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劍起桃源 斬妖證道 第八十八章 冰殿燈明

字數:6526   加入書籤

A+A-


    “是神道時代的最後一座神殿。”為首劍修的甲胄突然滲出金血,“當年青童天君斬落自己的神道權柄,就埋在那裏。”

    陳平安望著冰層下的神殿,古劍突然發出清越劍鳴,劍光所指之處,冰層竟開始融化,露出殿門上的七個古篆:“人間燈火處,神道不敢臨。”

    “走。”陳平安將古劍插入腰間,碎瓷與古劍共振的光芒照亮山道,“去看看,青童天君留給人間的最後一道護身符。”

    劉羨陽啐掉刀上的冰渣:“老子倒要看看,神道的墳裏,能不能長出人間的花。”

    陳靈均蹦跳著跟上,鑄劍爐裏突然飛出火星,在雪地上畫出劍塚的方位:“阮秀姐姐說,火神宮的真火能燒穿冰層!”

    顧璨望著陳平安的背影,鬼物鎖鏈突然化作人形,對著倒懸山劍塚跪下:“東臨家的債,今日才算真的清了。”

    崔瀺縮在狐裘裏笑出聲,袖中滑落的棋譜上,新落下的棋子正對著冰封神殿的方位:“青童天君啊青童天君,你當年斬落的權柄,終究還是成了人間的劍。”

    倒懸山的劍鳴如萬馬奔騰,震得積雪從萬仞峭壁簌簌而落。陳平安握著那柄刻著“靜”字的古劍,劍穗上凝結的冰晶竟映出驪珠小鎮的倒影,恍惚間似見齊靜春負手立於渡口,朝他輕輕頷首。

    “這劍條認主了。”崔瀺的狐裘被劍風掀起一角,露出內裏繡著的山水紋,“當年青童天君斬落神道權柄時,特意在劍塚留了十三柄問心劍,專等人間來的泥腿子。”

    為首的北俱劍修甲胄上的“守”字突然大放光明,他收劍抱拳,眼中金芒流轉:“劍魁有令,若陳平安能接住老劍條的問心三劍,便開冰層引他入神殿。”

    “問心三劍?”寧姚的正陽劍輕輕一顫,劍鳴與山腰間那柄鏽劍共振,“是倒懸山傳承千年的劍試?”

    陳平安撫過劍柄上的殘詩,碎瓷在袖中發燙:“齊先生說過,問心不問劍,問的是握劍的手是否幹淨,心中是否有光。”他望向十八位劍修身後的萬柄古劍,“但既然是北俱蘆洲的規矩,我接下便是。”

    第一劍從山左襲來,劍身刻著“蠻荒”二字,劍風裹挾著遠古妖血的腥味。陳平安不閃不避,天真劍與“靜”字古劍交疊,劍光中浮現出李寶瓶在渡口守望的身影,生生將妖血劍風震成齏粉。

    第二劍自山右斬落,劍柄纏著枯死的桃枝,劍鳴中竟有童蒙讀書聲。陳平安閉目回想小鎮學堂的木桌椅,碎瓷願力化作書聲琅琅,桃枝劍突然發出清越劍鳴,劍尖垂落指向他心口:“過了。”

    第三劍懸在頭頂,劍身無字,卻映出陳平安眉心未褪的天道紋。劍修們同時屏息,隻見他突然輕笑,將古劍插入雪地:“這第三劍,該問倒懸山的老劍條——神道傾頹後,人間劍是否還要替天行道?”

