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皇宮·永樂朝廷
金鑾大殿之上,聖火熊熊燃燒!
一名身材偉岸的中年男子,徐步走入禦台,坐於龍椅之上。
男子身披金色的九龍帝袍,內裹紫黑華服,看起來威嚴之極。
“吾等拜見聖公,聖公萬歲萬萬歲!”
見到男子入座,文武百官這才紛紛跪下,朗聲道。
“眾卿平身。”
方臘目光掃過心思各異的一幹臣子,微微欠身道。
他的年紀早已不再年輕,但身軀依然挺拔如少年。
宛如花崗岩峻刻的臉頰上,棱角分明。
深邃而霸道的雙眸中,依舊充滿著上位者的威嚴。
滿朝臣子都情不自禁的低下頭,不敢與之目光直視。
“稟聖公,駐京官員皆已到齊,還請聖公示下。”
南離大將軍兼光明右使王寅越眾而出,清點完人數,匯報道。
單純按地盤、兵力計算,方臘現在其實還是挺牛逼的。
至少也算是個割據勢力。
就算稱帝有些勉強,但一個“草頭天子”的名頭,還是不在話下的。
不過,方臘畢竟不是什麽名門之後,手下的文武百官也都是明教的老班底。
滿打滿算這滿朝文武,都沒見過什麽大場麵。
無奈之下,大夥兒隻好根據民間的刻板印象,來設計龍袍、官袍,擬定禮節……
湊合能用是能用,就有一種濃鬱的山寨感。
“今日朕召集大家,有事情要宣布。”
方臘也沒心思扯淡,開門見山道“方七佛可在?”
“臣在!”
一名穿著紫色文士袍的男子越眾而出,躬身道。
男子眼中神光內斂,氣質儒雅,看起來極為斯文。
他乃方臘的三弟,從小便跟方臘一同習武,數十年來彼此扶持。
方臘上位之後,他便擔任明教的副教主,在教中的身份地位,僅弱於方臘一人而已。
“這裏沒有外人。將近日跟梁山的戰況,告知大夥兒吧。”
方臘一擺手“無須隱瞞,朕心中已有計較。”
“是!”
“九月一日深夜,潤州城被賊兵偷襲,已然陷落……,呂師囊被擒,囤積在京口三山的五萬士卒盡墨。”
“天明後,元帥邢政率援軍趕至潤州,被梁山大將盧俊義擊敗,邢政戰死。”
“其後梁山收拾戰場,開倉濟民,將呂師囊等人公審後斬首於市集。”
“除留下千餘人駐守潤州後,梁山分兵兩路,晁蓋、宋江、吳用等人領北路軍前往常州、蘇州一帶,星主黃蓉則率軍南侵攻打宣州、湖州諸縣市。”
“九月三日,常州陷落,諸將金節、許定戰死,守城統製官錢振鵬自盡殉國。”
“九月四日,南路軍派遣精銳施展神行道法,一日突進數百裏奇襲宣州,鎮守宣州經略使家餘慶及一眾大小官員盡亡。”
“九月六日,尚書王寅兵出歙州,與梁山北路大軍交鋒多次,呃,屢敗屢戰……”
“同日,湖州城破,湖州留守弓溫戰死,兩萬軍士或死或降。”
“九月七日……”
“……如今梁山勢力奪取各地之後,一邊安撫百姓,一邊抽調大軍分兵數路,多半存著合圍攻打杭州的心思。”
方七佛沉聲道“此番梁山賊兵氣勢凶悍之極,各州縣廂軍幾乎毫無反抗之力,我杭州內外雖說高手如雲,聖公卻也不可小視。”
“……”
烈陽炙烤大地,金鑾殿內聖火熊熊,處處熱浪滾滾。
一眾文武官員的內心,卻是冰冰的。
雖然,永樂朝廷是個草台班子……
但能進金殿議事的,多多少少還是有些路子,能知道一些內幕消息的。
自潤州陷落之後,各種亂七八糟的消息便不斷傳入眾人耳中。
石寶連夜核對細節,還請包道乙做了占卜。
總算確定了,潤州被奇襲攻陷的真正原因。
嗯,梁山軍中那位來曆不明的少女一劍斷江,然後那位一別數載的大龍頭再一掌令江水逆流。
知道了真相之後,哪怕叫囂最凶的寶光如來鄧元覺,也沉默了下來……
自己這邊雖然也是高手雲集,絲毫不怕朝廷的大軍圍剿。
但梁山那邊,直接由神仙領著過來黑吃黑了……
這還打個屁啊!
想到這裏,眾人也都不由垂頭喪氣起來,金鑾殿內外盡是死氣沉沉的味道。
“哼!那林軒、黃蓉二人昔日也算做了大事,朕原本以為他們也是如眾卿家一般的英雄人物,還想著將他們收入麾下。”
“想不到這兩人居然如此不識好歹,膽敢率領梁山賊寇大舉入侵江南,當被明尊所咒,不得好死!”
方臘也覺得氣氛有些不太對勁,沉聲道“眾卿可有良策?”
林軒、黃蓉當初斬殺蔡京、高俅,名震天下。
方臘當時身為明教教主,自然有所耳聞,心中還微微有些佩服。
但隨後他蓄勢已畢,,帶著諸多兄弟自睦州青溪揭竿而起,一路勢如破竹,攻陷南國半壁江山。
方臘意氣風發之餘,便也沒把林軒、黃蓉二人當回事了。
想不到時隔數載,這兩人再度現身之時,居然有了堪比仙佛的偉力,還毫無預兆的率領梁山大軍,擋在自己麵前。
遇到這種操蛋的事情,一貫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方臘,也生出了一絲無力感。
嗯,二十多歲便有了顛動滄溟的修為。
這種資質天賦堪比蓮花生、張道陵的大神,不去考慮開宗立派,名傳千秋。
居然跑去當山賊頭目,還硬要跟自己死磕。
實在是太惡心了!
