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傳統技藝之傳承新舉

字數:6890   加入書籤

A+A-


    第376章&nbp;傳統技藝之傳承新舉

    林詩雅的目光越過熙攘的人群,落在了更遠的未來。

    熱鬧的展覽、精美的海報隻是第一步,傳統技藝的傳承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麵。

    她需要一種更深入、更長久的方式,讓這些古老的技藝真正紮根,開枝散葉。

    帶著這樣的想法,林詩雅來到了城郊的一處傳統技藝工坊。

    這裏聚集著京城大部分的手工藝人,雕刻、編織、製陶……

    各種技藝在此交融,空氣中彌漫著木屑、陶土和染料混合的獨特氣味。

    比起之前,工匠們的臉上多了幾分紅潤,衣著也整潔了不少,顯然生活境況有了改善。

    然而,林詩雅注意到,他們手中的工具、傳承的方式,卻依舊如從前般陳舊。

    一位老匠人正對著徒弟大聲嗬斥,不滿他雕刻的線條不夠流暢。

    林詩雅駐足聆聽,老匠人反複強調的,是祖輩傳下來的經驗,卻鮮少提及技藝背後的原理。

    “難道幾百年來,這些技藝就沒有任何改進嗎?”林詩雅心中暗想。

    她仿佛看到這些精妙的技藝被困在了一個無形的牢籠裏,固守著傳統,卻也失去了創新的活力。

    一種使命感在林詩雅心中湧起,她意識到自己需要做的,不僅僅是讓這些技藝重現光彩,更要為它們注入新的生命力。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她腦海中成型建立一所傳統技藝學校,專門培養技藝傳承人。

    學校將不僅教授傳統的技藝,更要引入現代的知識,讓學生們理解技藝背後的科學原理,鼓勵他們創新,發展新的技法。

    林詩雅將這個想法告訴了工坊裏的手工藝人。

    然而,她的提議卻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

    “祖師爺傳下來的規矩,怎麽能改?”一位頭發花白的老木匠率先發難,他手中的刻刀重重地敲在桌子上,發出一聲悶響。

    “師徒傳承,口口相傳,這才是正道!辦什麽學校,那是紙上談兵!”

    其他手工藝人也紛紛附和,他們固守著傳統的師徒傳承方式,對林詩雅的創新之舉充滿了懷疑和抵觸。

    緊張的氣氛在工坊裏蔓延開來,林詩雅仿佛置身於風暴中心,但她眼神堅定,沒有絲毫退縮之意。

    “李嬤嬤,”林詩雅轉向人群中一位慈祥的老婦人,“您覺得呢?”

    李嬤嬤拄著拐杖,緩緩走到林詩雅身邊,她飽經風霜的臉上帶著一絲慈祥的微笑,聲音卻鏗鏘有力“老身雖然不通文墨,但也知道這世道,變則通,不變則亡。林大人說的對,祖宗留下的東西固然要守著,但也不能抱著老黃曆過日子。要我說,這學校辦得好,能讓咱們這些老手藝,後繼有人!”

    李嬤嬤的一番話,讓工坊裏嘈雜的聲音漸漸平息。

    林詩雅感激地朝她點點頭,接著說道“諸位前輩,詩雅明白你們的顧慮。但詩雅並非要摒棄傳統,而是想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的生機!我們不僅要讓後人學會技藝,更要讓他們懂得其中的道理。我們邀請各領域的學者,來為學生講解文字、曆史、數學、甚至是物理原理,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諸位,你們手裏的技藝,不單單是吃飯的工具,更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如果隻知道埋頭苦幹,不思進取,這些寶貝遲早會蒙塵。詩雅不希望看到這一天,所以我才力求創新,讓傳統技藝可以繼續發光發熱。”

    為了讓眾人更直觀地了解她的想法,林詩雅請來了幾位頗負盛名的學者。

    他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文化知識對於技藝的重要性,又請來一些技藝精湛的藝人,分享學習文化知識後,如何精進自身技藝的心得。

    一位擅長玉雕的匠人講述,他從幾何學中獲得了靈感,雕刻出的作品更具立體感和藝術性,這引起了工匠們的濃厚興趣。

    在林詩雅和學者們的共同努力下,手工藝人們的態度逐漸軟化,他們開始認真思考林詩雅的提議,原本抵觸的情緒也慢慢消散。

    一些年輕的工匠開始興奮地討論起學校的未來,他們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看到了傳承技藝的新途徑。

    慕容複一直站在一旁,默默地觀察著這一切。

    他看著林詩雅侃侃而談,他走到她身邊,輕聲問道“雅兒,學校的選址可有眉目了?”

