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

字數:5999   加入書籤

A+A-


    還沒等沃倫·詹森回答,周新停頓片刻後繼續說:
    “待遇方麵你不用擔心,我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待遇。”
    沃倫·詹森問:“這種公司實際上相當於你的財產管理公司,伱是想采取比爾蓋茨的慈善基金會模式,還是說以集團的形式,同時有不同板塊來管理資金。
    從投融資、股權管理再到資產配置公司。”
    周新對這些有一定的了解,慈善基金會的模式可以繳納更少的稅,每年你保證把收益的百分之五用於慈善事業,就不用再繳稅。
    而且這百分之五用於慈善事業也有很多手腳可以做。
    當然阿美利肯規定隻能用在阿美利肯境內的慈善行為,把錢拿去資助華國的貧困山區是不算的。
    但是你同樣可以做手腳,比如把這些錢每年固定投向某些地區,這些地區會為你提供相應的政治保護。
    這是合法的利益交換。
    甚至你可以和阿美利肯的政客進行深度捆綁,他在這個地方競選州長,那麽你答應你名下慈善基金會的錢隻投向該地。
    相當於你捐贈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會給你帶來相應的社會影響力和政治能量。
    周新對慈善基金會的理解大致就到這裏了。
    因此他問:“集團的形式我大概能理解,慈善基金會,除了能夠少繳稅和置換一定的政治資源,它有什麽弊端嗎?”
    如果慈善基金會沒有弊端,隻有好處的話,沃倫·詹森會直接給他推薦慈善基金會的模式。
    沃倫·詹森說:“弊端是在於慈善基金會需要完全地公開透明。
    每一筆款項的去向都需要有記錄,每年需要定期向州檢察官提交年度報告。
    簡單來說慈善基金會隻能做能夠公開的事情。”
    沃倫·詹森露出遲疑的表情,然後說:“老板,我我隻是說一種可能。
    如果你同時在為華國官方工作的話,最好不要采取慈善基金會的模式。
    或者說不要隻采取慈善基金會。
    你可以把一小部分錢,你自己要花的這部分錢放在慈善基金會。
    然後大部分錢用來成立一家個人投資公司。
    光是我知道的情況,比爾蓋茨除了比爾和梅琳達慈善基金會以外,還有一家cascade投資公司,主要專注於公共能源、房地產和公共事業。
    你現在居住的房子,其實就屬於cascade。
    同時比爾蓋茨還放了很多錢在賓州的一家投資管理公司。
    當然比爾蓋茨最主要的財產還是放在比爾和梅琳達慈善基金會,有超過五百億美元的資產都放在這個慈善基金會裏。”
    周新聽完之後,提高警惕,不知道沃倫·詹森是不是在試探他。
    “我不可能為華國官方工作,如果我為華國官方工作,ora賣掉這麽大一筆現金不可能由我來管理。
    同時也不可能找阿美利肯人來成立管理公司。”
    這很快取信了沃倫·詹森,很簡單的道理,正是因為周新白手起家,所以才沒有足夠的人才儲備,才需要他來幫忙管理資產。
    如果真的為華國方麵工作,現在的華國還沒有到看不上這接近五百億財產的份。
    以華國的體量,怎麽都能找得出合適的人來管理。
    光ora就接近五百億,還有拳頭遊戲和neway。
    在詹森看來,neway的價值不亞於ora。
    “老板,我完全信任你,我隻是提一種可能性。”沃倫·詹森說。
    周新意識到自己完全可以多成立幾家公司,分別來進行管理。
    “沃倫,看樣子你是願意接下這個活了?”
    沃倫·詹森問:“如果我來做這件事,那neway會交給誰來管?”
    周新說:“彼得·蒂爾,和之前一樣,他負責公司的具體工作,我負責戰略方向的把握。”
    沃倫·詹森想了想,答應了下來:“好的,我幹了。”
    他接下來的最主要原因在於,他感覺neway的發展速度太快,他對於電子支付領域的理解和認識已經快要跟不上公司發展了。
    在ora金選推出後,neway的用戶數已經接近一千萬了。
    當一千萬用戶的數據匯聚到一起之後,關於他們可以利用數據來做什麽,沃倫·詹森在這方麵遠不如彼得·蒂爾。
    做neway的總裁可能做不了多長時間,但是做資產管理,這個工作對沃倫·詹森來說小菜一碟,難度和他初入職場差不多。
    尤其頭上是周新這麽有自己想法的老板。
    所以幹這個又有比在neway更高的待遇,又能做一輩子。
    這種工作屬於越是熟人越能得到信任,不出原則性錯誤是不會換人的。
