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離別

字數:4119   加入書籤

A+A-




    喬安哭喪著臉,愈想越難過,到最後居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顧淵一臉無奈,隻好安慰起他來。
    “這裏是公主府,小公子別哭了,回去顧叔叔給你講後羿的故事。”
    “季老大去了哪裏啊?”喬安嗚咽著聲音。
    顧淵蹲下身摸著喬安的頭發,道:“他回家了,就像你一樣,回到自己的家。”
    “哦——”喬安哽咽著。
    “那季老大還會回來嗎?”喬安睜著大大的眼睛,認真地詢問著。
    顧淵一愣,這個,他還真的不知道。
    三年來,季陵和喬安都與他朝夕相見,說他對季陵沒有絲毫感情,那肯定是假的,隻是,他不會像喬安這樣把悲傷表現在臉上罷了。
    說到底,喬安還隻是個孩子。
    季陵比喬安大,喬安也很喜歡他,孩子之間的感情向來都是最純粹的,不過作為一個糙老爺們兒,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這個失望的孩子。
    顧淵伸出手擦了擦喬安眼角的眼淚,道:“他回不回來不知道,不過,小公子,你可是要當大將軍的人,這樣哭太不像樣了。”
    既然無法讓他開心,那就讓他分心吧。
    果然,喬安聽見這句話就立馬止住了哭泣,一臉堅定地看向顧淵。
    “對哦,我要當大將軍的,不能這樣哭。”
    顧淵這才微笑著站起身來,總算製服這小子了,以前季陵在的時候,他就啥都聽季陵的,也不知道這小子心裏到底在想什麽。
    不過季陵走了也好,三年來,顧淵其實挺為難的,畢竟季陵不是燕國人。
    不能教他太多東西,萬一以後做對不起燕國的事,又不能不管不顧,畢竟上麵有燕王的命令。
    現在季陵走了,顧淵倒是感覺瞬間減輕了一個負擔。
    至於喬安,時間一久,他就會把季陵完全忘記了,隻不過一個兒時的玩伴罷了。
    “所以,就不要再哭了,說不定以後他會回來看你。”
    “嗯,我不哭了。”
    見兩人終於平息了,李娑羅才不情不願地說道:“終於安靜了。”
    顧淵無奈。
    小公主性格深沉,即使喬安哭出花來,她也不會有絲毫動容吧。
    顧淵一直覺得,這不該是一個八歲女孩子該有的狀態,但是,他沒有權利去質問。
    就當是小公主早慧吧。
    “小公主,如果喬安吵到你了,那臣這就帶他回將軍府了。”顧淵恭敬道。
    李娑羅一臉淡薄,接過丫鬟遞過來的一件披風,然後就轉身朝屋裏走去。
    “顧將軍趕緊帶著喬安離開吧,至於賜婚的事,不用感謝我了。”空中傳來李娑羅尚且稚嫩的嗓音。
    顧淵:“”
    好吧,該說的小公主都替他說了,那他還說啥?
    “喬安,我們回去吧,不要打擾小公主了。”
    “好的。”
    李娑羅坐在窗前,遠遠看著一大一小兩個身影離開。
    待兩人走遠了,李娑羅才看向旁邊的貼身丫鬟芙蓉,道:“芙蓉,去幫我準備筆墨紙硯。”
    芙蓉一愣,一瞬間反應過來,立馬去準備了。
    芙蓉是三年前才來的公主府,比李娑羅也就大個十歲,還是個少女,當時李娑羅挺喜歡這個女孩子,便留下來跟在身邊,正好接替以前丁香的工作。
    不過一會兒,芙蓉就端著筆墨紙硯回來了。
    “紙鋪開,磨硯。”
    “是的。”
    按照李娑羅的要求,芙蓉把紙在桌麵上仔細鋪開,然後取出筆放在李娑羅麵前,認真磨起硯。
    “公主,你突然要筆墨紙硯幹嘛?”芙蓉一邊磨硯一邊好奇詢問,在以前,其實這小公主不怎麽動用這些東西。
    李娑羅沒有回答她,隻是靜靜地等待她把墨磨好。
    芙蓉也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不該問的就不要問,於是乖乖把嘴巴閉上了。
    侍奉小公主這三年,她也漸漸習慣了小公主的古怪脾氣和異於常人的聰慧。
    但作為一個下人,她又何必過問太多呢。
    李娑羅看墨已經磨得差不多了,拿起筆,在那紙上開始寫字。
    “你先出去吧。”李娑羅望著那白紙,對芙蓉說。
    “是。”芙蓉福身,便踏著碎步退到了門外,順帶把門也捎上了。
    李娑羅蘸了墨,就在那白紙上寫寫畫畫,她需要分析一下現在的局勢,雖然父王有些事情不願意告訴她,是希望她不要操心那些,可是她根本就做不到。
    拉攏林氏,借助林氏的財富,來幫助燕國,同時作為一個聯係富商的跳板,這是李娑羅給父王建議的。
    但是她也隻是建議,即使父王能改變傳統思想,他其實本來也不大可能性會因此而違背朝臣的意願行事,那就是,應該還有其它的事情,驅使著父王同意了她的提議。
    前不久,李娑羅曾聽到謠言,說,燕國又要打仗了?
    這謠言不知從何處傳出,如果是假的,那傳出謠言的人一定有某種特定的目的。
    而這個人,極有可能是直接針對父王,甚至整個燕國。
    燕國本來就小國寡民,生活在這裏的子民,沒有一個是喜歡打仗的。
    可如果這謠言是真的,那就更可怕了。
    李娑羅在白紙上隨意地畫著幾大國家的地圖,燕國、靖國、辰國。
    靖國和辰國是距離燕國最近的兩個國家,如果這謠言有出處,最大的可能性,是來自這兩個國家。
    回憶起前世,在父王病逝後,自己作為公主去了辰國,由此獲得辰國對燕國的庇護,那個時候,先皇也的確許諾過,不攻打燕國。
    可是這一世,軌跡都發生了變化,甚至,有些事會不會提前到來?
    如果按照前世的軌跡,今年的先皇才二十又三,應該處於辰國內部鞏固地位的階段,他應該不至於還有精力來管燕國的事。
    除了辰國,還有一個就是靖國。
    靖國的實力沒有辰國和昭國那麽強大,但是在九州七國裏麵,也是和圭國並列的軍事實力僅次於辰國與昭國。
    世世代代,靖國與燕國雖然偶有邊界衝突,但也隻是小範圍的,不足為慮。
    靖國之所以不敢大舉進攻燕國,並不是他沒有野心,隻是燕國的地勢,造成了他不敢主動進攻。
    燕國雖然小國寡民,但在軍事上,卻是從不吝惜地培養將領人才,這些都是靖國曆代所忌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