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仔細盤點(求追讀!)

字數:4095   加入書籤

A+A-


    “行,我來吧!”
    “咚~咚~~”
    小卡爾從包裏翻出一瓶WD40,在Sd.Kfz.251尾門的鉸鏈處噴了噴,然後抄起大錘避開徽記就是重重的幾錘。
    七十多年沒開過的尾門很快向兩人敞開。
    隻能說不愧是中型平台,敞篷的後艙空間要比Sd.Kfz.250這種隻能坐4個人的輕型車寬敞多了。
    “難怪說SPW連(機械化連)的進攻極少會因為缺乏彈藥而被迫停止,原來車艙裏這麽能裝。”
    夏彧看著艙內遺留下來的彈藥說道。
    今天的步戰車除了車組,運兵艙最多坐六到八個人,二戰的Sd.Kfz.251卻可以坐12個人。
    當然,這樣是極限狀態。
    一般情況都坐八九個人,多出的空間可以塞額外的彈藥和補給。
    所以兩人上了車艙發現了好幾箱的子彈。
    除了常見的毛瑟彈,竟然還有兩箱非常罕見,價格也更貴的7.92×33mm Kurz短彈。
    就是StG44使用的那款子彈,塞爾維亞人直到今天都還在生產。
    “老板,第11裝甲師配發了突擊步槍?”
    “你這話說的,數量是不多,但幾百支還是掏的出來的,在車上肯定是帶這個和衝鋒槍更方便。”
    三德子的StG44隻生產了40多萬支,對於數量龐大的軍隊而言肯定不夠分的,可裝甲精銳還是能保證有的。
    不過這數量嘛,夏彧看過一張編製表,好像沒師裏的MG34和MG42數量多。
    每個坦克單位兩挺機槍,半履帶裝甲車單位,不提那些變形車,就常規的Sd.Kfz.251/1輸送車,車艙前後位置各架設一挺通用機槍。
    “下了車步行,多餘的子彈沒有帶走,他們那點人也伺候不了太多的機槍,也都留下來了,隻帶走了步槍和鐵拳。”
    夏彧看著車上兩挺都在的MG42說道。
    其實三德子的車載機槍也不完全都是MG34。
    像Sd.Kfz.251這樣的敞篷車,MNH和德意誌鋼鐵公司生產的D型出廠帶的就是撕布機。
    “這還是我們第一次收獲MG42,原版電鋸可比MG34都要貴。”
    小卡爾也驚喜的說道。
    “是的,全部拆下來,回頭淘上一批三腳架,通機改成重機賣。”
    奸商是會賣貨的,反正這些車改成防空車也用不上MG42,不如拆開來再組合成小套裝賣了。
    事實上,按照完整的編製,車尾的那挺機槍應該帶重機槍三腳架的。
    可仗都打到44年了,缺的東西隻能按要緊的先補充,王牌的日子過得也不富裕,根本沒有多餘的Lafette42三腳架。
    同樣的操作,下一輛車上裝甲擲彈兵們沒有拆走的s.Gr.W. 34中型迫擊炮也可以複刻。
    “le.Gr.W. 36的彈藥箱一箱裝10發,這種一箱就隻能裝3發了,不過這裏好像不止22個彈藥箱啊!”
    兩人上了Sd.Kfz.251/2車載迫擊炮的後艙,夏彧檢查迫擊炮的情況,小卡爾則盤點車上遺留的彈藥。
    裝甲擲彈兵的車載迫擊炮班組,一個基數的炮彈是22箱66發,這個班組顯然帶了超額的彈藥,鋼板衝壓出來的彈藥箱至少有30個以上。
    檢查後發現裏麵有20箱是有彈藥的,和盟軍的幾次作戰,隻消耗了車上三分之一的炮彈,背不走的全都留在了這裏。
    “礦洞裏這麽幹燥的環境,這些炮彈肯定還可以發射,不過為了防止出現啞彈,引信還是要翻新一下的。”
    確認過迫擊炮的狀態沒有問題,夏彧又抄起了一枚Wurfgranate 39高爆彈,檢查彈體、分離的引信,還有底火道。
    泡過水的炮彈隻能做彈藥標本,唯有長期幹燥保存的古董炮彈還能整備到正常發射的狀態。
    但這種成色可遇不可求啊,夏老板從業至今也是頭一次遇到。
    “它們值錢嗎?”
    對古董炮彈這個分類,小卡爾根本就沒涉獵過。
    “值錢?那些口徑大點的炮彈殼都能賣幾百歐,你覺得還可以打的整裝彈能賣多少?”
    “那不得幾千歐?”
    “翻新出來,一發能頂一杆空軍版毛瑟Kar&nm的就更貴了。”
    沃斯特羅的地下彈藥,最有價值的東西不是被夏彧賣掉的那些毛瑟軍剩彈,而是那批還沒有動過的88mm高射炮彈藥。
    隻要保發射,一發賣個大幾千歐不成問題,十發都能頂一門炮了。
    這個就是不能用的架子貨,和能夠投射出去的火力的區別了,不過他暫時還沒有把它們變現的資格。
    發射器什麽的都好說,真正門檻高的是彈。
    小口徑的還好說,口徑越大打的越遠,在非洲沒人管你,其他地方肯定會被納入監管。
    像死要錢的老美,子彈都還好說。
    &nm的炮彈,幾枚M67手榴彈,你敢信印花稅是按個數算的麽。
    一律200刀樂一發或一枚,比彈藥本身貴了好幾倍。
    可怎麽說呢,聰明人會自己找平替的。
    富哥直接不以個人名義買彈藥了,手癢的時候提上炮走那些提供火炮射擊體驗的公司渠道打個痛快,這樣即便價格翻一倍也比自己買便宜。
    窮夥計就自己玩複裝,子彈的黃銅彈殼能複裝個十幾次,炮彈也一樣,等同於200美元買一個彈殼的使用權,攤下來十幾刀一次也能接受。
    當然,有遵紀守法的,也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主打一個黑白灰五彩斑斕。
    而回到歐洲這邊,並不是所有人幾百歐一個炮彈殼買回去真的當擺件。
    像海森堡教授那樣具備專業知識的會嚐試複刻,甚至是改進配方。
    沒有這個實力的現代顆粒黑火藥往裏懟就是了,隻要發射器沒問題就炸不了膛,聽個響也不錯。
    夏彧和小卡爾合力將兩輛Sd.Kfz.251/2上的所有彈藥箱都查看了一遍,發現了8箱20枚準發射狀態的炮彈。
    兩個炮班隻帶走了一門迫擊炮和10箱共30發炮彈,多的就拿不走了。
    剩下的這8箱準發射整裝彈,就這麽裝上車拉走實在是太危險了,畢竟二戰那會兒炮彈還沒有自旋保險,拉掉引信上的安全插銷嗑一下就能當手榴彈扔。
    他們兩人又花了大半個小時將這些彈藥恢複到運輸狀態,這才鬆了一口氣。
    不得不感慨一句,軍鬥還是比民鬥危險了不少,未爆彈和整裝彈一個不小心都會爆炸,輕輕鬆鬆送你上西天,真的一點都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