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鑄幣改革之新征程

字數:6474   加入書籤

A+A-


    第514章 鑄幣改革之新征程
    林詩雅和慕容複漫步在繁華的街道上,欣賞著燈火輝煌的夜景。
    街道兩旁的店鋪燈火通明,琳琅滿目的商品陳列在櫥窗裏,吸引著來往的行人。
    空氣中彌漫著烤肉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
    “今晚的月色真美。”慕容複輕聲道,目光溫柔地注視著林詩雅。
    林詩雅點點頭,抬頭望向夜空,一輪明月高懸,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是啊,真美。”她輕聲回應,心中卻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突然,一個黑影從他們身旁一閃而過,消失在人群中。
    林詩雅心中一凜,目光下意識地追隨著黑影的方向。
    “等等……”她低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警覺。
    慕容複順著她的目光看去,但已經看不見那個黑影。
    “沒事,別緊張,也許是路過的行人。”他安慰道,握住她的手,給予了她一絲溫暖。
    第二天,林詩雅一大早就來到了鑄幣局,開始檢查新鑄幣在市場上的流通情況。
    她仔細地核對每一份報告,眼神專注而堅定。
    然而,隨著檢查的深入,她眉頭漸漸緊鎖,內心的不安越來越強烈。
    隻見市場上的新鑄幣雖然已經開始流通,但使用頻率遠低於預期。
    許多商鋪和集市老板依然隻認舊幣,有些甚至直接拒絕接受新幣。
    林詩雅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陣沮喪她深吸一口氣,決心要找出問題的根源。
    “詩雅大人,這是最新的市場反饋報告。”周禦史走進來,將一份厚厚的報告遞給她。
    林詩雅接過報告,快速瀏覽了一遍,眉頭皺得更緊了。
    “看來我們的任務還很艱巨,新鑄幣的接受度遠低於預期。”她歎了一口氣,抬頭看向周禦史,“我們必須找到解決辦法,不能讓這幾個月的努力白費。”
    周禦史點點頭,神情嚴肅。
    “是的,我已經安排人手去各個市場進行調查,希望能找到問題的症結所在。”
    與此同時,戶部的孫侍郎坐在自己的書房內,麵帶冷笑地聽著手下小吏的匯報。
    “這些數據是不是已經按你的吩咐調整過了?”他問道,聲音中透出一絲威脅。
    小吏點頭哈腰地回答:“是的,大人,我已經按照您的指示,將新鑄幣的流通數據故意調低,相信不久就會有更多人反對這項改革。”
    孫侍郎滿意地點點頭,“很好,林詩雅那女人不會這麽容易得逞的。我們要讓她知道,朝堂上不是她一個人說了算。”
    夜幕再次降臨,林詩雅的書房裏燈火通明。
    她坐在桌前,手中拿著一份份報告,眉頭緊鎖,心中如波濤洶湧。
    突然,她猛然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向門外:“來人,立刻把周禦史請來,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他商量。”
    門外的侍衛微微一怔,隨即應聲而去。
    林詩雅將周禦史帶來的市場調查報告和戶部遞交的鑄幣流通數據仔細比對,敏銳的目光掃過一行行數字,心中疑雲頓生。
    這兩份報告的數據差異巨大,如同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
    市場調查報告顯示新幣流通緩慢,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糟糕。
    她回想起近日微服私訪的見聞,許多百姓對新幣的精美和防偽性讚不絕口,使用也頗為頻繁。
    這與戶部報告中新幣流通受阻,民間怨聲載道的描述大相徑庭。
    一種被欺騙的憤怒在她心頭燃燒,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
    她又翻閱了前朝的鑄幣改革記錄,敏銳地發現其中一個被忽略的細節:新幣初期流通往往存在一個滯後期,之後便會迅速普及。
    而戶部的數據恰恰忽略了這一點,刻意誇大了新幣推廣的阻力。
    “周大人,你來看看這份報告。”林詩雅指著戶部的數據,語氣冷峻,“這上麵的數字,恐怕有很大水分。”
    周禦史湊上前,仔細研究了一番,臉色也逐漸凝重起來。
    “詩雅大人,您的意思是,戶部的數據造假?”
    “沒錯。”林詩雅斬釘截鐵地說,“他們故意壓低了新幣的流通數據,目的是為了阻撓改革。”
    她立即將此事稟報給了慕容複。
    慕容複震怒,立刻召見孫侍郎。
    在確鑿的證據麵前,孫侍郎的謊言被戳穿,他臉色慘白,汗如雨下,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為自己辯解。
    慕容複龍顏大怒,嚴厲斥責了孫侍郎,並下令徹查此事。
    孫侍郎的陰謀被揭穿,林詩雅心中暢快無比,如同撥雲見日,心情也輕鬆了許多。
    當晚,慕容複在禦花園為林詩雅設宴慶功。
    月光如水,傾瀉在花園中,花香四溢,美酒佳肴,觥籌交錯。
    “詩雅,你這次做得很好。”慕容複舉起酒杯,目光溫柔地注視著林詩雅,“你的智慧和勇氣,讓我深感欽佩。”
    林詩雅也舉起酒杯,嫣然一笑:“皇上過獎了,臣隻是做了分內之事。”
    宴會結束後,兩人漫步在月光下的花園小徑上,微風拂過,帶來陣陣花香。
    慕容複輕輕握住林詩雅的手,柔聲道:“詩雅,辛苦你了。”
    林詩雅感受到他掌心的溫暖,心中湧起一股甜蜜的暖流。