“梁山此番行事不講江湖規矩,當被人神共棄。”
“是啊!那林軒黃蓉兩個狗男女不得好死!”
“放在我們鄉下,這種造反的狗男女就該騎木驢、浸豬籠。”
“你們那邊的路子夠野的……”
“我怎麽感覺有點不太對?”
一眾官員大多是市井出身,也沒啥文化。
看著方臘臉色不虞,紛紛指手畫腳大罵起來。
“夠了,朕讓你們出謀劃策,不是來胡言亂語、丟人現眼的。”
方臘聽了幾句,感覺氣消了不少,定了定神,又露出高深莫測的笑容“說起來包天師神機妙算,如今果然江南大旱,區區賊兵不戰自潰!”
不管怎麽樣,自己不能亂!
這時候,其實已經關係到自己王朝的存亡了!
如果自己也露出沒信心,敷衍行事的架勢。
那等會就是如同雪片一樣的辭職信……
整個永樂王朝立馬就會四分五裂,分崩離析!
方臘覺得,自己就算沒多少把握,也得做出一幅胸有成竹的模樣。
實在是太難了!
“天之大旱,乃天道運轉,自然之理,非貧道施展法術所致。”
包道乙做了個稽首“此乃天助陛下,貧道不敢居功。”
“嗯,天師虛懷若穀,朕甚是佩服。”
方臘哈哈大笑,目光掃向眾人“如今大旱之年,民不聊生,各地也無多少存糧。梁山此番急行軍,一幹補給甚是缺乏,我等守上幾日,他們便不戰自潰了。”
自己杭州城內還有足足十萬大軍。
緊急情況下,還能以明尊鬼神之事煽動、威逼良民加入軍隊。
再燒其房舍,斷其後路,強行再湊出數十萬大軍,順帶減少口糧消耗。
隻要撐上十天半個月,等對方兵糧斷絕的話,自然可以輕易取勝。
這時候,方臘也懶得去認真評估林軒的實力了。
畢竟,按照一貫的經驗……
就算真有神仙,也不能大肆屠戮,隨意主宰戰場,幹涉人間氣運。
況且,明教經營了這麽多代,也是有些底牌的。
自己真要不惜代價的話,也未必不能弑神誅仙。
“稟教主,如今雖是大旱之年,地裂葉枯,遍地焦黃,顆粒不歸……”
丞相方肥猶豫了一下,硬著頭皮道“但梁山的軍隊似乎不受影響。”
“嗯?為何?”
方臘一怔,訝然道。
“這個……,黃蓉那廝詭計多端,不知用了什麽法子,軍中糧食極為充裕。”
“甚至還將軍糧散入如今占據的諸地倉稟,每日散粥,發放入災民之手,聽聞倉儲足以支持月旬。”
“如今米價雖有波動上漲,但比之往年大旱之時,截然不同。”
“加上此僚膽大妄為,居然膽敢宣布免收一幹農賦,以之收買人心,其心可誅!”
方肥歎氣道“那群愚民蠢笨之極,但凡舉家有一口飯吃,便不起反抗之心,難為我教所用。”
他不懂軍事,但身為丞相,對內政方麵還是挺敏感的。
別人一口氣免了農稅,回頭自己就算把梁山打跑,重新收稅肯定也有不小的阻力。
想想就很麻煩。
“免收農賦,雖可安撫人心,卻安撫不了人的肚皮,倒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況且眼下他就算不免農賦,那群愚民也拿不出錢糧。”
方臘關注點明顯不同“可梁山那邊哪來的這許多糧草?”
“末將聽聞,這梁山之前數載都花費巨資在西南、北地一帶購置糧食,囤積了數十個大倉。”
“派往梁山的軍中細作則說,那梁山大當家林軒有鬼神莫測之能,袖中能納山河湖海。”
石寶沉聲道“末將令其取了些糧草,發現果然是北地陳糧,多半便是林軒此人施展道法將梁山的存糧運來。”
“豈有此理!”
方臘怒極,咆哮道“這林軒膽敢依仗道術,行此無後之事,不得好死!”
真要是戰場上遭遇神仙,方臘覺得也盡可一戰,不知鹿死誰手。
但如今人家神仙不按套路出牌,硬生生跑去作運輸大隊了。
一個人頂得上十萬後勤大軍,還不用考慮沿途糧草損耗……
想想這場麵,方臘便感覺一陣惡心。
浩瀚而霸道的威勢自行升騰而起,掃過整個大殿。
“陛下息怒……”
方肥、石寶等人連忙低頭移開目光,生怕觸了方臘的黴頭。
“這對狗男女,竊山河氣運,更收買人心,其心可誅,比起那汴京的狗皇帝還可恨的多!”
“既然他們行事如此不擇手段,朕便不惜代價,將原本拿來滅宋的手段盡數用在他們身上便是。”
方臘思索了片刻,沉聲道“還請天師算一算,如今王寅等將士處境如何!”
“是!”
包道乙點點頭,從懷裏抽出一個簽筒,搖動了幾下,落下一枚運簽。
“陛下請看,此番定然……嗯?”
包道乙猛然一怔“大……大凶?”
“此簽何解?”
方臘眉頭緊皺,冷聲道。
“這……,這確實說明王尚書他們此番凶……凶多吉少。”
包道乙皺起眉頭“這不太對啊,貧道也算是跟王尚書相交莫逆,感覺他是天生的富貴命格,不該是大凶之象啊。”
“哼!梁山那群妖人也非易於之輩,說不定他們一不小心,便被妖人所算計了。”
方臘沉吟了下“罷了,此番我等鎮守京師,總該是萬無一失的吧?”
