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以後還得玩呢

字數:3995   加入書籤

A+A-


    聽說沒人交錢,知府大人緊急召見相關人士進行磋商。
    參會的除了甘泉知縣丁承恩外,還有江都知縣鄭三萬,此外就是經曆司及兩縣具體辦事人員。
    作為江都縣的實際承辦人,趙安當然有資格例會,也是眾人之中唯一的童生,其餘辦事人員最低都是秀才功名。
    真就是雞立鶴群之中。
    知府大人過來後首先就表明了不滿態度:“你們給本府說說,那群商家為何不肯交錢?難道這件事不是為他們好麽?倘若不是想發展本地經濟,促進地方民生,本府吃飽了撐的要弄這事?”
    一言就將此事的正麵效益大包大攬過去。
    始作俑者丁知縣能說什麽,隻能和坐在對麵的江都鄭知縣彼此一個會心眼神,齊聲表示府台大人您說的對。
    其餘人員唯唯諾諾,誰也不敢說話。
    見眾人都不說話,額其納不禁微哼一聲:“這些個商家不曉得本府苦心,難道你們也不曉得麽?我看,實在不行就派帖吧。”
    “派帖”就是上門強要的委婉說法。
    給臉不要臉的後果。
    不怪知府大人不要臉,實在是他也很困難,作為大清首富之地的父母官,他比其他地方任職的官員承擔了更多財政壓力。
    不說省裏拿他揚州府當錢袋子,就說如今給皇上祝壽籌辦諸事目前就已開銷多達十萬兩。
    且還遠遠不夠,江蘇巡撫衙門昨兒給揚州府直接下了文,文中內容隻有一個,就是要揚州府承擔皇上八十大壽禮部於前門外紮製二十裏彩棚的費用。
    不多,三十萬兩。
    按理這筆費用理當由戶部承擔,戶部不承擔也當從內務府撥付,但自古以來有哪位帝王能過八十大壽!
    所以這已經不單單是皇上過大壽的事,而是整個大清朝所有臣民都要參與其中倍感光榮的大事。
    那麽,皇上現在沒錢,國庫也沒錢,做臣子們是不是要體諒一下皇上,體諒一下朝廷?
    必須的啊。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總不能讓皇上的八十大壽過的寒磣吧。
    隻是給皇上祝壽開支實在太大,戶部初步統計整個流程開支算下來,至少需用銀一千六百萬餘兩。
    相較皇上七十大壽用銀又多了二百餘萬兩,開支真的很嚇人。
    為什麽用這麽多銀子?
    因為皇上誕辰是八月十三,又是出生在避暑山莊,按慣例得先在避暑山莊舉行大規模慶祝活動。
    為期半個月,期間京師到承德三百多裏的道邊樹木均要披紅掛彩,裝飾一新。
    各種慶祝活動也是一個接一個不能停,等皇上啟駕回京又要接著慶祝一個月,且要比避暑山莊還要熱鬧,花樣也得更多,如此一來那銀子花的就跟流水似的。
    國庫這邊因為多次用兵早就入不敷出,內務府又是皇上的私人錢袋,能指望內務府承擔多少?
    無奈之下,戶部隻能將各項開支列成單子攤派給各省眾籌。
    江蘇,浙江、廣東三省是首當其衝的。
    江蘇一省被要求攤派的份額是二百六十萬兩,揚州隻被攤了三十萬兩還是得益於江南那些府縣都有錢。
    不然少說也得攤個五十萬兩。
    三十萬兩說多不多,跟那些土豪鹽商們集個資問題不大,隻是鹽商這塊歸兩淮鹽政管,而且人鹽商已經主動集資一百萬兩為皇上過大壽,這叫沒有直接管轄權的知府大人怎麽辦?
    攤給下麵縣也不現實,今年裏下河水災讓各縣日子都緊巴著。
    四下裏一扒拉,知府大人隻能將目光放在那六成認證費了。
    三十多萬兩足以解決當下棘手問題。
    所以商家的不配合便讓知府大人很不高興,什麽時候官府辦事要跟這幫商人協商的!
    兩位縣令也覺得必須上手段,他們也等著錢解決各自的麻煩呢。
    眼看知府大人就要最終拍板,趙安開口提出個人的一點小小看法,就是可以通過一些手段讓商家主動交錢。
    “趙安,你有什麽想法具體跟府台大人說說。”
    丁縣令對趙安最近工作還是予以肯定的。
    趙安的建議不是通過漲價造成一種你不買就虧了的假象,而是可以私下聯係一家,讓這家帶頭交錢把牌子領回去,然後官府通過強力手段在市麵上幫這家擴大影響,使其生意變得比其它商家更好。
    說白了,就是樹立一家典型。
    具體辦法則是在揚州城各大交通要道、碼頭給這家做宣傳,同時利用官府的威權替這家強行拉生意,諸如將外地來的客商“介紹”到這家去。
    總之,要通過行政和商業的種種手段將名優產品的含金量充分體現出來,讓其餘商戶能夠清晰感受這牌子的殺傷力,這樣他們才能乖乖交錢。
    要不然真強行收取的話,不僅易遭人詬病,也會讓趙安親自締造的質量認證體係迅速完完。
    他還打算將來搞搞十大傑出青年,十大青天大老爺排名呢。
    一開始就搞臭了,以後怎麽玩。
    “另外,學生認為凡名優產品都當列為衙門免檢貨物,無論是走水運還是陸運,沿途鈔關都予放行。若走漕運,當通知漕幫那邊優先裝卸”
    趙安其實還想說最好再將名優產品作為官府指定產品,但想想沒說。
    堂內短暫沉寂後,知府大人帶頭支持這一提議,著甘泉縣具體操作。
    能要臉還是把臉要一要的好。
    而且這法子還真妙的很。
    與此同時,千裏之外的避暑山莊,軍機大臣兼戶部尚書的福長安同協辦大學士、工部尚書彭元瑞正在整理通政使司呈來的各地官員奏折。
    屋內另有幾位滿漢軍機章京也在做同一工作。
    這幫章京的工作實際就是對各地官員奏折進行一個“初審”,無關緊要又或廢話連篇的先擱一邊,所奏內容重要且關係大事的則優先呈軍機大臣處,再由軍機大臣擇其中重要的遞皇帝處。
    今年是皇上八十大壽,各地官員都很曉事,呈上來的奏折都是為皇上祝壽的,沒有給皇上他老人家搗亂的。
    就是這些奏折千篇一律的很,看的一幫滿漢章京幾乎麻木,直到一名漢章京突然“咦”了一聲,然後難掩驚喜的將手中那份折子送到了軍機大臣福長安麵前。
    “這道折子與其它折子有什麽不同嗎?”
    見章京拿給自己的折子是揚州知府呈上來的,福中堂不禁有不快,隨手接過打開來看,掃了幾行也是麵露驚訝之色,繼而“霍”的起身衝到對麵正在寫字的彭元瑞麵前,將其一把拽起迫不及待道:“彭中堂,快走,跟我去見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