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朝堂新啟之初步布局
字數:5877 加入書籤
第517章 朝堂新啟之初步布局
夜幕降臨,皇宮內燈火通明。
林詩雅坐在書房裏,手中拿著一本厚厚的典籍,仔細研讀著。
她知道,改革科舉製度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她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突然,一陣輕微的敲門聲打破了書房的寧靜。
林詩雅抬起頭,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門口。
“微臣參見林大人。”來人恭敬地行禮,聲音低沉而有力。
林詩雅放下手中的典籍,目光落在來人身上,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微笑。
“周禦史深夜造訪,不知有何要事?”林詩雅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探究。
周禦史抬起頭,雙眼在燈火的照耀下閃爍著微妙的光芒。
“微臣有一事相告,希望大人能謹慎對待。”他頓了頓,語氣中透出一絲嚴肅,“朝堂上,保守派官員們已在暗中聯合,計劃在大人提出科舉改革方案時進行強烈反對。他們的目的,是想借此阻止您的改革進程。”
林詩雅聽得眉頭微蹙,心中已有計較。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外麵靜謐的夜色
“多謝周禦史的提醒,”她轉過身,目光如炬,“我會做好準備,應對一切挑戰。”
次日晨,皇宮大殿上,群臣匯集。
晨光透過高大的窗戶,灑在金碧輝煌的朝堂上,顯得莊嚴肅穆。
林詩雅身穿朝服,站在群臣之中,目光堅定而明亮。
朝堂上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湧動,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
“啟奏陛下,微臣有一事上奏。”林詩雅的聲音清晰而堅定,穿透了大殿的每一角落。
朝堂上的氣氛瞬間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保守派官員們的眼神中帶著不屑與敵意,仿佛已準備好一擊製勝。
林詩雅微笑著,從容不迫地走上前,心中已有成竹在胸。
“臣以為,鑄幣改革的成功,為我們帶來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她的話音未落,大殿上的氣氛已變得更加緊張,仿佛下一刻就會爆發出激烈的爭論。
林詩雅的嘴角微微上揚,目光掃過眾人,心中暗自思量著如何將這場辯論導向勝利。
林詩雅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清晰而有力:“鑄幣改革的成功,不僅充盈了國庫,也穩定了物價,百姓們更是交口稱讚。這證明,隻要方法得當,改革便能利國利民。”她環視一周,目光落在幾位先前對鑄幣改革持觀望態度的官員身上,見他們此刻微微點頭,心中已有幾分把握。
她略微一頓,繼續說道:“如今,科舉製度弊端日益顯現,寒門子弟難以出頭,世家大族壟斷人才,長此以往,國之棟梁從何而來?微臣今日所呈改革方案,正是為了打破這一僵局,廣納賢才,為我朝注入新鮮血液!”
話音剛落,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臣便站了出來,正是保守派的首領,吏部尚書王大人。
他捋了捋胡須,語氣沉重:“林大人,科舉製度沿襲百年,豈能輕易更改?你提出的方案,看似新穎,實則漏洞百出,恐會擾亂朝綱,動搖國本!”
王大人話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大殿上頓時響起一片附和之聲。
林詩雅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向她襲來,但她卻麵不改色,嘴角甚至還帶著一絲淺笑。
“王大人所言極是,科舉製度確實沿襲百年,但百年之間,世事變遷,難道我們就不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嗎?”林詩雅不慌不忙地反駁道,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難道王大人認為,祖宗之法便是一成不變的?難道我們要為了所謂的‘祖製’,而放棄國家和百姓的利益嗎?”
王大人被林詩雅一連串的反問逼得一時語塞,他漲紅了臉,怒斥道:“你!你這是強詞奪理!老夫是為大局著想!”
“哦?王大人口口聲聲說為大局著想,不知這‘大局’指的是什麽?”林詩雅步步緊逼,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莫非王大人所謂的‘大局’,就是維持世家大族的特權,讓寒門子弟永無出頭之日嗎?”
