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言之鑿鑿
字數:4150 加入書籤
“皇帝!你自己難道就沒有做錯?”
此時,幾個藥販子之中的其中一個突然開口怒吼。
“把我們的錢財全部發散出去做好人,可曾想過我們的感受?你如今這樣,對我等而言,不過是笑話!”
“大膽!”
禦前侍衛立刻拔刀,“陛下麵前,豈能造次?況且,陛下為百姓不遺餘力,自己都付出去了,你們這些自私自利之人,如何能相提並論?”
“有何不能說?”
為首之人依然是昂著頭,不以為然的掃了一眼禦前侍衛,嗤笑。
“都是一樣想要把自己的一些觀念推薦出去,我就不認為陛下有什麽不一樣?不同的是,陛下怎麽做都是為民,我們沒權沒勢,當然可以被隨意揉捏!”
一席話,讓李世民的臉色頃刻間就陰沉下來。
他早知道這幫龜孫子必定是不會心甘情願赴死,但也絕不曾想到,這居然會如此大膽的和自己這個帝王相互較量。
一步步往前,李世民的刀子直接頂著男人的胸膛。
“你以為,朕真的不敢殺了你?”
男子再次冷笑。
“你敢就動手啊!我的確是愧對百姓,可世人都知道,你這個大宋皇帝差點丟了江山!如果是從這個事情考慮,陛下可是要比草民的過錯嚴重多了!”
“豈有此理!”
張絮絮怒目而視。
“陛下是什麽本事,豈能是你這種水準之人知道的?你如今說出這番話,簡直是惡心至極!”
昂著頭,男子依然不卑不亢。
“我不曉得這些道理,我隻是知道,大宋天子當了五年的縮頭烏龜,如今站起來,也不知會不會再次……”
一劍穿心!
李世民忍無可忍,直接擊殺麵前喋喋不休之人。
拔劍,看著滿地狼藉,他終究是吸了口氣。
“朕,本不想要趕盡殺絕,但奈何有些人逼人太甚。帝王尊嚴,豈能是這種混蛋可以挑釁的?今日若朕不殺,來日便是會被人騎在脖子上!”
“陛下,您殺得好,這人底的確是該死的!”
此時,百姓之中支持趙構殺了這個藥販子的聲音此起彼伏,原本他預想的會鬧起來也是沒有發生。
由此可見,百姓們也是有眼睛的,可以看到真相。
李世民的殺伐決斷,讓另外幾個藥販子渾身哆嗦。
“陛下!草民等願意贖罪!”
“晚了!”
李世民麵色冷然。
“到了如今,朕怎麽可能讓你們這群蛀蟲繼續鬧下去?”
一劍一個,李世民徹底誅滅這些害蟲,同時把目光轉向了百姓們。
“從今而後,若是有人敢對你們有什麽不良的行為,你們都可入宮告禦狀!隻不過,朕會撤銷滾釘板這種陋習,改為登聞鼓,真正有冤情的人,可通過敲響此鼓告知朕,朕自會處置!”
“陛下真是大好人呐!”
“陛下萬歲!”
“咱們以後有好日子過了!”
百姓們此時紛紛表示了內心的激動,就連病痛都似乎忘記了。
李世民瞧著他們如今都算是活過來了,心底不免感慨。
太平盛世,都是要有人負重前行,如今隻要百姓們安康喜樂,自己這個皇帝,也算無愧於心。
“陛下。”
張絮絮此時臉上帶著幾分欣慰的笑容。
“咱們費了一番功夫,但總算是有驚無險。這一遭,其實也算是上天對陛下的考驗。倘若是放棄了百姓們,那咱們的處境必定堪憂。”
李世民笑了笑。
“朕從未想過放棄百姓。天下人都以為朕薄情寡義,可民為重,君為輕,這是更古不變的道理,如果倒行逆施,大宋不用他人來滅,就要自取滅亡。”
這話瞬間就讓張絮絮感到佩服。
一個男人,有著如此決心,何愁大事不成?
如今,天下大局,其實都在皇帝的計算之中,張絮絮想著,趙構並非是沒有稱霸整個九州的決心,隻不過,早前因為對大金的放縱,使得大宋元氣大傷。
接下去,他當是要把所有對外域的特權,都收回來了!
回過神來,張絮絮這時候再次提起了瘟疫的事情。
“陛下,如今大宋百廢待興,對於這次瘟疫的由來,臣妾很是好奇。”
李世民也是立刻把思緒轉向了老百姓。
百姓們馬上轉頭,委屈的很。
“陛下,草民們也就是從鄰國進了一些牲口將養著,前陣子都好好的,但不知道最近……”
“哪個鄰國?”
李世民瞬間皺眉。
“或許這件事,並非天災,是人禍!爾等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說清楚,切記,不要搞出什麽其他的花樣,更不許隱瞞,否則,朕保不了你們下次的平安!”
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百姓們紛紛開口。
從他們七嘴八舌的言辭,李世民知道售賣有著瘟病牲口的是高昌國。
這個國家的徒弟不過幾百裏,若說是一個番邦也是不為過的。
可是,這邊偏偏是百年來都沒有國君能拿下,這倒是讓人覺得震驚。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國家,若沒有一戰之力,必定早就被吞並,然而它能屹立百年,足可見其君主的睿智。
如今這場瘟疫,肯定也是對方耍的陰招,目的是削弱大宋的實力。
老百姓倒下,那麽生產力也會倒下,將士們的前線共給就少了,長此以往,必定釀成大患。
深吸一口氣,李世民立刻喊來了國都內負責牲口販賣的官員。
“即日起,杜絕高昌國對大宋出售牲口,咱們這裏的牲口,一律從南詔國進貨,如今南詔國和大宋是盟友,完全可信任!”
“陛下英明,草民們都聽你的!”
看著百姓們沒有什麽意見,李世民點頭。
“既如此,那就立刻去安排。記住了,倘若有什麽事情,不要想逃避,要跟朝廷匯報,爾等的信息,對大宋的安寧也是舉足輕重的!”
眼見著皇帝對他們這些百姓也如此的在意,死裏逃生的百姓們立刻起身,“大宋天子萬歲!大宋皇後娘娘萬歲!”
李世民望著曾經一盤散沙的國都內的臣民如此,微微頷首。
這,才是朕要開始走的第一步,接下去,才是真正的要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