    萬柄古劍同時震顫,那柄無字劍突然化作流光沒入他眉心。為首劍修甲胄上的金血突然沸騰,單膝跪地:“劍魁有請,入冰神殿。”

    冰層開裂的聲響如天道崩碎,陳平安踏足神殿的刹那,萬道霞光自殿門古篆湧出。殿內冰柱上懸著十三座青銅神龕,每座都供著半截斷劍,劍鞘上凝結的不是冰,而是人間燈火的虛影。

    “這是青童天君斬落的十三重神道權柄。”崔瀺的指尖劃過神龕,玉牌上的蛇形紋路突然逆轉,“當年他自囚驪珠洞天,便是怕這些權柄淪為妖族嫁衣。”

    顧璨的鬼物鎖鏈突然繃直,指向中央冰台:“那裏有青童天君的遺骨!”

    冰台之上,盤坐的骸骨身著青衫,發間插著桃花,胸口嵌著半塊碎瓷——與陳平安手中的本命瓷分毫不差。骸骨掌心刻著小字:“神道留人間,半瓷鎮千秋。”

    “原來齊先生的本命瓷,是青童天君當年種下的道種。”陳平安將碎瓷按在骸骨掌心,兩道流光相觸的刹那,神殿穹頂浮現出驪珠小鎮的全貌,“他二人早就算好,要用人間願力重鑄神道。”

    話音未落,冰層外突然傳來骨舟碎裂聲。東臨野的頭顱被鎖鏈拽入神殿,眼窩中的濁氣卻盯上了青童天君的遺骨:“陳平安,你以為拿到遺骨就能掌控神道?七虛宗的鎖魂幡,早就在北俱地脈種下了——”

    “種下了因果?”崔瀺突然甩出半卷棋譜,棋子化作桃花釘入地脈,“你忘了,北俱劍修的血,早與地脈共生。”

    十八位劍修同時拔劍,甲胄上的“守”字連成北鬥,將試圖奪骨的東臨野殘魂釘在冰柱上。顧璨的鬼物鎖鏈趁機絞碎濁氣,卻見殘魂消散前,眼中倒映出周密的身影——他正站在倒懸山另一側的骨舟上,手中握著染血的《歸墟密典》。

    “周密要借青童天君的權柄,打開第十四座天門!”阮秀的火龍突然撞破冰層,琉璃燈照亮密典上的血色篆文,“他要讓蠻荒王座淩駕於神道之上!”

    陳平安望著遺骨掌心的碎瓷,突然福至心靈。他將“靜”字古劍插入冰台,劍尖與十三座神龕共鳴,每柄斷劍都飛出一道流光,在他眉心組成天道羅盤:“齊先生,青童天君,你們留給人間的,從來不是神道權柄,而是握劍的勇氣。”

    羅盤旋轉的刹那,整個北俱蘆洲的地脈突然亮起,倒懸山的萬柄古劍齊齊出鞘,化作流光匯入陳平安的劍域。寧姚看著他周身浮現的十三重劍影,突然想起劍氣長城的老劍條曾說:“當人間劍修敢向天道問心時,便是神道重鑄之日。”

    “陳平安,”崔瀺的笑聲混著劍鳴,“現在你該明白,為何青童天君要在驪珠洞天種桃樹?因為人間的香火,從來比神道的權柄更燙。”

    冰層深處傳來轟然巨響,周密的骨舟群在劍域中崩解,他的身影卻透過冰壁冷笑:“你以為守住了神道遺骨,就能擋住十四境?”他抬手揮出妖血,竟在冰壁上畫出第十三座天門,“看清楚了,這才是蠻荒的天道!”

    陳平安突然將碎瓷與古劍同時刺入冰台,十三道流光化作劍網籠罩天門:“齊先生說過,人間的路,從不需要天門。”劍網所過之處,天門崩解成萬千光點,每點都映著寶瓶洲的桃林、劍氣長城的斷劍、大驪鐵騎的旌旗。

    當最後一道妖血被劍風絞碎時,青童天君的遺骨突然化作流光,融入陳平安的碎瓷。碎瓷表麵浮現出完整的小鎮圖景,連當年齊靜春未寫完的《問心篇》,都在瓷底顯形。

    “該走了。”陳平安握住寧姚的手,劍域中的萬柄古劍自動歸位,“倒懸山的老劍條們,已經替人間問過了劍心。”

    劉羨陽踢了踢冰台上的碎骨,刀風卷起桃花瓣:“老子就說,神道的破骨頭,還不如老子的刀疤實在。”

    陳靈均突然從鑄劍爐裏掏出塊燒紅的鐵胚,上麵竟烙著“守”字:“阮邛叔叔說,用青童天君的遺骨煉劍,能斬神道!”

