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激烈的常委會

字數:4593   加入書籤

A+A-


    哪怕知道夏正華是隆雲林賞識的人,哪怕他發展經濟有一手,但他想要輕輕鬆鬆坐到書記的位置上,也不是那麽容易的。現在的漆樹鄉,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原來那個又偏又窮的山疙瘩,二十即將脫手可熱的牛奶麵包。許多想升上去的副科以上幹部都想來,這是現成的果子,甚至有人想隻要能來,就算隻是配合夏正華工作都可以。
    夏正華不想當上書記嗎?他當然也想,自己當了書記,那麽才能更好的執行已有的發展思路,保證不跑偏。但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三天兩頭就跑到領導辦公室去匯報工作,表述想法。
    夏正華就一心紮在漆樹鄉,沒有領導召喚,沒有必辦的事,他絕不去縣城,免得別人說三道四。
    今年剛好將近各級黨委換.屆,臨換.屆前的人事調整也在各級展開,鄉鎮一級是首先要開展的。
    經過縣組織部的充分考察,經過書記辦公會的初步商討,雖然對於少數職務的人選意見不是很統一,但漣新縣常委會還是在周一上午八點半按時召開。
    人事調整,一貫是本著組織考察、優秀推薦、充分醞釀、集體決策的基本原則進行。當然,書記擁有一票否決或者強行通過的權力,隻是這樣做會影響班子團結,留下獨斷專行的不良影響。
    漣新縣委設常委十三人,今天全部參會。書記蔡善強,副書記、縣長彭福來,副書記、人大主任何德福,副書記、政協主任毛文強,縣委副書記薑步青,常務副縣長柏雲敏,組織部長曾飛躍,宣傳部長劉國冠,縣委班主任劉春發,常委副縣長金繼洲,政法委書記葉敏慧,紀委書記閆偉,統戰部長胡喜菊。
    漣新縣這輪人事調整比較大,除了中途新換進去的人員,滿屆的黨組成員均會進行調整。因為十月份就要進行縣級黨委換.屆。
    會議首先討論了民政局、農業局、老幹局、教委、林業局、及一些鄉鎮等局委的黨組人事,這些局委及鄉鎮的換.屆人員基本一致通過,沒有爭議。
    接下來討論政府辦、縣委辦、財政局、交通局、紀委、漆樹鄉等局委辦及鄉鎮的班子需要換.屆的組成人員。
    書記隻有掌握了人事權,他的執政方向才能一貫到底。而縣長如果想要有自己的話語權,也需要掌握重要局委辦。大多數情況下,書記與縣長在私底下是會有一些不和諧,當然,上升到會議上,再有爭論,一般也隻是就事論事,不會公開激化。或則,會受到上級打壓。
    政府辦和縣委辦的人選,也按照書記和縣長的意圖實現,每個人的三分地,常規情況下不會打破這個隱形規則。
    討論交通局黨組書記、局長時,組織部提了四個人選,分別是常務副局長朱繼梅、老幹部局局長佘立武、水底鄉黨委書記溫滿燕、人大副主任石立偉。
    曾飛躍對四個人的履曆進行了解讀。其實每個常委手上都有一份,已經看過,但程序上需要這樣。
    人大副主任石立偉是人大主任何福德推薦的,水底鄉黨委書記溫滿燕是書記準備力推的人選,老幹部局局長佘立武是縣長心目中的人選,常務副局長朱繼梅是交通局今年九月將要退休的老局長推薦的,而他的背後有副書記薑步青支持。
    組織部長不好當的地方,就是麵對每個常委的訴求,都不能輕易得罪,但書記和縣長的意圖又不能違背,尤其是書記,除非書記比縣長弱勢。
    曾飛躍講讀完後,時間稍微靜默了一會。
    統戰部長胡喜菊打破了沉默,這是一名女部長,在常委會發言有天然的優勢,她緩緩道:“交通局是一個關係全縣交通建設和統籌交通體係打造的大局,需要一位懂一些專業、行政經驗豐富、有大局觀、能駕馭全局的人選,我認為水底鄉黨委書記溫滿燕同誌就具備這種能力。她是從交通局規劃股股長職位上調到公路局副局長職位上的,後又調任縣委辦副主任,水底鄉鄉長,書記。”
    胡喜菊端起杯子準備喝茶,也意味著她的話說完了。從她開口就支持溫滿燕來看,她是緊跟書記腳部的人。
    常委副縣長金繼洲把手裏的筆擰上,抬起頭看了眾人一眼,道:“要說溫滿燕同誌,確實是一位不錯的同誌。我這裏說一說佘立武同誌,他去老幹局前在公路局擔任黨組副書記兼常務副局長,之前在洪美鄉任過綜治主任,副鄉長,鄉長職務,參加過地區後備幹部培訓,目前也是本科文化水平。兩人專業能力應該差不多吧?胡部長。”
    說完,金繼洲望了一眼胡喜菊。
