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醫藥改革之全麵勝利與新征程
字數:5432 加入書籤
第483章 醫藥改革之全麵勝利與新征程
趙太醫拂袖而去後,林詩雅並沒有慌亂。
她走到書桌前,點燃一盞油燈,昏黃的燈光映照在她沉靜的臉上。
窗外夜風呼嘯,拍打著窗欞,發出陣陣聲響,仿佛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暴風雨。
林詩雅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開始思考應對之策。
她知道,太醫院的這次反撲來勢洶洶,絕非偶然,背後定有更大的陰謀。
她必須冷靜應對,才能化解這場危機。
不出所料,第二天早朝,太醫院就呈上了一份奏折,對新治療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了全麵的質疑。
奏折中列舉了各種所謂的“副作用”和“失敗案例”,試圖徹底否定之前的認可成果。
太醫院的趙太醫站在朝堂中央,慷慨激昂地陳述著他們的觀點,語氣中充滿了對新治療方法的鄙夷和不屑。
“林大人,你提出的新治療方法,看似有效,實則貽害無窮!”趙太醫指著林詩雅,語氣咄咄逼人,“它不僅沒有治愈任何病人,反而導致了許多並發症,甚至還有病人因此喪命!如此草菅人命的治療方法,怎能推廣於天下?”
林詩雅靜靜地聽著趙太醫的指控,臉上沒有絲毫波瀾。
她知道,趙太醫所說的都是無稽之談,是為了維護太醫院的利益而故意捏造的謊言。
但她並沒有急於反駁,而是等到趙太醫說完,才緩緩開口。
“趙太醫,你所說的這些‘副作用’和‘失敗案例’,可有證據?”林詩雅的聲音清冷而堅定,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空口無憑,僅憑你的一麵之詞,就想否定新治療方法的有效性,未免太兒戲了吧?”
趙太醫冷哼一聲,說道:“證據?自然是有的!”他從袖中掏出一疊厚厚的奏折,高舉過頭頂,“這些都是各地醫館和百姓的聯名上書,控訴新治療方法的危害!”
林詩雅看著趙太醫手中的奏折,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她知道,這些奏折必然是偽造的,是趙太醫等人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的產物。
“既然趙太醫如此有信心,那就請當眾宣讀這些奏折吧。”林詩雅的目光銳利如刀,直視著趙太醫,“讓大家看看,你所謂的‘證據’,究竟是真是假!”
趙太醫的臉色微微一變,他沒想到林詩雅會如此強硬。
他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打開了手中的奏折……
“臣等……”
趙太醫剛念了個開頭,林詩雅便打斷了他。
“且慢。”她從袖中取出一摞更厚的卷宗,高高舉起,“趙太醫所言各地醫館百姓聯名上書,控訴新療法危害,不知可否與我手中這些各地醫館百姓聯名感謝新療法活人無數的上書對照一二?” 趙太醫臉色驟變,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
他手中的奏折像一塊烙鐵,燙得他幾乎拿不住。
林詩雅不等他反應,徑直走到皇帝麵前,將卷宗呈上,“皇上,臣這裏有各地醫館遞交上來的詳細病曆,以及使用新療法後的痊愈記錄,更有百姓親筆書寫的感謝信,樁樁件件,皆可查證。臣鬥膽請求,將趙太醫所呈奏折與臣手中卷宗一同交由大理寺徹查,是非曲直,自有公斷!”
皇帝接過卷宗,隨意翻閱了幾頁,上麵密密麻麻的文字和鮮紅的指印,無不彰顯著新療法的顯著療效和百姓的感激之情。
他看向趙太醫,眼神銳利如刀,“趙太醫,你還有何話說?”
趙太醫臉色慘白,嘴唇顫抖著,卻說不出一個字。
他手中的奏折悄然滑落,掉在地上發出一聲悶響,仿佛是他最後的掙紮。
大理寺的調查結果很快出來,證實趙太醫呈上的奏折皆是偽造,幕後主使正是與藥材商勾結的孫謀士。
真相大白,趙太醫被革職查辦,孫謀士鋃鐺入獄,相關藥材商也被處以重罰。
隨著醫藥改革的全麵勝利,藥材價格得到合理調控,新療法在全國醫館、太醫院、民間藥鋪都得到廣泛應用。
曾經抵製改革的陳大夫,如今也潛心學習新療法,懸壺濟世;操縱價格的吳老板,也改邪歸正,誠信經營。
百姓們得以用上價廉物美的藥物,醫療水平大幅提升,整個國家都煥發出新的生機。
林詩雅站在醫藥行業的巔峰,心中充滿了自豪。
她回想起一路走來的艱辛,眼眶微微濕潤。
她知道,這隻是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在等待著她。
“林大人,”一個聲音在她身後響起,“今晚宮中設宴,為你慶功。”
金碧輝煌的宮殿內,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衣香鬢影觥籌交錯,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這是為慶祝醫藥改革成功而舉辦的慶功宴,也是林詩雅榮耀的時刻。
一曲終了,慕容複走到林詩雅麵前,伸出手,溫潤如玉的嗓音帶著一絲笑意:“林大人,可否賞臉與朕共舞一曲?”
