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土木堡之變】

字數:2545   加入書籤

A+A-




    時間就跟流過應天府的長江一樣,滾滾而逝,晝夜不舍……
至正二十六年,吳王攻滅張士誠、方國珍。
次年,又滅陳友定、何真,攻下仍被乾朝官員治理的少數地盤,一統東南諸省。
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吳王改應天為南京,於南京登皇帝位,立國號大明,建元洪武。
七月,發兵北伐,大軍沿運河直抵天津,進逼大都,致使乾帝出奔上都,收回燕雲十六州。
洪武二年,擊敗王保保,得山陝二省。
洪武三年,滅明夏,取川蜀。
洪武七年,攻取雲南,降服大理段氏。
洪武十年,在四征北乾之際攻占遼東,使其退居草原。
洪武十一年,於捕魚兒海大破乾帝行宮,致乾朝勢力大衰,於數年後分裂為韃靼與瓦剌兩部。
洪武十三年,收回河西走廊。
洪武十八年,因南京乃偏安之都,國土北疆又無異族需要防守,大明遷都洛陽,皇城居天下正中。
……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大明建國的第八十二個年頭。
由於以武立國,並且立國後常年兵戈不止,大明如今的疆域赫然東踞高麗,南控安南,北吞漠北,西抵天竺。
配以文典教化,已將所屬文化圈的地域和人口全都納入到了王朝統治下。
而大明兼容並蓄的開放武學風氣,也讓南洋的巫蠱邪術、天竺的瑜伽七輪秘乘、東瀛的以器禦人、羅刹國的巨人戰體、西域的彎刀戰舞、大食的繁星秘武、極西諸國的信仰武道……通過絲綢之路與遠洋航運,進入了大明。
加之隨著老兵退伍回鄉,在軍中流傳的氣血武功廣傳天下,以及這片土地上原本的內力武學,武道一途堪稱百花齊放,呈現一片烈火烹油的繁榮之象。
滾滾長江東逝水,江山代有才人出。
在前仆後繼的人傑們推演下,大明的武道有了長足的發展。
特別是近二十幾年來,踩著一代代先人的肩膀,江湖上已然出現了少數能修出真氣的宗師人物。
不過,作為此世第一個掌握氣血武功奧秘與氣血轉化真氣之法的家族,朱家依然牢牢掌控著整個天下。
為了統治的安穩,皇帝習慣每五年帶著大軍在邊疆巡遊一圈,用來宣揚武德,震懾四方異族。
正統十四年,八月十七。
此時暑熱漸消,秋糧已收,中都洛陽的空氣裏,還彌漫著剛過中秋的喜悅。
一個麵容英朗的青年,手裏提著一隻剛出爐的烤鴨,推門回到了自己在城北的一間小院。
將包鴨子的黃紙在院中的桌上攤開,倒一杯果酒,以鴨肉蘸醬,配以黃瓜和蔥絲,用麵餅裹著一起入口,大快朵頤起來。
鴨油的濃香、醬料的醬香和解膩的黃瓜蔥絲在一起,口感和味道都好極了。
“幾十年沒吃,這口烤鴨子還是原來的味道啊。”
南京人喜歡吃鴨子,烤鴨的手藝便是遷都之後,由達官貴人帶到洛陽來的。
沒想到離開故土五十多年,味道竟然沒有一絲絲改變。
在小院中吃鴨子的,正是今年已經一百一十九歲高齡的陳勝。
在經過博采天下各宗派武功之長,下令藩國進貢本國武功等諸多事件後,在龍椅上坐了三十多個年頭後他,並沒有過多的眷戀權位。
自覺呆在大明會使武道再難寸進,就主動退位讓賢,把皇位讓給了朱重七唯一一個修成真氣的兒子,自己跑到世界各地遊曆。
這些年來,他吹過鮮卑利亞的冷雪風霜;見過維京漢子的凶蠻武技;嚐過三佛齊的大蛇烤肉;喝過東瀛的劣酒;摟過沙漠中的舞女;睡過滿是猛獸的荒野;騎著大象巡遊過天竺諸國……
把能經曆的風土人情都體驗一遍,把能學的武功也都學了一遍。
體驗了如此五十年的多姿多彩生命,直到有感壽元將盡,才重新回到了大明。
是的。
陳勝現在的壽命上限,依然是當年的一百二十歲。
也不知這是第二境武道的壽命極限,還是此世之人的物種極限,反正自從他武功突破到第二境後,麵板上的壽命上限就再也沒變過。
不過,在體驗過世間的所有美好,收集到所有武功,將《萬道森羅》推演到第二境極限的陳勝,已經不在意這條命的長短了。
兩個弟弟早就死了,他又沒有子女,世上沒什麽可留戀的東西。
他吃下麵前的最後一口烤鴨,喝下最後一點果酒,悠悠長歎道。
“就在這裏吧,結束掉我作為朱重五的一生。”
……
“八百裏加急軍情,前麵的人快快讓路!”
“八百裏加急軍情,前麵的人快快讓路!”
伴著一陣隆隆地馬蹄聲,一騎三馬的驛卒從洛陽北城門而入,一路橫衝直撞,將一道緊急軍情送進了皇宮裏。
一炷香後,太後急召內閣與在京四品以上文武官員進宮。
“陛下領軍巡至土木堡附近,被瓦剌殘部提前預埋的海量火藥所炸。
趁著軍中大亂,瓦剌人騎兵衝鋒,以五千騎兵大破我軍六萬精銳。
軍中宗師修為的鄭將軍和秉筆太監下落不明,疑似被火藥炸死。
而且有不少逃出戰場的殘兵,聲稱看到瓦刺人衝進中軍,當眾虜走了陛下。
在這封軍情之前,宮裏昨夜還收到三封飛鴿傳書,分別由皇帝親軍、北平布政司與隨軍太監所發,所述內容大致無異,此情報應當無誤。
眾卿,議一議吧,你們可有什麽辦法,能把皇上迎回來?”
門戶緊閉的奉天殿裏,太後麵色如霜,下方的大臣們麵麵相覷,不知該如何回答。
最後,在群臣的竊竊私語中,一內閣首輔直接出列道。
“皇上驟然北狩,太後心中定然傷痛萬分。
然,自古以來,皇家從來沒有家事,隻有國事。
為免發生瓦剌挾天子以令大明之事,亦防各地藩王躁動不安。
臣鬥膽,請奏立刻在皇子中選立新帝。”
作為最先掌握氣血轉化真氣之法奧秘的家族,皇室現在一共擁有五個真氣境宗師。
由於太祖無子,這些朱重六和朱重七的子孫,在法理上都是有資格繼承皇位的。
在大臣們心裏,皇帝被俘後,相比於瓦剌這個外敵,宗室中的真氣境宗師才是最有可能造成社稷動蕩之人。
但是作為皇帝的親娘,太後怎麽可能同意這種拋棄親兒子的決策,當即否決道。
“皇帝的諸子年幼,並無修成真氣者,無法歸附天下人心。
眾卿還是議一議,怎麽把皇帝救回來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