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你有幾杆槍?(月票加更四)

字數:3838   加入書籤

A+A-


    抽簽必做事。
    趙安擺明立場,要麽焦家讓出一半“股份”給漕幫,大家以後合夥做生意,你一聲趙老板,我一聲焦老板,一起發財。
    要麽焦家今日滿門見血,留女不留男。
    事後官府會不會找漕幫麻煩那是趙安的事,你焦老板反正是看不到也管不到。
    雖然趙安內心承認搞當眾抽簽有恐嚇焦家成份在內,但隻要焦正不退讓,他也無法阻止滅門慘案發生。
    套用前世的話,來都來了,不殺幾個人像什麽話?
    若抽了簽他這個主事的卻瞻前顧後縮起來不幹,以後也別在漕幫混了。
    故而局麵對趙安而言,實際也是騎虎難下。
    他隻能賭焦正不敢賭!
    有新消息傳過來,碼頭那邊的漕幫徹底占據上風。
    焦家從各地抽過去的打手麵對人數是他們數倍的漕工,不能說是不堪一擊,但也僅僅撐了不到半柱香時辰就如烏合之眾般被漕幫一邊倒碾壓。
    漕工們用於碾壓焦家打手的武器並非刀斧鐵棒木棍,而是他們的吃飯家夥——竹篙。
    二幫有個叫百裏雲龍的小老大帶著手下兩百多號兄弟,用竹篙結成圓陣生生將四百多號焦家打手們逼的跳進了運河。
    寒冬臘月的,淹不死也凍得這幫打手夠嗆。
    不過有個大麻煩是趙安不知道的,那就是下關碼頭發生的這次涉及人數過萬的大械鬥引起了揚州“相關部門”的注意。
    幫派仇殺不是稀罕事,為了爭地盤鬧出人命更是尋常,隻要別給官府找事就行。
    但規模這麽大的械鬥還是揚州曆史上的第一次,深深刺激到揚州相關衙門內心那根敏感的弦。
    因為,械鬥在官員眼裏就是造反的“導火索”。
    前兩年被平定的台灣林爽文起義便是源於一場械鬥。
    從大陸過去的天地會同台灣本土雷公會發生了一次大規模械鬥,結果引來清軍鎮壓,最終促成林爽文大起義。
    再之前清軍在西北鎮壓回兵,也是因為回人新老教派之間發生械鬥從而導致叛亂。
    所以,械鬥一旦成了規模,地方官府無疑是十分害怕的。
    揚州知府衙門、江都縣衙、甘泉縣衙以及指揮揚州地區駐軍的參署衙門,此刻都在派人調查此事。
    甘泉縣那邊因為趙安打過招呼,所以老丁隻是裝模作樣問了問,知府衙門和參署衙門卻緊張的很,生怕這場械鬥再演變為反清起義。
    同樣也在關注此事的還有鹽政衙門。
    漕幫斷運河已經三天,這些衙門如果還不知道發生什麽事,那真就是一群廢物了。
    然而不管是鹽政衙門還是知府衙門,在這三天時間內都沒有派人要求漕幫停止“罷工”,甚至都沒來問一問漕幫有什麽訴求,反而如無事人般保持沉默。
    趙安對此的理解是官員的劣根性在作祟。
    隻要事情不到我頭上,隨便你們怎麽玩。
    我不拆你台,也不會幫你的意思。
    估計都想看漕運衙門的笑話。
    但漕幫這次卻在碼頭跟焦家發生大規模械鬥,這就讓想看漕運笑話的官員們坐不住了。
    趙安在這邊搞當眾抽死簽,知府衙門和參署衙門已經派人到漕幫分舵提出強烈“抗議”了。
    不過就算他知道也顧不上,眼下不把焦家製服,此事的反噬就會如潮水般向他湧來。
    負責抽簽的幫眾已經將生簽死簽打散混在一起,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趙安也緊張到了極頂。
    但他賭對了。
    焦正果然不敢賭,準確說是不敢冒險。
    沒有人會拿一家老小性命去賭對方是不是在嚇唬他。
    或者說焦正也意識到這件事自己必須退讓,因為漕幫暗中主事的那個人已經回不了頭。
    何況,漕幫現在占了力量的絕對上風,他的人根本對抗不了。
    抽簽儀式在最後一秒被按下暫停鍵,焦正同意讓出自己經營的一些“線路”給漕幫,前提是漕幫獲得這些線路的“營運資格”後再也不得拿張寶發之死“訛”焦家。
    在趙安授意下,丁九帶領幾名主事同焦正入府談判。
    不怕焦正關門殺人,他隻要敢這麽做,上千名漕幫成員能把他家踏平。
    半個時辰後,丁九等人出來了。
    焦正給出的方案是可以讓兩條“線路”給漕幫,這兩條線路屬於焦家的80條鹽船也歸漕幫。
    一條是往湖南的線路,一條是往徐州的線路。
    “這兩條線焦家每年能掙多少運費?”
    趙安隻知道各地鹽價,並不知運輸這一塊的利潤情況。
    丁九知道,保守估計一年運費在120萬兩左右。
    一百二十萬兩與趙安要的焦家一半線路營業額肯定有差距,起碼有一百萬兩的差距。
    “少君,這應該是焦正的底線了。”
    丁九建議見好就收,因為這已經是他和焦正來回拉距數次談出的最好結果,如果堅持多要很難保證不會把焦正逼的狗急跳牆。
    另外說了件事,就是在焦家他看到有幾個護院背有鳥銃。
    “鳥銃?”
    趙安皺了皺眉,清廷是嚴禁民間私藏馬甲、盾牌、火炮、弓弩的,也禁鳥銃,不過鳥銃這一塊在某些情況下會網開一麵,如防賊、防獸。
    但抬槍是絕對禁止的,私造私藏抬槍者,無論是平民還是官員一律處斬,原因自是抬槍威力比鳥銃大很多的原因。
    前世時看過紀大煙袋寫的書,裏麵好像就有民間持火槍的事,能被老紀堂而皇之寫進書裏,說明民間持有鳥銃之類的火器在乾隆晚年應該是司空見慣的事了,要不然老紀也不敢給他的家奴配兩杆火銃。
    焦家護院把鳥銃都取了出來,說明焦正已經做好漁死網破準備。
    但也可能是故意讓丁九他們看到的。
    考慮片刻後,趙安對丁九道:“你去跟焦正說,讓他一次性賠償我漕幫白銀三十萬兩,另外我不要去湖南的線路,要湖北的。如果他答應,我漕幫往後絕不與他為難,若不應,”
    趙安微哼一聲:“你便明著與他說,他家鳥銃難道還多得過我漕幫弟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