“若是那位前輩出手,陛下又親自動用聖物的話,確實應該是萬無一失。”
包道乙想了想,露出老神在在的笑容,又晃動了幾下簽筒“陛下請看!”
一枚被道力包裹的運簽激射而出,懸停在方臘麵前,隱然生光。
“又是大凶?”
方臘掃了一眼運簽,臉色驟然黑了下來。
“嗯?”
包道乙連忙看了看運簽,整個人也麻了“不應該啊,莫非是算錯了?”
“天師這運簽,也會有算錯之說麽?”
“有可能剛剛卜算的,是原本的局勢。”
包道乙連忙道“既然陛下存著破釜沉舟之心,那自然與眾不同。”
“如此說來,也有道理……”
方臘臉色稍緩“麻煩天師再算一次了。”
“陛下放心!”
包道乙神色凝重,一連晃動了九下簽筒,方才落下運簽。
大凶!
兩個人同時沉默了下來。
四周文武百官麵麵相覷,神情複雜。
碩大的金鑾殿裏,死一般的寂靜。
“好!好一個大凶!”
方臘的臉色難看的仿佛要滴下水來,冷冷道“天師的簽筒裏,隻有大凶麽?”
“不可能啊,貧道的簽筒裏一共就三根大凶簽……”
包道乙吞吞吐吐道“其他的簽,都……,咳咳!”
“荒謬!”
方臘大怒,猛然一拍桌子“朕乃天子命格,形同老子、孔子等諸子封號,歸於天帝天君之位,豈能用幾根木簽便測朕吉凶?”
“陛下說的是!”
雖然包道乙覺得,所謂的天子應該沒有這麽牛逼。
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隻好唯唯諾諾附和道。
殿上一眾文武百官更是眼觀鼻鼻觀心,默默觀望形勢,閉口不言。
“哼!既然今日測算有誤,來日再測便是。”
方臘發了一通脾氣,心情好了不少,擺手道“朕適才有些心直口快,天師莫要在意。”
“不敢不敢!”
包道乙連忙一個稽首,便欲退下。
“哈哈哈,聖公乃天命之主,本也不必在意此等螻蟻。”
便在這時,一道高傲而霸道的男子聲音響起“天命又能如何?將其改了便是。”
聲音湧入大殿,仿佛天風海雨奔湧齊至一般。
在場中人雖不乏高手。
但隻聞其聲,不見其人,便湧起一種無法抗衡的感覺。
一時間,人人色變。
“什麽人?”
方臘神色大變,也急忙起身站起。
他剛剛惱怒之下,並未壓製自己的氣勢。
但他籠罩整個大殿的威壓跟那道聲音一撞,便煙消雲散。
這讓方臘心中閃過不妙的感覺,警惕到了極點。
“阿彌陀佛,小僧金山寺主持法海,見過聖公,見過諸位貴人。”
悠長的法號聲響起,一名飄逸俊秀的白衣僧人已然出現在眾人麵前。
白衣僧人寶相莊嚴,身材魁梧、肌肉虯結。
雙目中仿佛蘊藏著無盡的智慧之光,其深邃之處無法描述。
仿佛佛經中記載的金剛尊者一般。
但多看上幾眼的話,便又覺得這抹靈光在若有若無之間,幾不可查。
給人的感覺,又仿佛僅僅隻是個英俊而強壯的武僧罷。
“法海?哼!當世佛子果然名不虛傳。”
方臘眉頭微皺“朕聽聞你那金山寺都沒了,一幹僧人或罰於勞役,或遣散還鄉,你不去找梁山麻煩,反跑來此地欲與朕作過一場?”
“聖公不可誤會,小僧並無惡意。”
法海淡然道“金山寺不過區區一座古刹、上千僧人,本也無傷大雅。”
“你金山寺與朕無關,朕也懶得理會。”
方臘冷冷道“可閣下擅闖大殿,也稱得上無惡意?”
“阿彌陀佛!小僧若有惡意的話……”
法海雙手合十,微笑道“此地除了我和聖公之外,至多也隻能剩下一名活人。”
“看來大師對自己的修為很是自信。”
“聖公若是不信,大可派人試試。”
法海淡淡道“聖公命格貴不可言,小僧不敢得罪,但其他人等,盡管出手便是,小僧若是傷了其中一人,便算是小僧輸了。”
“放肆!”
“好大的口氣!”
“你這禿賊,以為自己是菩薩佛陀麽?”
方七佛、石寶等人一怔,紛紛大罵道。
他們雖然不如方臘,但也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名震黑白兩道。
這法海神秘莫測,修為深厚,他們確實沒有取勝的把握。
但對方直接騎臉,說大夥一起上,他還可以輕而易舉的將眾人打服,而且不傷一人。
這種把他們當成三歲小孩的口吻,實在讓眾人忍無可忍。
“大師跟……嗯?你佛門跟我明教可有宿怨?”
方臘遲疑了下,沉聲道。
“這倒不是,小僧隻是想跟貴方合作而已。”
“……這是大師合作的態度?”
“當然不是,小僧說了合作,便是誠心誠意的。”
法海微微一笑“但合作雙方,總該了解一下對方的實力吧。”
“這個自然。”
“小僧要是自賣自誇說個半天,聽著尷尬,也未必有人相信。”
法海淡淡道“既然如此,小僧覺得不妨開門見山,大家也好理會清楚。”
“既然如此,七佛、天師、石右使、鄧法王,你們一起向這位大師請教一下。”
方臘沉默了片刻,淡淡道“大師說不傷一人,伱們盡管出手便是。”
“是!”
