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雨水(二)

字數:6387   加入書籤

A+A-


    貞儀逃了。
    主意算是橘子出的。
    橘子撞開了屋子後麵的那扇窗。
    窗是雕花小軒窗,隻有上麵半邊可以推開,窗洞不大,五六歲的孩童想要鑽出去也有些費力。
    被橘子推了一把的貞儀撲通一聲栽了下去。
    窗子不高,貞儀很快爬起來,帶著緊跟著跳出來的橘子開啟了一場“逃亡”。
    金陵城近日多雨水,此時依舊細雨濛濛,貞儀隻穿著裏衣,赤著腳丫,很快便一身泥濘。
    橘子在前方帶路——作為王家的護院貓,橘子熟知家中的所有隱蔽角落以及每個老鼠洞的位置。
    橘子有心想將貞儀藏到老鼠洞裏去,臨到跟前又驚覺並不合適——那麽大一個娃娃呢,要將老鼠洞撐破的!
    最後橘子將貞儀帶到了王家後院角落裏的一間小屋內,這間屋子久未修繕,隻用來堆放雜物。
    門已經沒有了,灰塵蛛網倒是管夠,裏頭有兩張缺了腿有裂痕的舊桌,幾隻破了的荊條筐子,還有些缸甕罐子等物。
    橘子和貞儀在角落裏找到了一張卷起的舊席子,貞儀將它豎放圍起,把自己圈在裏頭。
    貞儀蹲藏在內,從裏麵用兩隻手揪住席子邊沿,以防它倒下去。
    橘子則在外麵望風。
    沒過多久,橘子發現那拿來掩藏貞儀的席子抖得厲害。
    橘子跑來,拿爪子拍了拍席子提醒貞儀,但席子卻抖得更顯眼了。
    沒辦法,橘子隻好跳進去,拿一隻前爪幫貞儀一起扶著。
    見橘子也進來,貞儀安心許多,但眼睛始終睜得大大的,耳朵時刻留意著外麵的動靜,不時從席子的破洞裏去瞄外麵的情形。
    這一路逃亡,讓貞儀雪白的裏衣變得髒兮兮,頭發也有些蓬亂,白嫩嫩的臉上沾著泥灰——橘子想到了軟糯糯的髒髒包。
    這“髒髒包”到底年歲太小,餓著肚子跑出來,又累又困,眼皮沉沉開始打起瞌睡,但小手猶且抓著席子。
    屋頂上漏水,不時落下一顆豆子大的積雨,橘子怕砸到貞儀,開始聚精會神地仰臉盯著,每當雨珠落到半空中,便眼疾爪快“啪”一下將雨珠擊飛。
    不知過了多久,就當橘子也有些犯困時,忽有喊聲由遠及近傳來:
    “……小姐,小姐!”
    “春兒……”貞儀朦朧睜眼,下意識地要應答,被橘子拿毛絨絨的爪子捂住了嘴巴。
    但貞儀還是被發現了。
    橘子恨極——屋頂有隻多管閑事的貓叫喚個不停,將春兒引了過來。
    離開這間破屋時,橘子看見一道黑白色的貓影躍到牆頭上,很快消失不見。
    橘子暗下決定,待下次見麵,定要以一場惡鬥來清算奶牛貓今日告密之仇。
    貞儀被帶到了董老太太處。
    貞儀“失蹤”之事驚動了全家人,此時人都過來了。
    王元走進來,瞧見髒兮兮的二妹妹,取笑道:“我道二妹妹去作甚了,原是鑽老鼠洞去了!難怪找了這許久也沒瞧見影子!”
    王錫瑞瞪了兒子一眼,大太太伸手將兒子拽到身邊站好。
    楊瑾娘餘驚未了地擦著眼淚,王錫琛正要教導探問女兒時,坐在上首的老太太已經招手,讓貞儀到跟前去。
    老太太接過仆婦取來的茄紫色繡寶瓶夾棉褂子,給貞儀裹上,把人攬在身前,問:“我們德卿一向乖覺的,今日是怎麽回事,且與大母說說。”
    “大母……”小女孩的眼睛裏包著晶瑩的淚珠,嘴巴癟了癟,強行忍住哭意:“我不想纏足,我害怕!”
    聽是因為這個,董老太太笑歎了口氣,不緊不慢地摘去孫女頭頂粘著的蛛網。
    淑儀走上前,在貞儀跟前半蹲下,握住貞儀的小手,柔聲勸慰:“二妹妹,疼過就好了,總有這一遭的……”
    “大姐姐,我不想,不想將腳折斷……”貞儀含淚搖頭,看向一旁被春兒當作幫凶看管起來的橘子:“我想一直像橘子一樣跑得又快又遠!”
    淑儀笑了:“傻貞兒,人和貓怎能一樣呢,咱們人多尊貴呀。”
    貞儀:“既然尊貴,那為何要受這樣的苦呢?”
    淑儀語塞了一下,才道:“吃得苦中苦……”
    “便有吃不完的苦哇!”王元搶過話。
    “王元!”王錫瑞嗬斥一聲,便要上手。
    王元躲過去,邊往外跑,邊道:“二妹妹,你就哭給他們看!大兄等著你的捷報!”
    淑儀還要再與妹妹講道理時,忽見二妹妹再不忍著,“哇”地一聲大哭起來。
    淑儀頓感無措,隻有看向祖母。
    這種女眷後宅事務必是由祖母做主的,況且祖父今日出門訪友去了。
    “先等等再說。”董老太太拍扶著貞儀的背,對老二夫婦道:“這丫頭是怕到心裏去了,纏足雖是要緊事,將孩子嚇丟了魂兒卻是不值當……暫時等一等吧。”
    老太太發了話,此事便隻能暫時叫停。
    貞儀緊緊抱著祖母的腿,不願回去,老太太便讓貞儀留在這裏住兩日。
    眾人先後離開,路上,楊瑾娘茫然自責:“都怪我不曾教導好她……”
    說著,視線落在端莊穩妥的淑儀身上,愈發紅了眼眶。
    三太太安慰她:“貞儀才幾歲?況且每個孩子脾性不同……嫂嫂別著急,且慢慢教著。”
