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嚐嚐貧道茶藝

字數:4040   加入書籤

A+A-




    見到關長虹執意要下山,馬鈺與郝大通也未強留。

    郝大通與趙誌敬等人,一直又把關長虹送到了重陽宮山門處,這才揮手道別。

    “這次下山,可還順利?”

    與馬鈺不同,郝大通是個急性子的,這邊剛送走關長虹,便開口詢問趙誌敬。

    趙誌敬帶著關蠻兒,心想我現在與你說完了,回去後還要與馬鈺師伯再說一遍,就不能等人齊了嗎?

    “回郝師叔的話,此行有驚無險,在鹹陽附近還好有周師叔祖相助...”

    “誰?”

    郝大通一驚,師叔周伯通自上次華山論劍後,杳無音信已經十年之久,怎麽會突然在鹹陽出現?

    趙誌敬確認道:“的確是周師叔祖他老人家。”

    郝大通知道這事非同小可,當即說道:“快回三清殿,將這次下山後的事,完完整整的稟告給你掌教師伯。”

    眾人便又返回三清殿,馬鈺與郝大通在上首處坐了,這次下山的七名弟子站成一列,由趙誌敬將下山的經過細細說了。

    “弟子們下山後,先在去往鹹陽方向的鎮上投宿一晚...”

    趙誌敬事無巨細,將下山後的情況完整說了,其他六人在一旁,偶爾在細枝末節上做些補充。

    “按照陳誌全師弟給的位置,弟子們未往鹹陽城,而是直接去了南邊的小鎮。”

    “在途中見到咱們教內的印記符號,確認方向沒錯,又趕了一段路,就看見周師叔祖夾著個孩子迎麵奔來。”

    之後便是周伯通與歐陽鋒比武,兩人未分勝負,歐陽鋒先行撤走。

    聽到歐陽鋒的名字,馬鈺和郝大通更加驚訝。

    三個月前郭靖送楊過到重陽宮學藝時,曾經提起過歐陽鋒,不過那還是遠在嘉興一帶。

    郭靖說歐陽鋒雖然因逆練九陰真經走火入魔,但到了十餘年後的今天,不僅未見衰退,功力反而更盛往昔。

    當年歐陽鋒先是硬闖重陽宮,欲在王重陽死後強搶九陰真經。

    後又在牛家村打死全真七子之一的譚處端,與全真教可以說是死仇。

    如今從郭靖與趙誌敬的口中,先後聽到歐陽鋒的名字,心中自然是五味雜陳。

    “掌門師伯,郝師伯,上次陳師弟被禍世根妖人追殺時,所說倒立行走的怪人,該是歐陽鋒無疑。”

    “弟子看他去向,隱約像是朝著重陽宮方向,雖然不完全確定,但在弟子想來,還是該早做防範。”

    趙誌敬說到這,李誌常、王誌坦、祁誌誠對視一眼,像是下定了什麽決心。

    馬鈺點頭道:“此事確該注意。”

    郝大通則是問道:“周師叔與那歐陽鋒交手之後呢?你們可有請他回重陽宮來?”

    眾人紛紛看向趙誌敬,除了他以外,其他六人一句話也沒能跟周師叔祖說上。

    趙誌敬卻是早有打算,不慌不忙的答道:“掌門師伯,郝師伯,以周師叔祖的性子,見到我等當即便要轉頭離開。”

    “弟子自然也想請周師叔祖回山,為了讓周師叔祖能稍留片刻,便說想請教些武功上的問題。”

    “以弟子這點微末功夫,想來是入不了周師叔祖法眼,誰知周師叔祖試了試我的武功,便把帶著的孩子叫到麵前。”

    “那孩子叫做耶律齊,十六七歲大小,周師叔祖說是他這些年在蒙古雲遊時,遇見的一個小夥伴。”

    “看他天資聰穎,心裏喜歡便傳授了些咱們全真教的武功。”

    馬鈺與郝大通聽到這,都有些好笑與無奈。

    這個周師叔,八十歲的年紀還是如頑童一般,就算不愛回重陽宮,也該想著找個清淨處養老納福,卻大老遠的跑去蒙古受風沙之苦。

    再說這叫耶律齊的孩子,既然傳授武功就算有師徒之實,馬鈺與郝大通等人都已經是六七十歲的年紀,突然又冒出一個小師弟。

    “周師叔祖命耶律齊拜弟子為師,其實弟子是想拒絕的,那孩子既然由周師叔祖傳授武功,以弟子的修為,如何能調教的了?”

    “周師叔祖卻說,耶律齊拜弟子為師後,仍由他帶著,其餘的不用弟子去管。”

    “弟子雖然為難,但也不敢違背周師叔祖的意思,隻好收下耶律齊。”

    “不過周師叔祖也說了,短則數月,長則半年,總會回重陽宮一趟的。”

    馬鈺與郝大通當即大喜,這些年很是記掛著這位師叔,隻是蹤跡全無,眼下聽到周師叔答應要回重陽宮,真是意外之喜。

    見到這個情況,李誌常、王誌坦、祁誌誠又對視一眼,再次下定了什麽決心。

    “那就好,那就好,周師叔在外雲遊多年,也該回來教教我們這些不成才的弟子了。”

    收耶律齊為徒的事,就在這種輕鬆和諧的氛圍中翻篇了。

    之後便是到鹹陽城,參加了長虹鏢局為對付禍世根的聚會,沒什麽特別的地方。

    “弟子前幾日休息時,在夢中得到高人指點,說是不久就會有段緣法...”

    趙誌敬將為何要收關蠻兒的事情說了,什麽“人從天降,美中不足”,都恰好能跟這孩子一一對應。

    聽到關蠻兒心智未開,與一般孩子的情況大不相同,馬鈺輕歎口氣,眼神中透露出些許憐愛。

    郝大通也讚同道:“誌敬如此做法,確實是我輩修道之人氣量,若真能助這孩子開竅,何嚐不是功德一件?”

    趙誌敬先是施了一禮,“弟子謝郝師伯誇獎...”

    接著又些為難道:“隻是事出突然,弟子這次下山收了兩個徒弟,都沒能先稟報師父他老人家,隻怕師父回山時,要有怪罪。”

    “責罰什麽的,弟子自然心甘情願領受,隻是怕師父他老人家動氣傷身...”

    郝大通擺手道:“這有什麽?等你師父回來,我與掌門師兄一道去與他說明就是。”

    得嘞,就等您老這句話呢。

    “弟子謝過掌門師伯,郝師叔!”

    講到這裏,這次下山的經曆也就到了尾聲,趙誌敬又說起那些遭了禍世根毒手的門人們,屍首無法處理,隻能將骨灰、佩劍帶回。

    “度人無量天尊。”

    馬鈺宣聲道號,“明日一早,在配殿中做場法事,為這些弟子的亡魂拔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