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朝堂風雲中的外交轉機
字數:5446 加入書籤
第301章&nbp;朝堂風雲中的外交轉機
巍峨的宮門前,山呼海嘯般的“恭迎林大人凱旋”聲震耳欲聾。
林詩雅身著緋袍,一步步踏上白玉階,心中卻絲毫沒有凱旋的喜悅。
和平協議隻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她敏銳地察覺到,讚揚聲中隱藏著無數探究、懷疑,甚至敵意的目光。
金鑾殿上,香爐嫋嫋,檀香氤氳,卻掩蓋不住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氣氛。
林詩雅將和平協議呈上禦案,垂首而立。
她能感覺到,無數道目光如同利劍般落在她身上,審視著她的一舉一動。
她微微側目,看到何尚書正襟危坐,手指一下一下地敲擊著桌麵,眼神深邃難測。
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果然,何尚書起身,拱手道“臣恭喜林大人凱旋而歸,隻是這協議之中,似乎有些條款……”他故意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眾臣,才繼續說道,“似乎有些條款,於我朝不利啊。”
何尚書的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在金鑾殿上回蕩。
林詩雅握緊了藏在袖中的手,指甲幾乎掐進肉裏。
她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平靜地抬起頭,直視何尚書咄咄逼人的目光。
“何尚書所指,是哪一條款?”
何尚書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拿起協議,指著其中一條款說道“割讓邊境三座城池,換取兩國百年和平,這代價,是否太過沉重?”
“沉重?”林詩雅反問,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何大人可曾想過,連年征戰,耗費多少人力物力?邊境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這代價,又該如何計算?”
“強詞奪理!”何尚書猛地一拍桌子,怒斥道,“邊境三城乃我朝重要關隘,豈能拱手讓人?”
“若不割讓三城,戰火重燃,生靈塗炭,屆時何大人又該如何自處?”林詩雅毫不退讓,語氣淩厲。
兩人針鋒相對,互不相讓,朝堂上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
大臣們開始竊竊私語,有的麵露擔憂,有的幸災樂禍,更多的是靜觀其變,等待著這場對峙的結果。
林詩雅深吸一口氣,正要開口解釋協議條款背後的深意,卻聽到禦座上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
“諸位愛卿稍安勿躁。”皇帝慕容複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帶著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瞬間平息了劍拔弩張的氛圍。
“林愛卿,你繼續說。”
得到皇帝的支持,林詩雅心中稍定,她深吸一口氣,朗聲說道“割讓三城,看似損失,實則長遠之計。這三城地處偏遠,易攻難守,多年來耗費大量軍力財力,卻收效甚微。如今我們以三城換取百年和平,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將來必能收回失地,甚至更進一步!”她頓了頓,目光掃過何尚書,語氣更加堅定,“況且,協議中規定,兩國互通商貿,邊境百姓可自由往來。如此一來,邊境繁榮,百姓安居樂業,豈不比固守三城更有利?”
林詩雅條理清晰,侃侃而談,從本國利益、長遠發展以及外交局勢等多方麵進行闡述,每一句都直擊要點,擲地有聲。
一些原本搖擺不定的大臣開始點頭,眼中露出讚許之色。
孫謀士捋著胡須,欣慰地笑了。
何尚書被林詩雅反駁得啞口無言,臉色鐵青,卻找不到任何反駁的理由。
他張了張嘴,最終隻能憤憤地甩袖坐下。
眼見朝堂上的局勢扭轉,林詩雅暗自鬆了口氣。
她知道,這隻是第一步,未來的路還很長,但她已經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侍衛快步走入,手中捧著一封信,高聲稟報道“陛下,敵國使臣送來急信!”