    顧璨望著逐漸閉合的冰殿,鬼物鎖鏈第一次泛起暖意:“東臨家的鎖魂術,終究鎖不住人間的燈火。”

    崔瀺摸著袖口逆轉的蛇形玉牌,笑意漸深:“周密漏掉了最關鍵的一步——當陳平安接過青童天君的劍,就等於把神道的權柄,還給了每一個敢拔劍的少年。”

    倒懸山的劍鳴漸歇,卻有更清亮的劍吟從冰層下升起。

    冰層碎裂的脆響如琴弦崩斷,陳平安踏足冰封神殿的刹那,萬道霞光自殿門古篆中迸發,將漫天風雪隔絕在外。殿內穹頂懸垂著十三盞青銅燈台,燈芯燃著的不是燭火,而是人間各處的燈火虛影——寶瓶洲的桃林篝火、劍氣長城的守夜孤燈、大驪王朝的譙樓明火,在冰壁上投下搖曳的光斑。

    “這些燈……”寧姚的正陽劍輕顫,劍穗上的冰珠映出燈影裏的小鎮渡口,“是青童天君用人間香火凝的?”

    崔瀺的狐裘拂過殿內冰柱,指尖凝出的水汽竟在柱麵顯形出《歸墟密典》殘頁:“當年他斬落神道權柄時,特意留了十三盞心燈,燈芯是千萬生民的願力。”他忽然指向中央冰台,“看,青童天君的遺骨在等你。”

    冰台之上,盤坐的骸骨身著青衫,發間桃花雖已冰封千年,卻仍泛著生機。骸骨掌心托著半塊碎瓷,與陳平安懷中的本命瓷嚴絲合縫,瓷麵上隱約可見“願”字殘筆。劉羨陽的刀風卷起冰屑,卻在靠近骸骨三尺時突然凝滯:“老子的刀怎麽提不動了?”

    “這是神道留的最後一道門檻。”為首的北俱劍修甲胄上的“守”字突然流淌金血,“唯有心懷人間燈火者,方能接過長燈。”

    陳平安將“靜”字古劍橫於胸前,碎瓷與骸骨掌心的殘片共鳴,殿內十三盞燈台同時亮起。燈影中浮現出齊靜春在小鎮學堂授課的場景,童聲誦讀《問心篇》的聲音在殿內回蕩,冰壁上的鴻蒙符文竟隨之緩緩轉動。

    “青童天君……”陳平安伸手觸碰骸骨額間的天道紋,碎瓷突然發出清越劍鳴,“您當年在驪珠洞天種下桃樹,不是為了鎮妖,是為了讓人間香火接住神道的殘燭。”

    話音未落,冰層外傳來骨舟撞擊聲。周密的身影踏碎冰麵,手中握著染血的《歸墟密典》,身後跟著由北俱劍修屍骸煉成的骨傀儡,每具傀儡的劍柄上都刻著扭曲的“守”字。

    “陳平安,你以為接住青童天君的遺骨,就能守住神道傾頹?”周密的指尖劃過密典,骨傀儡眼中迸出血光,“看看這些劍修,他們的劍心早已被鎖魂幡蛀空!”

    寧姚的正陽劍突然出鞘,劍鳴與冰台燈影共振:“北俱劍修的劍心,從來不是鎖魂幡能蛀空的。”她揮劍斬向最近的骨傀儡,劍風過處,傀儡劍柄上的扭曲“守”字竟被劍光滌淨,恢複成原本的端正筆畫。

    “好劍!”為首劍修眼中金芒大盛,十八柄古劍同時出鞘,在陳平安頭頂凝成劍網,“我等以血為引,助你點燃心燈!”