石寶等人越眾而出,目光聚集在法海身上。
這年輕僧人雖然沒說什麽髒話,也沒陰陽怪氣。
但這種高高在上的姿態,還是把他們惡心的夠嗆。
從他們行走江湖以來,就沒有被人這麽看不起過。
“嗯,你們也有幾分真本事,算是難得的高手了。”
法海目光掃過四人,頷首道“動手吧。”
“去你娘的!”
寶光如來鄧元覺怒極,揮動錚光渾鐵禪杖,帶著怒濤一般的風壓,砸了下來。
“賜教!”
包道乙一指劍鞘,鬆紋古劍出鞘,禦劍斬落。
方七佛和石寶不動神色的各邁出一步,便越過數丈的距離來到法海麵前,一左一右同時拍下。
“哈哈哈!”
看著麵前怒潮一般的攻勢,法海放聲大笑,身上的僧袍炸開,露出猙獰無比的氣息。
他的背後與雙臂之上,盤踞著一條栩栩如生的天龍刺青!
火光映照之下,整幅天龍紋身熠熠生輝。
仿佛隨時都會睜開眼睛,吞噬萬物。
“大威天龍,世尊地藏!大羅法咒,般若諸佛!般若巴麻哄!”
四周響起龍吟般的咆哮聲,法海指天劃地,結出了一個古老之極的法印。
下一瞬間,法海背上的天龍紋身劇烈的晃動了一下,一對血色的豎瞳緩緩睜開。
磅礴的佛力爆發而出,宛如海潮一般向著四麵八方卷去。
“這這這……”
佛力吹卷之下,方七佛四人眼中露出駭然之色,仿佛被狂風吹卷的樹葉一般飛在空中。
又分毫不差的落在大殿門口。
“承讓了。”
法海不再理會神色怪異的方七佛等人,徑自望向方臘。
“……多謝大師手下留情。”
方臘沉吟道“大師修為通天徹地,卻不知比起林軒等人如何?”
“林軒乃不世之材,他身邊更有……哼!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法海冷笑一聲,望向包道乙“天師卜算之法妙極,不妨再為本朝國運算上一卦。”
“國、國運?”
包道乙看到法海睥睨霸道的樣子,心中有點發虛,下意識的望向方臘。
“大師乃高人,自有用意。”
方臘麵無表情道“讓你算,便去算吧。”
“這……,卑職領命!”
包道乙愁眉苦臉一連晃動了幾十下簽筒,才猛然拍下運簽。
兩枚運簽破空而出,落在桌上,一動不動。
“噗!”
幾乎同時,包道乙臉色一白,噴出一口深黑色的血水。
氣色肉眼可見的萎靡起來。
“這……”
方臘深深看了一眼法海,指了指桌子“為何會有兩枚運簽?”
兩枚運簽並排放在一起,隱然生光。
一枚是晦氣到了極點的“大凶”。
另一枚深紅色的簽,則寫了“大吉”兩個字,讓人發自內心的心情舒暢。
“這說明……,本朝國運,乃事在人為!”
包道乙眼中也露出異色,一邊吐血,一邊解釋道“今日之事,陛下一念大吉,一念大凶啊。”
對於這點反噬,包道乙其實有些意外。
正兒八經的說,以他的修為牽扯一國氣運,肯定是灰飛煙滅,死不能再死了。
但如今,自己將情況說的這麽清楚了……
也才吐了幾口血,至多修養個一兩個月就行了。
這說明,原本氣勢如虹的明教聖公國。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勢如累卵,隨時都會滅亡的地步。
想到這裏,包道乙默默生出了跑路的打算。
“原來如此。”
方臘沉默了許久“法海大師留下,眾卿都下去吧。”
“臣等告退!”
這次早朝的信息量有點大,大家都需要時間消化一下。
再加上馬上還要跟梁山大戰一場,也需要做好準備……
方七佛等人也不欲繼續,紛紛行禮退下。
“大師所欲何物?”
片刻間,一幹文武百官退下,方臘問道。
“小僧奉命行事,但求佛門天下,誰掌江山與我等出家人無關。”
法海微笑道“陛下誌在天下,想必也不在乎其餘吧?”
“原來如此,摩尼教本是外來教派,佛門亦是如此。也算頗有緣分了。”
方臘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若大師隻是這般要求的話,朕自當答應。”
明教雖然號稱信仰明尊。
但明教本身,就是個融合的大雜燴。
畢竟,大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造反,又不是為了供奉明尊。
正經人,誰信那玩意啊?
如果佛門真能幫自己拿了天下的話……
方臘覺得,哪怕把國教改成佛教,也算不上什麽。
反正,那時候自己已經上岸當皇帝,經營朝廷了。
俗世間的信仰,完全無足輕重。
“既然如此,林軒或那少女劍仙便由小僧應對一人,陛下身後的那位高人應該足以應對另外一人。”
“陛下既然不計代價,也足可應對其他變數。”
法海露出淡然的笑容,身影徐徐消散“小僧告退。”
“佛門天足通?”
下一刻,一道蒼老而嘶啞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這和尚說話不盡不實,當是另有所圖,陛下不可太過信任此人。”
“大家各取所需、彼此利用罷了……,也談不上信任。”
方臘正色道“到時候也要勞煩山之翁前輩出手了。”
“吾人隻是一名刺客罷了。隻要事成之後,陛下能拿出那件東西作為回報,吾人自會出手。”
“前輩不需要朕先給你麽?”