    “能為皇上分憂,是臣的榮幸。”
    遠處傳來一聲更鼓聲,打破了這寧靜的氛圍。
    “已經這麽晚了。”林詩雅輕聲說道。
    “是啊,”慕容複望著她,目光深邃,“明天還有新的挑戰在等著我們。”
    鑄幣局內,新式鑄幣機器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蒸汽裹挾著熱浪撲麵而來。
    汗水浸透了工匠們的衣衫,他們手忙腳亂地操作著陌生的設備,銅液飛濺,發出滋滋的聲響。
    李大哥緊皺眉頭,粗糙的雙手不斷調整著模具,但新鑄造出的錢幣,仍有不少邊緣不齊,圖案模糊。
    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無奈地歎了口氣。
    “李大哥,這新機器太難伺候了,比以前的老家夥難用多了!”一個年輕工匠抱怨道,聲音裏帶著一絲沮喪。
    “是啊,我感覺自己快變成廢人了,以前那套老工藝我早就爛熟於心了,可這新玩意兒,真是摸不著頭腦。”另一個年輕工匠附和道,眼神裏充滿了迷茫。
    李大哥環顧四周,看著手下年輕工匠們笨拙的動作,心中焦急萬分,新設備和新工藝雖然精良,但若是工匠們掌握不了,鑄幣效率根本無法提高。
    他知道,鑄幣改革的成敗,不僅關乎朝廷,也關乎他們這些工匠的生計。
    林詩雅得知此事,沒有絲毫責怪,而是親自來到鑄幣局,她仔細觀察工匠們的操作,認真聽取了他們的困惑,之後她製定了一套詳細的培訓計劃,將鑄幣流程拆解為多個步驟,並手把手地指導年輕工匠們。
    她耐心地講解每一個細節,糾正他們的錯誤姿勢。
    “注意手腕的力度,要穩住,不要慌,就像這樣。”林詩雅親自示範,她的動作流暢而精準,每一個細節都恰到好處。
    她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直到年輕的工匠們逐漸掌握了要領,操作也變得越來越熟練。
    李大哥在一旁看著,他驚訝地發現,林詩雅不僅懂朝堂之事,還精通鑄幣工藝,她對細節的把控和對技術的理解,甚至超過了他這個浸淫鑄幣行業數十年的老工匠。
    他心中對林詩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經過數日的培訓,年輕工匠們的進步肉眼可見,鑄造出的錢幣也越來越精美,效率也大大提高。
    機器的轟鳴聲不再那麽刺耳,反倒像是一首振奮人心的樂曲,宣告著鑄幣改革的曙光。
    一天傍晚,林詩雅再次來到鑄幣局,她仔細檢查了剛出爐的新幣,滿意地點點頭。
    “看來大家已經熟練掌握了新的鑄幣技術,接下來要加大產量,爭取早日讓新幣流通到百姓手中。”
    “林大人,我們一定全力以赴!”李大哥激動地說道,他的眼神裏充滿了堅定。
    林詩雅轉過身,正欲離開,卻見一個侍衛匆匆趕來,在她耳邊輕聲說道:“大人,趙謀士又在暗中活動了……”
    林詩雅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站在鑄幣局的高台上,俯瞰著忙碌的工匠們。
    新鑄幣在機器的轟鳴聲中不斷產出,每一塊錢幣都閃爍著金屬的光澤,仿佛預示著鑄幣改革的光明前景。
    她輕輕地撫摸著手邊的一枚新幣,感受著它的重量和細膩的紋理,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大人,最新市場調查顯示,新鑄幣的接受度已經大幅提升,許多商鋪和集市老板開始主動使用新幣。”周禦史興奮地報告道,他的聲音中透出難以掩飾的喜悅。
    林詩雅點點頭,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很好,這是個好消息。看來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她輕聲道,目光掃過四周忙碌的工匠們,心中充滿了感激。
    新鑄幣的流通逐漸順暢,市場對其認可度不斷提高,這讓她感到無比欣慰。
    她知道,改革的每一步都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和汗水,如今見到成果,這一切都變得尤為珍貴。
    然而,正當她沉浸在這份喜悅中時,周禦史的臉色突然變得凝重。
    “大人,有一件事我不得不提,邊境貿易區對新鑄幣的接受度極低,幾乎沒有商鋪願意使用新幣。”
    林詩雅的心猛地一沉,她的手不自覺地握緊了那枚新幣。
    邊境貿易區的特殊地位使得那裏對貨幣的敏感度遠高於內地,如果新鑄幣無法在邊境流通,改革的整體效果將大打折扣。
    她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看向周禦史。
    “周大人,我們需要迅速行動,查明原因,解決這一問題。”她語氣堅定,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夜幕再次降臨,林詩雅的書房裏燈火通明。
    她坐在桌前,仔細翻閱著邊境貿易區的市場調查報告,每一頁都記錄著新幣流通的困境。
    她的眉頭緊鎖,心中思緒萬千。
    突然,她猛地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向門外:“來人,備馬,我要去邊境親自考察。”
    門外的侍衛微微一怔,隨即應聲而去。
    林詩雅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裳,心中已有決斷。
    她知道,隻有親自前往邊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她走出書房,步伐堅定,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