    當晚,歇在祖母院中的貞儀起了高熱,折騰到天亮,發了通身的汗,額頭才總算涼下來。
    燒得糊塗時,貞儀做夢都在喊不要纏足。
    很多年後,貞儀回想起此事,覺得這應是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反叛”,但幼時的她並不知道自己在為何而反叛,她隻是害怕,太怕了。
    當恐懼撞上一顆底色執拗的靈魂,便有了這場無知無畏的反叛之舉。
    王者輔是次日回來的。
    貞儀半睡半醒間,聽到窗外在下雨,祖父和祖母在屋中談話。
    王者輔問了緣由,歎道:“……好端端的孩子,怎就非要她們纏足,我早已說過,咱們家中不必時興這些迂腐舊俗。”
    “你說話一貫是輕鬆的。”董老太太道:“卻不想想,誰又想去時興它……”
    “你在外做官,處處與旁人不同,全然不遵官場之道,固然未得什麽好結果,卻總少不了有人誇讚你正直不阿……”
    “可女子不同,女子稍與這世道禮教有些違背,哪有什麽對錯之說?不過盡是錯處罷了。”
    “你一句不必時興,說得很是大度慈愛……可之後砸在身上的指點議論,你我卻都替不了她。若因此叫人挑剔,得不了一門好親事,更是要她自己擔一輩子。”
    王者輔終是歎口氣:“但強逼著不是辦法……德卿比旁的孩子懂事早慧,這樣的孩子,骨子裏都是有主見的。逼得狠了,不是好事。”
    董老太太:“再等等……等她再大些,與她仔細說明了其中利弊……等那時再說吧。”
    貞儀昏昏沉沉又睡了去。
    再醒來時,她看到祖父坐在床邊。
    祖父笑著指了指窗外的雨水,說等她病好了,便教她一首關於雨水的新詩,是她最喜歡的韓昌黎先生所寫。
    貞儀伸手去抓祖父的衣角,聲音有些啞:“大父,大父,我現下便要學……”
    揣手躺在椅子裏的橘子,就著貞儀認真的學詩聲,伸了個大大懶腰。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此詩,寫得正是雨水節氣時的景色。
    貞儀跟著念了二十多遍,能背下來後,好奇地問祖父:“大父,何為節氣?為何雨水節氣便會真的下雨?是天上的神仙在掌管著節氣嗎?”
    “非也。”王者輔笑著搖頭:“節氣是我們的祖先在日積月累的觀察中慢慢探索出來的。”
    聽說不是神仙在管,貞儀的眼睛不覺更亮了:“如何觀察探索?”
    “先觀日月星辰,再觀地上作物生長,兼以天地四時月令之氣,找尋測算出它們所對應的變化規律,這便有了節氣。”王者輔拈須而道:“萬物生長變化之道,皆在這二十四節氣,四十八字中了。”
    貞儀心中莫名肅然起敬,鬼使神差地坐起了身:“大父,我們的祖先可真厲害!”
    而後,貞儀便感到心中一陣陣無名興奮,她看向窗外,突然覺得每一顆落下的雨水都有規律,風也有了形狀,在依照某種秩序分布著。
    這種有清晰的源頭可以去追溯,天地間一切都變得井然有序的神奇認知吸引了貞儀,於她而言,這遠要比神鬼之說來得叫人折服。
    這一年雨水時節,金陵城雨氣朦朧,貞儀卻自這迷蒙中看到了第一縷光亮。
    見貞儀對節氣感興趣,王者輔便送了一本書給孫女。
    貞儀小小的手撫過書皮,在祖父的指引下,有些磕絆地念道:“《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貞儀病愈後,便從祖母的院子裏搬了出來。
    淑儀來接二妹妹,路上,貞儀扯著大姐姐的手,小聲說:“大姐姐,我聽春兒她們私下說,纏過的足若是能及早放開,便可以重新長好一些……”
    淑儀低下頭去看,隻見貞儀的眼睛亮亮的,與她道:“大姐姐,你若不愛哭,便由我來幫你哭吧!”
    淑儀一愣後,不禁笑起來,她沒有接這話,隻拿手指輕輕刮了刮二妹妹的小鼻子:“傻丫頭,說什麽傻話哩。”
    淑儀說著,視線落在貞儀另隻手裏抱著的被藍布包著的東西,笑問:“二妹妹手裏頭拿著得是什麽寶貝?”
    貞儀抱著的,正是那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此書之上,對二十四節氣進行了更詳細的拆解,將每個節氣分為三候,每候分五日,皆對應著詳細的變化生長之象。
    為了盡早能讀懂上麵的字,貞儀學起認字來越發用心。
    來年雨水時節,七歲的貞儀翻到書的第二頁,仍有些費力卻認真地讀道:“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初候獺祭魚,二候候雁北,三候草木萌動……”
    今年的雨水,恰與上元節是同一日。
    上元節日,貞儀等人得到了夜間出門的機會。
    王者輔受好友袁枚相邀,要帶著家人去往金陵城中的“隨園”作客,領著孩子們前去鬧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