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瓷器產業升級之堅守與突破

字數:5656   加入書籤

A+A-


    第496章 瓷器產業升級之堅守與突破
    “林大人,不好了!出事了……”商人氣喘籲籲地跑到林詩雅麵前,臉色煞白。
    “慢慢說,發生了何事?”林詩雅眉心微蹙,心中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
    商人顫抖著說道:“新燒製的瓷器……出現了裂紋!數量不少……”
    林詩雅心頭一緊,瓷器出現裂紋,這可不是小事。
    她立刻趕往瓷窯,隻見一箱箱燒製好的瓷器堆放在地上,不少瓷器表麵都出現了細密的裂紋,觸目驚心。
    “怎麽會這樣?”周瓷器工不敢置信地拿起一隻瓷碗,仔細端詳,“我們明明按照新工藝燒製的,怎麽會出現裂紋呢?”
    林詩雅沉思片刻,問道:“所有的瓷器都出現了裂紋嗎?”
    “並非所有,但數量不少。”周瓷器工回答道。
    林詩雅仔細觀察了出現裂紋的瓷器,發現這些瓷器所用的瓷土顏色略有不同,質地也稍顯粗糙。
    “問題可能出在瓷土上。”林詩雅心中有了猜測。
    她立刻動身前往瓷土采集地,崎嶇的山路顛簸不已,但她絲毫沒有在意,一心隻想弄清楚瓷土的問題。
    到達瓷土采集地後,林詩雅仔細觀察了采集的過程,發現工人們仍然采用傳統的采集方法,采集的瓷土純度不高,雜質較多。
    “老王,你們為何不采用我之前提議的新采集方法?”林詩雅問工頭老王。
    老王吐出一口煙圈,不以為然地說道:“林大人,這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方法,肯定錯不了。您的新方法,我們也試過,根本不行,采集出來的瓷土,根本做不出好瓷器。”
    林詩雅眉頭緊鎖,解釋道:“新方法可以提高瓷土的純度,減少雜質,燒製出的瓷器品質會更好……”
    “林大人,您是狀元,讀書厲害,可這做瓷器,我們才是行家。”老王打斷林詩雅的話,“您說的那些,都是紙上談兵,根本不實用。”
    林詩雅看著老王固執的表情,心中明白,僅憑言語是無法說服他的。
    “這樣吧,老王,”林詩雅語氣堅定,“我親自示範一遍新采集方法……”
    林詩雅挽起袖子,親自下到礦坑,示範新的瓷土采集方法。
    她細致地講解每一步操作要領,並強調不同土層的區別和處理方式。
    陽光灑在她的身上,汗水浸濕了衣衫,但她神情專注,一絲不苟。
    工頭老王在一旁冷眼旁觀,心中滿是不屑。
    其他工人也竊竊私語,對新方法持懷疑態度。
    幾天後,林詩雅用新采集的瓷土燒製出了一批瓷器樣本。
    當這些瓷器擺放在眾人麵前時,所有人都驚呆了。
    這些瓷器,釉色瑩潤,胎質細膩,敲擊聲清脆悅耳,遠勝以往燒製的任何一批瓷器。
    老王拿起一隻瓷碗,仔細端詳,手指感受著瓷器光滑溫潤的觸感,他輕輕敲擊碗壁,清脆的響聲回蕩在空氣中,仿佛一首美妙的樂曲。
    “這……這怎麽可能?”他喃喃自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事實勝於雄辯。”林詩雅語氣平靜而堅定,“新方法采集的瓷土,純度更高,雜質更少,燒製出的瓷器自然更好。”
    老王看著手中的瓷碗,良久,終於點了點頭:“林大人,我服了。我們以後就按您的新方法采集瓷土。”
    就在瓷器產業升級初見成效之際,一股強大的外部壓力悄然而至。
    外國瓷器開始大規模湧入市場,這些瓷器價格低廉,造型新穎,迅速吸引了大批消費者。
    本國瓷器的銷售受到巨大衝擊,許多瓷窯的生意一落千丈。
    “林大人,外國瓷器賣得這麽便宜,我們根本競爭不過啊!”瓷器商會的孫會長焦急地說道,“再這樣下去,我們的瓷窯都要倒閉了!”
    林詩雅看著擺放在桌上的外國瓷器,精致的花紋,低廉的價格,確實對本國瓷器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她眉頭緊鎖,心中思緒萬千。
    “看來,我們需要另辟蹊徑……”她低聲說道,目光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林大人,您有什麽好主意?”孫會長急切地問道。
    林詩雅拿起一隻本國瓷器,輕輕撫摸著光滑的釉麵,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她心中逐漸成形……
    她抬頭看向孫會長,嘴角露出一絲自信的微笑:“孫會長,我想我們可以……”
    林詩雅召集瓷器商會的成員,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舉辦“大盛瓷器文化節”。
    她深知,外國瓷器雖然價格低廉,卻缺乏本國瓷器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工藝。
    她決定以此為突破口,展現本國瓷器的獨特魅力。
    文化節上,林詩雅組織了各種精彩的活動。
    她邀請了著名的瓷器工匠現場演示傳統製瓷技藝,精湛的技藝讓觀眾歎為觀止。
    她還舉辦了瓷器鑒賞會,詳細講解不同時期、不同窯口的瓷器特點,讓消費者深入了解本國瓷器的曆史和文化。
