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奇跡之子和永遠的答案
字數:4330 加入書籤
第二節的比賽很快開始。
李衍和艾弗森都沒有休息,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另外一邊,馬刺GDP也都在場上,顯然波波維奇沒有讓掘金緩口氣的打算。
吉諾比利邁開“歐洲步”殺進了內線,他是節奏變化的大師。
但是這個回合,他的招式被李衍拆解地一清二楚。
李衍卡住了“妖刀”突破的位置,隨即猛然伸手切斷了吉諾比利的傳球路線。
“啪!”
攻守轉換,兩邊的速度都很快。
來到陣地戰。
同樣的擋拆,不一樣的招式。
李衍高位持球,艾弗森無球切入。
李衍看向了三分線外的JR史密斯卻用手腕的力量將球甩給了空切的艾弗森。
nOlOOkpaSS!鷹眼狀態下的李衍非常寫意地送出了這記匪夷所思的傳球。
馬刺的防線大亂,顧此失彼,艾弗森殺進內線,拉杆上籃得手。
“WOW!”“WOW!”“WOW!”
百事中心響起了驚歎聲。
艾弗森和李衍的配合讓他們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在他們心中這就是聯盟第一的外線組合。
不,李衍是全能的,他甚至要比斯科特皮蓬還要全能。
李衍跟艾弗森在退防中擊拳致意,雖然有一輪的年齡差,但是此時他們就是彼此最信任的人。
“艾弗森殺瘋了!”
“AI重回巔峰!”
“李衍無處不在,撐起攻防兩端。”
“上帝視角的傳球。”
“殘陣掘金壓製全員馬刺!”
“馬刺謀劃落空,掘金一往無前。”
各大體育論壇上,已經被掘金打馬刺的比賽刷屏。
在太平洋兩岸,“掘金隊”、“AI”、“李衍”的關鍵詞均排在全網搜索熱度榜的最前列。
“哇歐!李絕對是未來的超級巨星。”
這樣的想法不僅僅是球迷們的,無數觀看這場比賽的球員、名宿、教練和管理層都有同樣的想法。
馬刺那邊GDP奮起直追,托尼帕克和馬努吉諾比利不停地衝擊內線,蒂姆鄧肯也在攻防兩端給掘金隊施加壓力。
不過,掘金始終占據著優勢,他們維持住了自己的領先優勢。
艾弗森和李衍衝鋒陷陣,他們保持著旺盛的鬥誌與洶湧的活力。
艾弗森在整個馬刺半場翻江倒海,他不斷地衝擊著馬刺的整體防線,一如當年所為。
馬刺隊可以讓艾弗森倒下,卻不能阻止他再次站起來。
就如同涅槃的鳳凰一樣,艾弗森的每一次起身都給馬刺隊帶來更大的衝擊。
李衍同樣堅不可摧,他在攻防兩端受到了馬刺隊的重點照顧。
但李衍就如同中國長城一般,屹立不倒。
龍城飛將今猶在,胡馬怎敢度陰山!
馬刺隊在場上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太難纏了。
根本阻止不了這兩個家夥,上一次給馬刺帶來如此壓迫感的組合還是紫金湖人的“OK”。
激烈的對抗,巨星的表演,完全讓人移不開眼。
然而波波維奇期待的劇情沒有發生,艾弗森和李衍仍然精神十足。
每一次馬刺隊的反撲都被掘金很快壓製。
第二節比賽結束,57比47!
掘金的領先優勢擴大到了10分。
如果不是吉諾比利在第二節的最後時刻連續打進神仙球,馬刺可能會輸的更多。
比賽的發展已經超出了波波維奇的預計,掘金隊失去了“甜瓜”安東尼和兩大內線,波波維奇本來以為馬刺可以輕鬆獲勝。
然而,天神下凡的“答案”艾弗森和一騎當千的“奇跡之子”李衍,給予了馬刺沉重的打擊。
他們仿佛不知疲倦一般,將掘金扛在了肩上前進。
內線的坎比和外線的射手們在他們兩人的帶動下也打出了高水平。
李衍的大範圍協防讓馬刺隊舉步維艱,他們不敢在禁區內有過多的傳球,隻能靠GDP的個人能力造成殺傷。
至於防守端,聖安東尼奧人被艾弗森殺麻了,有了李衍的策應與牽製,艾弗森突擊能力造成的傷害更勝巔峰。
馬刺隊似乎沒有什麽好的辦法,他們隻能等待艾弗森和李衍“力竭而亡”,然後像那追日的誇父一般轟然倒下。
隻是這邊掘金雙雄完全看不出頹勢,而馬刺那邊的“妖刀”卻因為高強度的作戰有些“萎靡”。
波波維奇瞪了吉諾比利一眼,無奈地歎了一口氣。
上半場結束的哨音響起。
艾弗森和李衍再次擊掌,他們的眼神中都有著狂熱的鬥誌。
艾弗森邁著輕鬆的步伐返回球員通道,他有一點累,但是沒有問題,他已經很久沒有這麽痛快了。
29分3助攻2搶斷!
“答案”一直渴望還能像從前那樣戰鬥,現在他心滿意足,上半場被他視為熱身,艾弗森對於即將到來的下半場居然有些迫不及待。
李衍則是來到場邊,在全場的歡呼聲中,他擁抱了“黴黴”。
自從“黴黴”放棄領獎義無反顧地來到李衍身邊,她和李衍的感情就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李衍出色的表現讓掘金的球迷看他越看越順眼,即使現在當眾“灑狗糧”,也沒人感到有什麽不妥。
球迷們隻是感覺“美女”配“英雄”,甚至女球迷們都有些嫉妒“黴黴”,要是跟李衍交往的是自己該多好啊!
完成“充電”的李衍神采奕奕,他和倚在座椅上的“黴黴”告別之後返回了更衣室。
12分6助攻7籃板6搶斷5蓋帽,這是李衍上半場的數據。
全部12分都是在油漆區內得到的,瘋狂的搶斷和蓋帽數據充分體現了李衍在防守端給馬刺帶來的壓迫感。
掘金在他的引領下,氣勢如虹,馬刺隊多次發起衝鋒都無功而返。
TNT的演播室內。
巴克利和史密斯在進行上半場的總結。
“精彩的比賽,出人意料的比賽進程,但這並不是巧合,AI和李打出了驚人的表現。”
“李真是奇跡之子,來到內線的他依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李跟“魔術師”如此相像,在內線缺失的情況下,他們都能挺身而出。”
“當然帶給我們極大衝擊的還有阿倫艾弗森,32歲的他還能打出這樣的表現讓我們感到震驚。”
“我本來以為他已經不是他,沒想到他還是他,“答案”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