫堅沉吟片刻,試探性道:“將軍,可是來問罪的?”
未央輕笑“問罪?朝廷自有律法,即便是問罪也輪不到我。”
孫堅的臉色緩和了不少,“那將軍此來,所為何事?”
未央道:“文台,你殺荊州刺史王叡之事,已被眾諸侯知曉,諸侯皆言要為王叡討回個公道。”
“看在我們都是武人出身,文台又曾在我帳下效力,我特來提醒文台一句。”
“帶著你的軍隊回去吧,文台若去陳留會盟,眾諸侯可饒不了文台。”
“回去?”
孫堅默然搖頭,路上他也曾想過回去,但這個念頭出現在腦海中就被他否決。
進軍如能建立功勳,還能功過相抵,洗去殺王叡之罪。
可要就這麽直接回去,等董卓被聯軍平定,後麵聯軍針對的就是自己。
即便手下軍卒已多達二百萬,孫堅也深知自己絕不是聯軍的對手。
孫堅早就打定主意,回去是不可能回去的,大不了戰死在討伐董卓的戰役中。
如此,他的部將和家人,絕不會受到他殺王叡之事的牽連,還能因他戰死而獲得朝廷優待。
那群世家大族再喪心病狂,也不會在他戰死後,還拿此事在天子麵前做文章。
見孫堅遲遲不說話,未央道:“文台不肯回去?”
孫堅苦笑道:“曹寅假傳溫毅檄文,我錯殺王叡,已無回頭之路。”
“戰則或有生路,退則死路一條。”
未央輕歎一聲,“罷了,我言盡於此,文台,告辭。”
說著,翻身上馬就要離開。
“將軍要走?”
孫堅快步跑到未央馬前,伸手抓住馬匹韁繩。
有門!
見此情景,未央心頭一喜,不過並未表露出來。
他大老遠跑過來,就是為了拉攏孫堅,不過拉攏歸拉攏,這種事不能讓他先開口。
誰先開口,誰就落了下風。
未央點頭,“是呀,還要回去與眾諸侯共論討董大業。”
孫堅回頭看了身後將士一眼,回頭一臉希冀看向馬背上的未央,拱手道:
“堅殺王叡,雖為曹寅所誤導,然大錯已成。”
“我死不足惜,隻是可憐身邊諸將及家中親眷,皆因堅一時衝動,受到牽連。”
“堅本不應開口,可為了諸將及家中親眷,懇請將軍看在我曾與將軍共討黃巾賊份上,救我部下諸將一命。”
話音落下,孫堅雙腿一軟,就要跪下。
“哎!”
未央慌忙拉住孫堅牽著韁繩的手臂,俯身道:“眾軍士可都看著,文台身為眾軍之首,可不能當眾跪下。”
孫堅彎曲的腿又站直,看了眼身後軍士。
幾名部將還好說,關鍵是正在行軍的大軍,離的近的軍士一邊走著一邊朝這邊看來,口中議論著他們的大人在跟什麽人說話?
未央翻身下馬,眉頭微皺,“王叡身為荊州刺史,封疆大吏,文台以長沙太守的身份殺死直屬長官。”
“說句難聽點的,這等同於謀反。”
“雖是因曹寅假傳溫毅檄文,可朝堂上的天子和百官可不管這些。”
“我雖身為驃騎將軍,卻在朝中並無根基,即便有心救文台,也是有心無力啊。”
身為後世人,未央自然知曉聯軍根本無法滅掉董卓。
大漢天子雖還在皇位上坐著,可已無執掌天下之權,隻是個傀儡罷了。
但現在大半天下反董,在眾諸侯和孫堅眼中,消滅董卓,天子重新掌權是遲早的事。
因此,孫堅才會得知他錯殺王叡後,如此害怕。
若是知道大漢沒救了,以孫堅的暴脾氣,別說一個荊州刺史王叡,就是聯軍眾諸侯,說砍也就砍了。
因遊戲的隱藏限製存在,禦三家雖有玩家投靠,可要涉及到曆史線的發展,玩家說出來npc是不會信的。
即便是未央,說出來他們也不信。
孫堅滿麵愁容,抓住韁繩的手緩緩鬆開,“堅亦是知曉其中利害,才不得不求將軍。”
“將軍既無法相救,那便是我孫堅命該如此。”
未央道:“我倒是有個辦法,不過不能保證成功,不知文台可願一試?”
