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日常

字數:4680   加入書籤

A+A-


    “小孩子不懂事,下手沒輕沒重的,作為他的父親,我像你們道歉。”
    最後一家人的屋子裏,張啟表達著歉意,將買來賠禮的糖包放在了有些呆愣的屋主人手上。
    輕咳了一聲,張謙也認識到了錯誤,一臉羞愧的走上前,畢恭畢敬的行禮,道歉。
    “對不起,我錯了。”
    小孩子稚嫩的嗓音讓屋主人清醒了過來。
    他連忙道。
    “這可如何使得,使不得呀。”
    拿著糖包的手一時間不知該放在何處。
    一個是遼地無可爭議的帝王,另一個不出意外的話就是下一任的皇帝,現任太子。
    身份如此尊貴的兩人到他這家裏來,做的卻是道歉的活。
    他活了大半輩子,是真沒有過這種陣仗,一時間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看出他的局促不安,也看到了他身旁更加不安的婦人與孩童。
    青菱上前拉住了婦人的手,語氣誠懇的道。
    “嫂嫂,家裏孩子不懂事,還希望你們不要放在心上。”
    “這就是家裏的小郎君吧,嗯,真的是一表人才,謙兒前些日子魯莽了,可有傷到你?”
    “誒,伱看這事.”
    “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小孩子間打鬧嗎也正常,君上,夫人你們能來,真的是讓陋舍蓬蓽生輝,瞧我這.”
    “一遇到大事就不知道該怎麽說話了,還請坐,請坐。”
    女人一開口,場麵稍稍的柔和了許多。
    屋主人忙邀請著眾人落座。
    張啟也沒拒絕,便坐了下去,看著張謙也想爬到凳子上來,輕踹了一腳指了指屋裏那個十分局促的少年。
    “去道歉。”
    “哦。”
    小人兒往少年那邊挪了過去,看得出來他十分的不好意思。
    跟當事人的父母道歉與跟當事人直接道歉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
    一個是有些不好意思。
    而後者,則是十分的不好意思。
    “那個.”
    “那個.”
    張謙站在少年麵前那個了半天,還是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而少年也一臉楞的望著他。
    兩人尬在了當場。
    張啟再讓張謙過去道歉後便沒在管那邊,而是與屋主人交談了起來。
    “屋裏挺暖和的,火炕盤的蠻好啊,自己盤的?”
    麵對張啟一臉微笑的交談,屋主人也漸漸地平複了心中澎湃的心緒,點頭答道。
    “是自己盤的,君上發明出來的這個火炕真的事太好用了,以前冬天一晚上柴火燒完了就隻能硬抗,現在好了,有了這火炕,又有蜂窩煤,晚上隻要睡覺前添一次新煤,就能舒舒服服的睡到大清早。”
    說到自己的家,屋主人的話便明顯多了起來,說起話也更為的流暢。
    “家裏田畝收成怎樣?去糧站的時候,小吏們可有特意刁難?”
    咕嚕嚕的茶水被屋主人從茶壺中倒進了茶杯,張啟伸手接過,嘮著家常。
    聽張啟問道了田產,屋主人的笑意更加了。
    “收成好,收成好,我們家當初在政策下分了六畝地,每年除了自己吃以及備些餘糧外,還有不少的富餘都賣給了糧站。”
    “就拿今年來說,糧站收購價是八斤濕糧一錢,我家富餘了差不多三千斤的糧食,賣了足足三百七十多錢。”
    “這錢啊,我都攢在錢莊呢,等家裏小鬼年紀在大些,就給他找個武藝師傅,學好了文化,練好了武藝,等將來去軍隊裏給君上好好效力。”
    “哈哈哈,好,那我可就等著了。”
    “是是是。”
    聽著張啟大笑,屋主人也跟著笑了起來。
    沒有什麽能比暢想未來更能讓人開懷的事情了,特別是,這種未來不僅僅是空想,而是真有可能實現的。
    張啟這邊聊得開心。
    張謙那裏,經過一小段時間的扭捏後,也向那少年表達了自己的歉意。
    孩童間,矛盾起的快,散的更快。
    沒一會,兩人就十分的熟絡,跑到了院子裏玩耍。
    “要不我們去找小飛跟小羽,咱們四個一起玩?”
    院子裏,少年問向張謙。
    “是那兩個跟你一起在操場被我打的人嗎?”
    “嗯嗯。”
    覃曆點頭。
    孩童間本就愛玩鬧,如今多了一個這麽能打的玩伴,他隻想著帶去給一眾小夥伴炫耀。
    張謙撓了撓頭,看向屋內。
    “那我去問下父親。”
    覃曆也看向屋內,脖子不由的縮了縮。
    剛剛看到張啟的時候,他嘴都張不開。
    張謙朝屋子裏走去。
    “父親母親,我跟小曆出去玩了。”
    青菱看向張啟,張啟則是看了一眼兒子,點了點頭。
    “不許出城!”
    “知道了。”
    說罷,張謙便帶著覃曆跑出了院子。
    六名隱蔽在院落四周的影衛脫離了部隊,瞧瞧的跟在了張謙的身後。
    “小公子這.”
    比起張啟的淡定,屋主人反而更加的擔憂。
    他擔憂的不是他的兒子,而是張啟的獨子,遼地板上釘釘的太子。
    “沒事,會有衛士跟著的,小孩子就該多看看,鎖在內院裏,遲早會出問題。”
    聽著屋主人的擔憂,張啟淡淡的說了一句,轉過頭,又跟他聊起了生活上的家長裏短。
    一通家常嘮下,張啟對遼地普通人的生活更多了些了解,看了一眼外麵的天色,他起身說道。
    “家裏不錯就好,老哥好生過日子,我也不多打擾了,還有一堆的事情等著我去批準,就不待了。”
    “誒好好,君上慢走。”
    能跟張啟嘮這麽久的家常,屋主人十分的高興,這是何等的殊榮啊。
    一時間他覺得自己兒子的打挨的值,就算是天天都被打,也值了。
    離開了這最後一家道歉的家庭,張啟跟青菱兩人走在了遼東城的街道上。
    如今已是傍晚,氣溫開始降低。
    來往的人身上都披著厚實的棉襖。
    雖然遼地的氣候不適合種植棉花,但隨著邊地五郡的逐步開發,棉花的種植也已經有了收獲。
    而隨著棉花的到來,遼地紡織業也百花齊放。
    布匹的紡織技術一年一個模樣。
    到了現在,布匹的針腳密度早已經有了標準化。
    別說棉襖,有幾家被列為甲等的紡織廠,其生產出來的高質量布匹用來製作羽絨服都是可以的。
    雖然產量上有些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