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綠色食品的概念

字數:4700   加入書籤

A+A-


    哇!
    聽到希爾總管這句話,農大附高的學生們瞬間眼睛都亮了,尤其是高一八班這群饕餮,看向田裏掛著的紅彤彤番茄,眼睛裏滿是饑渴。仿佛隻要有希爾總管的一聲令下,他們就可以立刻衝過去人手一個番茄左右開弓。
    希爾總管不愧是總管,她迅速從番茄帶來的味覺衝擊中回過神來,她環視了一下四周,看到周圍坐在浮空平台上,一個個兩眼放光的模樣,這模樣還用說是在想什麽嗎?
    她看了看眼前的番茄田。
    這塊田地今年迎來豐收,一地的番茄紅彤彤的,十分誘人,掛果率也十分喜人,待會ai操作收割機過來,能收割一整個集裝箱的大番茄也不成問題。
    按理來說,給學生們摘來嚐嚐鮮也不成問題,但……誰能保證他們隻吃一個番茄就滿足?
    希爾總管看了看手中的番茄,又看了看周圍瘋狂咽口水的學生們,毫不猶豫地宣布——
    “好了,番茄田我們已經參觀完了,接下來我們去看看黃瓜吧!”
    怎麽這樣啊——!
    在學生們的一片哀嚎聲中,希爾總管毫不猶豫地動用她的權限操作浮空平台讓學生們跟上,絲毫不給他們留下半分餘地。
    香川這時候手上拿著剛剛趁著希爾總管不注意時偷偷摘下的第二個番茄悄咪咪地啃著,當然,她的小動作馬上被歐陽亞婷三人發現了,不過他們並沒有聲張,艾諾悄悄拿出迷你的壓縮激光切刀,把被香川啃了一口的番茄切了一半,被香川啃的那部分歸她,剩下的部分就被舌尖社社員三人組,以及聞香湊過來的高一八班眾人分食了。
    一小塊番茄下肚,高一八班眾人看向身後番茄田的目光更加熾熱了。
    對此,香川最終還是忍不住把心裏話說了出來:“你們這麽想吃番茄的話,回家後讓家裏的ai或者你們自個去市場買幾個來吃的不就行了嗎?”
    現代的食品保鮮技術和物質轉換技術是十二船團得以在三萬年間能供應得了人口的平均消耗的,甚至從生產護航艦縮編草案來看,農業產能甚至可能都處於過剩的狀態。
    不至於連個番茄都難買。
    “這你不懂!市場上買的哪有當場摘下來的有滋味!無論是雞魚還是青菜番茄,都是剛剛處理完之後馬上進行烹飪的更好吃!”
    文藝委員曼迪這時候用看不懂事的年輕人般的眼神看著香川。
    班長路代清和勞動委員符成凱等一眾男生在旁邊讚同地點著頭。
    “哦,敢情你們是喜歡農家樂和綠色食品這類的啊?”香川忍了半天才好且沒給他一記白眼。
    切,這不就是二十一世紀人最愛追求的綠色食品概念嘛,什麽在田園裏開墾田地、在天台搭棚子種菜,在她還是社畜的那會,在短視頻上看得夠多了。
    說實話,健康是健康,但是太不適合社畜了,社畜要麽九九六要麽零零七,人均每周單休甚至無休,待在公司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長,有時候死線前還有不少人都幹脆直接住在公司裏了,哪來的時間照顧得了這些蔬菜,所以大多還是老老實實去市場買菜。
    也就隻有實現了時間自由和一定程度上經濟自由的中老年會喜歡琢磨這些,有條件的自己種,沒條件的偶爾去郊外的農村住幾天吃一些土雞或者農家自己種的蔬菜。
    原本她以為生物技術發展到能做到完全杜絕蟲害和農藥的現代,居民們應該不會認為田裏的蔬菜和市場裏擺放的蔬菜能有什麽不同,但是沒想到自家班上就有這麽多崇尚綠色蔬菜概念的小年輕們。
    也許是土地孕育之物對人類有著天生的吸引力吧?
    “綠色食品?那是什麽?”
    艾諾問出大夥心中最大的疑問。
    聽到新名詞,高一八班眾人又聚到舌尖社四人所在的浮空平台附近,生怕錯過了香川的古代知識小課堂。
    “先說好啊,這隻是我的大致理解,不是正式的解釋。”
    香川嫻熟地說出這句最近已經有點說膩了的迭甲宣言。
    主要是吧,隨著香川搬出的食譜、影視劇越來越多,身邊人的各種刨根問底都已經進入了香川看不懂的領域。例如今天早上吃粥時烏總管的關於粥水功效的疑問,幾乎就問到了香川的知識盲區。
    粥能有什麽功效?易消化,在生病時適合給病人吃——這就是香川對粥的功效的最大認知。
    作為土生土長的二十一世紀社畜,她哪知道這麽多之所以然?即便她終端裏的egle知道,但是她總不能當眾把終端掏出來打開egle直接搜起來吧?那估計當天信息亂流處理辦公室就要過來抓人,而她的下半輩子估計就要被限定在政府規定的一畝三分地裏了。她是想躺平沒錯,但是這不意味著她要犧牲自己的自由。