孫堅的眼中又燃起希望之火,連連點頭,“願!我願一試!還請將軍明示。”
“溫毅的檄文還在嗎?”
“在,將軍稍等片刻,我命將士拿過來。”
未央擺手,“在就好,不必拿出來。”
“文台保管好溫毅檄文,見了諸侯,如有人問罪,就拿出檄文一口咬定,是奉了溫毅的檄文討伐王叡。”
孫堅道:“可這檄文是假的。”
“我當然知道是假的,但溫毅在洛陽董卓手中,文台一口咬定是真的,有誰質疑,就讓他們去洛陽把溫毅帶過來與你當麵對峙。”
“明白了,這是對付諸侯的辦法。”
孫堅點頭,又問道:“剿滅董賊後,天子必定問罪,那時該如何答複?”
未央道:“天子那邊,隻有一個辦法。”
“什麽辦法?”
“軍功!!”
孫堅道:“我亦想過以軍功抵過殺王叡之過。”
未央搖頭,“光你有軍功還不行,還需我有,如此,我才能在天子麵前為你說話。”
“不僅如此,這軍功還不能小,要大軍功,最好是剿滅董賊的首功在你我二人手上。”
孫堅回頭看了眼軍士,“我手下將士雖多,可若剿滅董賊,恐怕遠遠不夠。”
未央道:“不用看了,即便是你我手下聯合起來,都不可能剿滅董賊。”
“想剿滅董賊,我們需要聯合所有諸侯兵力。”
孫堅道:“這怎麽可能做到?”
未央輕笑道:“文台也是身經百戰之人,怎麽連這點道理都不懂?”
“此話何意?”
未央道:“諸侯奉大義而來,人馬雖多但若各自為戰,不過是一盤散沙,如何能打過天下第一的呂布和驍勇善戰西涼鐵騎。”
“唯有將諸侯力量凝聚起來,才有剿滅董卓的可能,如此,諸侯需立一盟主,眾諸侯聽盟主之令,共同進兵。”
孫堅恍然大悟,“聯軍諸侯之中,以袁紹聲望最大,可為盟主。”
話都說的這麽明白,孫堅第一時間想的居然是袁紹,未央頓時頭大。
連這種武人對袁家的印象都這般根深蒂固,怪不得袁家能門生故吏遍天下,真不知道袁家的當家人是怎麽做到的。
同為四世三公的楊氏,名聲這塊,怎麽在袁家麵前如同一個嬰兒一般。
孫堅忽然一聲長歎,“袁紹、袁術雖不合,可終究是兄弟。”
“我之前拒絕了袁術的招攬,已將袁家徹底得罪死。”
“袁紹做了盟主,袁術必定從中報複。”
未央眼睛一亮,之前還擔心袁術搶走孫堅,不曾想袁術已經拉攏過孫堅,還被孫堅拒絕了。
有四世三公家族庇護,殺王叡這點事就是個屁。
雖不知孫堅為何拒絕袁術,但這是個好消息。
孫堅忽然如同開竅了,“將軍曾斬檀石槐,滅黃巾軍,名震天下,如能當上聯軍盟主,定能剿滅董卓。”
未央也不廢話,“如此,我在天子麵前為文台求情,或可為文台免罪。”
孫堅道:“會盟之後,堅在眾諸侯麵前推舉將軍為盟主,成與不成,且看天意。”
“不管我能不能當上盟主,他日文台有難,定在天子麵前為文台求情,成與不成,亦看天意!”
