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字數:6120 加入書籤
何澤林敲門進到夏正華辦公室,他幫夏正華加上熱水,站在辦公桌前請示道:“縣長,科技局的胡局長打電話來,他想向您匯報一項工作,看您什麽時候有時間。”
夏正華看了看案頭的文件,對何澤林講:“你要他下午三點來。”
對於科技局,夏正華上回去調研了一次,胡興科先後來匯報過三次工作,但基本是一些普通工作,沒有什麽創新,全縣專利申報數量不多,轉化也不多。倒是才成立的四九特種焊接材料廠申報了兩項實用新型專利,都在生產實施中。
是有必要跟胡興科好好談談接下來的科技工作,怎麽樣才能推進科技興縣工作,讓科技真正服務全縣發展大局。不然,科技局就成了雞肋。
胡興科這名字還是起得不錯,很應對科技局這個部門。他屬於科班出身,本科畢業,這在九十年代是不低的文憑。他下午三點前十多分鍾就到了縣政府,坐在何澤林辦公室等。
何澤林幫他泡了茶,相互聊了幾句,何澤林就低頭忙著做事。
夏正華隻要在縣裏上班,一般會提前近十分鍾到辦公室。
何澤林看到夏正華過來,就跟過去幫他開門,胡興科也站起來出去跟夏正華打招呼。
“夏縣長,您好!”
夏正華回頭看了他,笑著道:“胡局長,等了好久了吧。”
胡興科忙回道:“我也剛到!”
夏正華對他說道:“你也進來吧。”
胡興科端著茶杯跟著夏正華進了他的辦公室,他想著不讓何澤林再麻煩泡茶,也節約資源。
何澤林對胡興科的舉動還是感覺興慰,他已經提前幫夏正華泡好茶,於是就退出辦公室。
夏正華自己做到辦公桌椅子上,要胡興科也坐下來。
胡興科於是半邊屁股坐在夏正華桌子對麵的椅子上。他見夏正華已經看著自己,就開始匯報工作。
“夏縣長,我們局裏組織幹部職工製訂了九六年漣新縣科級發展規劃,大家充分的討論,形成了草案。我想請夏縣長幫忙指導!”
他把手上的文件遞了一份給夏正華。
夏正華稍微快速地瀏覽了一遍,把文件合起來,放在桌子上。說道:“這個我等會再看,你大致說說你們的規劃吧。”
胡興科應該是對這份規劃很熟悉,他也沒有看文件,正了正身子,開始匯報。
“我們這份規劃主要是對去年及往年的科技工作進行回顧,總結取得的成就,發現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我縣科技發展的環境進行分析,做出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提出明年科技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規劃重點產業創新工程,規劃和支持重點行業和企業的重大技術改造工程,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工程,抓好創新型企業和知識產權培育工程,加快創新平台的建設,推進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培育和引進工程,努力提升公民科學素質。
......
我們認為,我們科技發展的重點及管件技術,主要向農業和工業傾斜,還要扶持重點特色產業。
關於科技發展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議注釋一下幾個方麵。
......
以上是我們的規劃要點,請夏縣長幫忙提出知道意見。”
胡興科大概匯報了二十分鍾,把文件內的要點和重點都說到了。
夏正華對胡興科這個規劃匯報還是滿意的,是一個專業型的局長。覺得他們還是結合了漣新縣的實際情況和當下科級發展水平與發展方向,內容詳細,有點有麵,實施性強。
夏正華的點評和指示還是首先有表揚,再又說了幾點意見。
“你們這份規劃做的還是不錯,去年以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你們評定了省市縣三級21想科技成果獎,引進運用了42項重大科技成果,有效地促進了產業的持續、快速和協調發展,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七點五,農產品科級屬性也不斷加強,這是一份喜人的成績。
根據你們的規劃,我有幾點意見,供你們回去商討。
一是要提高科技資助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獎勵;二是充分理解政策文件,向上級爭取科技資金;三是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四是培育科技帶頭人,而且要有量化指標;五是重點扶持農業、煤炭、機械、輕化產業的創新和技改,重點扶持兩家科技型企業的發展。
總之,所有的工作都要圍繞可持續發展來開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是經過了檢驗的真理。”
對夏正華的講話,胡興科做了詳細的記錄。見夏正華講完,他和其本子,說道:
“夏縣長的指示高屋建瓴,讓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更有方向。我回道科技局就立即組織大家學習和研討,讓規劃更有血有肉,符合全縣的發展要求。我們修訂後,立即報到縣裏來。”
夏正華微笑著道:“說不上指示。希望你們再認真仔細修訂,讓規劃更有執行性。”
胡興科連忙點頭回答:“夏縣長,我們一定遵照您的要求。”
夏正華有問了胡興科其他一些關於科技工作的問題,胡興科才離開了他的辦公室。夏正華想了一會,給何澤林打電話:
“小何,你去找伍主任,把最近幾年關於科技方麵的政策文件拿過來。”
不一會,何澤林就拿著一遝文件進來,擺在夏正華辦公桌上,說道:“縣長,這是國家級省市科技發展的法規和政策文件,以及近五年我們縣關於科技發展的有關文件。”
夏正華拿過文件,一本一本地翻閱起來。
何澤林看夏正華沒有其他事,就幫他把水杯加滿,退出了辦公室。
快下班時,他給胡興科打電話,待那邊接了電話,他說道:“胡局長,你應該熟悉國家、省及我們地區的科技五年發展規劃吧?”