林詩雅微微一笑,將手放入慕容複的掌心。
兩人翩翩起舞,衣袂飄飄,宛如神仙眷侶。
周圍的官員和賓客們紛紛投來羨慕和祝福的目光,讚歎聲此起彼伏。
旋轉間,林詩雅的目光與慕容複交匯,彼此眼中隻有對方。
這一刻,仿佛時間靜止,世間萬物都消失不見,隻剩下他們二人在舞池中央,深情對視。
慕容複的手輕輕摟著林詩雅的腰,一股暖流從他的掌心傳遞到她的身上,讓她感到無比的安心和幸福。
幾日後,陽光普照,彩旗飄揚,醫藥改革成果展示大會在京城最大的廣場隆重舉行。
人山人海,歡聲雷動,人們從四麵八方趕來,共同見證這曆史性的一刻。
林詩雅站在高台上,身著官服,英姿颯爽。
她的目光掃過台下歡呼雀躍的人群,心中充滿了喜悅和自豪。
在她身後,是一幅幅巨大的圖畫,展示著醫藥改革帶來的巨大變化:藥材價格的下降,醫療水平的提高,百姓的健康狀況的改善……
每一幅圖畫都訴說著改革的成果,每一個數字都彰顯著改革的意義。
“林大人,您真是我們的大恩人啊!”一位老農激動地握著林詩雅的手,眼含熱淚,“以前我們看病難,看病貴,現在好了,藥價便宜了,病也看得起了,多虧了您啊!”
“林大人,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一位年輕的醫生滿懷敬意地看著林詩雅,“您的新療法救了無數人的性命,您是真正的醫者仁心!”
讚譽聲、感謝聲如潮水般湧來,林詩雅微笑著向眾人致意。
她知道,這隻是開始,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慶功宴的喧囂漸漸遠去,成果展示大會的熱鬧也逐漸平息。
林詩雅站在窗前,望著遠方,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林大人,”侍從的聲音在她身後響起,“驛丞大人求見。”
林詩雅轉身,隻見驛丞大人快步走來,神色焦急。
“林大人,京畿十裏外的永寧驛站出事了!”驛丞大人語氣急促,“驛站失火,燒毀了大半庫房,重要的公文信件也付之一炬!”
林詩雅心中一凜,永寧驛站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承擔著傳遞朝廷公文和軍事情報的重任,如今失火,後果不堪設想。
“驛丞大人,詳細說說情況。”
驛丞大人抹了抹額頭的汗,將事情的經過娓娓道來。
原來,永寧驛站的驛卒長期疏於管理,馬匹隨意拴在庫房附近,夜間一匹老馬踢翻了燈盞,引發了這場大火。
林詩雅聽完,眉頭緊鎖。
驛站失火並非偶然,而是長期以來管理混亂的必然結果。
她意識到,驛站改革勢在必行。
“皇上,臣有事啟奏。”第二日早朝,林詩雅站出列,將永寧驛站失火一事稟明皇帝,並提出了驛站改革的建議。
慕容複聽後,沉吟片刻,“林愛卿所言極是,驛站改革刻不容緩。隻是,國庫空虛,兵部撥款有限,此事該如何進行?”
林詩雅早有準備,從容答道:“臣建議,先從京畿附近的驛站入手,逐步推廣改革經驗。至於資金問題,臣認為可以效仿醫藥改革,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驛站建設和運營。”
慕容複眼前一亮,“此計甚妙!林愛卿,此事就交由你全權負責。”
得到皇帝的支持,林詩雅立即著手準備驛站改革的具體方案。
她深知,驛站改革牽涉甚廣,阻力重重,但她已經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翌日清晨,林詩雅換上一身便服,帶著幾名侍衛,悄然離開了京城,朝著永寧驛站的方向而去。
馬車轔轔,一路向西,卷起漫天塵土。
林詩雅掀開車簾,望著遠處漸漸靠近的驛站, 永寧驛站的大門敞開著,幾名驛卒懶散地坐在門口,有的打著哈欠,有的則聚在一起閑聊,絲毫沒有注意到林詩雅的到來。
“籲——” 馬車緩緩停下,林詩雅走下馬車,目光銳利地掃過眼前的景象,一股淡淡的腐朽氣息撲麵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