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卡爾臼炮

字數:4609   加入書籤

A+A-


    卡爾的爺爺是名炮兵,二戰中服役於國防軍第833重炮營,也就是裝備了6輛卡爾自行臼炮的那支部隊。

    後來經過一係列的人事調整,作為骨幹被抽調到了新組建的第428重炮連,繼續和老夥計並肩作戰。

    然後被蘇軍俘虜,打包送到西伯利亞挖土豆。

    好在成功熬到55年回國和家人團聚,次年加入了新成立的人民軍。

    他給孫子取名為卡爾,也是在紀念曾經的老夥計。

    好家夥,夏彧還以為是卡爾·馬克思的卡爾,結果竟然是卡爾臼炮的卡爾。

    這車在大毛的庫賓卡動物園可是唯一能和鼠爺並列的存在,600的口徑能直接把人塞進去發射。

    真沒想到老卡爾的炮兵爺爺伺候的是這門炮。

    “聽說這車不算原型車,總共就生產了6輛,當年你爺爺在哪個車組?”

    夏彧好奇的問道。

    “一號、四號、五號都待過,固守於特博格直到投降的那段時光則是三號。”

    兒時的記憶過於久遠了,老卡爾回憶片刻後說道。

    畢竟是100多噸的巨物,妥善率懂的人都懂,各種部件不是在壞,就是在壞的路上。

    其中三號索爾,甚至在44年9月發生了炸膛事故,這一修就修到了45年。

    “三號?是記錄中失蹤的那輛嗎?”

    夏彧當年寫書的時候以蘇軍視角曾繳獲過這輛“雷神之錘”,而現實中它和一號車一起消失了。

    “是的,四號和六號的發動機都出了問題,在駐地被蘇軍俘虜了。”

    “至於一號和三號的下落聽爺爺說是被連長帶領二排的人開走了,他們則負責留下來阻擊蘇軍,戰後他有找過連長和二排幾個朋友的下落。”

    老卡爾的爺爺也想弄清老夥計的下落,可惜進展並不順利。

    “其中一半人的身份牌被折下來報了死亡,剩下的人中一半和我爺爺一樣,也被送到西伯利亞接受勞改,可惜他們沒能熬下來。”

    不畏嚴寒的雅利安超人隻是少數,當地惡劣的環境隻有雅庫特人能夠忍受。

    “最後剩下的人則全失蹤了,沒有人清楚他們的下落。”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打到45年戰爭結束,德軍在東線就失蹤了一百五十萬名士兵,老卡爾爺爺這幾位戰友失蹤了也很正常。

    但兩輛卡爾臼炮的下落也隨著他們的失蹤徹底消失了。

    放在以前,老卡爾說的這些,夏彧就當一個故事聽聽。

    可是現在他獲得了戰地情報係統,說不定自己能夠找到這兩輛車?

    在此之前夏彧必須弄清係統的工作機製。

    今天是周二,從他周日晚上獲得有關發動機的情報到現在,係統沒有再發布過新的情報。

    夏彧猜測是沒有跳過的功能,他必須將那台發動機挖出來,才有可能出發下一條情報。

    至於怎麽觸發?

    不太可能是聽到自己心中的念叨,就發布相關情報滿足他的願望。

    大概率是他手上正好有一輛寶馬r-75摩托車,有了靶子係統才檢索周邊射出的箭。

    曆史1.6萬輛的總產量,戰後保留下來的整車可能就隻有幾百輛。

    但翻遍全球四位數的發動機是肯定有的,排除那些有主的,情報中的這台發動機就在羅斯托克,這已經說明很多事了。

    所以想要找到失蹤的卡爾臼炮,前提是他必須先獲得整套係統中的一部分。

    比如一輛四號彈藥運輸車?

    兩噸重的炮彈在艦艇、列車平台都還好,野戰攻城就非常麻煩了,德國人的做法是直接使用坦克底盤改裝彈藥運輸車。

    一輛帶起重機的四號彈藥運輸車能容納4枚炮彈和4個推進藥筒,順便再捎3隻易損的備用負重輪。

    這種裝甲運輸車總共生產了13輛,隻是它們的下落戰後沒有一點記錄,隻有一輛去了美國還被拆解了。

    看樣子找一輛四號彈藥運輸車的難度也不低,但夏彧有信心。

    帶著兩門迫擊炮回到營地,留老卡爾他們繼續尋找附近可能存在的未爆彈,漢斯這邊肘子也鹵好了。

    趁著現在離飯點還有會兒時間,夏彧騎上自行車趕回了德明。

    他的車停在了啤酒館前麵的停車場,沒有那麽多難民和非法移民,小鎮的治安還是要比城市好點的,即便車上放了東西也沒有被破窗。

    不過幹點雜活兒麵包車還夠用,到後麵擴大業務範圍,他可能就要換車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換卡車,還得是軍卡,幾噸十幾噸的貨物裝上車拉著就能走。

    但是44的基礎型n卡都要幾萬歐,夏彧覺得自己怎麽也要上66的進階款吧!

    要是運氣好,直接88一步到位也不是夢想。

    現在他的存款還差點,等從比利時賣完貨回來了,湊夠錢他就找老卡爾把關剁手。

    開著破麵包,夏彧心頭一片火熱。

    說實話,豪車超跑真不是他的菜,他隻喜歡各種軍卡、坦克、裝甲車、工程機械。

    而殘酷的現實是,他就一臭修摩托的,再兼職賣點古董槍械軍品,每年能落個幾萬歐的華僑小個體。

    這麽點錢很難實現他想要的生活,好在係統的出現讓夏彧看到了希望。

    他將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車隊和維修廠,每年賺幾百萬歐元,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嗡~~”

    等開到營地,老卡爾他們已經吃上了。

    “卡爾,我這吃過就過去了,發動機的事情一有消息我就聯絡你。”

    切了半個鹵蛋,還有半斤肘子和蔬菜蓋在飯上,夏彧坐下來和老卡爾,也是眾人說道。

    他打算這周把發動機的事情搞定,下周完成修複工作,然後會和眾人一起前往比利時。

    “放心吧,德明這塊清理的差不多了,就剩一點收尾的活兒,要是接下來你沒空,可以不用來,漢斯做的豬腳麵包也有你八成水平了。”

    老卡爾體諒的說道。

    畢竟夏彧不拿工資,以前那些挖出來的破爛可換不來昂貴的中餐。

    美國人聖誕節去中餐館成了傳統,德國人也不遑多讓。

    全國的中餐館數量正向一萬大關逼近,可是作為野外工作者,他們吃頓正經西餐都費勁兒。

    能有今天的飲食水平都是夏彧帶來的,關鍵人家還授人以漁,教他們的廚子怎麽製作中式豬肘。

    這麽好的國際友人,人家忙碌的時候要體諒,需要幫忙的時候就出力。

    “我知道的,我加入公司都兩年半了,有事情一定不和大家客氣,中午不喝酒,咱們用可樂幹一個。”

    夏彧舉起了vt可樂說道。

    “幹杯!”

    眾人也同樣舉杯,碳酸飲料他們隻喝vt和芬達。(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