胡興科聽後,回答道:“夏縣長,我知道,也學習了。”
“那我們縣怎麽沒有看到五年規劃呢?”
胡科興在電話那頭一驚,擔心夏正華批評他,就說道:“夏縣長,我們縣一直隻要求做第二年的計劃,沒有對五年規劃有要求,所以我們局裏一直也沒有重視。對不起,夏縣長!是我們重視不夠。”
夏正華也沒有要責怪他的意思,就對他說道:“既然原來沒有,那麽我們就按照上麵的精神,結合縣裏的情況,做一份五年規劃出來。你看需要多久的時間。”
胡興科想了想,回道:“估計半個月吧。夏縣長對規劃內容有什麽要求呢?”
夏正華說道:“我這兩天熟悉一下相關政策文件,寫幾點提綱,我會安排小何給你們送過去。”
胡興科忙阻止:“夏縣長,還是我來找何秘書要吧。”
夏正華不和他在這麽個小問題上糾結,說:“也好。”
十四天後,胡興科又來到了夏正華辦公室,手上拿著基本厚厚的文件。
他在夏正華辦公桌外邊椅子上坐下,也沒有過多客套,遞了一本資料給夏正華,自己也打開一本,開始匯報:
“根據夏縣長的指示,我們科技局組織力量進行了反複討論和修改,形成了正式文稿。
對於五年規劃,我們重點考慮了一下幾點:
一、建議縣裏接見外地的經驗,成立經濟技術開發區,引進科技含量高的企業,促進我縣科技研究水平的提高。
二、與高校建立友好的聯合,借助高校人才優勢,提升我縣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轉化能力。比如說我省農業大學,科技大學等。
三、增加科技發展財政預算,加大投入。
四、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企業技術工人等群體積極搞研究研發,提高自主專利水平,加大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發明。”
夏正華沒有插話,一直靜靜地聽完胡科興的匯報。
“胡局長,兩份規劃都很好,有了科技局應有的水平。如果能過實施,那麽科技將會真正促進我縣的經濟發展,改變我縣的經濟結構。
我給彭縣長請示一下,看他在辦公室沒有,如果在,我和你一起過去匯報這兩份規劃。”
夏正華說幹就幹。他拿起電話撥給彭福來:“彭縣長,我是夏正華,您現在有時間嗎?有呀,那我帶科技局的胡科興來您辦公室,匯報一下我縣五年科技發展規劃和明年的科技發展計劃。”
夏正華放下電話,就帶著胡科興去了彭福來辦公室。
胡科興暗暗高興:看來,漣新縣科技發展的春天要來了。我胡科興大展拳腳的春天也要來了。
同在一層來,兩人很快就到了彭福來辦公室。
秘書閔天華看到夏正華和胡科興,忙站起來禮貌地向他們問好:“夏縣長,您好!胡局長,你好!剛好縣長辦公室還沒有其他人,我帶你們進去。”
彭福來已經交代過他,隻要夏正華過來,如果沒人,就可以直接帶進去。
兩人向彭福來謙恭地問好後,看到彭福來起來望待客區走,就走向沙發區,等到彭福來坐下後,兩人也跟著坐下來。
彭福來對夏正華說道,“你們也別那麽多客氣,現在就給我講講吧。”
夏正華就示意胡科興匯報。
胡科興又把在夏正華那裏說的規劃內容向彭福來認真的匯報了一遍,夏正華作了補充發言。最後,他對彭福來說道:“縣長,這個規劃,他們還是用心了的,請您提出批評意見,指示我們怎麽修改。”
彭福來聽完後也是頻頻點頭:“你們這份規劃有種跳起來去摘桃子的感覺,不錯!我就說幾點意見。”
胡科興忙拿起本子和筆做記錄。
彭福來說道:“根據我多年工作的經驗,對於漣新縣,我看要注意幾點:一是傳統行業怎麽創新,比如我們的煤炭,鐵,中藥材,牛羊養殖,蔬菜等,怎麽增加科技含量。二是你們講的與高校合作,措施與計劃還要詳細一些,比如找誰,怎麽補貼。三是科研成果和一般發明的轉化,我看沿海地區一個小小的生活用途的發明,都能量產,我們也有這樣的發明創造,怎麽轉化呢,要認真思考。我也想過建一個輕工業產品加工業區,你們在五年規劃裏麵可以涉及一下嘛。胡局長是專家型的人才,我就這麽三點意見。夏縣長,你再辛苦一下,督促胡局長他們把規劃再改一改,把一份拿出來的稿樣多印幾份,給每位常委和副縣長都發一份,收集大家的意見,統一修改。等你們完稿後,我們縣裏組織一次常務會議來討論確定,再報縣委批示。”
夏正華接過話題,說道:“縣長,我們一定會按照您的意見去收集意見,好好修正,形成規劃文件再報縣裏審批。”
看著出去的夏正華,彭福來想:才弄出個五年水利規劃,又弄出來科技五年規劃。如果個個人都想這位年輕人一樣去想事幹事,何愁漣新縣不發展呢。我要是能上位書記,夏正華來當縣長,那麽經濟發展就不用自己抄心了。搞經濟,真還不是資曆的問題,主要是思想和思路的問題。
如果夏正華知道彭福來是這麽個想法,不知道要怎麽高興。雖然他不能決定自己是否幹縣長,但能與這樣的人搭班子,那是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