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你若練武,見我如一粒蜉蝣見青天】
字數:4413 加入書籤
陳勝盤膝坐在地宮深處。
濃鬱的紅光從體表迸射;澎湃的氣血和內力在體內如浪潮般嘩啦啦流淌;表皮大開的毛孔,配合著口鼻呼吸著外界的空氣,引起陣陣呼嘯的狂風。
附近的石板地麵呈黝黑色,上麵布滿了放射狀的崩裂痕跡,顯然他已在這兒打坐了很久。
整個人看起來,就像一座被鼓風機吹動的熾熱熔爐,在黑暗中沉默放射著光芒和熱浪。
直到一串輕微的腳步聲響起,才打破了這裏的寂靜。
抬轎的太監隊伍自行停在兩丈開外,他們依次將轎子裏的水晶雕像抬下來,整齊放置在熱浪邊緣。
“稟吳王,明教的《禦盡萬法根源智經》已經帶到了。”
在略帶尖銳的通稟聲中,陳勝睜開了一雙閃耀著熔岩似金紅色炎流的眼睛。
他看著反折射著紅光的晶瑩琉璃雕像,淡淡道。
“好,你們下去吧。”
太監們恭身退後,陳勝才攜著滾滾熱浪,起身來到一尊雕像前。
將灼熱的手掌探出,隔著數尺距離,遙遙將一股赤色的內力虛渡入水晶中,看著晶瑩雕像內複雜的行功路線被緩緩點亮。
之後,他便沉浸在武功的奧妙中,再無別的動作。
而陳勝移動位置後帶來的滾滾熱力,卻熏得不遠處轎子中的楊太後大汗淋漓,花容失色。
此時的她心髒砰砰直跳,根本就沒有半點施展魅術魅惑朱重五的心思。
不遠處那個一簾之隔的男人,讓她真切的感覺到了恐懼。
這個世界的內力是一種神奇的力量,高明的武功能讓修煉者擁有凝水成冰,造火燃木,提縱短暫滯空,暫時提升**強度等種種不可思議之能力。
但人是存在極限的,高手雖然能點燃幹燥的木柴,卻絕對不可能像一隻巨大的火爐般釋放出如此的滾滾熱浪。
別說見過了,楊太後這輩子連聽都沒聽說過有人能將武功練到這種程度。
她本身就是個高手,因此才更加明白,自己與對方的差距完全不可以道裏計。
刺殺?
還刺殺個屁啊,她現在隻想跪地婉轉成歡!
做了一番心理建設後,楊太後運轉內力,強壓下躁動的心跳,鬆了鬆緊扣的領口,又擦了擦身上的熱汗,撩起門簾向外看去。
正好瞧見陳勝已經依次探查過九尊雕像,正若有所思地向自己的轎子看來。
在看到這個全身被汗水濕透的貌美婦人後,他淡淡一笑道。
“小臣,恭請太後下轎。”
男人的態度讓楊太後心中略微一鬆,從轎中走下嬌呼道。
“還請吳王救我。”
她想要接近陳勝,卻被前方的熱浪烘得不得近前,隻能怯怯的站在一丈開外,楚楚可憐地說道。
“大王昨日下旨召見,本宮以為終於能得見大王天顏,心中不勝歡喜。
誰知張士誠那狗賊為了解圍城之困,竟派弟弟張士信挾持了本宮與陛下,想要借機行刺大王。
我迫於形式,隻能無奈從賊。
但今日觀您之天威,恰如大日昭昭,聖火熊熊,正是我明教記載中明王降世之相,實為命中注定的天下共主。
心中敬仰都來不及,哪裏還敢再做什麽行刺之舉。
隻盼大王能施恩垂憐,赦免小女子被脅從之罪。”
這番話中,隨著楊太後的自稱從最開始的本宮,變成了我,最後又變成小女人。
她的姿態也在不斷變化,先是委屈地站在地上,接著雙膝跪下,最後更是直接匍匐在地,滿臉無辜地抬頭看向陳勝。
“不錯,不錯。”
陳勝盯著楊太後明亮的眼睛,感受著其中魅惑人心的精神波動,滿意的點點頭。
沒有在意她口中的行刺之事,而是將話鋒一轉道。
“太後的魅術練得不差,你想練成全套的《禦盡萬法根源智經》嗎?”
“啊?可是張士信即將帶著大批高手行刺,禁軍中有位副統領是朝廷安插的……”
陳勝搖頭打斷了她的話,盯著她的眼睛再次問道。
“我問,你想練成《禦盡萬法根源智經》這套明教的鎮派絕學嗎?”
熟悉的精神波動從陳勝眼中迸發,楊太後一時間被他的色相所蠱惑,略微遲疑地道。
“我願意。”
“好,那我助你一臂之力。”
陳勝五指大張,遙遙一拍,就有一股灼熱的內力離體而出,跨越一丈的距離,灌進楊太後體內,分化成九股沿經脈遊走。
他竟是要用此人的身體,先試修一遍這門陌生的武功。
“啊,好燙。”
在內力入體的瞬間,楊太後就發出一聲慘叫燙暈了過去。
但她體內的九套內力行功圖,仍然在持續運行著。
那些內力分化成細微的絲線,先後遊走過腦域內的明堂、洞房、丹田、流珠、玉帝、天庭、極真、玄丹、太皇九宮,滋潤著這些脆弱的區域,嚐試激發大腦的潛能。
“希望能夠成功吧,我的時間不多了。”
陳勝一邊收集著楊太後體內的實驗數據,一邊竭力壓製著體內正在澎湃燃燒的精氣神,頗有心力交瘁之感。
這些年來,陳勝雖然在世俗中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成為了天下實力最強的反王,但那隻是他閑暇之時的副業而已。
他的主要精力一直都放在了武功上,一邊收集天下武學,一邊用麾下士兵實驗氣血轉化之法。
如此苦心孤詣十幾年後,終於搞清楚了氣血轉化成真氣的奧秘,並按照自己發現的理論,編撰出了一門主世界的真氣武功。
並在反複推演過數月,確認所創武功並無錯漏後,選擇用其來突破到主世界的武道第二境。
不想,在修煉中卻出了岔子。
武功沒問題,有問題的是陳勝自己。
在精氣神三者融合成真氣的最後關頭,他發現自己體內的氣與精過於強盛,但神的總量和品質卻差了那麽一絲,使三者無法達到武功設計中的融合平衡點。
如今陳勝烈焰升騰的模樣,看似極為威風,實則是轉化不完整的真氣在向外傾瀉。
猶如烈火烹油,不可持久。
等他習武二十多年來積攢的精氣、氣血和內力被燒幹後,就是油盡燈枯之時。
而陳勝之所以急召小明王和楊太後來應天,一來是因為自己此時的狀態不宜長途奔波。
二來則是因為,明教傳承的《禦盡萬法根源智經》專修精神與心靈,有可能彌補自己精氣神不平衡的缺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