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始皇帝要下罪己詔?趙昊為始皇帝設下的坑!【求訂閱啊】

字數:5819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朕自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嬴政用這樣的語氣對身後的幾位帝國老臣說道。
    這番話讓幾位帝國老臣知道,始皇帝現在正反思以前的執政理念,於是,他們把心中想了許久的諫言說了出來。
    “陛下,大秦統一六國,耗費了太多民力,物力,以及金錢,需要休養生息了,不可再動兵戈。臣請陛下從今以後罷兵於天下,發展國民生計,福澤天下。”尉繚拱手說道。
    嬴政含笑點頭:“愛卿所言極是。從今以後,朕會將國家重任交與太子,由他發展國民生計,相信愛卿與諸位大臣會盡心竭力輔佐他,成就一番偉業。而朕,應當自省作為,曉自然之理,節食服藥,以強健身體。”
    “啊?”
    嬴政這一句話,直接把包括尉繚在內的幾位帝國老臣打懵了。
    好家夥!
    陛下這是什麽意思?
    你才剛君臨天下,就要當甩手掌櫃了嗎?
    這怎麽能行?!
    幾位帝國老臣互相看了看,每個人的目光中都充滿了震驚,不解,以及想要阻止嬴政當甩手掌櫃的決心。
    可嬴政的心思很快就到了另一個目標去了。
    還沒等幾位帝國老臣站出來,又聽嬴政感慨似的說道:“朕即位這麽多年來,傾心統一六國,而統一六國之後,又將目光放在了百越,乃至匈奴,最終耽誤了不少農桑。”
    “朕記得我兒趙昊說過一句話,大秦奮六世之餘烈,才有今日之統一大業。意思是大秦曆代先王,為了統一六國,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最終由朕,將六世積累的財富,揮霍殆盡,才有今天的大秦。”
    “那麽,大秦自朕之後呢?難道一點財富都不給子孫後代留嗎?”
    “這”
    幾位帝國老臣聞言,不禁麵麵相覷。
    他們不知道嬴政為何突然跟他們說這些。
    心想,難道陛下還有新的目標?
    卻聽嬴政繼續道:“朕年輕的時候,曾讀過荀子的《君道》,當時並不是很理解,因為朕總以為朕一個人的權力可以左右天下,號令天下。今‘死而複生’,才領悟他所言‘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道理。”
    聞言,王翦點了點頭,捋著胡須對嬴政笑道:“老臣乃一軍武,不懂太多大道理,但也曾與太子閑聊過幾句,太子曾言,君著,舟也,黔首者,水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哈哈哈。”
    尉繚聞言,忽地朗聲大笑:“那小子不是也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嗎?民之情若水,順之,則長風萬裏,逆之,則有覆舟之危險!我大秦奮六世之餘烈,才有陛下統一之大業,可不能栽在民意之上啊!”
    “什麽那小子,是太子殿下!”
    王賁對尉繚稱呼趙昊為那小子很不滿,不禁板著臉嗬斥他道:“你個老匹夫,陛下當麵,豈容你放肆!?”
    “哼!”
    麵對王賁的嗬斥,尉繚不屑一顧的哼了一聲,淡淡道:“那是老夫的弟子,老夫想怎麽稱呼就怎麽稱呼,與你何幹?”
    “你!”
    王賁氣急,就要衝上去跟尉繚算賬。
    第(1/3)頁
    第(2/3)頁
    一旁的李信連忙拉住了他:“通武侯息怒,切不可在陛下麵前無禮!”
    其實以前的李信,對趙昊並不怎麽關注,直到他兒子那邊傳來消息,趙昊不僅覆滅了匈奴,還避免了扶蘇自殺的命運,還有趙昊未雨綢繆,平定此次叛亂,讓大秦避免了二世而亡的命運,可以說,趙昊簡直就是大秦的救星。
    連一向心高氣傲的王賁,都不得不認可趙昊這位太子,更何況他。
    但人家尉繚說的也沒錯,他是趙昊的老師,老師想怎麽稱呼自己弟子,那是老師的事,外人確實不好說三道四。
    而且,嬴政似乎一點也不在乎尉繚稱呼趙昊為那小子,畢竟嬴政平時也是這麽稱呼趙昊的。
    眼見兩位帝國老因為這點小事起了爭執,嬴政無奈地擺了擺手,又轉移話題道:“朕今日召你們來,是想跟你們商議一件事,當今秦政,雖然已在修改律法,但苛政之惡深入人心,朕不忍天下人誤會,欲禁苛暴,止擅賦,力農本,修馬複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己。罷民口增賦三十錢,罷驪山、直道、馳道、長城傜役之重,籲民務本,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這”
    幾位帝國老臣一臉不知所措。
    他們似乎都沒想到,嬴政會當著他們的麵,反思既往之過,以至於嬴政話音剛落,整個章台宮書房鴉雀無聲,既而爆發出震撼整個書房的共鳴。
    “陛下聖明!”