    這個時候,胡喜菊被金繼洲一問,真還不好做出評價。畢竟就算要推自己的人,也不宜明顯給其他候選人太不好的評價。她回看可金繼洲一眼,沒有回答,隻是端起茶喝著。
    金繼洲接著說道:“既然兩人專業能力可能相差不大,但佘立武同誌是一名男性幹部,更適合在全縣各個鄉鎮奔波。另外,大家也知道,老幹部是我們的財富,而他們又來自不同的鄉村。佘立武同誌與老幹部們打了四年交道,如果在某個鄉村碰到棘手的事情,可能這些老幹部就能發揮餘熱。基於以上原因,我推薦佘立武同誌去交通局出任黨組書記、局長。”
    政法委書記葉敏慧接過話題:“考量一個幹部能不能勝任某個職務,不能看他的性別。溫滿燕同誌雖然是一名女同誌,但她也長期工作在鄉鎮一線,我想她肯定能適應全縣奔波的。她也擔任鄉長書記多年,基層工作經驗不可說不豐富,吃苦能力不能說就亞於男同誌。比如胡部長,不是也要經常去基層調研嗎?難道她說過她是女同誌,要求照顧不下鄉?所以我支持溫滿燕同誌出任交通局黨組書記、局長。”
    說完,她就低頭喝茶。
    經過一番激烈的唇槍舌.戰,最後縣長一方退了,會議通過了溫滿燕出任交通局黨組書記、局長的提議。
    組織部長曾飛躍拿出漆樹鄉書記人選的簡曆,開始解讀。這次組織部考察推薦的人選有三人。漆樹鄉副書記、鄉長夏正華,漆樹鄉副書記侯德光,財政局常務副局長馮國輝。
    三人中最年輕的是夏正華,華立陽五十一歲,馮國輝三十八歲。
    曾飛躍念了這麽多人的簡曆,口內苦幹,但坐著這個位置,又不能由下屬來代替解讀,隻能自己吃這份苦。他重點介紹了夏正華:
    “夏正華同誌是一名優秀的轉業軍人,參加過南疆戰役,獲得過三等功二等功等多次嘉獎。轉業到地方時,選擇了偏遠的漆樹鄉工作。來到我縣工作期間,熱心為民,積極發展鄉鎮企業,拓寬財政收入渠道,在短短不到兩年,徹底扭轉了漆樹鄉貧窮落後的局麵,實現了財政盈餘。他今年又獲得了地區十佳青年、縣十佳青年幹部的榮譽。經過考察,組織部對這位同誌的評價是:政治覺悟高,善於團結同誌,年輕有思想,有幹勁,善於發展經濟。”
    曾飛躍停了停,喝了口茶,接著道:“三名候選人的履曆和考察情況介紹完,請各位常委發表意見。”
    宣傳部長劉國冠打了頭陣,他道:“夏正華同誌確實年輕有幹勁,思路也寬廣,這樣的同誌更適合於執行黨委決議,會有更好的效果。我以為書記一職,還是需要年紀相對大一些,經驗更豐富,行事穩重的人來擔任。侯德光同誌在漆樹鄉任職副鄉長、副書記多年,熟悉漆樹鄉民情、政情,在與牛成斌、邵正敏等同誌搭班子時,能顧全大局、團結班子成員,對漆樹鄉的黨政工作作出了默默無聞的貢獻。這名同誌去漆樹鄉之前,在哲川鄉、財政局、縣政協等不同的崗位鍛煉過,是一名比較適合、政治過硬的同誌。”
    金繼洲接口說了一陣,最後表示支持侯德光。
    統戰部長胡喜菊一句話:“衝著夏正華同誌年輕有為,既是功臣,又是十佳青年,更是發展經濟的能手,我支持他。侯德光同誌年齡過大,不適於現在工作強度那麽大的漆樹鄉。”
    政法委書記葉敏慧接著說:“我讚成胡部長意見。”
    副書記、政協主任毛文強不好說話,因為候選人侯德光是他妹夫,需要回避。他隻好望向人大主任何福德。
    何福德也許欠著毛文強一個人情,他隻好道:“侯德光同誌在政協幹過多年辦公室,跟多個單位打交道比較多,協調組織能力強。我支持侯德光同誌。”
    紀委書記閆偉發言:“既然大家認為夏正華同誌比較年輕,怕他駕馭不了全局,而侯德光同誌年紀又過大,怕他擔不了超負荷的工作,那麽馮國輝同誌年富力強,經驗豐富,也在多個崗位鍛煉過,他出任書記,是很適合的。”
    常務副縣長柏雲敏也支持馮國輝。
    眾人就漆樹鄉書記職位爭論得比較激烈,但最後還是支持夏正華的常委多,最後舉手投票,夏正華勝出。
    接下來討論的崗位,也存在不同的爭執,但最後在退讓中都得以通過。不過是你得了桃子,我也應該得個梨,他也需要有個蘋果。雖然不是坐排排分粒粒,但利益還是要雨露均沾。
    會議從上午八點半開到晚上十點多,中間吃了食堂送過來的盒飯,也沒有休息。
    隻要經過公示,夏正華將出任漆樹鄉書記。為了平衡,侯德光調回財政局任常務副局長,漆樹鄉的副書記和鄉長由外麵調入。水底鄉副書記龍國富調來出任副鄉長,代理鄉長,縣政府辦副主任李太雲出任漆樹鄉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