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五仙十境,西遊世界境界劃分!
字數:5925 加入書籤
生活不易,喵喵歎氣。
麵對克萊恩的抱怨,牛鈞並沒有安慰什麽。
因為他現在的處境並不比克萊恩強多少,甚至還不如克萊恩呢。
他安慰克萊恩,誰來安慰他?
克萊恩所處世界就算再危險,他好歹也是詭秘世界的主角,是三年成為最強舊日詭秘之主的存在。
而他牛鈞呢?
若不能打破身上的宿命,指不定就會成為佛門哪尊菩薩的坐騎,在未來的不久之後,妻離子散,再難翻身。
念及此處,牛鈞心中危機感大盛,意識不由投向識海。
隻見在廣闊無垠的識海中,一麵金色神鏡高懸九天之上,如永恒烈陽一般,綻放無量神輝,將整個意識海都渲染成金色。
這麵神鏡,便是牛鈞穿越的金手指,被他命名為悟道鏡。
悟道鏡的功能很簡單。
其最大作用,便是輔助修士參悟大道。
在悟道鏡的神輝照耀下,牛鈞無時無刻不在悟道之中,種種玄之又玄的東西湧上心頭。
那是某種不可言說的‘道’和‘理’,是天地的法則大道。
牛鈞的意識在看向悟道鏡的瞬間,各種玄之又玄的領悟浮現心頭,無盡的‘道’和‘理’被強行灌輸到腦海中。
在這一刻,他仿佛是在直麵克蘇魯世界的全知全能之神猶格·索托斯,正在以自己的理智為代價,換取他那淵博無盡的知識。
所以對牛鈞來說,修行的最大問題,從來不是神通道法,也不是修行境界的提升,以及對天地大道的領悟。
而是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深層次悟道中,保持自己的理智和人性,不會在悟道修行中迷失自我,最終道化,成為天地大道的傀儡。
牛鈞的眸光從悟道鏡上劃過,看向金色識海的最深處,
在那裏,一顆如夢似幻的道果正在緩緩成型。
陰陽,五行,風雷,時空,命運,生死,造化,因果,輪回……各種大道法則交織纏繞,好似要演化一方天地。
西遊世界的修行體係主要是以仙道為主,有五仙十境。
五仙:即天地神人鬼,五種仙道修行體係。
十境:則是煉精,練氣,煉神,化神,返虛,合道,真仙,玄仙,金仙,混元十個境界!
所謂的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並非境界劃分,而是五種體係。
天仙者,性命雙修,需要達到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合道,最終實現白日飛升,對修行的資質要求極高。
地仙者,同樣性命雙修,唯一不同是,地仙一道的修士,卻是將自身大道融入一方天地,借洞天福地來輔助修行,難以飛升天界,故而名為地仙。
這一修行體係,對修行資質較低,對福地的要求極高。
修行到極致,可將現世中的福地,演化成為洞天福地,成為一方洞天福地之主,洞天福地在,地仙便在,不死不滅。
神仙,則是香火神靈,可分為天庭正神,人道神靈和淫祠野神三種,借眾生信仰修行,受眾生信仰桎梏,不得自由,且容易迷失真我。
神仙之後,則是人仙。
人仙中的“人”,並非人族,而是指的人道。
何為人道?
