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趙昊;本太子要大開殺戒了【求訂閱啊】

字數:8378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隨著嬴政不容置疑的命令落下,朝會進行到這裏,本已進入尾聲,趙忠按嬴政示意,正要宣布散朝。
    熟料頓弱卻匆匆出列,把一道奏折呈給嬴政。
    看到這道奏折後,嬴政的眉毛逐漸凝到了一起,剛才滿臉的和風細雨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陰沉與溫怒。
    眾人都猜不透這道奏折上究竟說了些什麽,一個勁兒的提心吊膽起來,及至嬴政用力扔出手指的奏折,都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
    “大膽!好個吃裏扒外的東西!”
    嬴政忿怒地喝道“我大秦耗費了如此多的心力才統一南海,這逆子竟然想要讓南海再次亂起來,若不是南海各大部落忌憚我兒趙昊,特來通風報信,我兒趙昊在南海付出的心血將一去不回!可惡!該死!”
    嬴政並不要求大臣們對此事發表意見,而且他清楚,沒有哪位大臣敢對他們父子之間說三道四,他幹脆直接對頓弱道“傳朕旨意,凡是勾結岐山君的南海部落,盡數滅殺,削岐山君爵位,全族除去宗譜,流放北疆!”
    “諾!”
    頓弱應諾一聲,連忙退了下去。
    眾臣麵麵相覷,心說這是在為處理胡亥,公子將閭兩兄弟打基礎嗎?
    岐山君公子高明明已經**身亡了,陛下還對其家人如此狠辣,看來胡亥,公子將閭兩兄弟怕是徹底沒希望了。
    片刻之後,嬴政穩定好情緒,才麵無表情的宣布散朝。
    而趙昊則一言不發的跟在他後麵。
    這是他在博士宮嶄露頭角以來,第一次看到嬴政如此震怒,這讓他不禁有些好奇,公子高臨死前到底做了怎樣的布置,讓嬴政竟當著眾臣的麵,對公子高家人趕盡殺絕。
    正疑惑間,就聽見走在前麵的嬴政突然朝他開口,道“六部尚書和內閣大臣的人選,確定了嗎?”
    “這”
    趙昊遲疑了一下,恭敬答道“回父皇,六部尚書,兒臣心中已經有了人選,兵部尚書由通武侯王賁擔任,吏部尚書由蕭何擔任,工部尚書由公輸班擔任,戶部尚書由陳平擔任,禮部尚書由公羊敢擔任,至於刑部尚書”
    說到這裏,頓了頓,撓頭道“兒臣本打算讓張良擔任,但其資曆和功勞,尚且達不到這個級別,所以,兒臣正糾結選誰比較合適”
    “張良此人,朕知道,是你當初抓的那個韓國人。”
    嬴政停下腳步,若有所思地道“此人在幕後給你做了很多事,可見其能力非凡。至於資曆和功勞,朕倒是有個辦法,可以讓他去科學院接替公輸班的院長職位,那裏是最容易撈功勞的地方,或許兩三年後,就能讓他出任六部尚書。”
    “父皇聖明!”
    趙昊眼睛一亮,心說自己怎麽沒想到呢?
    科學院的研究成果,最近成井噴式爆發,隻要張良過去待個兩三年,絕對可以積攢足夠多的明麵功勞。
    畢竟科學院的院長,也不一定非要是專業人才。
    隻要懂管理就行。
    而以張良的能力,管理科學院是綽綽有餘的。
    “嗬嗬”
    眼見自己的建議被趙昊認可了,嬴政剛剛被破壞的心情,漸漸有了好轉。
    卻聽他又若有所思地道“刑部尚書這個職位,朕想給蒙恬,你覺得如何?”
    “蒙恬?”
    趙昊微微一愣,旋即有些不解地道“蒙將軍雖然文武全才,但主掌刑部,是不是跨度太大了?”
    “哎”
    嬴政歎息一聲,無奈地搖了搖頭“朕自然知道蒙恬不合適刑部,而且,朕還知道,蒙毅變節,或許與他長兄有關。但不管怎麽說,蒙毅跟你三兄勾結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朕不可能再重用蒙家人了,唯獨蒙恬,朕得給他一個去處你明白嗎?”
    “兒臣愚鈍,還請父皇明示。”
    嬴政聽到趙昊的話,不禁在心裏暗罵逆子的滑頭和狡黠“扶蘇與蒙恬亦師亦友,朕不想讓扶蘇夾在中間為難,也不想讓老友寒心。正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這也算朕顧念舊情給的一線生機吧!”
    “哦?嗬嗬”
    趙昊故作恍然的笑了笑,然後意味深長地接口“父皇應該是不想讓長兄為了蒙恬,跟兒臣鬧別扭吧”
    “嗯?”