“不必了,無人可以賴掉生死之賬。”
方臘“……”
(本章完)
inf。inf
金鑾大殿之上,聖火熊熊燃燒!
一名身材偉岸的中年男子,徐步走入禦台,坐於龍椅之上。
男子身披金色的九龍帝袍,內裹紫黑華服,看起來威嚴之極。
“吾等拜見聖公,聖公萬歲萬萬歲!”
見到男子入座,文武百官這才紛紛跪下,朗聲道。
“眾卿平身。”
方臘目光掃過心思各異的一幹臣子,微微欠身道。
他的年紀早已不再年輕,但身軀依然挺拔如少年。
宛如花崗岩峻刻的臉頰上,棱角分明。
深邃而霸道的雙眸中,依舊充滿著上位者的威嚴。
滿朝臣子都情不自禁的低下頭,不敢與之目光直視。
“稟聖公,駐京官員皆已到齊,還請聖公示下。”
南離大將軍兼光明右使王寅越眾而出,清點完人數,匯報道。
單純按地盤、兵力計算,方臘現在其實還是挺牛逼的。
至少也算是個割據勢力。
就算稱帝有些勉強,但一個“草頭天子”的名頭,還是不在話下的。
不過,方臘畢竟不是什麽名門之後,手下的文武百官也都是明教的老班底。
滿打滿算這滿朝文武,都沒見過什麽大場麵。
無奈之下,大夥兒隻好根據民間的刻板印象,來設計龍袍、官袍,擬定禮節……
湊合能用是能用,就有一種濃鬱的山寨感。
“今日朕召集大家,有事情要宣布。”
方臘也沒心思扯淡,開門見山道“方七佛可在?”
“臣在!”
一名穿著紫色文士袍的男子越眾而出,躬身道。
男子眼中神光內斂,氣質儒雅,看起來極為斯文。
他乃方臘的三弟,從小便跟方臘一同習武,數十年來彼此扶持。
方臘上位之後,他便擔任明教的副教主,在教中的身份地位,僅弱於方臘一人而已。
“這裏沒有外人。將近日跟梁山的戰況,告知大夥兒吧。”
方臘一擺手“無須隱瞞,朕心中已有計較。”
“是!”
“九月一日深夜,潤州城被賊兵偷襲,已然陷落……,呂師囊被擒,囤積在京口三山的五萬士卒盡墨。”
“天明後,元帥邢政率援軍趕至潤州,被梁山大將盧俊義擊敗,邢政戰死。”
“其後梁山收拾戰場,開倉濟民,將呂師囊等人公審後斬首於市集。”
“除留下千餘人駐守潤州後,梁山分兵兩路,晁蓋、宋江、吳用等人領北路軍前往常州、蘇州一帶,星主黃蓉則率軍南侵攻打宣州、湖州諸縣市。”
“九月三日,常州陷落,諸將金節、許定戰死,守城統製官錢振鵬自盡殉國。”
“九月四日,南路軍派遣精銳施展神行道法,一日突進數百裏奇襲宣州,鎮守宣州經略使家餘慶及一眾大小官員盡亡。”
“九月六日,尚書王寅兵出歙州,與梁山北路大軍交鋒多次,呃,屢敗屢戰……”
“同日,湖州城破,湖州留守弓溫戰死,兩萬軍士或死或降。”
“九月七日……”
“……如今梁山勢力奪取各地之後,一邊安撫百姓,一邊抽調大軍分兵數路,多半存著合圍攻打杭州的心思。”
方七佛沉聲道“此番梁山賊兵氣勢凶悍之極,各州縣廂軍幾乎毫無反抗之力,我杭州內外雖說高手如雲,聖公卻也不可小視。”
“……”
烈陽炙烤大地,金鑾殿內聖火熊熊,處處熱浪滾滾。
一眾文武官員的內心,卻是冰冰的。
雖然,永樂朝廷是個草台班子……
但能進金殿議事的,多多少少還是有些路子,能知道一些內幕消息的。
自潤州陷落之後,各種亂七八糟的消息便不斷傳入眾人耳中。
石寶連夜核對細節,還請包道乙做了占卜。
總算確定了,潤州被奇襲攻陷的真正原因。
嗯,梁山軍中那位來曆不明的少女一劍斷江,然後那位一別數載的大龍頭再一掌令江水逆流。
知道了真相之後,哪怕叫囂最凶的寶光如來鄧元覺,也沉默了下來……
自己這邊雖然也是高手雲集,絲毫不怕朝廷的大軍圍剿。
但梁山那邊,直接由神仙領著過來黑吃黑了……
這還打個屁啊!
想到這裏,眾人也都不由垂頭喪氣起來,金鑾殿內外盡是死氣沉沉的味道。
“哼!那林軒、黃蓉二人昔日也算做了大事,朕原本以為他們也是如眾卿家一般的英雄人物,還想著將他們收入麾下。”
“想不到這兩人居然如此不識好歹,膽敢率領梁山賊寇大舉入侵江南,當被明尊所咒,不得好死!”
方臘也覺得氣氛有些不太對勁,沉聲道“眾卿可有良策?”
林軒、黃蓉當初斬殺蔡京、高俅,名震天下。
方臘當時身為明教教主,自然有所耳聞,心中還微微有些佩服。
但隨後他蓄勢已畢,,帶著諸多兄弟自睦州青溪揭竿而起,一路勢如破竹,攻陷南國半壁江山。
方臘意氣風發之餘,便也沒把林軒、黃蓉二人當回事了。
想不到時隔數載,這兩人再度現身之時,居然有了堪比仙佛的偉力,還毫無預兆的率領梁山大軍,擋在自己麵前。
遇到這種操蛋的事情,一貫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方臘,也生出了一絲無力感。
嗯,二十多歲便有了顛動滄溟的修為。
這種資質天賦堪比蓮花生、張道陵的大神,不去考慮開宗立派,名傳千秋。
居然跑去當山賊頭目,還硬要跟自己死磕。
實在是太惡心了!
