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生隨死殉

字數:3977   加入書籤

A+A-


    口服嗎啡的起效時間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但上將軍燕雲與秦王姬衡一樣,隻不過一刻鍾後,眉頭就慢慢舒緩下來。
    姬衡微微側目,看到緊握自己手掌的那隻枯瘦粗糙的手正緩緩鬆開,此刻也同樣鬆了口氣。
    又靜默盞茶時間,當燕雲發出了微微的鼾聲後,他緩緩收回手。
    手掌在寬大的袖袍中輕輕一揮,周巨便好似有讀心術一般,利索地帶著眾人無聲無息退了下去。
    其中也包括秦時。
    一直退到了空曠的廳堂,眼見眾奴婢們已經規規矩矩侍立在側,秦時也微微鬆了口氣,好奇道:“怎麽沒見將軍的家人?”
    周巨微微低頭:“大王倉促親至,為防萬一,不許其他人等靠近。”
    秦時默默看了看一旁的婢女們。
    懂了,奴隸不算人。
    她又詳細打聽了這位上將軍的情況,此刻也不由默默歎氣。轉而又好奇道:“上將軍這麽厲害,不知他這麽多年征戰的經驗有沒有書寫下來?”
    “這樣倘若大王要培養新的軍事人才,年輕將領也能學到些什麽。”
    秦時說起這話時,內心也不勝唏噓。
    她年少時讀書,看諸多曆史人物孜孜追求“名留青史”,內心很是不屑——人死萬事空啊!
    然而當噩運降臨,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知道活不長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卻想要更多的人記住自己。
    如今古今相映,她和燕將軍都在飽受折磨,心裏何嚐不觸動?
    問出這話,也是自然而然。
    周巨卻是愕然:“著書立傳?是要上將軍為兵家著書嗎?”
    秦時詫異:“為何要為兵家?不能為將軍自己嗎?或者為大秦?”
    話音剛落,就見秦王也大步走了過來。
    廳堂內牛油巨燭斑斕如星火,他高大的身軀帶著陰影,極具壓迫感。
    秦時認真去看,發覺對方身高約有一米九多,猿臂蜂腰,眉目深邃,鼻梁高挺——
    實在是英武硬朗,氣度懾人。
    對比之下,不算矮的周巨都仿佛成了細拎拎一隻。
    而姬衡一雙長目輕輕掃過,顯然感受到秦時那不合規矩的打量。他坐在榻上,沉聲問道:“秦卿覺得燕師一生功績,能成兵家聖典?”
    秦時頓了頓,這才明白秦王跟周巨的意思——
    大約在他們、在此時的觀念中,隻有成為百家學派的聖人或大家,才有資格著書立傳,是嗎?
    想了想,她回複道:“大王,上將軍一生功績,我說了不算。後世千秋史書,自有明鑒。”
    “至於所著之書能不能成為兵家聖典,我也不知。”
    “但,將軍一生縱橫沙場,怎樣的天氣,怎樣的地形,麵對怎樣的敵人,又率領著什麽樣的部眾,最後戰爭取得什麽樣的成果……”
    “這一樁樁一件件,全是真切案例。”
    “後世如果有人要學習領兵打仗,秦國若有年輕將領想要學習,這難道不是最好的案例嗎?”
    她想著裏頭風燭殘年的遲暮英雄,此刻喟歎道:“將軍這樣的英雄功績,總該叫大秦後世子孫也記得的。”
    而後有意問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大王不想培育更多的將領嗎?”
    這樣的話,她這樣無官無職的人對隻見過一麵的秦王說出,著實有些冒險。
    但,秦時想要地位、話語權、甚至更高規格的獎賞,包括府邸封地和人手。總要有比獻藥還更有用的能耐才是。
    周巨的頭垂得更低了。
    而姬衡目光靜靜看著她,緊蹙的眉頭緩緩鬆開,片刻後竟微微勾起唇角:“秦卿大才!”
    秦時沒忍住,也微微鬆緩了緊繃的身軀。
    真幸運啊!遇到的是秦王這樣的人。
    對下胸懷過人,對臣子厚重高抬,顯然並不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敏感性格。
    有這樣的上位者,在這個封建王權時代,秦時確確實實是鬆了口氣的。
    而姬衡在短暫的開懷後,想起如今還沉沉睡去的燕雲,此刻又看向周巨,吩咐道:
    “待上將軍醒來,好好問詢他的意思——倘若同意,立刻宣刀筆吏十人隨同記述。”
    說罷神色收斂,環顧四周:“上將軍乃國之柱石,待朕百年後,召將軍入地陵吧。”
    他神色沉鬱,此刻起身回宮:“其家將奴仆等,也允準隨葬將軍身側吧。”
    黑色冕服上的蒼龍印記隨著他離開的動作翻卷,腳下皮履踩踏間有沉悶聲響。
    而略微錯後一步的周巨狠狠躬身:“大王恩典!”
    又很快跟了上去。
    跟在眾人身後恍惚離開上將軍府的秦時卻皺了皺眉,明明隻是平平無奇的“允許臣子隨葬”的吩咐,她卻一瞬間心髒揪緊。
    抬腳跨出上將軍府的同時,她看到駐守門邊的軍士麵上是一片麻木與絕望,隱約又參雜著驕傲和苦痛……
    這一瞬間,她心髒狂跳。
    直到重新進入馬車,看到赤女與烏籽在一旁侍立,她這才迫不及待問道:“大王說,【待將軍去世,允許家將仆從隨葬】是什麽意思?”
    這個“隨葬”,倘若隻是普普通通的去世後埋葬在側,應該不值得秦王特意說出吧?
    她心中有沉甸甸的預感。
    而赤女臉色瞬間蒼白,烏籽便跟著解釋:“大王恩典,賜將軍府仆從殉葬。”
    殉葬?
    秦時登時兩眼一黑,此刻手指都在顫抖:“是……死殉嗎?”
    赤女猶豫一瞬:“大王恩賜,當是生殉。”
    所謂死殉,即是將人賜死,然後陪同主人埋葬。
    而生殉,則是直接將活人隨同主人一同埋入墓中。
    她想起來了,哪怕是另一個時空的秦國,也同樣是有著殉葬製度的。大名鼎鼎的秦穆公去世時,殉葬 177人,甚至還包括大臣!
    這種殉葬,乃至後世明清都仍在持續!
    她臉色慘白,掌心中滲出一片細密冰冷的汗。
    倘若秦國一貫如此,那她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健康矯健的身軀,是不是若幹年後,也要隨同已經三十六歲的秦王,一起埋入帝宮?
    角落的銅鑒中,最後殘留的碎冰在“哢噠”一聲後,悄無聲息溶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