慕容複接過信,展開一看,臉色微微一變。
他將信遞給身邊的太監,沉聲道“宣讀。”
太監尖細的聲音在金鑾殿上回蕩“……貴國朝臣輕信林詩雅之言,實乃愚昧之舉!我朝願再提條件,割地五城,方可議和……”
信中字字句句,皆是挑釁,朝堂上再次出現不安的騷動。
一些大臣又開始猶豫,看向林詩雅的眼神充滿了擔憂。
何尚書則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林詩雅接過信,眉頭緊鎖。
敵人的這封信,分明是故意擾亂朝堂,讓她陷入困境。
她知道,這隻是新的挑戰的開始。
她深吸一口氣,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向慕容複,緩緩開口“陛下……”
林詩雅上前一步,從太監手中接過信箋,目光掃過上麵的文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陛下,臣以為,敵國此舉,不過是虛張聲勢,試圖擾亂我朝軍心。”她語氣沉穩,擲地有聲,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不等眾人反應過來,她已走到禦案旁,拿起禦筆,在空白的奏折上奮筆疾書。
筆尖在紙上飛舞,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一首激昂的戰歌,在金鑾殿上回蕩。
不到一盞茶的時間,林詩雅便將寫好的回信呈給皇帝。
慕容複接過信,快速瀏覽了一遍,信中,林詩雅針對敵國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做了詳細的解答,並有理有據地駁斥了敵國的無理要求。
她甚至反將一軍,提出如果敵國繼續挑釁,本國將重新考慮之前的貿易優惠政策。
回信送出後不久,敵國便沒了動靜。
原本喧鬧的朝堂,此刻鴉雀無聲,大臣們都被林詩雅的果敢和智慧所震懾。
他們看著站在朝堂中央的林詩雅,金色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她的身上,仿佛為她披上了一層金色的戰甲,讓她看起來更加威風凜凜。
何尚書的臉色變得煞白,他原本以為敵國的信會讓林詩雅陷入困境,卻沒想到她竟然如此輕易地化解了危機。
他緊緊地攥著拳頭,指甲幾乎掐進了肉裏,心中充滿了不甘和嫉妒。
慕容複看著林詩雅,他微微點頭,用眼神給予她無聲的支持。
林詩雅感受到來自皇帝的鼓勵,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她回以感激的眼神,兩人之間無需言語,便已心領神會。
周圍的大臣們看到這一幕,都感受到了皇帝對林詩雅的信任和欣賞。
他們也開始重新審視這位年輕的狀元,林詩雅的威望在這一刻達到了頂峰,她站在朝堂中央,宛如定海神針,穩定著整個朝堂的局勢。
“諸位愛卿,”林詩雅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關於此次外交事件,臣還有一事想稟明陛下……”
林詩雅眼見局勢已穩,乘勝追擊,拱手道“陛下,此次外交雖暫時化解危機,卻也暴露出我朝官員外交經驗不足的弊端。臣鬥膽建議,設立外交培訓機構,專門培養外交人才,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外交挑戰。”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
有人讚同,有人反對,也有人保持觀望。
慕容複卻眼前一亮,撫掌道“林愛卿所言甚是!我朝正需此類人才。此事便交由林愛卿全權負責,所需人力物力,可隨意調用。”
得到皇帝的支持,林詩雅心中一喜。
她環視四周,朗聲道“諸位大人,我朝國力日漸強盛,與周邊各國交往日益頻繁,外交人才的培養刻不容緩。臣懇望各位大人能夠鼎力相助,共襄盛舉!”
大臣們見皇帝如此重視,也紛紛表示支持。
就連一直與林詩雅作對的何尚書,此刻也不好再公開反對,隻得陰沉著臉,一言不發。
孫謀士捋著胡須,笑嗬嗬地說道“林大人此舉,實乃高瞻遠矚,我朝之幸啊!”
一時間,朝堂上氣氛熱烈,大臣們紛紛圍繞著外交培訓計劃,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
有的建議從各地選拔優秀人才,有的建議聘請外國學者前來授課,還有的建議設立專門的考試製度,以選拔合格的外交人才。
林詩雅認真傾聽每一位大臣的建議,並將它們一一記錄下來,心中充滿了希望。
她仿佛看到,一批批優秀的外交人才從這裏走出去,為大晏王朝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就在朝堂討論得如火如荼之際,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個侍衛跌跌撞撞地跑進來,臉色蒼白,渾身顫抖,“報……報告陛下……”他語氣慌亂,仿佛看到了什麽可怕的事情,“邊境……邊境急報!”&nbp;他顫抖著雙手,將一封染血的信箋呈了上去。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