“梁山此番行事不講江湖規矩,當被人神共棄。”
“是啊!那林軒黃蓉兩個狗男女不得好死!”
“放在我們鄉下,這種造反的狗男女就該騎木驢、浸豬籠。”
“你們那邊的路子夠野的……”
“我怎麽感覺有點不太對?”
一眾官員大多是市井出身,也沒啥文化。
看著方臘臉色不虞,紛紛指手畫腳大罵起來。
“夠了,朕讓你們出謀劃策,不是來胡言亂語、丟人現眼的。”
方臘聽了幾句,感覺氣消了不少,定了定神,又露出高深莫測的笑容“說起來包天師神機妙算,如今果然江南大旱,區區賊兵不戰自潰!”
不管怎麽樣,自己不能亂!
這時候,其實已經關係到自己王朝的存亡了!
如果自己也露出沒信心,敷衍行事的架勢。
那等會就是如同雪片一樣的辭職信……
整個永樂王朝立馬就會四分五裂,分崩離析!
方臘覺得,自己就算沒多少把握,也得做出一幅胸有成竹的模樣。
實在是太難了!
“天之大旱,乃天道運轉,自然之理,非貧道施展法術所致。”
包道乙做了個稽首“此乃天助陛下,貧道不敢居功。”
“嗯,天師虛懷若穀,朕甚是佩服。”
方臘哈哈大笑,目光掃向眾人“如今大旱之年,民不聊生,各地也無多少存糧。梁山此番急行軍,一幹補給甚是缺乏,我等守上幾日,他們便不戰自潰了。”
自己杭州城內還有足足十萬大軍。
緊急情況下,還能以明尊鬼神之事煽動、威逼良民加入軍隊。
再燒其房舍,斷其後路,強行再湊出數十萬大軍,順帶減少口糧消耗。
隻要撐上十天半個月,等對方兵糧斷絕的話,自然可以輕易取勝。
這時候,方臘也懶得去認真評估林軒的實力了。
畢竟,按照一貫的經驗……
就算真有神仙,也不能大肆屠戮,隨意主宰戰場,幹涉人間氣運。
況且,明教經營了這麽多代,也是有些底牌的。
自己真要不惜代價的話,也未必不能弑神誅仙。
“稟教主,如今雖是大旱之年,地裂葉枯,遍地焦黃,顆粒不歸……”
丞相方肥猶豫了一下,硬著頭皮道“但梁山的軍隊似乎不受影響。”
“嗯?為何?”
方臘一怔,訝然道。
“這個……,黃蓉那廝詭計多端,不知用了什麽法子,軍中糧食極為充裕。”
“甚至還將軍糧散入如今占據的諸地倉稟,每日散粥,發放入災民之手,聽聞倉儲足以支持月旬。”
“如今米價雖有波動上漲,但比之往年大旱之時,截然不同。”
“加上此僚膽大妄為,居然膽敢宣布免收一幹農賦,以之收買人心,其心可誅!”
方肥歎氣道“那群愚民蠢笨之極,但凡舉家有一口飯吃,便不起反抗之心,難為我教所用。”
他不懂軍事,但身為丞相,對內政方麵還是挺敏感的。
別人一口氣免了農稅,回頭自己就算把梁山打跑,重新收稅肯定也有不小的阻力。
想想就很麻煩。
“免收農賦,雖可安撫人心,卻安撫不了人的肚皮,倒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況且眼下他就算不免農賦,那群愚民也拿不出錢糧。”
方臘關注點明顯不同“可梁山那邊哪來的這許多糧草?”
“末將聽聞,這梁山之前數載都花費巨資在西南、北地一帶購置糧食,囤積了數十個大倉。”
“派往梁山的軍中細作則說,那梁山大當家林軒有鬼神莫測之能,袖中能納山河湖海。”
石寶沉聲道“末將令其取了些糧草,發現果然是北地陳糧,多半便是林軒此人施展道法將梁山的存糧運來。”
“豈有此理!”
方臘怒極,咆哮道“這林軒膽敢依仗道術,行此無後之事,不得好死!”
真要是戰場上遭遇神仙,方臘覺得也盡可一戰,不知鹿死誰手。
但如今人家神仙不按套路出牌,硬生生跑去作運輸大隊了。
一個人頂得上十萬後勤大軍,還不用考慮沿途糧草損耗……
想想這場麵,方臘便感覺一陣惡心。
浩瀚而霸道的威勢自行升騰而起,掃過整個大殿。
“陛下息怒……”
方肥、石寶等人連忙低頭移開目光,生怕觸了方臘的黴頭。
“這對狗男女,竊山河氣運,更收買人心,其心可誅,比起那汴京的狗皇帝還可恨的多!”
“既然他們行事如此不擇手段,朕便不惜代價,將原本拿來滅宋的手段盡數用在他們身上便是。”
方臘思索了片刻,沉聲道“還請天師算一算,如今王寅等將士處境如何!”
“是!”
包道乙點點頭,從懷裏抽出一個簽筒,搖動了幾下,落下一枚運簽。
“陛下請看,此番定然……嗯?”
包道乙猛然一怔“大……大凶?”
“此簽何解?”
方臘眉頭緊皺,冷聲道。
“這……,這確實說明王尚書他們此番凶……凶多吉少。”
包道乙皺起眉頭“這不太對啊,貧道也算是跟王尚書相交莫逆,感覺他是天生的富貴命格,不該是大凶之象啊。”
“哼!梁山那群妖人也非易於之輩,說不定他們一不小心,便被妖人所算計了。”
方臘沉吟了下“罷了,此番我等鎮守京師,總該是萬無一失的吧?”