在天地眼中,人道便是眾生,是一切活著的生靈,無論是仙妖神魔鬼,還是野獸和人類,都屬於人道範疇。
所謂的神、仙、妖、怪、鬼、魔、靈、精,人等概念,則是天地人三道中的人道細一步劃分。
故而,五仙中的人仙修行體係,便是以生靈自身為主的修行方式,不修天地大道,隻修自身。
通過修行,不斷挖掘自己的肉身寶藏,最終達到萬般威力歸於自身的境界。
如最初的先天神聖,上古龍鳳三族,巫妖二族,乃至是當今的人族武道等修行方式,都屬於人仙之道。
同樣的,如牛鈞等西遊世界的大妖,修的便是上古妖族之法,同樣屬於人仙體係修士。
最後便是鬼仙之道的修行。
鬼仙體係的修行,可不單單指修煉者生前未能修得正果,死後在鬼道世界中修行的修行之法。
如屍解成仙,羽化飛仙等,同樣屬於鬼仙之道修行。
所以嚴格來說,一切舍棄肉身的成仙之法,都是鬼仙之道。
當然,信仰封神不算,因為信仰封神是為了成神,而不是成仙。
在西遊世界,神道雖然被劃歸到了五仙中的神仙序列,但仙與神,還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所以鬼仙是鬼仙,神仙是神仙,不能混為一談。
牛鈞看著識海深處的虛幻道果,心中微微歎息:“原本還想慢慢修行,安心突破混元境界呢。”
“如今諸天聊天群的出現,卻是讓我不得不改變原本計劃了。”
混元境界,乃是西遊世界仙道修行的最後一個境界。
當然,在牛鈞看來,西遊世界的混元境界,並非真正的混元境界,而是洪荒流小說中的太乙境。
在太乙境界之上,理當還有大羅和準聖兩個境界,最後才是混元境。
所以有時候他也會將混元境,換做太乙境。
事實上。
在西遊世界,太乙和大羅,並非實力境界的名字,而是仙神地位和出身的稱呼。
修煉非三清正統法門得道的神仙,常被視為野路子出身的太乙仙,而修煉三清正宗道統得道的嫡係神仙,則被稱為大羅仙。
太乙仙往往是自己修煉,沒有得到天庭的編製,因此資源條件相對匱乏,功法、法寶等方麵可能不如大羅仙完備。
在地位上,太乙仙通常被認為低於大羅仙,他們往往難以進入大羅仙的圈子,且在修仙界的地位和影響力也相對有限。
《西遊記》原著中,孫悟空的最終境界被稱為“混元一氣上方太乙金仙”。
因為猴子的師傅雖然是須菩提祖師,但須菩提祖師不讓他提及師門,許多仙神妖都誤以為他是自學成才,便稱他為太乙散數。
這也是孫悟空曾被鎮元大仙劃為太乙散仙的原因。
豬八戒雖然實力不如孫悟空,卻因為自身的背景和修煉經曆,且實力境界達到金仙層次,所以自稱是大羅金仙。
甚至就連沙僧,對外也是宣稱自己是大羅天仙。
究其根本,還在於西遊世界僅是一個中千宇宙,根本就無法承載真正的大羅金仙,更不要說準聖和混元大羅金仙了。
金仙和太乙金仙。
看似隻有一個境界的之差,實則卻有天壤之別。
因為金仙修行法則。
而太乙則是被稱為太一,指宇宙萬物的本源,又稱“道”。
太乙金仙,便是掌控宇宙大道的金仙。
在西遊世界,你領悟法則之力,借法則之力鑄就仙體和仙魂,便可飛升成仙,成為一尊真仙。
將一條法則修行至圓滿境界,踏入玄之又玄境界,即位玄仙。
若能掌控兩條,乃至是兩條以上的不同法則,並將其融合為一,鑄就出不死仙體和不滅仙魂,便能成為金仙。
金者,不朽也!
修士突破金仙境界,便代表著他已經超脫單一的天道法則,再無懼天地間的單一法則力量攻伐,不用擔心天道降下的三災九難,與天同壽,與地同齊。
但太乙金仙不同。
洪荒世界的太乙金仙,在西遊世界為何會被稱為混元境?
因為想要突破太乙金仙,需要修行的不是法則之力,而是天地大道,需要證得太乙道果,修出混元一炁。
混元一炁,即指元始祖炁,或曰先天一炁。
正所謂:太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是為無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如果將混沌視為道,混沌生的“一”,便是無極,是混元一炁。
換句話說,混元一炁不是混沌氣,卻也是開天辟地之前的先天一炁,是萬法萬道的源頭。
所以後天生靈想要修出混元一炁,證得太乙道果,除了借助外物,從後天生靈蛻變成為先天神聖外,就隻能走萬法歸一之路。
以自身為烘爐,熔煉天地萬千法則大道,最終證得太乙道果,然後逆反先天,成就先天神聖。
當然,這一境界也不是沒有捷徑。
比如說熔煉天地萬法萬道修成混元一炁的難度太大,也可以修行陰陽混元一炁,五行混元一炁,四象混元一炁,生死混元一炁等。
隻不過熔煉的天地法則和大道越多,最終修出的混元一炁質量也就越純粹,越有利於太乙境界之後的修行。
所以太乙金仙的上限和下限都很高。
有些太乙金仙戰力還不如金仙,一絲混沌氣就能斬殺。
有些太乙金仙卻能在混沌中行走,凝練出真正的混沌神魔之體,破滅一方大千宇宙。
雖然同為太乙金仙,實力境界卻不可同日而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