    嬴政一愣,隨即一個腦瓜崩彈在趙昊額頭上,由衷地笑罵道“就你小子聰明”
    “哎喲!”
    趙昊一把捂住自己額頭,齜牙咧嘴地抗議道“父皇怎麽還打起人來了?!”
    “因為你該打!”
    嬴政沒好氣地白了趙昊一眼,又轉移話題道“既然六部尚書已經確定,那內閣大臣,你有什麽想法?”
    趙昊想了想,道“內閣沒有實權,也不屬於朝廷的行政府衙和決策府衙,隻是為皇帝提供顧問服務的機構。而內閣大臣的升降,也由皇帝決定,職權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擬是否被采納,最終還得取決於皇帝。”
    第(1/3)頁
    第(2/3)頁
    “所以,內閣大臣的確定,其實也不難,選一些資曆老,且政務能力不錯的帝國老臣即可。”
    “也就是說,得選不同派係的人?”
    “內閣其實是一柄雙刃劍,用好了,能給皇帝很大的助力,用不好,後世子孫怕是要遭殃。”
    趙昊笑道“我記得曆史上有個朝代,就是被內閣架空了權力,導致皇帝無事可做,要麽窩在宮中修仙,要麽跑去做木匠,要麽上吊自殺,老慘了。”
    “哦?還有這樣的朝代?”
    嬴政眉毛一抖,不由大感震驚。
    雖然他不清楚趙昊說的那個曆史朝代是哪個朝代,但經曆了地道發生的那些事,他已經可以斷定,絕不是他的秦朝。
    然而,趙昊卻笑著打斷了這個話題,道“內閣大臣的人選,還是由父皇來定吧,兒臣現在也不著急讓內閣大臣處理政事。”
    說到這,忽又想起什麽似的,正色道“兒臣現在要做的,是盡快處理那些亂臣賊子,然後籌備遷都事宜!”
    “遷都?”
    嬴政一愣“遷都可是大事,你準備遷去哪?”
    “若是匈奴未滅,我的首要目標,肯定是遷去薊城,但匈奴已經被兒臣滅了,且我大秦現在不宜大興土木。所以,兒臣的想法是,遷去就近的洛陽,或者擴建長安!”
    “洛陽?長安?”
    嬴政聽得一頭霧水,有些不明所以得看著趙昊。
    卻聽趙昊曬笑著解釋道“不是兒臣有意欺瞞父皇,這是兒臣從唐舉之那裏吸取的玄學經驗,他說那個漢朝,其實就是在長安建都的。”
    嬴政眼睛微微眯起“這麽說,我大秦真的亡在了那個叫劉邦的手裏?”
    “是也不是,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漢朝在長安建都,存在了四百多年!”
    “四百多年?”
    嬴政一愣“我兒之前不說,王朝的命運不超過三百年嗎?”
    “不是,漢朝中間滅亡過一次,是後世子孫恢複了國號,跟一個朝代的延續不同,相當於另一個朝代了。”
    “漢朝為何會選擇長安,莫不是有唐舉之那樣的人指點?”
    “呃”
    趙昊嘴角一抽,有些尷尬地撓頭道“也不是,主要是有人燒了咱們的鹹陽皇宮,漢朝沒辦法才去長安建都的!”
    “豈有此理!”
    嬴政的臉色一下子就沉了下去“何人燒了朕的鹹陽皇宮?”
    “哎呀父皇,你別生氣嘛,現在不也一樣沒了鹹陽皇宮嗎?跟曆史上一樣樣的!”
    “哼!”
    嬴政冷哼“你小子還好意思說,若不是你,朕的鹹陽皇宮會坍塌?”
    “好吧好吧,我錯了,那咱們不選長安,選洛陽如何?”
    趙昊一個頭兩個大,感覺自己父皇就像愛翻舊帳的小情侶一樣,難搞。
    不過,嬴政倒也沒有繼續跟他糾結鹹陽皇宮被毀的事,又疑惑地問”為何選擇洛陽,莫非是漢朝之後的朝代,曾在洛陽建都?”
    “我靠!父皇真乃神人也!”
    趙昊有些震驚地看著嬴政。
    嬴政不屑地瞥了他一眼,道“你以為朕聽不懂你跟唐舉之的對話?你們都是通曉曆史之人!”
    “好吧,父皇果然厲害。”
    趙昊被嬴政當麵戳穿,也不害怕,隨即一本正經地解釋道“不瞞父皇,在漢朝之後,確實有個朝代,曾在鼎盛時期,頻繁遷都洛陽,究其原因,主要是洛陽物產豐富,且四通八達,在天災**的年代,更適合國家生存!”