    林詩雅轉過身,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她的眼睛亮得像是天上的星辰“皇上,詩雅已有了初步的想法,想選在城郊的一處廢棄的皇家園林,那裏既清靜又寬闊,正適合辦學校。”她興奮地指著手中的圖紙,詳細地解釋著自己的規劃,時不時地征求慕容複的意見。

    慕容複認真地傾聽著,他看著林詩雅神采飛揚的樣子,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片土地,為了這裏的人民。

    工坊內的氣氛漸漸變得輕鬆起來,手工藝人們開始積極地討論學校的各項事宜。

    林詩雅看著他們臉上逐漸展開的笑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這時,林詩雅突然感受到一陣異樣的觸感,她垂眸一看,是一封折疊的信箋,靜靜地躺在她手心裏,信封上什麽都沒有寫。

    林詩雅不解地看向慕容複,卻發現他隻是微微一笑,

    林詩雅展開信箋,裏麵隻有寥寥數語,卻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她心中的火熱。

    信上說,籌辦學校所需的資金,戶部那邊暫時無法撥付,讓她另想辦法。

    如同被無形的大手扼住了喉嚨,林詩雅的呼吸都變得困難起來。

    她緊緊攥著信紙,指節泛白。

    之前為了爭取手工藝人們的支持,她可謂是耗盡了心力,如今又麵臨資金短缺的問題,仿佛一座大山壓在她的肩頭,令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憊。

    她感到一陣暈眩,眼前的手工藝人變得模糊起來,木頭的清香也變得刺鼻。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

    她不能倒下,她看到了手工藝人們眼中的期盼,看到了他們對學校的渴望。

    那眼神猶如夜幕中的星火,縱然微弱,卻足以照亮前行的道路。

    林詩雅環顧四周,工坊內的工匠們,有的在細致地打磨著手中的物件,有的在專注地描繪著圖樣,他們臉上的認真和專注,讓林詩雅心中湧起一股力量。

    她明白,她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更不能讓這些珍貴的技藝因資金問題而停滯不前。

    她沒有直接向朝廷伸手要錢她決定另辟蹊徑,走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路。

    林詩雅找到李嬤嬤,向她說明了情況。

    李嬤嬤聽完,眉頭緊鎖,但很快便舒展開來,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林大人,老身雖沒什麽錢財,但在這京城,也還算有些薄麵。不如,我們發動民間的力量,為學校募捐如何?”

    林詩雅眼前一亮,這個主意確實讓她意想不到。

    發動民間力量,這不僅可以解決燃眉之急,還可以提高民眾對傳統技藝的關注度,可謂一舉兩得。

    李嬤嬤行動迅速,她聯絡了京城一些熱衷於傳統技藝的富商和仕紳,這些人平日裏就對傳統文化頗有興趣。

    她還組織了一場小型的展示活動,將手工藝人們精心製作的工藝品,擺放在熱鬧的街道上。

    林詩雅和李嬤嬤忙得腳不沾地,她們奔走於大街小巷,四處宣傳學校的理念,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傳統技藝的價值。

    她們的聲音沙啞,雙腿酸痛,但看到越來越多的民眾對傳統技藝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她們的疲憊也消散了大半。

    林詩雅的行動在京城掀起了一陣熱潮,人們紛紛慷慨解囊,為學校的籌辦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種獨特的募捐方式,讓許多人感到新奇,也讓大家意識到,傳統技藝不僅是曆史的沉澱,更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

    就在募捐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孫官員卻悄悄地找到了林詩雅,他帶著一絲諂媚的笑容,低聲說道“林大人,您這般大張旗鼓地募捐,是不是有些不合規矩啊?”

    林詩雅轉過身,眼神銳利地看著孫官員,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反問道“孫大人,規矩?這規矩,到底是誰定的呢?”

    京城內外,一時之間,竟掀起了一股捐資助學的熱潮。

    富商巨賈慷慨解囊,尋常百姓也紛紛傾盡所有,隻為能為這所傳承技藝的學校添磚加瓦。

    短短數日,林詩雅便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遠遠超出了預期。

    看著源源不斷送來的銀兩和物資,林詩雅心中感慨萬千。

    她明白,這不僅僅是金錢的支持,更是民眾對傳統技藝的認可和期盼。

    她暗暗發誓,定不辜負眾望,將這所學校辦好,讓傳統技藝薪火相傳。

    選址在城郊皇家園林的傳統技藝學校正式動工。

    曾經荒蕪的園林,如今機器轟鳴,人聲鼎沸,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工匠們揮汗如雨,一磚一瓦地壘砌著學校的圍牆,一草一木地裝點著學校的庭院。

    他們幹勁十足,仿佛在建造的不是一所學校,而是他們未來的希望。

    老木匠,曾經質疑林詩雅的那位老匠人,如今也積極地參與到學校的建設中。

    他拄著拐杖,佝僂著身子,仔細地檢查著每一塊木料,每一根梁柱,生怕出現絲毫差錯。

    他布滿皺紋的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仿佛在看著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

    李嬤嬤也忙前忙後,為工匠們送水送飯,噓寒問暖。

    她看著日漸成型的學校,心中充滿了喜悅。

    她仿佛看到了孩子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學習技藝,看到了傳統技藝在年輕一代的手中煥發生機。

    林詩雅站在工地上,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滿了自豪。

    她知道,這隻是第一步,未來的路還很長,但她堅信,隻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讓傳統技藝重放光彩。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工地上,將一切都染上了一層溫暖的色彩。

    林詩雅深吸一口氣,感受著空氣中彌漫的木屑和泥土的清香,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然而,她明白,學校的建設僅僅是開始,如何吸引年輕人來學習傳統技藝,才是最大的難題。

    在這個追求功名利祿的時代,有多少人願意靜下心來學習這些看似“無用”的技藝呢?

    林詩雅皺起眉頭,心中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這時,慕容複走到她身邊,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肩膀,遞給她一杯熱茶。

    “雅兒,在想什麽呢?”

    林詩雅接過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苦澀的味道在口中蔓延開來。

    “皇上,臣在想,學校建成之後,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學習傳統技藝呢?”

    慕容複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雅兒,你忘了,我們還有一張王牌沒有用呢……”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