王大人被林詩雅這番話激怒,他指著林詩雅,手指顫抖著,半天說不出話來。
林詩雅則神色淡然,靜靜地站在那裏,等待著他的回應。
大殿上的氣氛凝重到了極點,仿佛一根繃緊的弦,隨時都可能斷裂。
“你……”王大人終於開口,卻隻說出一個字,便再次停頓下來。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壓製住心中的怒火,緩緩說道,“林大人,你莫要信口雌黃!老夫……”
林詩雅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從袖中拿出一卷精心準備的文書,緩緩展開,紙麵上密密麻麻的數據和案例在火炬的映照下顯得清晰而有力。
她聲音平和而堅定,字字珠璣:“王大人,我這裏有詳細的數據和案例,證明新方案的可行性。鑄幣改革的成功,便是最好的例證。新方案不僅能打破世家大族的壟斷,還能為國家選拔更多優秀的人才,促進朝堂的繁榮和穩定。”
她將文書遞向王大人,目光掃過大殿中的每一位官員,眼神中的堅定和自信如同冬日的陽光,溫暖而堅定。
文書的紙頁沙沙作響,仿佛在為她的論述做伴奏。
大殿中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一清二楚,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或敬佩,或好奇,或敵意。
“首先,新方案將取消世家大族的特權,所有考生一律平等對待。這樣一來,寒門子弟也有機會脫穎而出,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林詩雅的聲音如同清泉,悅耳動聽,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她繼續說道:“其次,我們將設立更多的考點,擴大考試範圍,讓更多有才華的學子有機會參加科舉,為國家選拔更多的人才。”
她語氣堅定,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敲擊在保守派的心頭。
王大人接過文書,手指微微顫抖,翻開第一頁,目光掃過一串串數據,眉頭逐漸皺起。
林詩雅沒有停下,繼續說道:“第三,我們將引入公平的選拔機製,每一步都公開透明,杜絕任何形式的舞弊和不公。這不僅能提高科舉的公信力,還能增強百姓對朝廷的信任。”
大殿上,越來越多的官員開始點頭,目光中流露出認可和欣賞。
麵對林詩雅的詳細分析,王大人終於無言以對,臉色陰沉,顯然被她的論據逼入了絕境。
林詩雅的眉宇間透出一絲勝利的喜悅,但她依然保持從容,繼續說道:“最後,我建議我們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監督整個科舉過程,確保公平公正。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科舉製度的改革,為國家選拔出更多賢才。”
慕容複站在一旁,視線始終不離林詩雅,眼神中滿是愛意與驕傲。
他微微點頭,給予她無聲的支持。
這一刻,大殿上的氛圍仿佛被她的智慧和勇氣徹底改變,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仿佛看到了朝堂未來的希望。
“林大人,你……”王大人終於開口,卻隻說出一個字,便再次停頓下來,顯然被林詩雅的論述徹底折服。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壓製住內心的憤怒與不甘,緩緩說道,“你的方案確實有理,老夫願意認真考慮。”
林詩雅微微一笑,心中已有幾分把握,但她並未露出絲毫得意之色,隻是淡然道:“多謝王大人的理解和支持,臣會繼續努力,為國家的未來盡一份心力。”
話音剛落,大殿中響起一陣低語,眾人的目光中滿是敬佩與期待。
林詩雅微微頷首,心中暗自思量著下一步的計劃,而慕容複的眼神中則充滿了無盡的愛意與驕傲。
金鑾殿上,緊張的氣氛逐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低低的議論聲,如同春風拂過麥田,帶來一片生機。
林詩雅感受著這細微的變化,心中一塊大石緩緩落地。
她深吸一口氣,清新的空氣帶著一絲檀香,沁人心脾。
殿內金碧輝煌,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下,在地麵上投射出斑駁的光影,照亮了她身上緋紅的官袍,也照亮了她眼中的堅定與自信。
她能感覺到,投向自己的目光不再是先前那般審視和質疑,更多的是讚賞和期待。
就連先前一直反對自己的幾位老臣,此刻也沉默不語,眉宇間似乎帶著一絲沉思。
她知道,這隻是初步的勝利,前方的路還很長,但她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散朝後,林詩雅走在回府的路上,微風拂麵,帶來一絲初夏的暖意。
路邊的花草散發著淡淡的清香,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一切都顯得那麽美好。
她輕輕地撫摸著腰間的玉佩,感受著那溫潤的觸感,心中湧起一絲欣慰。
然而,就在她沉浸在這份喜悅之中時,卻感覺到一絲異樣。
她敏銳地捕捉到,身後似乎有人在跟蹤自己。
那是一種若有若無的感覺,如同蛛絲般輕柔,卻又揮之不去。
她不動聲色地加快了腳步,拐進一條僻靜的小巷,身後的腳步聲也隨之加快。
林詩雅心中一凜,猛地轉身,卻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那人身穿黑衣,頭戴鬥笠,看不清麵容,但那身形和步態,她卻再熟悉不過。
“是你?”林詩雅低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驚訝和疑惑。
那人緩緩抬起頭,鬥笠下露出一張蒼白的臉,正是先前在朝堂上力挺她的戶部侍郎,李大人。
“林大人,深夜叨擾,還望見諒。”李大人語氣低沉,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林詩雅心中疑惑更甚,她警惕地問道:“李大人深夜至此,有何貴幹?”
李大人沉默片刻,從懷中掏出一封信函,遞給林詩雅,沉聲道:“大人,小心王尚書,他……他……”李大人語氣突然變得急促,仿佛有什麽難言之隱。
林詩雅接過信函,正要打開,卻聽到李大人壓低聲音說道:“有人來了,大人小心!”說罷,他迅速轉身,消失在夜色中。
林詩雅心中一驚,握緊手中的信函,抬頭望去,隻見幾個黑衣人正朝這邊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