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荷葉鄉書記上門
字數:3466 加入書籤
夏正華一家正在茶房吃晚飯,聽到外麵有人喊。
“元軍叔,魏書記來你家了。”
夏元軍擔任著村裏的村民小組長。他一聽就知道是村支書劉本光,於是對夏正華說道,“應該是本光帶著鄉裏的魏書記來了。”
劉本光喊夏元軍叫表叔。
“魏書記?他怎麽會來呢?”夏正華疑惑地問。
夏元軍道:“我也不知道。還是出去迎一下吧。人家也是書記,比你年紀也大。”
於是兩父子放下碗,出門迎客。兩人剛來到大門外,一名四十多歲的漢子就走了過來。
村支書劉本光忙跑過來介紹:“元軍叔,正華,這是鄉裏魏書記。”
他又把夏正華父子介紹給鄉委書記魏誌軍:“魏書記,這是我表叔夏元軍,我表弟夏正華。”
魏誌軍分別同夏元軍、夏正華父子握手。“老夏,打擾了呀。”
夏元軍和夏正華同時說道:“魏書記來訪,蓬蓽生輝喲。快屋裏請!”
幾人一同進到屋裏,讓座,夏媽媽端上茶水。
夏元軍開口問道:“魏書記,本光,你們還沒有吃飯吧?”
魏誌軍回道:“我們吃過了,打擾你們吃飯了。”
夏正華和父親本來也在喝酒,於是道:“魏書記,要不,一起喝一杯?”
魏誌軍也沒客氣,爽快地說道:“難得遇到夏書記回來,我就腆著臉,在你家討杯酒喝。”
夏正華又把媽媽和柳丹慧給魏誌軍作了一番介紹。魏誌軍與她們握手示好。
夏元軍去取碗筷,示意蘭華芬去加炒兩個菜,夏芳華也跟著媽媽去了灶房。
柳丹慧也是體製內的人,陪著幾人聊著。魏誌軍了解到夏正華女朋友是地團委副書記後,又重新站起來與柳丹慧握手,還帶有了一點點尊敬的味道。她畢竟是副處級了,比自己高那麽一級,雖然隻是務虛部門,但要到這個級別,魏誌軍都不敢保證自己就能夠達到。
柳丹慧在夏正華家裏,魏誌軍又是父母官,肯定也不能就那麽兜著,也跟魏誌軍客套了一陣。
聊著聊著,再次上菜。夏正華幫魏誌軍與劉本光倒滿酒,他端起自己的酒杯對魏誌軍道:“魏書記,家父酒力有限,我代表一家敬您,提前祝您春節愉快,事業更上層樓!”
魏誌軍端起酒先與夏元軍碰了,再和夏正華碰杯,“打擾了,我們互敬!”
兩人一同飲了這杯。
夏正華又敬了劉本光。
三杯酒後,魏誌軍單獨敬夏正華:“夏書記,真是年輕有為。你在漆樹鄉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是我們基層鄉鎮幹部學習的榜樣。今晚來打擾你們,主要是我前段時間跟劉支書講過,如果夏書記回鄉,一定要通知我。我一定得來想夏書記取經學習,幫我們把把脈,怎麽發展鄉鎮經濟。”
夏正華聽了,才知道魏誌軍晚上也趕過來的原委。他忙擺擺手道:“魏書記,您這麽說,那是太抬舉我了。”
魏誌軍說話顯得很誠摯,他道:“夏書記,你也不要謙虛。能過獲得部隊立功獎勵,回到地方又能很好地發展經濟,獲得地區十佳優秀青年稱號,這是多大的榮譽呀,不是想得到就可以隨便得到的獎勵。”
這也是事實,夏正華隻得嘿嘿笑笑,不再謙虛。“魏書記,我也不知道你想要了解哪些方麵。你看有什麽想要了解的,我隻要知道,一定知無不言。”
魏誌軍輕輕咳了一聲,道:“夏書記,荷葉鄉是你的家鄉,你也是比較了解的。近幾年,各地都在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但荷葉鄉除了有一家七十年代的紅碎茶廠,就沒有建設其他企業。原來靠著鍛造廠,還能有些稅收等補充財政。但現在國營企業也越來越艱難,使我們一直在想怎麽找到一條好的出路,以提振我們荷葉鄉的經濟。”
夏正華問:“鄉裏有什麽想法嗎?”
魏誌軍回答:“上屆黨委政府開過幾次會,都是因為擔心資金,擔心市場的問題,沒有達成一致意見。許多人認為荷葉鄉本來就是農業鄉鎮,國家又不可能撥款,所以認為發展企業不合適。我來後,也有過想法,但現在也一直沒法實現,也存在顧慮。”
夏正華問道:“你們討論過那些方向的企業?”
魏誌軍道:“我的想法是圍繞鍛造廠,開設閥門製造、金屬加工等企業。”
夏正華想了想,消化魏誌軍的話語,道:“魏書記,我畢竟在這裏生活了二十多年,也算了解荷葉鄉的情況。現在基建開始升溫,需要大量的建材,尤其是水泥。我記得火車站附近就有很好的石灰岩,我個人建議,借助鐵路公路運輸的相對方便,建造一個水泥廠。”
夏正華停下話頭,看著魏誌軍,讓他消化自己的話語。
魏誌軍想了想,拍了一下大腿,“夏書記,還是你腦殼靈光,我們可從來沒想過辦水泥廠。前幾天去婁城,發現許多田地裏又在開始大搞建設了,確實需要許多水泥。”
夏正華見魏誌軍了解了辦水泥廠,又道:“荷葉鄉離婁城近,運輸方便,可以鼓勵有點經濟的個人開辦幾家製磚廠,這個建材產品,接下來也是暢銷品。”
兩人又聊了荷葉鄉可以開辦的企業,再次聊到資金。
魏誌軍問道:“夏書記,你們漆樹鄉是怎麽解決資金,股份比例又是怎麽分配的呢?”
夏正華端著酒杯敬了魏誌軍,才道:“其實也沒什麽可以隱瞞的,魏書記也是了解政策的。我們漆樹鄉的企業資金,一般從幾個方麵解決。一個是鄉裏找銀行貸款,並且鄉裏成立了基金會,這個荷葉鄉應該也有成立,基金會是我們主要的貸款來源。二是找有錢的村民,扶持他們開廠辦店。三是發動幹部職工群眾集資辦企業,按出資比例占股分紅。”
魏誌軍端著酒杯站起來敬向夏正華:“夏書記,今天真正是讓我茅塞頓開,接下來我們知道怎麽去發展鄉鎮企業,原來的許多擔憂都能迎刃而解了。前怕狼後怕虎,是做不奧事的。同君一夜語,勝讀十年書。這杯酒,我借花獻佛,感謝!歡迎夏書記以後多回家鄉指導我們工作。”
夏正華哪敢承受這麽大的感謝,忙道:“魏書記言重了,我也隻是根據經驗分享而已,不值得魏書記這麽欣賞。”
兩人聊了近三個小時,互相都有了學習心得,也建立了一種可以發展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