    “如此說來,你心意的都城,是洛陽?”嬴政若有所思地問道。
    “那倒不是。”趙昊搖頭道“我心意的都城,一直是薊城,隻不過,現在更適合我大秦的是長安。”
    “為何?”
    “薊城就不說了,到現在還沒修到一半,而洛陽,目前隻是一個小縣城,且離鹹陽太遠,至於四通八達的地理條件,還需要挖通幾條溝渠,大力發展漕運,才能建立起來。所以,就目前而言,肯定是長安最合適。”
    “另外,拋開其他不談,就談地理優勢。長安位於函穀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這裏南依秦嶺,北連黃土高原,東麵有崤山縱列,西麵有汧山、隴山相接。從地理位置上看,長安及其所在的關中平原,就是一個被天然屏障包裹的巨型堡壘。”
    聽到這話,嬴政沉吟了一下,道“既然你心中已經有了主意,那就按你的意思去辦吧!切記不可勞民傷財!”
    “父皇放心,兒臣不會一次就將鹹陽所有人遷到長安,隻會慢慢的遷移,最少需要兩年時間!”
    “嗯。”
    第(2/3)頁
    第(3/3)頁
    嬴政頗為認可的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
    “那兒臣現在就去處理那些亂臣賊子?”
    “去吧!”
    嬴政從始至終都沒有過問趙昊怎麽處理公子將閭與胡亥,他相信趙昊會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
    至於趙高、李斯那些人,他都懶得過問了,反正不可能給他們好活。
    大概半個時辰後,趙昊就回到了城中的臨時府邸。
    此時,散朝回來的蕭何,張良,陳平等人,正在幫他批閱奏折。
    雖然趙昊還沒有正式任命他們六部尚書的職位,但六部尚書的權力,已經交給他們了。
    當然,一個新的製度代替舊的製度,朝堂不可能這麽快適應,他們現在能做的,也隻是替趙昊批閱奏折,真正遇到什麽緊要的事,還得讓趙昊,或者嬴政來處理。
    至於日後,待朝堂適應了新的製度,這些奏折交由內閣大臣處理,他們六部就可以各司其職,運轉整個朝堂了。
    “咳咳咳”
    趙昊剛進門就咳嗽了一陣,笑道“諸位,諸位。”
    “嗯?”
    眾人微微一愣,不由循聲望去。
    不得不說,看見這位太子吊兒郎當的樣子,他們總感覺自己有點上當受騙的意思。
    說好聽點,他們現在是輔佐太子的能臣,說難聽點,他們就是一群沒名沒份的牛馬。
    可能是心中都有些‘怨氣’,屋內的眾人被打斷了工作,一個個都一言不發的看著趙昊。
    被數道幽怨的目光盯著,即使趙昊臉皮再後,也有些不自然,然後訕笑道
    “諸位稍歇片刻,針對之前發生的叛亂,今日朝會,我抓了一部分人,牢中還關著一部分人,但怎麽處理,還需跟諸位商議!”
    聽聞此言,眾人麵麵相覷,目光也不似剛才的那般幽怨,畢竟處理完這些人,大秦就可以重新進入正規。
    可以說,處理這些人才是大秦現在最重要的事。
    比麵前這些奏折還重要。
    卻聽蕭何率先開口道“請太子明示。”
    “嗬嗬。”
    趙昊淡淡一笑,然後學著嬴政在章台宮告訴自己的思路,道“本太子以為,此次叛亂,罪魁禍首,並非趙高、李斯,乃唐舉之”
    “這”
    在場之人都是心思靈敏之人,一聽趙昊這話,就明白了趙昊的心思。
    這是害怕大秦官吏缺失嚴重,準備饒過一部分亂臣賊子嗎?
    不!
    不可能!
    如果趙昊真的要饒過一部分亂臣賊子,就不可能當著眾臣的麵,揚言取代他們。
    那麽,趙昊為何會這麽說?
    想到這裏,張良試探著道“太子的意思是,要公布唐舉之的身份?”
    “不!”
    似乎是猜到了張良的心思,趙昊直接否定了他的試探,道“本太子是想通過這件事,震懾那些企圖造謠,顛覆我大秦的人。”
    “要知道,六國之地還有不少暗中蓄力的六國餘孽,發生了這樣的事,他們雖不敢明著站出來跟我們作對,但可以造謠我大秦。”
    說到這裏,頓了頓,又意味深長地環顧眾人“一個妖言惑眾的主犯死了,那些跟隨他的從犯若被施以酷刑,相信會敲響他們警鍾吧!”
    “這”
    眾臣心頭一陣,頓時明白過來,太子這是要大開殺戒了。(本章完)
    inf。inf
    d qqxs
    qq
    read
    第(3/3)頁