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不測風雲(求月票、求推薦票)

字數:5069   加入書籤

A+A-




    曆史上,海南島曾多次發生叛亂。

    但軍事平叛的代價極高,且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例如,西漢就曾因海南島的叛亂多次出兵,但最終因經濟負擔過重而放棄直接統治。

    唐朝也麵臨類似困境,於是對海南島部分地區,采取了羈縻州政策。

    即設立羈縻州縣,任用當地首領為刺史,允許世襲,給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權。

    旨在通過“恩威並施”維持地方穩定,避免頻繁的軍事衝突。

    “不過,據老夫所知,澄邁縣的局勢較為穩定。”

    李景讓緩緩說道,神色間滿是沉穩與篤定:

    “到任之後,你我隻要不貿然采取過激行動,應當不會有什麽危險。”

    黃舉天聽完這些情報,暗自消化著,不由自主地思索起來:

    ‘應從何處切入,才能將地區權力,逐步轉移到我的手中?’

    讓黃舉天有些惱火的是,李景讓對他的詩才深信不疑。

    每次用膳,隻要望見岸上的山川、飛鳥、雲霞、清風,便要求黃舉天幾步之內賦詩一首。

    起初,黃舉天還能憑借記憶中的千古名句,與惡補的格律知識勉強應對一二。

    可次數多了,難免捉襟見肘。

    後來,不堪其擾的黃舉天一到飯點,要麽躲開眾人,獨自尋個安靜的角落用餐;

    要麽幹脆拿起魚竿,佯裝釣魚,以此打發時間,避開李景讓的“詩興大發”。

    ‘文抄公還真是不好當!’

    黃舉天滿臉無奈。

    依靠挪用他人詩作來裝點門麵,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等到了海南,他得找個借口封筆,從此退出大唐詩壇才是。

    -

    再漫長的旅途也會有終點。

    自離開長安,曆經整整三個月的奔波。

    黃舉天一行人,時而騎馬行過塵土飛揚的官道,時而乘船漂泊於波濤起伏的江河。

    如今,飽受舟車勞頓的他們,終於抵達了嶺南道的道治、廣州都督府的府治——

    廣州城外。

    黃舉天看上去倒沒什麽明顯變化,英俊的眉宇間依舊透著堅毅。

    可李景讓與那老仆,卻幾乎去了半條命,身形瘦了一大圈。

    他們並非染了病,也未曾遭受什麽外傷;

    純粹是漫長旅途的勞累,將他們折磨成這模樣。

    “沒事,接著趕路吧。”

    李景讓拒絕了黃舉天的攙扶,強撐著身軀道:

    “老夫尚能支撐,待到目的地,休養幾日便可恢複……”

    遺憾的是,數千裏長途跋涉,已將他們“一路平安”的運氣消磨殆盡。

    當他們距離廣州城,隻剩下不到十裏路時。

    一場台風裹挾著暴雨,洶湧襲來。

    黃舉天站在岸邊平原的田埂上,隻見天際被一片墨色的烏雲所籠罩,將整片大地壓得喘不過氣。

    呼嘯的海風,如同憤怒的猛獸,吹得岸邊的樹木東倒西歪,枝葉漫天飛舞。

    海浪也被狂風掀起,層層疊疊地朝著岸邊撲來;

    浪尖上泛著白沫,猶如一群張牙舞爪的白色食人魚。

    路自然是趕不成了。

    他們不得不躲進不遠處一間廢棄的驛站,暫避風頭。

    隻見頭頂屋頂的瓦片殘缺不全,雨水順著縫隙滴落,在地上匯成一片片水窪。

    牆壁斑駁,角落堆著些腐爛的木板和雜草,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潮濕的黴味。

    李景讓扶著牆,臉色蒼白,喘息著說道:

    “這風……得趕緊想辦法,不然屋子怕是撐不住。”

    他的聲音有些顫抖,顯然體力已接近極限。

    老仆默默從行囊中翻出幾塊油布,試圖堵住漏雨的地方,但風太大,油布剛掛上就被吹飛。

    就在這時,驛站的門被猛地推開。

    五個粗麻衣衫、黧黑精瘦的男子衝了進來。

    他們渾身濕透,頭發緊貼在額頭上。

    進來的目的雖是遮風擋雨,但眼神銳利,動作敏捷,顯然並非普通百姓。

    為首的男子,鼻翼上斜著道蜈蚣似的傷疤,警惕地掃視了一圈,目光在黃舉天手中長槍上停留片刻:

    “你們是什麽人?”

    黃舉天上前一步,將李景讓擋在身後:

    “在下黃巢,與家師南下訪友,因台風受困城外,暫避於此。

    “幾位兄台若不介意,可共渡難關。”

    他的語氣誠懇,右手卻悄然傾倒了槍杆的角度,以防不測。

    那男子眯了眯眼,似乎在權衡利弊。

    外麵的風聲愈發淒厲,屋頂的木板被吹得嘎吱作響,仿佛隨時會坍塌。

    “好,咱們先一起。”

    他點了點頭:

    “我叫梁家明,幾個兄弟都是跟我從……城外麵來的漁民。”

    雙方達成共識後,立刻行動起來。

    梁家明搬來幾塊厚重的木板,黃舉天則從行囊中取出繩索和鐵釘。

    幾人合力將木板釘在窗戶和門上,試圖阻擋狂風的侵襲。

    李景讓雖然體力不支,但也強撐著幫忙扶住木板,老仆則在一旁用油布堵住縫隙。

    風雨聲中,梁家明一邊釘木板,一邊越過黃舉天,低聲問道:

    “你們從哪兒來?這台風天還趕路,不要命了?”

    李景讓隻像個普通老翁般,苦笑著回應:

    “從潭州來,有要事在身,耽擱不得。沒想到會遇上這麽大的台風。”

    梁家明點點頭,沒再多問。

    同樣,黃舉天的警惕心也未完全消散。

    南下這一路,他沒少費心思與錢財,雇傭那些退伍的府兵或是行走江湖的遊俠,讓他們充當本地向導與護衛。

    也正是因為有這些人的幫助,他們才能一路避開山賊土匪,安然無恙地來到嶺南。

    直到距離廣州不遠,覺得危險漸少,黃舉天才精簡行裝,隻買了兩匹馬和一輛車,繼續趕路。

    可沒想到,在這裏還是碰上了些身份不明、疑似凶徒的人。

    雖說黃舉天對自己的身手極有自信,使的又是一寸長一寸強的兵刃;

    但若真的發生衝突,李景讓和老仆手無縛雞之力,性命怕是當場不保。

    好在這場台風的威力超乎想象。

    雙方不得不全力以赴,把每一絲力氣都用在與大自然的較量中,根本無暇顧及彼此間的猜忌與防備。

    “扶穩橫梁!”

    狂風中,驛站木門發出瀕死的呻吟。

    黃舉天用肩膀死死抵住門板,額角血管在皮膚下突突跳動。

    透過裂開的窗欞,他望見遠處的榕樹,被風撕成扭曲的殘影。

    幾片碎瓦像紙鳶般掠過屋簷,砸在泥地上,濺起渾濁的水花,盛開在雨過天晴時。(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