“若是那位前輩出手,陛下又親自動用聖物的話,確實應該是萬無一失。”
包道乙想了想,露出老神在在的笑容,又晃動了幾下簽筒“陛下請看!”
一枚被道力包裹的運簽激射而出,懸停在方臘麵前,隱然生光。
“又是大凶?”
方臘掃了一眼運簽,臉色驟然黑了下來。
“嗯?”
包道乙連忙看了看運簽,整個人也麻了“不應該啊,莫非是算錯了?”
“天師這運簽,也會有算錯之說麽?”
“有可能剛剛卜算的,是原本的局勢。”
包道乙連忙道“既然陛下存著破釜沉舟之心,那自然與眾不同。”
“如此說來,也有道理……”
方臘臉色稍緩“麻煩天師再算一次了。”
“陛下放心!”
包道乙神色凝重,一連晃動了九下簽筒,方才落下運簽。
大凶!
兩個人同時沉默了下來。
四周文武百官麵麵相覷,神情複雜。
碩大的金鑾殿裏,死一般的寂靜。
“好!好一個大凶!”
方臘的臉色難看的仿佛要滴下水來,冷冷道“天師的簽筒裏,隻有大凶麽?”
“不可能啊,貧道的簽筒裏一共就三根大凶簽……”
包道乙吞吞吐吐道“其他的簽,都……,咳咳!”
“荒謬!”
方臘大怒,猛然一拍桌子“朕乃天子命格,形同老子、孔子等諸子封號,歸於天帝天君之位,豈能用幾根木簽便測朕吉凶?”
“陛下說的是!”
雖然包道乙覺得,所謂的天子應該沒有這麽牛逼。
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隻好唯唯諾諾附和道。
殿上一眾文武百官更是眼觀鼻鼻觀心,默默觀望形勢,閉口不言。
“哼!既然今日測算有誤,來日再測便是。”
方臘發了一通脾氣,心情好了不少,擺手道“朕適才有些心直口快,天師莫要在意。”
“不敢不敢!”
包道乙連忙一個稽首,便欲退下。
“哈哈哈,聖公乃天命之主,本也不必在意此等螻蟻。”
便在這時,一道高傲而霸道的男子聲音響起“天命又能如何?將其改了便是。”
聲音湧入大殿,仿佛天風海雨奔湧齊至一般。
在場中人雖不乏高手。
但隻聞其聲,不見其人,便湧起一種無法抗衡的感覺。
一時間,人人色變。
“什麽人?”
方臘神色大變,也急忙起身站起。
他剛剛惱怒之下,並未壓製自己的氣勢。
但他籠罩整個大殿的威壓跟那道聲音一撞,便煙消雲散。
這讓方臘心中閃過不妙的感覺,警惕到了極點。
“阿彌陀佛,小僧金山寺主持法海,見過聖公,見過諸位貴人。”
悠長的法號聲響起,一名飄逸俊秀的白衣僧人已然出現在眾人麵前。
白衣僧人寶相莊嚴,身材魁梧、肌肉虯結。
雙目中仿佛蘊藏著無盡的智慧之光,其深邃之處無法描述。
仿佛佛經中記載的金剛尊者一般。
但多看上幾眼的話,便又覺得這抹靈光在若有若無之間,幾不可查。
給人的感覺,又仿佛僅僅隻是個英俊而強壯的武僧罷。
“法海?哼!當世佛子果然名不虛傳。”
方臘眉頭微皺“朕聽聞你那金山寺都沒了,一幹僧人或罰於勞役,或遣散還鄉,你不去找梁山麻煩,反跑來此地欲與朕作過一場?”
“聖公不可誤會,小僧並無惡意。”
法海淡然道“金山寺不過區區一座古刹、上千僧人,本也無傷大雅。”
“你金山寺與朕無關,朕也懶得理會。”
方臘冷冷道“可閣下擅闖大殿,也稱得上無惡意?”
“阿彌陀佛!小僧若有惡意的話……”
法海雙手合十,微笑道“此地除了我和聖公之外,至多也隻能剩下一名活人。”
“看來大師對自己的修為很是自信。”
“聖公若是不信,大可派人試試。”
法海淡淡道“聖公命格貴不可言,小僧不敢得罪,但其他人等,盡管出手便是,小僧若是傷了其中一人,便算是小僧輸了。”
“放肆!”
“好大的口氣!”
“你這禿賊,以為自己是菩薩佛陀麽?”
方七佛、石寶等人一怔,紛紛大罵道。
他們雖然不如方臘,但也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名震黑白兩道。
這法海神秘莫測,修為深厚,他們確實沒有取勝的把握。
但對方直接騎臉,說大夥一起上,他還可以輕而易舉的將眾人打服,而且不傷一人。
這種把他們當成三歲小孩的口吻,實在讓眾人忍無可忍。
“大師跟……嗯?你佛門跟我明教可有宿怨?”
方臘遲疑了下,沉聲道。
“這倒不是,小僧隻是想跟貴方合作而已。”
“……這是大師合作的態度?”
“當然不是,小僧說了合作,便是誠心誠意的。”
法海微微一笑“但合作雙方,總該了解一下對方的實力吧。”
“這個自然。”
“小僧要是自賣自誇說個半天,聽著尷尬,也未必有人相信。”
法海淡淡道“既然如此,小僧覺得不妨開門見山,大家也好理會清楚。”
“既然如此,七佛、天師、石右使、鄧法王,你們一起向這位大師請教一下。”
方臘沉默了片刻,淡淡道“大師說不傷一人,伱們盡管出手便是。”
“是!”
