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還有第二個辦法

字數:5239   加入書籤

A+A-




    “不過,還有第二個辦法,推恩令!”

    雙管齊下!

    推恩令是郡縣製度的一種優化,將繼承權調整為諸侯各子共同享有繼承權。

    繼承者必須官降一級,防止貴族越來越多。”

    掌握朝中重臣之心,非一日之功,嬴高心中自有定數,所以不急於一時。

    馮紹眼中閃過一絲疑惑,暗自思忖,說的好像很有理。

    蒙毅見狀,走上前道:“公子,我也有一個問題,大秦律法雖然嚴格,但為何還有人敢挑釁?”

    “蒙大人是否考慮過,問題出在律法本身?”

    蒙毅眉頭緊皺。

    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在律法麵前都應平等。

    既然如此,律法怎會有問題?

    “如果我下令誅滅你蒙家九族,你打算如何?”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蒙毅願意和九族一同赴死!”

    嬴高對蒙毅的回答並不驚訝。

    蒙毅和蒙恬,一個主文。一個主武。

    蒙恬在外指揮軍隊,蒙毅在內輔佐祖龍,經常同乘一車外出,或在內廷陪伴左右。

    “馮大人,你也會這樣做?”

    馮紹表情緊張,緊閉雙唇,握緊拳頭。

    抬頭直視嬴高,嚴肅道:“法律是國家基石,必須嚴格執行。”

    雖然禍不及家人,但秦國法律就是這樣規定的,一個人犯罪,株連九族,所以必須遵守。

    嬴高歎息。

    難怪始皇對李斯更器重。

    馮紹在某些事情上的確缺乏靈活性。

    “大秦律法嚴峻,卻仍有膽大者公然挑戰。

    諸位僅從百姓的角度出發思考,卻沒有深究是否因律法本身。

    律法應順應時代之變而適時調整,不能一味地責怪百姓不遵法度。”

    李斯在一旁默默點頭,對嬴高的言論頗感認同,但也僅止於表麵。

    商鞅變法,在統一六國之前,確實適和那時局勢。

    然而在六國歸一後,許多律法顯得過於嚴酷。

    因此,嬴高提出的改革主張理論上可行,但空談易,實行難。

    律法改革向來為國家之大事,為此犧牲的人不計其數,連商鞅也沒能幸免。

    馮紹冷哼:“公子的言論聽起來簡單,敢問律法改革應該如何著手?”

    “律法應分為兩類,一類適用於百姓,另一類適用於官員。”

    蒙毅和馮紹麵麵相覷。

    “大秦已統一六國,現在需要的是仁政治國,讓百姓能安心生活,而非提心吊膽。

    至於官員,貪汙**者必須受到嚴厲懲罰!

    戰爭結束,百廢待興,沉重的徭役和賦稅讓百姓無法喘息。

    無路可走,必然反抗。”

    “哼,儒家的老調重彈!公子大概不知道,對百姓行仁政,隻會讓他們更加無法無天。”馮紹嗤之以鼻。

    蒙毅同樣反對:“公子,你應該清楚,先帝極度反感儒家思想!”

    嬴高無奈,這兩個人顯然腦袋一根筋。

    “假設蒙大人偶有過失,其罪行僅限於個人,不累及親屬,這與株連九族相比,怎麽選?”

    “自然是個人負責。”

    株連九族確實過於苛刻,若在兩者間作出選擇,他肯定傾向前者。

    “馮大人,當前朝中貪腐成風,官員中飽私囊,倘若推行眾人相互監察,揭露貪官汙吏,試問朝堂之上的風氣將會有何轉變?”

    嬴高轉過頭,望向馮紹。

    馮紹想了想,道:“日益清正。”

    話落,安靜的針落可聞。

    不可否認,他們被嬴高的言論打動,感到震驚!

    民間有民間的法規,官場有官場的律例,這種觀念他們前所未聞!

    “嬴高公子,功德碑的推行,真的能募捐到錢財?”馮紹詢問。

    李斯在一旁倒抽涼氣。

    或許連馮紹自己都沒察覺,語氣已悄然緩和。

    “不妨試試,實踐方為檢驗真理的不二法門。”嬴高點頭。

    馮紹拱手:“多謝公子指教,臣即刻去嚐試!”

    “去吧。”嬴高揮了揮手,眼中閃過笑意。

    蒙毅被馮紹的態度弄到懵逼。

    不是在談論律法麽?怎麽突然又說起功德碑了?

    “蒙大人,關於改革,我即將著手施行,屆時若有所不解,可以隨時找我。”

    馮紹走後,嬴高看向蒙毅。

    顯然是下定了決心要改革。

    “是。”

    蒙毅離去後,嬴高意圖改革一事,很快傳遍朝堂。

    文武震驚。

    “公子高果然膽識過人……”

    “看來過去是我們小覷了二公子。”

    “不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啊!”

    有讚美的,當然也有提出異議的。

    “不過是個沉湎酒色的紈絝子弟罷了,能懂法?”

    “笑話。”

    “誇誇其談誰都會,也不知是不是真有真材實料。”

    這些官員先前多支持胡亥。

    假死的嬴政聽到暗衛匯報後,差點氣活。

    表明雖然無法反映,不過內心卻怒火衝天。

    “逆子!”

    他恨不得立刻衝出去,將嬴高斬於刀下。

    但是,他暫時動不了。

    行啊,有點意思,朕倒要看看,老二能玩出怎樣的律法來!

    側殿,隻剩嬴高和李斯。

    “大秦將成立新組織,錦衣衛,隻服從我的號令,巡狩百官,確保鹹陽安寧,指揮使陸小曼,將兼任朝堂禦史之職。”

    話落,一身著黑色錦衣的男人進來,跪在嬴高麵前。

    “錦衣衛指揮使陸小曼,見過公子。”

    “小曼,此刻起,你指揮五千錦衣衛,肩負起守護鹹陽城的重任。

    監督文武百官,剪除六國餘孽,務必徹底鏟除。

    若有突發緊急之事,可先斬後奏。”

    “是。”

    “李相,立刻停止修建阿房宮,選派兩千技藝高超的工匠待命。其他人撤退至鹹陽五百裏範圍內,等待指令。”

    “是。”

    李斯明白嬴高的意圖。

    阿房宮的修建,確實是給大秦帶來極大負麵影響。

    之前,祖龍征調近五十萬勞工修建阿房宮。

    僅生活費用耗費巨資,對大秦來說,入不敷出,最終受苦的是天下百姓。

    今天,二公子剛掌握權力,就下令停建,正合李斯心意。

    “近日天氣酷熱,父皇遺體,必須妥善安置,立即建造冰室,等皇陵修好後,再安葬。”

    李斯點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