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字數:3708 加入書籤
“貧僧既然落到你魔教手中,想要栽贓陷害還不容易?”
成昆尖聲冷笑道:“隻是想不到堂堂武當派的宋青書宋少俠,竟然暗中與魔教勾結,更是下重手廢了貧僧武功!”
其實成昆雖然是被宋青書製住,但武功卻是張無忌廢的,不過他純心挑撥,因此說成是宋青書所為。
“什麽?”
原本將明教斬草除根已經是板上釘釘,隻憑一個殷天正又能堅持多久,沒想到現在風雲突變。
曾阿牛、成昆、圓真,甚至連武當派的宋青書都被牽扯進來,究竟孰是孰非?
“放你祖宗十八代的累世臭屁!”
周顛重傷未愈,此時想要站起都十分困難,但聽到成昆的話後,還是破口大罵。
“要不是你這狗賊昨日潛入光明頂,暗中偷襲我等,六大派哪可能如此輕易的攻上山來!”
楊逍也道:“這位少林派的圓真大師,就是我明教護教法王謝遜的師父,混元霹靂手成昆。”
“他為了一己私仇,殺掉謝法王全家後躲入少林寺中.”
“轟!”
那少林僧人將手中禪杖重重擊在地上,發出一聲巨響,將楊逍話頭截斷。
“一派胡言,魔教妖人死到臨頭還要妖言惑眾,我少林派清譽豈容你等隨意詆毀!”
“放你媽的狗臭屁!”
楊逍貴為明教光明左使,不屑與一個無名僧人鬥口,但周顛可不管那些,張嘴就罵,即便因為氣血翻湧加重傷勢,仍是不肯停下。
原本莫聲穀與白眉鷹王的決戰,被這一個來曆不明的少年攪亂,後續又引出幾十年前的恩怨,廣場上頓時議論紛紛。
周顛的話自然不必理會,可楊逍作為明教首腦人物,雖然與六大派勢不兩立,但以他身份應該不會說謊,可這事情如果屬實,那少林派豈不成了藏汙納垢之地?
少林派空智神僧,峨嵋派滅絕師太,武當派宋遠橋眼見形勢愈發混亂,再不出麵幹預就要失控,可未等發話,那少林僧人又道:“幾十年前的事,人都死光了,如何證明是我圓真師兄所為?”
“你想對質,怎麽不去找武當派的張翠山?”
這話一出口,空智神僧立馬喝道:“圓音,休得胡言!”
少林派與武當派的恩怨糾葛可比什麽成昆謝遜要久遠得多了,遠到張三豐逃出少林寺,近至有人用少林派大力金剛指將俞岱岩重傷,終生殘廢。
隻不過時至今日,兩派同為武林中的泰山北鬥,雖然私下裏少有往來,但麵上總還過得去。
而圓音和尚的右眼,當年被殷素素用暗器打瞎,這筆帳自然算在張翠山頭上,因此耿耿於懷。
張無忌聽他對先父不敬,同樣大怒,叫道:“武當張五俠的大名,也是你胡亂提得的嗎?”
圓音和尚冷笑道:“張翠山受魔教妖女迷惑,自甘墮落,那是江湖中人盡皆知的事情。”
說完又指向武當派眾人,“宋青書重傷我圓真師兄是真是假暫且不提,何以身旁卻有個嬌滴滴的女子,是不是魔教奸細!”
他卻不知自己一時口快,得罪的可不隻是武當派,更將在場所有人中武功最高的兩個一起得罪了。
“住口!”
張無忌忍無可忍,縱身上前去抓圓音,少林僧人見他武功高強,立馬又有兩個圓字輩的弟子搶出,兩根禪杖分左右擊出迎敵。
哪知眼前一,還沒來得及反應,手中禪杖不知怎麽的居然遠遠飛出,再看圓音,已經被張無忌提著後腰舉至半空。
“曾兄弟,手下留人。”
原來是宋青書閃身來到近前,以乾坤大挪移的手法將兩根禪杖擊飛,跟著麵向張無忌,勸他不可一時衝動。
二人身法極快,再者少林派的空智、空性這等絕頂高手都未料到少年人會有如此身手,這一下被打了個措不及防,根本來不及救人。
“宋師哥說的是,我如果在這裏殺了圓音,六大派與明教的紛爭再也不能化解,那樣就中了成昆的奸計。”
張無忌忍住怒意,緩緩放下圓音,沉聲道:“是在下一時衝動,不過張五俠已經自刎而死,有什麽冤仇都該化解了。”
宋青書在一旁點頭讚同,跟著走回武當派中,將小昭雙手上的鐵鏈舉起道:“這位姑娘是我在明教手中救下來的,並非什麽奸細,否則也不會雙手雙腳都被鎖住。”
眾人一看,果然不假,但武當派與少林派的事,旁人可不敢輕易插嘴,因此心中雖然相信了幾分,但卻無人開口。
而楊逍與楊不悔一開始還未認出小昭,直到看見她手腳上的鐵鏈這才反應過來,不過小昭確實不是明教弟子,就是不知道怎麽會與武當派的人站在了一處。
“鬧夠了吧?”
滅絕師太雙眉倒豎,寒聲道:“這次六大派聯手,必要將魔教斬草除根,至於其他事情,以後有的是時間慢慢調查。”
少林派空智神僧,武當派五俠之首宋遠橋,峨嵋派掌門滅絕師太,無論身份還是武功,均是在場六大派之中最高者。
眾人見她發話,都覺得確實是這個道理,從中原趕赴西域,路途何止千裏,就這樣被一個少年人三言兩語的打發了,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即便幕後黑手真的是成昆,難道謝遜就該殺了那麽多無辜之人?
再者楊逍氣死峨嵋派孤鴻子,毀了紀曉芙清白,還有韋一笑殘忍嗜血,明教中人為非作歹,總不是成昆指使的吧?
“阿彌陀佛。”
空智神僧宣聲佛號,讚同道:“師太所言極是,圓真師侄既是少林派弟子,還請交由我等帶回寺中查明真相,到時是非曲直自有公斷。”
“但今日之事,老衲已經與殷施主有言在先,六大派與明教、天鷹教各出人手,堂堂正正分個勝負。”
張無忌見局麵發展到這個地步,想起師兄所說“即便抓住成昆,事情也未必能夠順利解決”,還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到最後還是要看誰的拳頭硬”,不由得重重歎了口氣。
殷天正是他外公,殷野王是他娘舅,楊不悔是他童年夥伴,那都是非救不可。
而且昨晚親耳聽到明教根本教義,乃是行善去惡,拯救世人,全教上下都以驅除胡虜為己任,實不該在這裏毀於一旦。
“在下雖然年少,但也知曉公道自在人心的道理,既然不能化解這場爭鬥,那便由我替殷老前輩出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