    以沃倫·詹森和周新的年齡對比來看,他退休之後,他兒子還能繼續為周新工作。
    周新心裏發愁,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缺人,稍微有點人才他都不會找沃倫·詹森來幹。
    之前曹永羅和周新打電話的時候說了一下現在燕京大學的現狀,大家都想出國,想為他工作。
    對此,周新隻有一個想法:趕緊來,我手裏大量位置等著你們來。
    再想到半導體領域,需要的人才數量和互聯網、金融更不是一個量級的,周新就更愁了。
    這裏的人才數量不是一個量級,是指值得信任的自己人。
    單純從人才的角度,互聯網需要的人肯定比半導體更多,但是互聯網技術不太存在壁壘,不存在阿美利肯人會,華國人不會。
    但是半導體行業需要實操,很多關鍵點沒有實操壓根不知道。
    周新在阿美利肯能招到這麽多半導體從業人員,但是未來要回國的時候,這些人不可能跟著回華國。
    這種時候隻有華國工程師才會跟著回去。
    金融行業同樣缺人,周新有一個陰險的計劃,要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把華爾街泡沫吹得更大一些。
    這同樣需要值得信任的自己人來執行。
    總之兩個字,缺人。
    “那就好,沃倫,我信任你,這件事隻有你能為我辦好。
    這樣你為我製定一個計劃,我們全部都要,慈善基金會、投資管理公司,這些都要,就照著比爾蓋茨的模式來。
    隻是我的資產配置比例和他不同,我把大部分資產放在投資管理公司裏。”
    吳世強以個人的名義向華國相關部門表示要組織開互聯網大會一事,最早相關部門對此事還抱有懷疑態度
    後來周新聯係舊金山領事館的時候也表達過大致的意思。
    二者結合下,領事館那邊派了人專門來對接這件事,實時跟進進度,主要是問周新什麽時候回國,以及到時候周新會邀請那些阿美利肯的企業家來參加。
    至於那天具體怎麽安排,涉及到如此大規模會議,需要準備的環節非常多,這華國相關部門會安排得妥妥帖帖。
    連倒茶都能整成同樣的角度,環節再多也難不倒華國人。
    這件事啟動之後,有意想不到的好處,那就是凱壽律師事務所起訴名譽侵權一案推進比預期要更快。
    已經從舊金山飛到華國親自跟辦此事的楊一美,能夠明顯感覺到,這件事的進度比預期快得多。
    並且有人專門來和她溝通。
    之前是他們找各種資源,求著相關人員推進起訴案一事。
    現在變成別人來催他們了。
    攻守之勢徹底轉變。
    “周先生,該事的處理結果出來了,沒收對方所有非法所得,並且處10天拘留和500元罰款。
    抱歉,周先生,這種名譽權侵權在華國屬於民事糾紛。
    我們最多隻能做到沒收對方所有非法所得,並且關於拘留已經是按最高標準執行了。
    燕大方麵也已經將涉案學生也就是趙誌華予以通報批評處理,相關出版社停業整頓。
    另外他們需要通過公開場合向您道歉。”
    周新聽完之後知道這件事到這裏就點到為止了。
    因為曹永羅有問過周新,周新明確表示過,按照規定來,規定是怎麽樣就怎麽樣。
    千萬不能因為他的身份而來加碼處理。
    這種屬於一時爽,被別人拿捏住了小辮子。
    民事糾紛是不會開除的,後世一些高校,刑事案件都沒有開除。
    “好的,楊律師,麻煩了,後續律師費我會通過公司打給你。
    然後市麵上隻要出現類似侵犯我個人名譽權,亂說一通的媒體,我全權委托給凱壽律師事務所代為處理。
    我是這樣想的,我們按照季度來結算。對於類似的侵犯名譽權案件,凱壽先幫我起訴,每個季度結束的時候,需要多少律師費,我這邊支付多少。”
    這屬於一勞永逸,媒體敢造謠,是因為他們知道造謠不會怎麽樣。
    當他們發現亂說要被起訴之後,造謠能夠明顯被製止。
    當然自媒體出來之後,隨便拿張別人的身份證,注冊賬號然後一頓造謠,取證幾乎無可能,這種就不能靠起訴來規避了。
    楊一美在電話那頭說:“不過周先生,您的那位同學也得到了該有的教訓。
    他拿著靠侵犯您名譽權得到的稿費之後,大肆消費,現在要追回他的非法所得,他需要還的金額對現在的他來說算一筆巨款了。”
    周新說:“好的,感謝楊律師,這周你會回紐約嗎?”
    還有一章,晚上八點多才到家。
    另外關於名譽權案件,最多隻能做到這個地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