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天上掉個拖油瓶

字數:3992   加入書籤

A+A-


    趙安很滿意,縣尊大人親自坐鎮指揮的工程果然進展如飛。
    從教育部門到戶籍部門再到人事部門,造假的人事檔案同學曆證明就跟一路開了綠燈似的暢通無阻。
    沒一個部門認真審核,也沒有一個部門提出異議。
    早知道這玩意這麽好辦,趙安也不必冒著被發現的風險造假了。
    不過他不弄個假畢業證書也沒法到稅課司上班,單位都進不去又哪有表現的機會?
    福兮,禍兮,很難說。
    雖然縣尊大人特批造假很大部分是為自己的官帽考慮,但也未必不是真的愛惜趙安這個人才,這份情趙安必須要領。
    “再生父母”四個字,縣尊大人是絕對當得的。
    真就伯樂季師爺,父母丁知縣。
    對於前程也是信心十足,因為原本最擔心的事情經縣尊這麽一操作,變得不再是趙安的大麻煩,而是縣尊的大難題。
    真出了事趙安固然要倒黴,他丁知縣同樣也好不到哪裏去。
    老話怎麽講的?
    蛇鼠一窩,狼狽為奸了。
    真還要出紕漏,不用趙安出麵,縣尊就給他解決了。
    七品官的份量和能量可不是他這個無品無頂戴者能比的。
    最終結果算是歡天喜地。
    有縣尊大人親自保駕護航,趙安成為監生指日可待。
    果然,新材料剛弄好,縣尊就親自操辦起為“趙有祿”捐監一事。
    捐監不是光交錢就行的,還得編織一些官麵上看得過去的材料。
    比如該捐監者如何好學求知,又如何拾金不昧、見義勇為,如何樂善好施,扶老爺爺上船,送老奶奶過馬路
    總之,必須是好話,甭管真的假的往上報就行。
    上麵不可能來調查的。
    這方麵的相關材料是縣學宋教諭給寫的,羅列了趙有祿多項為世人稱道的事跡,看的趙安都覺自己實在過於偉光正,挺不好意思的。
    拿著宋教諭的材料回到縣衙請縣尊批準。
    縣尊大人這裏明顯還有點餘怒未消,是瞪著眼睛批準的趙安捐監材料,又將自己昧著良心寫的舉薦書塞進去後,命人封檔送府學教授處。
    縣裏主管教育的是教諭,府裏則是教授,省裏則是能夠坐交椅的學台大人。
    府學那邊把章一蓋,知府大人再出一份“保薦書”,這份假材料就能送到省裏蓋印,完事直接報送京師國子監。
    快的話一個月“趙有祿”的監生頭銜就能下來,慢的話也最多三個月。
    在此期間,趙安仍被縣尊要求主持認證司,並時不時的去府裏替知府大人寫一些向省裏匯報的材料。
    認證司這邊沒什麽大事,已經搜刮過兩回,也該消停一陣。
    因此趙安主要工作是寫材料,府裏寫,縣裏也寫,一時之間倒真像是個府縣專用的大秘。
    算算時間,那份十全老人的賀壽折早該到乾隆手裏了,但京裏一直沒動靜傳來。
    搞的知府大人有點心慌,以為自己的馬屁拍的太過。
    夏、趙二位大席師爺則安慰知府大人,說沒消息就是好消息。
    眼下皇帝剛從避暑山莊回京師,接下來是為期一個月的萬壽大慶,估摸總得萬壽節過完才有準確消息過來。
    “如果皇上對大人這份折子不滿,早就下旨斥責大人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大人且把心安著,學生敢言最遲下個月定有佳音傳來。”
    二位師爺的話讓知府大人心中稍寬,覺得自己是過於心急,皇上八十大壽是普天同慶的事,自己的壽折上的再好,也得等皇上騰出空來嘛。
    恰府學將趙安的捐監材料遞上來,正要批時卻發現名字怎麽不對。
    疑惑之餘召來趙安詢問,趙安便按縣尊和宋教諭給的說辭應對。
    知府大人聽後沒覺不對,隻“噢”了一聲,繼而笑道:“有祿這名字好是好,就是不雅,難登大堂啊。”
    趙安訕訕陪笑,各人各看法,府尊覺得有祿俗氣,他卻覺福氣。
    有壽、有錢、有財、有運、有德
    群眾喜歡的才是好的。
    名字隻是一個符號,不管是趙安還是趙有祿,隻要是能替自己辦事的人才就行。
    沒話說,知府大人痛快蓋章並將趙師爺寫的舉薦書裝入已經鼓鼓的“檔案袋”中。
    當天檔案就由府差專程送往江寧的提學衙門。
    從知府衙門出來的趙安一路哼著“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呀坐在河邊”小曲,可謂是屁顛屁顛回的縣衙。
    到了衙門才發現宋教諭也在。
    老宋是來匯報工作的,關於趙家人的事。
    在其親自遊說下,家境貧寒的趙家父母同意將已故兒子的身份證明“轉讓”,為此縣衙出於人道主義精神給趙家三十兩銀子。
    這筆錢聽著不多,但對一年收入隻有幾兩的趙家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巨款了。
    尤其是趙家為了操辦兒子喪事欠了一筆高利貸。
    拿這三十兩將高利結清,還能餘下十幾兩,老兩口日子也能好過些。
    “這是趙家的簽押單,”
    宋教諭將趙家父母按了手印的“契約”取出,縣尊大人接過仔細看了看,滿意點頭。
    有這份“契約”在,就不怕趙家反悔。
    真要鬧到府裏,縣裏也能憑這份“契約”定趙家一個敲詐勒索的罪名。
    也就是說隻要趙家收了錢還鬧,縣尊就有的是辦法對付他們。
    “這件事老宋你出了大力,本縣記在心上。”
    多餘的話就不要說了,分錢的事絕對少不了你老宋的,回頭年底的風評考核也必定是上上等。
    趙安這邊自也徹底安心,隻要趙家不鬧那他這個趙有祿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未想宋教諭卻是轉身看了眼趙安,繼而有些為難的對縣尊道:“不過趙家提出一個要求。”
    縣尊大人笑道:“什麽要求?隻要不過份的本縣都可以替他們辦了,若是想免田賦的話可叫戶房免了他家今年的夏稅。”
    “和田賦無關,”
    宋教諭輕咳一聲,視線再次落在也好奇著的趙安臉上,“趙家二老說誰頂了他家兒子的名頭,那誰就養他家兒媳和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