石寶等人越眾而出,目光聚集在法海身上。
這年輕僧人雖然沒說什麽髒話,也沒陰陽怪氣。
但這種高高在上的姿態,還是把他們惡心的夠嗆。
從他們行走江湖以來,就沒有被人這麽看不起過。
“嗯,你們也有幾分真本事,算是難得的高手了。”
法海目光掃過四人,頷首道“動手吧。”
“去你娘的!”
寶光如來鄧元覺怒極,揮動錚光渾鐵禪杖,帶著怒濤一般的風壓,砸了下來。
“賜教!”
包道乙一指劍鞘,鬆紋古劍出鞘,禦劍斬落。
方七佛和石寶不動神色的各邁出一步,便越過數丈的距離來到法海麵前,一左一右同時拍下。
“哈哈哈!”
看著麵前怒潮一般的攻勢,法海放聲大笑,身上的僧袍炸開,露出猙獰無比的氣息。
他的背後與雙臂之上,盤踞著一條栩栩如生的天龍刺青!
火光映照之下,整幅天龍紋身熠熠生輝。
仿佛隨時都會睜開眼睛,吞噬萬物。
“大威天龍,世尊地藏!大羅法咒,般若諸佛!般若巴麻哄!”
四周響起龍吟般的咆哮聲,法海指天劃地,結出了一個古老之極的法印。
下一瞬間,法海背上的天龍紋身劇烈的晃動了一下,一對血色的豎瞳緩緩睜開。
磅礴的佛力爆發而出,宛如海潮一般向著四麵八方卷去。
“這這這……”
佛力吹卷之下,方七佛四人眼中露出駭然之色,仿佛被狂風吹卷的樹葉一般飛在空中。
又分毫不差的落在大殿門口。
“承讓了。”
法海不再理會神色怪異的方七佛等人,徑自望向方臘。
“……多謝大師手下留情。”
方臘沉吟道“大師修為通天徹地,卻不知比起林軒等人如何?”
“林軒乃不世之材,他身邊更有……哼!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法海冷笑一聲,望向包道乙“天師卜算之法妙極,不妨再為本朝國運算上一卦。”
“國、國運?”
包道乙看到法海睥睨霸道的樣子,心中有點發虛,下意識的望向方臘。
“大師乃高人,自有用意。”
方臘麵無表情道“讓你算,便去算吧。”
“這……,卑職領命!”
包道乙愁眉苦臉一連晃動了幾十下簽筒,才猛然拍下運簽。
兩枚運簽破空而出,落在桌上,一動不動。
“噗!”
幾乎同時,包道乙臉色一白,噴出一口深黑色的血水。
氣色肉眼可見的萎靡起來。
“這……”
方臘深深看了一眼法海,指了指桌子“為何會有兩枚運簽?”
兩枚運簽並排放在一起,隱然生光。
一枚是晦氣到了極點的“大凶”。
另一枚深紅色的簽,則寫了“大吉”兩個字,讓人發自內心的心情舒暢。
“這說明……,本朝國運,乃事在人為!”
包道乙眼中也露出異色,一邊吐血,一邊解釋道“今日之事,陛下一念大吉,一念大凶啊。”
對於這點反噬,包道乙其實有些意外。
正兒八經的說,以他的修為牽扯一國氣運,肯定是灰飛煙滅,死不能再死了。
但如今,自己將情況說的這麽清楚了……
也才吐了幾口血,至多修養個一兩個月就行了。
這說明,原本氣勢如虹的明教聖公國。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勢如累卵,隨時都會滅亡的地步。
想到這裏,包道乙默默生出了跑路的打算。
“原來如此。”
方臘沉默了許久“法海大師留下,眾卿都下去吧。”
“臣等告退!”
這次早朝的信息量有點大,大家都需要時間消化一下。
再加上馬上還要跟梁山大戰一場,也需要做好準備……
方七佛等人也不欲繼續,紛紛行禮退下。
“大師所欲何物?”
片刻間,一幹文武百官退下,方臘問道。
“小僧奉命行事,但求佛門天下,誰掌江山與我等出家人無關。”
法海微笑道“陛下誌在天下,想必也不在乎其餘吧?”
“原來如此,摩尼教本是外來教派,佛門亦是如此。也算頗有緣分了。”
方臘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若大師隻是這般要求的話,朕自當答應。”
明教雖然號稱信仰明尊。
但明教本身,就是個融合的大雜燴。
畢竟,大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造反,又不是為了供奉明尊。
正經人,誰信那玩意啊?
如果佛門真能幫自己拿了天下的話……
方臘覺得,哪怕把國教改成佛教,也算不上什麽。
反正,那時候自己已經上岸當皇帝,經營朝廷了。
俗世間的信仰,完全無足輕重。
“既然如此,林軒或那少女劍仙便由小僧應對一人,陛下身後的那位高人應該足以應對另外一人。”
“陛下既然不計代價,也足可應對其他變數。”
法海露出淡然的笑容,身影徐徐消散“小僧告退。”
“佛門天足通?”
下一刻,一道蒼老而嘶啞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這和尚說話不盡不實,當是另有所圖,陛下不可太過信任此人。”
“大家各取所需、彼此利用罷了……,也談不上信任。”
方臘正色道“到時候也要勞煩山之翁前輩出手了。”
“吾人隻是一名刺客罷了。隻要事成之後,陛下能拿出那件東西作為回報,吾人自會出手。”
“前輩不需要朕先給你麽?”
“不必了,無人可以賴掉生死之賬。”
方臘“……”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