拉攏孫堅後,未央上馬,與黃忠離開。
僅憑一個孫堅的支持,想當上聯軍盟主還是有點小難度。
黃巾之亂時,劉備也在未央帳下效力,而且劉備是和公孫瓚一同前來會盟。
如能拉攏來劉備,相當於連公孫瓚也拉攏過來。
得孫堅支持,未央心情大好,回去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進入陳留城,隔著老遠,就聽到城主府一片歡聲笑語。
未央向守衛一打聽,才知道袁紹來了。
瞬間,未央的好心情一掃而空。
光聽聲音,就知道聯軍諸侯與袁紹相處的有多愉快。
翻身下馬,未央大步進入城主府內。
剛進去,就看見門口一黑、一紅兩張大臉。
“驃騎將軍,俺老張又看見你了!”
張飛看見未央,興奮的喊了一聲。
他的嗓門極大,一人的聲音蓋過府內眾諸侯的聲音。
城主府內的笑聲戛然而止。
“三弟,不得無禮!”
關羽提醒後,看向未央拱手正要說話。
未央連忙三步並做兩步上前,扶著關羽手臂道:“使不得,使不得啊,雲長千萬不要對我行禮!”
關羽一臉疑惑,不明白堂堂驃騎將軍,為何製止他一個馬弓手行禮。
張飛連忙拱手行禮,未央扭頭看向張飛,“翼德也不必多禮。”
張飛咧嘴一笑,黑如碳的臉上露出兩排大白牙,“俺還是跟將軍在一起時最舒服。”
“驃騎將軍!”
門口一聲驚呼傳來,劉備急匆匆走了出來,看了旁邊張飛一眼,“將軍,翼德可是又冒犯了將軍?”
張飛道:“大哥,我可沒冒犯驃騎將軍,是驃騎將軍自己說的不用俺和二哥對將軍行禮。”
未央點頭,“玄德,是我說的,以後雲長和翼德在我麵前,不用行這些虛禮。”
劉備拱手道:“這可不成,驃騎將軍身為朝廷官員,不對將軍行禮,等同藐視大漢。”
“即便將軍不在意,如被天子知曉,也定會問罪於二弟、三弟。”
未央點頭,“是我思慮欠妥,還請玄德見諒。”
劉備受寵若驚,“將軍身居高位,無需對草民如此多禮。”
剿滅黃巾軍後,劉備因虎牢關上失言,隻落得個安喜縣縣慰芝麻小官。
現在卻以草民自居,看來還是因不願受賄,掛印督郵辭官而去。
未央明知故問,“玄德不是因剿滅黃巾賊之功獲封安喜縣縣慰,為何以草民自居。”
劉備長歎一聲,並未說話。
張飛憤憤不平道:“天子派督郵巡查官吏,那督郵巡至安喜縣,問大哥索要賄賂。”
“大哥愛民如子,哪裏來的錢財與他,督郵討要不到錢財,威逼縣吏陷害大哥。”
“俺聽聞此事,打了督郵一頓,大哥因此辭官。”
未央長歎一聲,“朝中就是有這麽多奸宦,才使天下有誌之士得不到重用,不曾想玄德也受此牽連。”
劉備道:“將軍,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還是進去說話。”
“進去?”
未央看向門口,在外麵說話有一會,門內的聲音聽了也有一會。
除了劉備外,裏麵再無人出來。
之前未央每次過來,各諸侯可是立馬出來迎接。
現在倒好,居然坐裏麵不動了。
“怎麽?袁紹來了你們翅膀硬了?”
未央心中腹誹一句,站在原地不動。
後麵要跟袁紹爭盟主之位,既然早晚要幹上,那就先在這裏幹一架。
他倒要看看,袁紹的架子有多大。
四世三公名聲再大,袁紹不過是個董卓表奏的渤海太守罷了。
論官職,在驃騎將軍麵前,渤海太守就是個屁。(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