    同時,她還推出了“瓷器DIY”活動,讓消費者親身體驗製瓷的樂趣,進一步拉近了消費者與本國瓷器的距離。
    文化節現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琳琅滿目的瓷器,精彩紛呈的活動,吸引了無數消費者前來參觀和購買。
    瓷器攤位前,人們摩肩接踵,爭相挑選心儀的瓷器。
    “這青花瓷的花紋真漂亮,比外國瓷器更有韻味!”一位夫人拿著一個青花瓷瓶,愛不釋手。
    “是啊,而且這瓷器的胎質更細膩,手感更好。”她身旁的丈夫也讚歎道。
    聽著顧客們讚歎的聲音,林詩雅心中充滿了欣慰。
    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本國瓷器終於重新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文化節的現場更加璀璨奪目。
    慕容複站在人群中,靜靜地看著忙碌的林詩雅。
    他被林詩雅的智慧和堅韌深深吸引,心中充滿了欽佩。
    林詩雅也感受到了慕容複的目光,她抬頭看向他,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慕容複走到林詩雅身邊,輕聲說道:“詩雅,你做得很好。”
    林詩雅微微一笑,說道:“這隻是開始,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相信你。”慕容複眼神堅定,“我會一直支持你。”
    兩人並肩站在一起,看著熱鬧的文化節現場,心中充滿了希望。
    遠處,一盞孔明燈緩緩升起,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他們前行的道路。
    林詩雅突然想起什麽,轉身對慕容複說,“對了,還有一件事……”隨著新瓷土采集方法的推廣,瓷窯內再次忙碌起來,工人們揮汗如雨,臉上卻洋溢著希望的光芒。
    一摞摞燒製好的瓷器被小心翼翼地搬出窯爐,擺放在空地上,等待著最後的檢驗。
    這些瓷器,釉色飽滿,光澤瑩潤,敲擊之聲清脆悅耳,與之前那些布滿裂紋的殘次品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林大人,您看,這批瓷器燒得真好!”周瓷器工捧著一個剛出爐的茶杯,激動地說道,粗糙的手指輕輕摩挲著杯身,感受著瓷器溫潤的觸感,“現在我們終於不用擔心瓷器開裂了,真得感謝您!”
    林詩雅望著眼前堆積如山的瓷器,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瓷器產業的複蘇和升級,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空氣中彌漫著瓷器特有的泥土氣息,和窯爐散發出的熱浪,這種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味道,讓林詩雅倍感振奮。
    瓷器商會的孫會長也喜笑顏開,他指揮著手下將瓷器裝車,準備運往各地銷售,壓在心頭多日的陰霾,終於一掃而空。
    “林大人,現在,我們的瓷器終於可以和外國的那些瓷器一較高下了!”孫會長感慨地說道,他看著一輛輛裝滿瓷器的馬車,仿佛看到了源源不斷的財富正滾滾而來。
    林詩雅微微頷首,心中卻並未因此而鬆懈。
    她清楚地知道,眼前的繁榮,隻是暫時的。
    然而,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
    盡管瓷土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但瓷器燒製過程中的溫度控製,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窯爐內的溫度忽高忽低,經常導致瓷器燒製失敗,或者出現色澤不均的情況,即便是有經驗的工匠,也無法完全掌控。
    “這燒窯的火候,真是太難控製了!”一位燒窯師傅抹了抹額頭的汗水,無奈地歎了口氣,“有時候明明燒得好好的,突然就溫度就上去了,真是讓人頭疼!”
    林詩雅走到窯爐旁,仔細觀察著火候的變化,她能感受到窯爐散發出的灼熱氣息,也能聽到火焰燃燒的劈啪聲。
    她皺著眉頭,不斷思索著解決之道。
    就在這時,慕容複走了過來,他看著神情專注的林詩雅,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
    “詩雅,你在看什麽?”他輕聲問道。
    林詩雅抬起頭,目光中帶著一絲焦慮,她緩緩地說道:“我們在燒製瓷器時,溫度控製依舊不穩定……” 她指著窯爐中跳動的火焰,語氣略顯擔憂,“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瓷器燒製很難有質的提升……”
    慕容複的目光,也隨著林詩雅的指引,看向了那跳動的火焰。
    他靜默片刻,突然開口說道:“也許,我們可以試試……” 他的話語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