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仙神無情,同豬八戒的因果!
字數:4392 加入書籤
翌日。
牛鈞告別妻子,在牛家村留了一道神念化身,便徑自朝著朝著南瞻部洲方向飛去。
他準備先去五行山一趟,探望下自己的結義兄弟孫悟空。
倒不是牛鈞沒想過直接將孫悟空救出來,而是救孫悟空這事,他也隻能想想,根本就沒有這本事。
佛門的釋迦摩尼尊者雖然證道比較晚,是如今這一元會證道的,距今不過四萬餘年。
但其修為境界,卻絲毫不作假,乃是一尊真正的太乙金仙,能夠像玉帝,三清等大神通者一般,超脫於整個西遊宇宙輪回之上。
其手段根本就不是牛鈞能夠揣測。
所以牛鈞此次前往五行山,沒有任何解救猴子的想法,而是想要近距離觀摩下如來佛祖留在五行山上的金字壓帖封印,感悟下太乙金仙之力。
然後才是順帶的探望下猴子。
另外,算算時間,那卷簾大將和天蓬元帥也已經被貶下凡,成為了流沙精和豬精。
所以牛鈞在前往五行山的途中,也準備會會這兩人。
尤其是豬八戒。
前身和豬八戒之間,可是有著不小的因果需要清算。
隻因當初帶兵追殺前身的,便是以天蓬元帥和北鬥七星君為首的天庭眾仙神,追殺的前身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連人身都維持不住,隻能化出本相,逃到了西牛賀洲躲藏。
當然,前身牛魔王是前身牛魔王,牛鈞是牛鈞,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牛鈞也不可能將前身跟豬八戒等天庭仙神的因果仇怨,攬在自己身上。
甚至真要算起來,他還需要感謝下豬八戒和北鬥七星君等天庭仙神。
若非他們將牛魔王打的重傷瀕死。
牛鈞想要奪舍成功牛魔王,還真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說不得就會被牛魔王反過來吞噬他的神魂,煉化悟道鏡。
所以他這次找豬八戒,並非是為前身報仇雪恨,趁豬八戒尚未恢複實力之際,先下手為強,殺死豬八戒。
而是準備好好的清算兩人之間的因果。
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先將豬八戒暴打一頓,報了前身被豬八戒帶人追殺之仇。
然後再好好救治下豬八戒,送豬八戒一些恢複實力的天材地寶,了結豬八戒對自己的恩惠。
如此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想來就能了結自己跟豬八戒之間的因果了。
“或許,原著中的牛魔王在聽到天蓬被貶下凡後,就有對豬八戒下過黑手,想要報複自己被天蓬追殺之仇。”
“若非如此,唐僧師徒四人在途徑火焰山時,豬八戒在看到牛魔王後也不會痛下狠手,甚至直接打死玉麵狐狸了。”
“按照這個思路去想,當初牛魔王前往福陵山雲棧洞找豬八戒,絕對有對豬八戒下狠手。”
牛鈞想到這裏,眉頭微皺,大感刺手。
畢竟前身牛魔王可不是什麽心慈手軟的善妖,真要去找豬八戒報仇,絕對是衝著要豬八戒命去的。
結果豬八戒在實力遠不如前身的情況下,安然逃得性命,並在積雷山摩雲洞一戰中,痛下殺手打死牛魔王的小妾玉麵狐狸。
這就讓牛鈞不得不多想了。
他非常懷疑,前身未能提前除去豬八戒,是因為有天庭或者佛門的人在暗中保護。
至於說豬八戒對前身的小妾玉麵狐狸毫不猶豫的痛下殺手,則是對牛魔王的惡意報複。
那麽問題來了。
一向貪花好色的豬八戒,為何對玉麵狐狸這般出手毫不留情,而不是像男人一樣對牛魔王出手呢?
再想到豬八戒被貶下凡間後,先是咬死生他的母豬,打死群豬兄弟姐妹,然後跑到福陵山占山為王,吃人度日,還做了雲棧洞卵二姐的倒插門。
“所以,豬八戒用打死玉麵狐狸的方式報複牛魔王,很有可能是牛魔王在找豬八戒報仇的過程中,打死了豬八戒的相好卵二姐。”
“此事也能理解,畢竟當時的牛魔王已經被佛門招安,豬八戒也轉投了佛門,想要直接報複牛魔王有些不現實,所以隻能拿玉麵公主這個小妾來出氣。”
牛鈞想到這裏,對豬八戒的品性再次看低了三分。
畢竟豬八戒被貶下凡之後的所作所為,完全跟神仙不搭邊,將無情無義,凶狠殘暴,欺軟怕硬,好吃懶惰等發揮的淋漓盡致。
為了斬斷俗世因果,直接咬死生下自己的母豬,打死自己這一世的父親和兄弟姐妹等。
這已經不是無情無義和凶狠殘暴能形容了,完全是真正的畜生行為。
牛鈞都想不明白,如豬八戒這樣的東西是怎麽修行成仙的,又有何資格加入西天取經的隊伍裏。
還有那沙和尚。
身為天庭的卷簾大將,被玉帝打下凡間後,竟然真的如妖魔一般靠吃人度日。
這樣的仙神,真的是仙神嘛?
當然,也有可能豬八戒和沙僧本身就是妖魔修行成仙,並非人族出身,所以才會將吃人視為理所當然。
但是別管他們怎麽想,站在人族的角度下,這兩人的行為完全是妖魔無疑,沒有丁點的仙神模樣。
牛鈞雖然奪舍成為了牛魔王,然而他的靈魂和三觀理念卻是來自於人族。
所以他對豬八戒和沙僧的吃人行為,無疑是非常看不過眼的。
不僅對豬八戒和沙僧看不過眼,甚至就連前身的那些妖魔兄弟朋友等,也很難接受。
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
既然三觀理念難以相合,又如何能聚在一起。
所以牛鈞離開翠雲山之後,並沒有去找前身的那些妖魔兄弟和朋友,而是直接朝著流沙河方向飛去。
他準備先去會會沙和尚,然後再去找豬八戒了結因果。
等會過這兩妖之後,再想辦法去見見自己那位七弟孫悟空,參悟下佛門釋迦摩尼尊者的金字壓帖。
……
翠雲山距離流沙河,不過**萬裏遠。
牛鈞雖然不會筋鬥雲,其速度也是極快。
左右不過半刻鍾時間,便駕雲來到了流沙河界,看到了一條洋洋浩浩,漠漠茫茫,恍若汪洋般浩蕩無盡的巨大河流。
有詩曰:東連沙磧,兩抵諸番;南達烏戈,北通韃靼。徑過有八百裏遙.上下有千萬裏遠。水流一似地翻身,浪滾卻如山聳背。
洋洋浩浩,漠漠茫茫,十裏遙聞萬丈洪。仙槎難到此,蓮葉莫能浮。衰草斜陽流曲浦,黃雲影日暗長堤。
哪裏得客商來往?何曾有漁叟依棲?平沙無雁落,遠岸有猿啼。隻是紅蓼花絮知景色,白蘋香細任依依。
而這,便是沙和尚所在的流沙河!(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