    陳平安感受到磅礴劍意湧入碎瓷,突然福至心靈。他將本命瓷按在骸骨掌心,十三盞燈台的火光驟然匯聚,在冰台上方凝成齊靜春的虛影。虛影抬手輕揮,殿外的骨舟群竟被燈火映出原形——所謂骨舟,不過是被妖術扭曲的人間漁船,船舷上還刻著寶瓶洲漁民的祈福紋路。

    “周密,你連妖帝的顏麵都不要了?”崔瀺的笑聲混著劍鳴,袖中棋譜化作桃花瓣纏住密典,“用漁民的漁船煉骨舟,不怕蠻荒天下的老古董們笑掉大牙?”

    周密的麵色首次陰沉,密典上的血色篆文突然崩裂:“崔瀺,你早就知道青童天君的遺骨是假的?”

    “假的?”陳平安望著冰台突然浮現的裂紋,碎瓷與骸骨竟同時化作流光,湧入他眉心的天道紋,“不,這是青童天君留給人間的最後一道謎題——真正的神道權柄,從來不在遺骨裏,在每盞有人點燃的燈芯裏。”

    殿內十三盞燈台突然爆發出太陽般的光輝,每道光芒都穿透骨傀儡的眉心,顯露出其中被囚禁的劍修神魂。顧璨的鬼物鎖鏈趁機卷入神魂,鎖鏈上的幽冥氣息竟化作安撫的柔光:“東臨家的鎖魂術,鎖得住骸骨,鎖不住人心。”

    冰層深處傳來轟鳴,陳平安望向殿門古篆,隻見“人間燈火處,神道不敢臨”的字跡愈發明亮,竟將周密的妖血灼出嗤嗤白煙。他突然握住寧姚的手,將正陽劍的劍意引入碎瓷,燈影中浮現出劍氣長城的斷劍、大驪鐵騎的旌旗、甚至驪珠小鎮的米酒香。

    “齊先生說過,”陳平安的劍尖挑起一盞心燈,火光中映出自己初握木劍的模樣,“人間的路,要靠千萬盞燈照亮,而不是某座天上的宮闕。”

    周密的密典徹底崩碎,他望著逐漸熄滅的骨舟群,突然發出桀桀怪笑:“你以為贏了?北俱蘆洲的地脈裏,還埋著青童天君的三十三處神竅!”話未落,他的身影已遁入冰層裂縫,留下的妖血在冰麵腐蝕出“十四境”三字。

    劉羨陽啐掉刀上的冰渣,望著陳平安眉心流轉的燈影:“小平安,這些破燈能擋得住十四境?”

    “擋不住。”陳平安望著殿外重新晴朗的天空,十三盞心燈的光芒正順著地脈流向浩然天下,“但能讓每個握劍的人知道,他們的燈火,連神道都不敢輕慢。”

    陳靈均突然從鑄劍爐裏掏出塊燒紅的鐵胚,上麵自動浮現出“燈”字:“阮邛叔叔說,用青童天君的願力煉鐵,能鑄出照破九幽的燈芯!”

    顧璨的鬼物鎖鏈罕見地纏繞在燈台上,鎖鏈表麵的幽冥紋路竟透出暖意:“東臨家的鎖魂幡毀了,七虛宗的根基……也該拔了。”

    崔瀺摸著袖口逆轉的蛇形玉牌,牌麵突然映出倒懸山劍塚的景象——萬柄古劍正朝著冰神殿方向震顫,仿佛在遙相致敬。他忽然輕笑:“周密漏算了最妙的一步——當陳平安接過心燈,青童天君的三十三處神竅,便成了三十三座人間劍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