    所以現在有時候解釋一些隻能憑借香川的淺薄認知來說明的東西時,她都會加上這句話迭一下甲。
    當然,詢問她的人也不會太在意香川對古代知識的淺薄認知,畢竟有這麽長的時間斷層,香川隻是接觸到了食品和娛樂有關的部分,且不說她還是個學生,他們即使之後拿到了香川給的古代資料文本,一些涉及到古代化學、物理專業知識領域的問題,像香魏國和烏總管這類成年人也是需要琢磨很久才能看得懂。有專業知識的成年人都尚且如此了,直麵著一個又一個古代食譜的香川那也隻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迭甲完畢之後,香川就開始解釋起綠色食品和農家樂的內容和興起過程了。
    在她的印象裏,農家樂的興起是和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的。汽車發動機經常冒黑煙的那段時期,城市空氣的汙染讓不少有錢的城裏人都會到鄉下呼吸一些新鮮空氣。
    後來農業發展,為了擴大種植麵積和增收,很多日常常見的蔬菜和主食都用上了農藥和化肥,這讓人們餐桌上的菜肴變得豐盛,同時也刺激著人們追求更高品質的飲食。
    有的人選擇去更高檔的餐廳,追求那些隻有有錢人才吃得起的昂貴菜肴,而有的人則反其道而行之,在那時候正好興起了一種說法:天然的才是最貴的。
    那天然的蔬菜糧食哪裏有呢?那當然是鄉下啦!
    去鄉下吃飯的人多了,於是農村裏就有了專門招待城裏人的農家樂。
    市場嗅到了商機,於是開始陸續推出各種所謂“無農藥無化肥種植”的綠色食品,價格也比一般機械化種植的蔬菜主糧更貴一些。
    “可按理來說,用化肥種植的蔬菜才是更加合理且有效率的種植方式吧?為什麽當時的古代人看不上呢?”
    緊挨著文藝委員曼迪的青珂舉起手問道。
    “從我們現代的角度來說那肯定是化肥更好,因為我們的化肥其實是生物肥料徹底轉化而成的,無害且能護住土地的肥力,還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蔬果本身的風味。”
    香川說著,靠在浮空平台的邊上,看向周圍果實飽滿的農田,心想要是讓自家那種了一輩子田的爹媽看到這場麵,八成是要熱淚盈眶了。
    “但是古代的化肥是字麵意義的化肥,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雖然能促進蔬果生長,但是對它們本身的風味會造成一定的印象,就比如——”她晃了晃手中還沒吃完的番茄,“以這個番茄為例,如果是用古代的化肥種植出來的,那這個番茄也許同樣能做到外表紅潤飽滿,但是味道卻會大打折扣,根據我所看到的古代記錄,我可以大膽推測,當時的番茄無論是香味還是酸甜味,都隻有我們現在這個番茄的一半不到。”
    這並不是推測,而是香川的實際體驗——當然,這話她打死都不能說,畢竟現代的農業過於發達,去哪找二十一世紀化肥催生的番茄來證明兩者之間的味道差異?
    不過饒是隻有香川做出的主觀推測,古代和現代的主流蔬菜風味對比還是讓廣大高一學生們大開眼界,再次刷新了他們對古代的認知。
    原本從香川一一拿出的古代美食來看,古代的飲食文化很豐富,那肯定意味著他們和現在一樣,處於不缺糧食的和平年代,可曾想他們竟有如此“水深火熱”的困境。
    幸好,幸好當初主導十二船團的農業科學家們留下了生物肥料的數據和樣品,幸好這些寶貴的數據和樣品挺過了黑暗病毒危機,幸好有偉大的科學家發明的物質轉換技術,讓他們能在三萬年後即便幾乎完全遺失了美食文化的現在,還能吃到古代人垂涎的原汁原味蔬果。
    香川也有著和他們一樣的感激,因為現代的食品已經難吃到那種程度了,要是連身為原材料的蔬果主糧都味道一言難盡的話,她估計真的會考慮重開。
    裏穿越到古代的那些主角們可以選擇遠走到森林裏或者其他地區尋找農作物種子,自己這所處的船團都飛離地球兩萬年了,去哪找野生的農作物?
    自然保護區?算了吧,裏麵的每一顆雜草估計都是在船團的把控之中,她能在裏麵找到什麽?能像之前野外訓練時一樣找到幾顆野菜就算是大收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