    “陛下萬年!”
    “好!”
    嬴政按下幾位帝國老臣的呼聲,對一直保持沉默的頓弱道:“愛卿就照朕這個意思,讓人草擬一道詔書,於三日後的大朝會,當眾宣讀,進而頒布全國,使天下人皆知朕意。”
    “諾!”
    頓弱應諾一聲,當即拱手告退。
    另一邊,趙昊還不知道嬴政會在三日後的大朝會,下達罪己詔。
    他現在正與蕭何、張良、公子良三人商議朝廷改製的事情。
    “太子的意思是,可以實行《三省六部》製,但必須裁撤中書省,廢左右丞相位,權歸六部?”
    蕭何有些不確定地朝趙昊詢問,同時心裏一陣驚疑不定。
    要知道,以他在趙昊班底的能力,日後成為丞相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如今趙昊據說說要廢除丞相之位,著實把他打擊到了。
    畢竟自戰國以來,丞相在各國都是百官之首,就算後來大秦統一六國,李斯主張的《三公九卿》製,都沒有廢左右丞相之位。
    而趙昊這一上來,就要廢掉丞相之位。
    莫不是因為李斯之事,讓太子對丞相的權力產生了忌憚?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分攤丞相權力的六部,豈不是容易產生黨爭?
    這對帝國真的有利嗎?
    “怎麽,我難道說得還不夠清楚嗎?”
    趙昊笑著反問了一句蕭何,然後笑眯眯的掃視張良,公子良二人:“你們也有疑問嗎?不妨一起說出來,咱們共同商議!”
    “這”
    張良與公子良對視一眼,不禁麵麵相覷。
    第(2/3)頁
    第(3/3)頁
    聽趙昊這話的意思,廢左右丞相之位,是肯定要施行的,想必趙昊早就跟嬴政商量過了,他們就算想要反對,也是不可能的,隻能提一些建議。
    沉默了片刻,張良率先開口道:“誠如太子所言,廢左右丞相之位,權歸六部,確實能讓朝廷運轉更順暢,但.”
    說到這裏,頓了頓,又看了眼蕭何,道:“無論是《三省六部》製,還是《三公九卿》製,其核心宗旨,都是為了集權求治,如果將權力都歸分六部,容易造成皇權旁落的風險。”
    “這個簡單。”
    趙昊聽完張良的擔憂,笑著說道:“之前不是已經運轉過一段時間的內閣嗎?那就讓內閣淩駕於六部之上,六部對內閣負責,內閣對皇帝負責,這樣就能避免子房說的皇權旁落。”
    “哦對了。”
    說著,忽又想起什麽似的,補充道:“除了六部之位,以前的禦史大夫府,改為都察院。凡都察院各級監禦史,為耳目風紀,大事奏裁,小事立斷。”
    “這”
    縱使自己想要當丞相的願望破滅了,但聽到趙昊這番話,蕭何也是不禁怦然心動。
    要知道,雖然李斯當初以始皇帝的名義組建的那個內閣,幾乎對李斯並沒有什麽影響,畢竟李斯本身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
    但對其他人而言,內閣可是一個令人憧憬的部門。
    如果按照《三省六部》製的模式去管理大秦,在增大權力的六部重臣麵前,內閣大臣無意是淩駕於他們之上的。
    當然,按照趙昊的設想,內閣也不會像李斯組建的內閣那樣,具有實際權力。
    說得簡單點就是,內閣變成了它真正意義上的樣子,成為了皇帝的私人幕僚,隻協助皇帝批閱奏折而已。
    真正的決策者,隻是皇帝,或者監國太子。
    可即使是這樣,能進入內閣,也是無比榮幸的事情。
    忽然間,公子良突然插話道:“昊弟,若像你這樣改革,那是不是說,內閣應該設在父皇身邊?”
    “當然!”
    趙昊會心點頭。
    蕭何、張良聞言,互相對視,心中不禁有些吃驚。
    內閣設在陛下身邊,也就意味著,無法脫離皇帝的掌控,意味著在皇權之下,縱使增強了六部的權力,六部也無法脫離皇權的掌控。
    因為掌控六部的是內閣,內閣無法脫離皇權。
    “原來,這是太子為陛下設的坑啊.”
    張良、蕭何二人總算明白了趙昊的用意。
    他這個太子,也想當甩手掌櫃,將權力分攤下去,最終由皇帝去統籌全局。
    眼見三人都
    d qqxs
    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