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肅然起敬

字數:4272   加入書籤

A+A-




    一路走來,奇遇不斷,應接不暇,令古蘭的心情在緊張、興奮、驚喜、錯愕之間不停地轉換,漸漸地有些跟不上趟了。

    當哪位被坑爹的的兒子坑了的老總過去之後,古蘭覺得腦瓜子疼,便坐在人行道邊的一塊石頭上休息一下。

    這條人行道上人雖然不多,卻也往來不斷。

    有些人是古蘭在課本上、圖書中、電影電視裏認識的,有一些是古蘭根據儲存的信息,能夠猜得著的。

    她在那裏坐著,眼看著走過來了一位姑娘,舉著拳頭,嘴裏喊著:“打·到日本帝國主義!”

    走到古蘭坐的地方,對古蘭說:“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行徑、滔天罪行,早晚有一天要清算。世世代代都要牢記,永遠都不要忘記,永遠都不可饒恕。”

    這時古蘭認出來了,這是那位“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女英雄。肅然起敬,立即站起來鞠了一個躬。

    隨後,不斷地有人走過來,都是那些光榮偉大的英雄形象。古蘭無比敬仰,便沒再坐下。

    手托炸藥包炸碉堡的英雄走過來了,用胸膛堵敵人搶眼的英雄走過來了,手握爆破筒衝向敵群的英雄走過來了,潛伏在敵陣前在烈火中英勇犧牲的英雄走過來了.......還有無數英雄、先烈在這條路上走著。

    他們在這條路上都是默默地走著,都不作聲,古蘭隻看見在他們頭上飄著同一麵旗幟,上麵寫著“為了勝利,前進。”

    這又使古蘭聯想到了許多以前想不明白的事情,還有那本書《烈火中永生》。

    那個唱一條大河波浪寬的英雄的妹妹也走過來了,嘴裏仍然唱著那首永遠也唱不夠、唱不完的歌。

    走過古蘭站著的地方時,正好唱到“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他的有獵槍”這兩句。

    這也是古蘭最喜歡的兩句,很激動的隨著她唱了出來。

    這個隊伍也是前麵看不到頭,後麵看不到尾的。

    古蘭休息了一會了,覺得應該繼續往前走才是。不然的話,自己什麽時候才能有一個自己的落腳之地呢。

    她知道這條路雖好,顯然她不屬於這條路上的人。

    她知道她不配。

    既然如此,自己又是為什麽能走到這條路上來的,是為什麽又讓她遇到這些她敬仰、仰慕的英雄豪傑的呢?

    難道就是讓她漫無目的地夢遊一番麽?其中難道就沒有一點說法嗎?

    她需要找一個地方好好地梳理一番,消化一下才是。

    於是,她又繼續往下走。

    可是,這條路注定是不會讓她寂寞,也不會讓她直達的路。

    這是一條來回印證著偉人那句“你的路還遠著呢,也可以說是任重道遠”的路。

    這條路越往下走越擁擠不堪,就越走不快。

    不過很有意思。走著走著,古人就多了起來。

    最先遇上的是周瑜。他對古蘭說:“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不是我說的,那是羅貫中說的。不是我心胸不夠寬廣,而是諸葛亮容不下我,他是必欲把我除之而後快的。”

    接著諸葛亮就遇上了。他嘴裏卻說的是:“瑜亮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說完了,又掏出三個錦囊給古蘭:“我走的早了點,還有這幾個沒來得及用,送給你吧。”

    這時劉備也過來了,順嘴說道:“接班人的問題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生下一個扶不起來的阿鬥做皇帝是我的悲哀。”

    諸葛亮卻順嘴接道:“輔佐一個扶不起來的皇帝是我最大的悲哀。”

    看見曹操過來了,他倆相視一笑就走了。

    想不到曹操到了古蘭麵前說的居然是:“打江山的不一定坐江山,坐江山者不一定打江山。功成不必在我。”

    又說:“我就是不負天下人,天下人也不一定不負我。”

    說著看了古蘭一眼,然後飄然而去。

    隨在曹操後邊過來的卻是項羽,嘴裏也不知是嚼著什麽還是說著什麽。

    到了古蘭跟前像是對她又像是自言自語的:“說我不肯過江東,我過得去麽?我就是過去了,他能放過我?”

    又說:“我不過江東,是不願把戰火引到我家鄉去,讓父老鄉親再遭二茬罪、吃二遍苦。那個也不是個善人。”

    在他後邊一點的劉邦聽了笑嘻嘻地接道:“你那鴻門宴設計的不錯。可惜了,沒讓我吃完。”

    “可惜讓你跑了。”項羽依然忿忿不平。

    接著項羽的話音,李清照過來了:“我那話主要是前邊那幾句,特別是那句‘至今思項羽’,我是從心裏敬重你,真的想你,又不好意思說,才加了後邊那一句。”

    “本來是想說‘帶我過江東的,沒敢。’”似乎受了委屈的李清照看著項羽又小聲說,含情脈脈的美眸裏竟水汪汪的。

    “哇呀呀呀呀呀呀”,項羽聽了撫劍仰天長嘯一聲,說了句:“你和虞姬有一比。”

    然後攬著李清照的肩膀揚長而去。

    劉邦看了眨巴了眨巴眼睛,一邊說著:“不會又是鴻門宴吧。”一邊也跟了上去。

    李清照如願以償的走遠了,一些文人卻跟了過來。

    李白提著他那標誌性的酒壺,一路走著、一路喝著、一路吟著:“日照香爐生紫煙......疑是銀河落九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自顧自的往前走,誰也不看。

    跟在他後邊的杜甫卻是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繼續咂磨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開顏......”似是還不大滿意,又似另有所思。

    到了古蘭跟前,停下腳步,鄭重其事地問她:“你們那裏還有大批寒士嗎?”

    古蘭一怔,未加思索的如實回答道:“先生不知,我們那裏現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很快,都住上樓房了。你那茅屋早都拆遷完了。”

    “就是呢,都什麽年代了。所以我覺得我那詩句是不是需要改一改呢。”杜甫沉思了一會說。

    “你那詩句千古流傳,曆久彌新。改不得、改不得。我們對照著看,是憶苦思甜的最好教材呢。”古蘭也鄭重其事地說。

    “不改就不改吧。也懶得改。也不好改。”杜甫很有意思。

    “不過,沒有那麽多寒士,你們蓋那麽多樓房幹什麽?據我所知,有些人幾套幾套的,還有些人幾十套上百套的買下放在那裏也不住。還有那麽些大別墅也都閑著。還有那麽多沒賣出去,還在一個勁地蓋。圖什麽呢?”

    這一下子把古蘭給問住了。

    正不知怎麽回答,還好李白回來拽杜甫:“一輩子不管兩輩子的事,你操那麽多閑心幹什麽?”

    杜甫被李白采取了強製措施,不得不隨著他走。

    走過去了,還回過頭來和古蘭說:“房子沒人住就是垃圾。過些年看你們怎麽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