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47章 魂天城

字數:3894   加入書籤

A+A-


    雖然大閣老的話,十分直白。但天一城主依舊抱拳致謝。
    楚淩天也躬身抱拳道:“今日的恩情,我銘記於心。日後定會報答。”
    大閣老聞言,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願意出手,為的就是楚淩天的這句承諾。
    王天一乃是赤日神國頂級丹道天驕,放眼整個東勝神州年輕一代的神丹師,都有著一定的名氣。
    楚淩天能戰勝他,足以證明其丹道天賦。
    以他的潛力,未來成為四品低階神丹師,甚至是四品中階神丹師,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有了楚淩天的這句承諾,奇珍閣日後若有需要,他便無法推辭。
    大閣老右手一翻,取出一張紫色玉牌,遞給楚淩天,道:“這是我奇珍閣的頂級貴賓卡。從今往後,楚小友在我奇珍閣的任何一家分閣購買寶物,皆可享受八折優惠。”
    楚淩天微微一笑:“多謝大閣老,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隨著實力的提升,他所需的修煉資源,越來越珍貴。八折優惠可以為他省下不少錢。
    隨後,大閣老五人便轉身離去。
    “今日大喜,全城同慶!”天一城主朗聲道。
    接下來,整座天一城都陷入了狂歡之中。
    城主府大擺宴席,所有飛升者皆可參與。
    天一城主不僅拿出了大量的神酒,還有上百隻神獸屍體,命人將它們做成佳肴。
    這場狂歡雖然花了不少錢,但和天一城主剛剛贏下的一千萬塊下品神石相比,根本算不了什麽。
    ……
    狂歡持續了數個時辰才散去。
    楚淩天找到天一城主,告訴他,自己想要去魂天宗分部。
    如今的他,靈魂境界已經陷入瓶頸,想要繼續提升,唯有得到《天衍神魂訣》第二卷。
    東勝神州內,有一處魂天宗分部,隻有那裏才能得到《天衍神魂訣》的後續修煉內容。
    天一城主點了點頭,道:“魂天宗乃是神界鼎鼎有名的大勢力,你若能通過考核,成為記名弟子,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隨即,兩人便出發,前往魂天宗分部。
    ……
    東勝神州共有五大神國。
    魂天宗的分部,並不在五大神國內,而是一座獨立的城池,名為魂天城。
    楚淩天從天一城主口中得知,魂天宗是一個極為龐大的勢力,其總部在上神天!
    中神天、下神天內,皆設有大量的分部。
    魂天宗培養的弟子,采用的是廣撒網,並且放養。
    普通的記名弟子,並不會得到特殊照顧。隻有最頂尖的記名弟子,才會得到魂天宗的重點培養。
    天一城主駕駛著神舟,飛行了一天一夜後,終於來到一座黑色的城池。
    此城便是魂天城。
    魂天城隻有擁有天衍神魂印的修士,才能進入。
    所以,天一城主隻能留在城外。
    楚淩天手持天衍神魂印,穿過護城大陣,走進魂天城。
    “轟!”
    一股強大的靈魂威壓,瞬間席卷而來。
    這股威壓,足以對二級神魂修士造成威脅。
    但楚淩天來說,沒有絲毫影響。
    他環顧四周,發現這股靈魂威壓是從城中央散發出來的。
    楚淩天邁步來到城中央,看到一座黑色寶塔。
    寶塔高九層,塔身上銘刻著無數玄奧的符文,撒發出可怕的靈魂威壓。
    黑色寶塔前立刻一塊石碑,上麵寫著一段話。
    楚淩天掃過石碑,立刻對魂天城的規矩,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
    這座黑色寶塔名為魂天塔,乃是魂天宗分部專門用來考核弟子的秘寶。
    所有手持天衍神魂印,進入魂天城的修士。若想加入魂天宗,必須闖魂天塔。
    通過第五層,可成為三等記名弟子。
    通過第七層,可成為二等記名弟子。
    通過第九層,可成為一等記名弟子!
    不同的等級,獲得的獎勵不同,在魂天宗內的地位也不同。
    若想獲得《天衍神魂訣》第二卷的全部修煉內容,必須成為一等記名弟子才行。
    此刻,魂天塔內正有人在闖關。
    “唰!”
    寶塔第六層亮起光芒,這代表著,闖關者已通過第六層。
    半個時辰後,寶塔第七層亮起光芒。
    “咻!咻!咻!”
    不少人感應到這一情況,紛紛破空而來。
    “有人通過第七層,成為了二等記名弟子。”
    “不知道是城內的老人,還是新來的天驕。”
    “我什麽時候才能晉級為二等記名弟子啊。”
    ……
    圍觀者全都是三等記名弟子,一直居住在魂天城內修煉。
    一個時辰後,寶塔第八層亮起光芒。
    ……
    兩個時辰後,寶塔第九層亮起光芒。
    與此同時,一股奇特的魂威,掃過全城。
    “我的天,此人竟然通過了魂天塔第九層!”
    “魂天城已經二十年沒有出現過一等記名弟子了。”
    ……
    越來越多的修士,趕到魂天塔外。
    這時,一名身穿錦衣、滿臉威嚴的中年男子,突然出現。
    此人正是東勝神州魂天宗分部的坐鎮長老——魏東山。
    “見過魏長老!”
    眾弟子紛紛躬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